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透過賈母上房的“人文”智慧,看古代建築的內涵蘊意

《紅樓夢》|透過賈母上房的“人文”智慧,看古代建築的內涵蘊意

對一個時代的人文智慧研究首先就要研究這個時代的文學作品,自紅樓問世的兩百年以來,對此進行研究的人數不勝數,研究方面也各種各樣,象、哲學思想、語言文化等,魯迅先生曾將《紅樓夢》定義為“清之人情小說”,並且論述小說的主題道:“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

《紅樓夢》涉及到了烹飪、服飾、歷史、政治、宗教、書畫、醫學、金石等各個方面。曹雪芹在此書中通過高超的寫作技術和特殊的寫作技巧,將明清時的各方面展示的淋漓盡致,使研究者樂此不疲的去研究“紅學”。

《紅樓夢》就像一個萬花筒,從不同的角度都會有不同的發現,這也正是這麼多年“紅學”經久不衰的原因,文學家史學家政治家以及建築家服裝設計等等都對紅樓夢的研究樂此不疲。但對賈母上房結構研究的還是較少,今天我們就來對賈母上房來進行研究。

一、對《紅樓夢》背景的分析

1、文字獄的影響

清朝從康熙開始製造出一系列的文字獄,讓知識分子飽受欺凌,草木皆兵。正是在這樣嚴格的環境中,《紅樓夢》應時而生,最開始也只是在民間秘密流傳。而作者曹雪芹也為了掩人耳目,不吸引官府的注意,不得以在開篇第一回就為自己辯白說,說此書亦真亦假,不關朝政,也不是真實發生的事,而是自己做夢夢到,自己只是來抄錄下來。

《紅樓夢》|透過賈母上房的“人文”智慧,看古代建築的內涵蘊意

書中沒有明確點明時間。而我們要研究賈母上房的人文智慧不止要看房屋構造,更重要的還要了解背景。決定封建社會的建築構造的不止是環境地理問題,還有更重要的是考慮到人物的身份地位。因此在探究賈母上房的人文智慧之前需要看當時的社會時代背景和政治。

2、《紅樓夢》的時間背景

因為當時文字獄事件頻頻出現,因此曹雪芹為了避免入獄才虛構了一個時間線索,但是我們從文章的一些細節依然可以看出朝代。比如在《紅樓夢》第十三回秦可卿的喪榜上的字就可以得知書中當時皇帝的帝號和年號。而到了下一章回時秦可卿出殯時旗子上寫的字,也可以判斷下一任皇帝的帝號。

且在小說中的大量人物服裝描寫就可以看出是這正是清初人的衣著特點,比如黛玉的紅襖、寶玉的紅纓就讓人印象深刻,這是清朝經常出現的衣服風格。有不少服裝設計師對紅樓夢中著裝描寫樂此不疲。

文中也有提到寶玉的洋玩具,西洋鏡和洋菸盒,以及槍支走火,這些情況都是始於清朝初期,清朝後期就開始閉關鎖國了。而從前後對比也可以看到書中的這個朝代的消亡以及貴族的墮落,賈府也從開始的鐘鳴鼎食之家漸漸腐敗消亡都體現了一時間天翻地覆的場面

《紅樓夢》|透過賈母上房的“人文”智慧,看古代建築的內涵蘊意

在結尾曹雪芹借賈之口說白茫茫大地,而也只有在王朝的覆滅才可稱之為“白茫茫大地”,所以我們可以推斷出作者站在清中期來描述明末清初的社會,作者也以末世的人物為原型來構造書中的人物。

二、對上房”人”的分析

賈母給人的印象一直是滿面慈祥的老慈母,對寶玉的寵愛甚是明顯,將寶玉視為掌上明珠、心尖上的寶貝,甚是溫柔慈愛,但是實際上說賈母老奸巨猾也不為過,賈母為人虛偽狡猾,且在府裡作威作福,恩威並施,用自己的地位來逼迫下一代,統領全府倒像是個老太君。但在對賈母的研究中,我們不可忽視的是她對生活的藝術,這主要體現在賈母的對衣食住行的講究上。

在書中的第四十回中,賈母和劉姥姥吃完飯後,帶領園中的眾小姐前往幾個女眷的屋裡玩鬧,走至薛寶釵的房間時,只見: “雪洞一般”,連個玩器都沒有,擺的花也只有兩株菊花,甚是冷清,案上也只有兩本書,連個名家的書畫都沒有,

被褥和紗簾都是冷清素淨的。

而賈母出身本就高貴,是個大小姐,更何況還是賈府的當家大夫人,當然對於閨房擺設有一定的見解,還教導薛寶釵雖比不上宮中小姐的繡房,但是太素淨也盡顯小家風範,這可不適合一個大家小姐,大小姐就要有大小姐的樣子。

