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作业应该由家长批改还是由老师批改?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岱下明珠天平湖畔153


可以有多种方式批改作业

一是一直以来是教师批改,而且是全批全改。这也是传统意义的批改作业。随着大家的不断探索,发现老师批改作业弊端不少:1.速度慢、效率低。2.发下去作业,学生只看一下分数,随手一丢,体现不出批改作业的价值!3.教师负担也比较重!一个班少则5.多人,多则70多人……愈发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节奏……

二是家长批改。尤其是低年级家长批改孩子作业。也有利有弊。很多家长晚上都在辅导孩子作业,结束之后,可以批改一下孩子作业!题目也不难,还增加了与孩子交流感情的时间,一举两得。但是,有些拿不准的 答案,要留给老师来处理。很多家长,忙于工作,有时候,很晚才回到家,且已经是精疲力竭,实在没有时间在给孩子批改作业了,要是强行批阅的话,会出现很多错误! “两败俱伤”,这样就需要老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时,不要“一刀切”,要根据家长实际情况提出要求!

三是还有一种方式:学生之间互批作业。这也是随着课改进行,推出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一项重要举措:自主学习的一种方式。这个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教育名家魏书生从来没批过作业,都是学生互批,甚至他还没出过题,没组织考过试,都是学生自己互相出题,进行考试,效果很好。家长应当明白教育已经快速发展,原来的一套可能淘汰了,教育思想应与时俱进……

总之,批改作业可以多种形式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作业效率为目的!


追求有趣


学生做完作业后,家长要进行批改。写错的字还要每字再写一行。否则,第二天课堂检查不合要求的,还要到前边站着。然后录成视频,发到班级群里让所有的家长都看到。大概老师是想用这种办法,提高班级同学的学习成绩吧。

更叫家长受不了的是,一年级的时候老师留作业,叫家长在作业本上抄几课到几课的生字,然后叫学生注拼音。殊不知,现在有很多孩子都是由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带,而有的老人根本就不识字,没办法不是求人写就得复印去。

批改作业是老师的本职工作,把它推给家长来做实在是不应该的。难道说教育改革,已经改成这样了吗?有些家长打趣地说:叫家长批改家长写也挺好的,孩子学完了,家长也学完了,还省了学费了呢!

希望以后不要再出现这样的情况。


秋之韵刘国才


看到这个问题,让我很感慨,前两天刚发了一个微头条,孩子妈每天忙完工作回到家,拖着疲惫的身体,晚上还要辅导姐姐的学习到10点多,帮助孩子批改作业,尽量的订正错题,以保证交给老师的作业尽量的能够拿到A+或者至少是个A。

毕竟,对于处于小升初关键阶段的孩子来说,平时成绩也是成绩啊。

对于这个问题,作为一个教育观察者,同时也作为一个家长,谈谈我的看法。

在文化知识的教育上,应该学校老师占主导地位

韩愈在《师说》中提到:“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为师之道,就是传授知识、解答学生的疑惑,帮助孩子们成长。从这个角度来说,老师应该在教育工作上占主导地位。

虽然现代教育体系强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并重的理念,但是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时候,学校教育的重点在文化知识的传授、公共规则意识的建立等方面,而家庭教育的重点则是在爱心、善心、恒心的培养,性格、品行、操守和兴趣培养等方面。


在文化知识的传授上,老师更专业

教育学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涉及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学习特点、知识结构、心理特征,也涉及不同知识内容的条理性、逻辑性,如果没有经过系统性的学习、训练,不了解儿童心理学、行为学方面的知识,普通人即便是一个本科生、研究生,绝大多数人是不会懂得该如何给孩子系统性的传授文化知识,让孩子产生兴趣、不排斥。

专业的老师则有着明显的优势,所处的地位天然的带有权威性,能够让孩子产生信服感,接受过系统性的教育工作训练,多年的工作实践,有足够的经验、知识储备和教学方法来帮助老师做好教学工作,也包括高速度、高质量的批改作业的工作,同样的工作交给家长,或许要付出几倍的时间代价,还不见得能够抓住要领。


让家长代劳作业批改工作,不利于老师了解孩子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让孩子们在课后写作业,历来都是检验孩子们对学习的知识掌握的牢固不牢固的一块试金石,如果孩子们的作业都让家长批改修正了,每个孩子的作业都是A或者A+,那这种做法还有什么意义呢?老师又能知道哪个孩子的学习有短板,哪些知识点是孩子们普遍掌握的不牢固的?

从家长的角度来说,知道解题并且有耐心帮助孩子弄清楚知识点的,那已经算是出类拔萃的家长了,大多数家长,帮着孩子把正确答案做出来就不错了,要是文化功底较差的家长,不得抓耳挠腮的急死?


