華夏文化:人文始祖啥來歷

人文始祖——

黃帝



黃帝像

黃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史記》第一篇《五帝本紀》首先講述的就是黃帝,但是這並不太好講。司馬遷就說“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薦紳先生難言之”。今天各家對於黃帝的說法也不一致。其中多數人認為黃帝就是我們中國古代的一位帝王,是華夏的第一位古帝;也有人說黃帝是古代的一位戰神,說他最會打仗;還有說他是一位古代的發明家,等等。這些說法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是我看問題的角度卻有些不同,我是把黃帝定位為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我覺得只有從這個角度來講黃帝,才能夠抓住問題的本質,才能夠把黃帝的身份,以及他作為歷史人物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講清楚。


我們說黃帝是中華民族的祖先,首先因為他是華夏民族的祖先。

華夏民族的形成,應當是在春秋戰國之際。原來黃、淮、江、漢一帶的部族,到這時候都逐漸融匯在一起,形成了這麼一個大規模的華夏民族。而在戰國以前,上述地區還沒有形成一個大家都彼此認同的民族。從文獻上看,整個夏、商、周,包括春秋時期,都是一個天下萬邦的氏族部落結構。邦又稱作國,或者再通俗些,稱作諸侯國。那時諸侯國上面雖然有夏王朝、商王朝、周王朝這些政治組織的存在,但是,那個時候的天下實際上是一種二元結構,王室只能說是諸侯們的共主,下面各個邦,也就是眾諸侯,還都是半獨立狀態。他們有自己世襲的邦君,不需要中央來任命。有自己的一套官職系統,一套行政系統,也不需要中央來任命。他管理著自己的國土,國土上也仍然居住著各種氏族結構的組織。這和我們習知的秦漢以後中央集權的國家不是一回事。

眾所周知,春秋戰國之際是一個社會大變革的時期,這種變革的一個最重要的表現,就是出現了地域關係。經過民族融合,最終各氏族部落之間的壁壘被打破了,氏族組織逐漸消失了。氏族消失以後,對於自己的治下之民,國家需要採取一種新的管理方式,也就是用我們大家都熟知的郡、縣、鄉、裡這麼一套行政系統的方式進行管理。我們稱這套行政管理方式為地域管理系統,有了這種地域關係,就意味著國家能夠直接對各個地方進行統治和管理了,也意味著過去各個氏族部落間的隔閡,以及半獨立狀態得以消失。與此相應,各地區的人們在一種共同的管理模式之下,也開始把自己居住的黃、淮、江、漢一帶視作他們的“共同地域”。這是華夏民族在春秋戰國之際得以形成的首要標誌。

有了共同地域,大家也有了共同的生活方式、共同的語言、共同的經濟生活,甚至文化也都趨同了。春秋早些時候居住在“晉南鄙”的姜戎氏,稱自己“衣服飲食不與華同,贄幣不通,言語不達”,而到春秋戰國之際,這些隔閡都被打破了。戰國之初,孔子的學生子夏便稱其時已是“四海之內皆兄弟也”的局面。華夏民族就是在這個時候形成的。在華夏民族形成的形勢下,整個中國也開始走向統一。過去我們經常講到秦的統一,秦是怎樣實現統一的呢?其實,這是統一的華夏民族形成的結果。有了統一的民族,就促使戰國七雄儘快走向統一,這樣,秦的統一也就水到渠成了。


融合進這個民族的各個氏族,他們原本都有各自的祖先。他們原先只是祭祀各自的先人。那時有一句話叫“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但是現在大家都成了一個共同的民族,過去祭祀的傳統又不能丟,怎麼辦?那就把那些在歷史上立有大功的有影響的祖先保留下來,將他們編在一個共同的譜系上,承認他們是我們民族的祖先。這就是我們在《史記·五帝本紀》上看見的這個“五帝”譜系。只是這個“五帝”系統不是司馬遷最早提到的,戰國時期的《世本》《大戴禮記》,還有《國語》都記有這個“五帝”的系統。也就是說,所謂“五帝”原本都是各地方古老部落和或部族集團的首領,是他們各自奉祀的祖先,後才成為華夏族的祖先。他們是黃帝、顓頊、帝嚳、帝堯和帝舜。