同時吩咐鴛鴦說只將紗桌屏,石頭盆景,墨煙凍石鼎這三樣擺在這案上也就夠了。又讓她用水墨字畫白綾帳子把房裡原先的帳子也換了,從這寥寥數語就可以看出賈母的獨到的審美,就換那麼幾樣讓房間就換了一個風格,盡顯大家風範。

《紅樓夢》|透過賈母上房的“人文”智慧,看古代建築的內涵蘊意

從劉姥姥進大觀園可知,賈母喜愛賞花,而府中上下的人為了迎合賈母討好賈母都擺上了鮮花,比如王熙鳳在元春回家之際,賈母生辰以及府裡舉辦的各種宴會都擺了不少各種種類的花草,彰顯富貴氣息。

在元宵節賈母院花廳飲宴時,就有“歲寒三友”“玉堂富貴”等等,從書中可以看出花草是賈府不可少的裝飾。同時期的清朝也正是插花賞花風氣一時興起,花草也成為室內裝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這個時期人們已經嚮往藝術的人文生活了,室內裝飾也偏向了人文的方面,重視人的精神上的享受。

三、對上房空間結構的分析

《唐會要》中寫到建築的地點、佈局和房屋甚至到権的用具都有一定的講究,從天子到平民之間的每個級別都有規定的法則。不同的官職和地位的房屋規定也不一樣,比如古代的文官用圓柱,而武官用方柱,柱子到大門的距離也有一定的規定。

《紅樓夢》第五十三回“榮國府元宵開夜宴”中:“上面兩席是李嬸薛姨媽坐。賈母於東邊設一透雕夔龍護屏矮足短榻,靠背引枕皮褥俱全。”這裡寫的賈母坐的就是夔龍護屏矮足短榻。“夔”,就是龍,在清代流行雕刻在臥榻上,在短榻上。

《紅樓夢》第三回黛玉第一次拜見賈母,晚餐時就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倫理文化,賈母作為賈府的大夫人,在正面榻上獨坐。可見賈母用榻應該是坐北朝南,獨佔桌子的一面。故賈母用餐時獨坐一長榻,三面有圍欄的坐榻,兩側配的都是有靠背的椅子,且放在房間的正中央,可想而知自然被設計得古色古香,採用鏤空或多種雕刻方式。

《紅樓夢》|透過賈母上房的“人文”智慧,看古代建築的內涵蘊意

三面圍欄都可雕刻,極富情趣,且榻上的設施齊全,可靠可躺,給人帶來舒服的享受。在清式傢俱中,夔龍紋經常用到,他的特點就是硬角拐彎,有頭的稱夔龍,沒有頭的則稱“柺子紋”。在短榻上,圍屏一般是裝飾的核心,其裝飾多采用攢框鑲屏板芯的做法,而屏板芯多是透雕、浮雕、鑲嵌或金漆彩畫,十分華麗。

這裡賈母坐的榻是透雕夔龍紋,最可能的手法是在薄木板上透雕出夔龍紋,並鑲嵌在攢接的圍板內。清中期有一款紫檀透雕夔紋羅漢床就是採用該種形式,該羅漢床採用紫檀木製作,七屏式床圍,框內用短材做榫攢接成柺子紋,在大柺子紋內鑲嵌有用薄木板透雕的夔紋花牙,其裝飾效果異常精美,也最符合透雕夔龍護屏紋的式樣。

在腿足上,文本中只說明是“矮足”,在清代,三彎腿不再流行,代之流行的是馬蹄足的應用,有的在腿足下設託泥。而紫檀透雕夔紋羅漢床束腰下直牙條,大垂窪堂肚,浮雕卷草紋。

在中國古代,“廳”是府邸中對外敞開的具有威儀和權重的,主要用於家庭接待客人或舉辦什麼重大活動。但花廳則是古建築中供飲宴、觀劇、會客等用的內廳,其有別於正廳,大多建於園中,統稱為“花廳”。在《紅樓夢》中為了迎接元春省親,便在賈母院的後面建了一個大花廳,作為以賈母為核心的重大活動場所。而書中王熙鳳的生日宴和家庭的元宵宴則都是在賈母院的大花廳內舉行的。

四、結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不再僅僅只滿足於物質上的需求,還追求精神上的需求,藝術上的享受。“人文”意識促使在空間形態的營造重心從客體轉向主體,即審美重心從室內環境轉向“人”,從人的生理及心理的訴求考慮空間營造的美感,在以人為主體的營造觀的影響下,室內空間從而轉向空間細部設計、空間功能細化、陳設細節的關注等。

《紅樓夢》|透過賈母上房的“人文”智慧,看古代建築的內涵蘊意

明代末期開始,人們開始關注人性的迴歸,中國傳統空間營造不再僅僅關注室內的各實體要素的關係,同時逐漸關注到其空間使用者——人。 建築也從為人提供住所上升到了給人精神上的享受。設計的人性化的要求實現了設計的重新塑造和設計向新的趨勢發展,設計被賦予更深的文化內涵和情感內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