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喜欢喝擂茶,擂茶一般都是些什么材料制作的呀?

七星老农


擂茶的历史悠久,但目前因简易泡茶法兴起,所以制作过程较复杂的擂茶已渐渐流失。

但在古代最流行的饮茶方式其实就是类似于擂茶这种方式。

目前我国南方多处农村地区还保留有制作擂茶的饮用的习惯。

地区不同所以往茶汤中放入的材料也有些许不同,但大多都离不开这几样‘茶叶’‘花生’‘生姜’‘茱萸’‘盐巴’‘芝麻’等。

制作方法为,先将花生、芝麻这类炒干炒熟连同生姜与茶叶放入钵体中研磨碎,研磨过程适量加入开水,待研磨至较为粉细的糊状倒入锅中加多水煮开,再放入适当的盐巴调味即成。

方法还有好多种,但大多较为雷同。

本人较为有幸曾去农家做客,品尝过擂茶,具体的制作过程没有仔细观察,但滋味现在仍然记得,十分的香醇,其实茶的味道并没多少,更像是一碗暖身汤,还搭配了好几种小菜可依自己口味添加进茶汤中食用。





凡有乐


主要流传于广东汕尾市、益阳安化、桃江、常德等地。起于汉、盛于明清。擂茶一般都用大米、花生、芝麻、绿豆、食盐、茶叶、山苍子、生姜等为原料,用擂钵捣烂成糊状,冲开水和匀,加上炒米,清香可口。

作擂茶时,擂者坐下,双腿夹住一个陶制的擂钵,抓一把绿茶放入钵内,握一根半米长的擂棍,频频舂捣、旋转。边擂边不断地给擂钵内添些芝麻、花生仁、草药(香草、黄花、香树叶、牵藤草等)。待钵中的东西捣成碎泥,茶便擂好了。然后,用一把捞瓢筛滤擂过的茶,投入铜壶,加水煮沸,一时满堂飘香。品擂茶,其味格外浓郁、绵长……据说擂茶有解毒的功效,既可作食用,又可作药用;既可解渴,又可充饥。又一说,擂茶源于中原,盛于长江中下游。

擂茶在汕尾市地区最为盛行,分为三个茶段:早上(9:00-11:30)

下午(3:00:-4:30) 晚上(8:30—11:30)晚茶,在这个三个时段汕尾每家每户基本都在喝擂茶。


三亚游子


蕾茶一般都是用茶叶磨成粉状然后冲开水,下点本地特产,像我们汕尾这边蕾茶都是下海鲜干货,小虾米鱿鱼干,芝麻花生这些!非常好吃,一般一个人都能喝个4 5碗这样子


渔人小武


每个地方生活习惯不同,我这都喜欢喝茶,尤其农村老人都喜欢早上四五点起床烧水下茶喝


日照小李


这个的话各地有各地的吃法。一般都是炒米啊之类磨好 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