“五帝”中怎麼沒有炎帝呢?因為“五帝”乃是根據當時各個勢力集團的現狀,把其時最有影響的部族的祖先編織在一起而形成的。一些曾經著名的氏族,其所建立的國家已經滅亡了,到這個時候就不能編入這個譜系。炎帝是建立齊國的姜姓氏族的祖先,姜姓族在西周中原地區曾經建立起齊、許、申、呂等好幾個諸侯國,尤其是姜太公建立的齊國,曾經是一個強大的諸侯國,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就是姜姓的齊桓公。但是到春秋以後,許、呂、申幾個國家都走向衰落,申、呂二國早亡於楚,許國在戰國初年亦滅於楚。齊國雖存留到戰國末年,但是它的統治集團,卻由姜姓族變作田姓族,由姜姓齊國變成了田齊,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田氏代齊事件。這件事發生在戰國初年。而這個田齊是誰的後代啊?是顓頊的後代。所以在“五帝”裡頭,它就沒有了炎帝,而是把顓頊擺出來。

為什麼把黃帝排在第一位呢?因為黃帝的後代最多,黃帝姬姓,戰國七雄中韓、魏、燕三國都是姬姓。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周王朝這個時候名義上還存在。周是誰的後代?也是黃帝的後代。這個問題我們下面還要講。

我們今天很多人都願追溯自己的祖先,今天百家姓中的很多姓氏都可以追溯到周王朝,然後再往上追到黃帝。比如我這個沈姓,就是黃帝的後代。因為沈姓出自周文王最後一個兒子冉季載,冉季載的封地就是沈國。

我們的古人,包括像司馬遷這樣的學者很相信這個五帝系統。問題在於,他們把五帝視為遠古大一統國家的帝王,而且相信他們之間具有血緣親屬的繼承關係。黃帝作為五帝之首,更是其後幾位帝王,包括顓頊、帝嚳等人以及夏、商、周、秦、漢各個王室和皇室的直接祖先。這種認識當然是不對的,但是我們又不能說五帝的名號純粹是偽造出來的。因為各個國族的祖先,誰也偽造不出來,人們也不會隨便去給自己亂認祖宗。把他們編織在一起,尊為民族的祖先,是出於共同歷史文化的需要,不能與偽造完全畫等號。只能說這個系統的先後次序,他們的親屬關係,確實出於人們的某種推理或想象。前面講了,黃帝排第一,是因為他的後人多,又是周人的直接的祖先。顓頊排第二,也是他後人的陣容強大,不僅齊人、楚人是他的後裔,就是秦人、趙人,也與他有著母系方面的親緣關係。但黃帝與顓頊之間,以及黃帝與其他古帝之間是否有血緣親屬關係,就難說了。這些,只能用民族形成的理論加以解釋。


那麼,黃帝與周人是什麼關係呢?我們先把黃帝的來歷進一步講清楚。

黃帝這個稱呼,並不是人們憑空想出來的。這個稱呼其實本身就蘊含著有黃帝是周人祖先的信息。首先,黃帝的“帝”不是生稱,不是秦始皇稱自己是“始皇帝”那樣的生稱。它實際上是古代部族對已故去的部族首領的尊稱,或者是三代王室對他們先王的稱呼。《禮記·曲禮下》說:“措之廟,立之主,曰‘帝’。”“措之廟”就是把祖先牌位放在廟裡頭,“廟”就是“太廟”,是祭祀祖先的地方。“立之主”就是給祖宗立一個牌位,這個牌位就叫作“主”。所以,“帝”實際上就是廟主、祖宗,是後人對祖宗的尊稱。根據這個推斷,黃帝一定也是某個部族,或者某個建立了自己統治的姓族祖先的稱呼。那麼,他為什麼稱作“黃”帝?其中一種解釋,說黃帝就是黃土高原上生活的那個部族的帝,是他們的祖宗。雖說是猜測,還是有些道理的。也有從五行的角度考慮,說紅藍黃白黑,黃色居中,黃帝是居住在中央的帝。這明顯是拿後世的觀念解釋早期的事物,不足為訓。我們看先秦虞夏商周各族,只有周人曾經在黃土高原上居住過,如是,似乎黃帝的稱呼確實應當理解為周人祖先為宜。

這裡,我們有必要對《史記》及以後諸書有關黃帝姓氏名號的說法進行一些澄清。《史記·五帝本紀》一開始就說,黃帝“姓公孫,名曰軒轅”,以後《帝王世紀》等又說黃帝號“有熊”。我們覺得這些都是後起的說法,不一定可信。比如說黃帝姓公孫,這一看就不對。公孫就是公之孫,公是一種爵稱,有了公,才有公孫這個姓。在黃帝那個時代,國家都沒有產生,哪有什麼公、侯、伯、子、男這些封爵呢?所以這一定是後人的附會。再說軒轅,大家看軒轅這兩個字從車,至少它跟車有關係。黃帝那個時代有沒有車呀?大概很難說。我們中國使用車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文獻載奚仲作車,奚仲是夏朝之人,已在黃帝之後了。現在考古界研究,馬和馬車是從中亞、西亞傳過來的。時間大概在公元前兩千年以後,公元前兩千年已進入夏代了,也在黃帝之後。所以這個時期哪來軒轅這個稱呼啊!這個說法也不可信。還有黃帝號有熊的說法。查此說出自《史記集解》,就是《史記》的一個註釋,《集解》引“徐廣曰”有這樣一個說法。但徐廣是漢晉間人,這就更晚了,所以也難以據信。

有關黃帝姓氏的最可靠說法出自《國語》。我們講先秦古書的史料價值,除了《尚書》《詩經》以外,就是《左傳》《國語》了。《國語》裡面說:“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它說黃帝姓姬,炎帝姓姜,因為他們分別居住在姬水和姜水。這個說法我以為是可信的。因為過去的姓,一般都是根據你居住在什麼地方而得來,所謂“因生而得姓”。尤其古人一般都居住在水邊,說黃帝居住在姬水邊、炎帝居住在姜水邊,也很近情理,所以黃帝姓姬這個說法沒有問題。剛好,周人也是姬姓,無論文獻還是銅器銘文都可以證明,毋庸枚舉。除周人以外,其他中原各族還有誰是姬姓呢?沒有了。夏是姒姓,商是子姓,秦是嬴姓,楚是羋姓,唐人也就是堯的後代為祁姓,舜所在有虞氏屬媯姓,所有中原著名氏族,只有周人屬姬姓。所以我們說,周人的祖先一定是黃帝。這是黃帝作為周人祖先的第一個理由。

還有一個理由,就是黃帝和周人,文獻記載他們都起源於陝北。近年,考古工作者在距榆林不遠的神木高家堡發現了巨大的古城遺址,時代與黃帝所處的年代相當。我們完全有理由把石峁古城當作黃帝部族活動的居址,並且是黃帝部族活動的中心。從石峁古城的規模來看,黃帝部族當時非常興盛。據稱,這個石峁古城的面積達到400多萬平方米,分作內城和外城,上有宮室,稱作皇城臺,全用石頭壘成,同時期的中原及其他任何地方都沒有這麼大規模的古城。黃帝和黃帝族當年就應當活動在這一帶,也就是今天陝北榆林和延安地區。這裡不僅是我們新中國紅色政權的發源地,也是我們華夏民族乃至中華民族的起源地、發祥地。

一些學者認為,周人屬於華夏族,不應該居住在自來被視為戎狄之居所的陝北。確實,先秦時期陝北一直是犬戎或白狄族的居所。但是他們忘了,周人實際上就出身於白狄,黃帝實際上也是白狄族的祖先。單就血緣關係來看,我們的華夏民族實際上是有很多很多來源的,並且也不是所有構成華夏族的族群自來就居住在中原。古代地廣人稀,周邊的少數族和中原部族往往互相遷徙。秦人從東邊遷到西邊,他在東邊的時候叫作東夷,遷到西邊以後,人家把他看作西戎了。楚人最早也是居住在東方,後來遷到南方,周人就把他視為南蠻。羌人,也就是姜姓族人原來居住在陝甘一帶,後來隨周人的分封大量遷往中原、海岱。周人的祖先就是白狄。我們中國先秦史學會的前會長、原四川大學副校長徐中舒先生,就提出過周人起源於白狄的觀點。他列了很多證據,其中一條是,在先秦時期記載古帝王和諸侯世系的專書——《世本》一書中,明確記載了周先公的世系,這個世系完全不像我們華夏族的名字,而多像戎狄族人的名字。如記公劉以下八代周人祖先的名字,我不妨給大家列出來,叫作慶節、皇僕、差弗、偽榆、公非闢方、高圉侯侔、亞圉雲都、公組紺諸,這些一看就不像華夏族人的名字,而明顯雜有戎狄族語言的成分。

文獻方面,《山海經·大荒西經》說:“有北狄之國,黃帝之孫曰始均,始均生北狄。”《山海經·大荒北經》也記載:“黃帝生苗龍,苗龍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為犬戎。”犬戎也是白狄的一支,白犬就是白狄;黃帝是犬戎的祖先,也是白狄族的祖先。《山海經》這個說法得到了其他古書的印證。漢王符所作《潛夫論》有一篇專講古族姓氏的《志氏姓》,那裡面便記載有犬戎和白狄的姓氏,其中很明確地說:“隗姓赤狄,姬姓白狄……姬即犬戎氏,其先本出於黃帝。”《左傳》《國語》也有不少地方記載白狄族屬於姬姓,還記載白狄族居住在秦國所居的雍州範圍,這些,就不一一列舉了。


黃帝和他的部族生活在什麼時期?這是一個很有爭議的問題。大家習慣了“黃帝五千年”這句口號,所謂五千年,其實只是一個約數。真要談到黃帝的具體年代,恐怕沒有幾個人這麼說的。過去孫中山建立民國,以黃帝紀元4609年為中華民國元年,這是以當時一些學者的考訂為基礎算出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翦伯贊制定的中外歷史年表,則是以黃帝在公元前2550年。最近的一個說法是著名考古學家、北京大學李伯謙老師提出來的,他說黃帝應當是在公元前2500年到2300年。這個年代大概相當於考古學上的龍山文化前期,我很贊同這個說法。

黃帝氏族的後裔都到哪裡去了?周族是黃帝族後裔中的一支,後來遷徙到今天的渭水流域,就是關中地區。實際上黃帝氏族還有很多支系,這些分支有的留在了原地,有的則因為各種原因東遷,或者南遷,其中東遷的數量最多,這就是文獻上所記載的白狄東遷。例如春秋時期活動在今山西北部的一支叫作無終的部族,是當時群狄之首,就是由陝北遷過來的。銅器銘文寫作亡終,現在這件商代製作的銅器已在陝西綏德被發現,古文字學家裘錫圭揭示了這件銅器銘文。我們河北省北部也有一個地名叫作無終,說明這支部族一直遷徙到冀北地區。還有一支著名的白狄族後裔鮮虞,也是黃帝族的一支,春秋後期見於文獻《左傳》和《國語》,後來東遷到太行山的兩麓。開始是在太行山的西麓,即今天山西昔陽縣一帶,然後繼續順著太行山的山口遷到河北省的西部山區,到戰國之初在河北行唐、定州、靈壽、平山一帶建立了著名的中山國。還有肥、鼓、仇由這些小國族,也都是白狄的後代,他們在春秋戰國之際都早亡於晉,唯中山一直存在到戰國中期,是除戰國七雄外實力最強的一個國家。這些白狄族裔都參加了當時的民族大融合,也為華夏民族的形成作出了貢獻。


黃帝一開始是周人的祖先,為什麼後來卻又變成華夏族的祖先,而且是華夏族第一位祖先了呢?

周人遷徙到渭水流域,在這裡他們和姜族通婚,發展自己的農業,後來又聯絡了很多別的氏族部落,勢力就逐漸發展壯大起來。大概從周文王開始,由於受到東方商王朝的壓迫,周人逐漸產生了要滅掉東方商朝的這個心理。因為根據文獻記載,文王的父親季歷就是被商王文丁殺死的,文王顯然咽不下這口氣。他開始暗中糾集一些同樣對商不滿的部族,組成反商勢力集團。到了文王后期,這個勢力集團已經具有相當的實力。為了進一步壯大自己的聲勢,周人開始自稱為夏。周人的早期文獻《尚書·周書》中便留有周人自稱為夏的記錄。其中《尚書·康誥》稱:“惟乃丕顯考文王……用肇造我區夏,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尚書·君奭》稱:“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尚書·立政》稱:“帝欽罰之,乃伻我有夏,式商受命,奄甸萬姓。”從這些可靠的文獻看來,周人稱夏顯然是和他們伐商並建立新朝的計劃聯繫在一起的。所謂“文王受命”,也是與此聯繫在一起的。有人把《尚書》中這個夏和歷史上的夏王朝混為一談,說周人稱夏就是表明周人自認為是夏人的後裔,我們華夏族的夏也是從夏王朝那兒來的。實際上不是那麼回事。夏起源於東方,它跟周朝起源於西方不是一回事。夏人姓姒,周人姓姬,姓都不一樣,他怎麼是夏人的後代呀?《左傳》中明確記載周人稱自己與夏不是一個族類,其實周人是很看不起夏人的,他稱夏的後裔為“夷”,文獻也有這個記載。那麼周王朝為什麼稱自己這個部落或部落集團為夏呢?因為這是陝西地區的方言。夏,在西方的方言中含有大的意思。夏者大也,大概周人想要張大自己這個部落集團的聲勢,使它產生號召力,產生影響力,所以他自稱為夏!我們看《史記·陳涉世家》講陳涉起義,陳涉剛建立起自己政權的時候,也是打出這樣一個旗號,他給自己立了一個國號,號曰張楚。張楚,就是張大楚國的意思,因為陳涉是楚國人。這與周人稱夏是一個道理。後來夏不僅有大的意思,還有了正統的意思,因為周人建立了國家,取得了政權,就是取得了正統。《詩經》裡頭有“風”“雅”“頌”這三部分,風當然就是民歌,頌是廟堂裡歌頌祖先的頌歌,雅是什麼呢?雅就是夏,也含有正的意思。雅和夏過去音同通用。雅、夏都是正統,前不久發現的竹簡本《詩論》,裡面有戰國秦漢時期流傳的《詩經》古本,其中的雅就稱作夏,大夏小夏,雅就是夏,雅、夏都是華夏正聲。

再往後,周人建立起自己的政權,為了很好地控制新徵服地區,它又搞了分封制。和周自稱為夏相適應,他把分封出去的這些國家也稱作夏,這就是後來諸夏這個名稱的來歷。《詩經·周頌》裡面就稱分封出去的諸侯為“時夏”。再往後,發展到春秋時期,文獻裡頭又對諸侯換了一種稱呼,叫諸華。為什麼稱作諸華呢?因為華、夏兩個字也是音同通用。《左傳》裡面有時候稱諸夏,有時候稱諸華,都是一個意思。因為當時的蠻夷戎狄對諸華造成威脅,所以有人號召諸華團結起來對付這些蠻夷戎狄。不過稱諸華還有一層意思,就是華字還帶有華美、文采這樣一層意思,並且也才有了後來的“中國有服章之美,謂之華”這樣的說法,以及“中國有禮儀之大,謂之夏”的說法。再發展到春秋後期,文獻中華夏這兩個字的合稱也出現了,《春秋》《國語》《左傳》及稍後的文獻,都漸漸使用華夏的合稱。這就是華夏族稱的來歷。由周王朝自稱為夏,然後分封出去的國家稱作諸夏,由諸夏變諸華,然後又華夏聯稱,這個線索十分清楚,華夏的名稱就是這麼來的。從實際內容上看,周王朝在各個地方分封了這麼多諸侯國,這些諸侯國在整個西周春秋時期無疑都是些融通周圍各族的中堅力量。以他們為骨幹,吸收夏商舊族及附近的蠻夷戎狄參加民族融合,最終,使諸夏與各族融合為一個整體,這就是華夏民族。在這個過程中,周人無疑起到了主導作用,所以後來這個新形成的民族共同體在追求自己祖先的時候,便很自然地把周人祖先奉作了自己最重要的祖先。黃帝由周人祖先演化為華夏民族的祖先,就是這樣一種來歷。

(作者:沈長雲,系河北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本文系“《炎黃學》公開課”第三講的壓縮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