绝大多数家长不擅长文化教育,这种做法事倍功半

正如前文所述,术业有专攻,每个家长在自己从事的行业领域里面是一把好手,但不代表在对孩子的文化教育上能够做的更好。让家长批改孩子的作业,帮助孩子理解题目思路和知识要点,往往会让家长耗费大量的时间,不仅不得要领,甚至可能误入歧途,这种情况下,对孩子的学习提升没有帮助,家长的情绪还容易恶化,轻则对孩子指责、叱骂,重则干笋炒腊肉也是有可能的。

长此以往,对孩子的成长,对家庭和谐氛围的构建,没有好处。


让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利大于弊

我相信老师的初衷一定是好的,让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了解孩子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便于有针对性的开展课后的自查辅导。毕竟,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拥有高学历背景,这种背景意味着家长经受过良好的教育,更有条件对孩子的学习提供辅导,如果任由孩子自由发展,有可能会错失对孩子学习成长和学习习惯养成提供必要帮助、干预的时间窗口。

此外,很多家长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可能习惯性的看看手机和电视、刷刷视频、打个游戏,这种做法,会对正在学习的孩子起到反面的示范作用,如果家长能够陪同孩子一起学习,放下手机和娱乐,一起构建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对孩子的成长会更有帮助。


换一种方式提要求,或许效果更好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陪伴,而不是监督。这一点,希望老师也能够意识到,如果,老师的要求是家长必须在孩子学习的时候不看手机和电视,拿起书本一起学习,要求家长每个学期完成基本读物的阅读任务,写个读后感什么的,我觉得倒是挺好的。😆

*************************************************

元宝爸爸:我是两个孩子的全职爸爸,70后花样大叔,专注育儿、教育和亲子旅行的话题,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转发我的观点,更欢迎评论发表您的意见,谢谢!


元宝爸爸聊育儿


类似问题,为人父母都遇到过,我也不例外。

我仔小学那会,检查完还要签字的。我一般会问他,你都明白了没有。还好我儿子比较老实,懂了就说懂了,不懂就老老实实说不懂。不懂回学校问老师呗。

问完我会问,名字签那里?哦,签这里,那我就签啦,作业?我才懒得检查呢。

其实我觉得小学生,老师也好家长也罢,批改作业基本属于多余。小学的东西简单,会的不需要改作业,不会的,改了作业也没用。

如果老师真负责,最重要是要把课堂搞的生动有趣,孩子参与感强。如果小学老师课堂搞的生动有趣,知识课堂就学会了,根本就不需要再回家做作业。问题是,有点难哟。


春暖花开003


编者按:关于家长微信群的话题,我已经回答很多,也写了很多类似的文章。总结得出一个结论:家长微信群就是一个是非之地。关于作业的问题,我保留保守的意见,不想多做评论。



家长微信群是是非之地,这个估计很多教师都有认同。很多教师被处理,就因为处理不好家长微信群的事。对于教师来说,在微信群里的每一句话都会成为家长的把柄和证据,握在手里。只要稍微不顺心,家长就会把教师在微信群里所发的信息随意断章取义发到网上,上纲上线,教师布置的作业也是如此。所以,我劝广大教师,真爱职业和生命,远离家长微信群。

关于作业的问题,教育部已经明确规定:低年级不留作业,高年级作业量不超过一个钟。当然,这样的规定跟放屁一样,没哪个学校会真正去实行。

最近,流行一种说法是:教师布置作业,家长负责批改作业。学生不写作业,教师点名家长。家长不批改作业,教师也点名家长。这样的说法,有多大的可信度,不得而知。但我相信,教师布置作业多是多了点,叫家长监督学生写作业也是真的,但是叫家长批改作业,我觉得是无中生有。

“教师叫家长批改作业”跟“教师课上不讲,课后讲”的说法惊人的相似。也许也会有吧!林子大了,什么鸟没有?几千万教师,什么教师都可能会出现,但这不是主流。

不是主流的东西,拿来讨论确实没多大意义。就像现在的社会不允许存在负能量一样。为什么我们会去讨论这些不是主流的东西呢?只有一种可能,我们都太无聊了。


孖无悔观教育


最近关于作业是家长批改还是老师批改讨论很多。有的觉得应该老师批改,专业的事情专业人做。有的觉得家长应该批改,毕竟现在家庭教育也比较重要。至于谁批改,最终还是要看任课老师什么态度。


我们平常练习题,老师要求检查签字,第二天老师还会统一批改或者讲解,不用担心老师不了解孩子情况或者家长讲解方法不对。老师会对孩子学习负责。平时单元试卷,老师有时间会尽量批改,真没时间,会给家长发答案,让家长批改。毕竟一个班级那么多孩子,有的老师还要带几个班级,现在老师杂事也比较多,有时顾不上批改也属正常。

其实家长多看下孩子的作业情况也是对自己孩子负责,随时了解孩子学习情况,适时进行监督检查,给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现在竞争这么大,对孩子的学习,家长还真不敢掉以轻心。



静等花开1206


小学生的课堂作业当然还是由老师批改的。

当前,城镇很多班级班额比较大,老师面临的教学管理任务和其他繁杂事务也太多,批改了课堂正式作业之后,不可能再把所有的作业都批改完,家长也应该理解。

家庭作业,很多老师要求家长先批改,很多家长感到有压力,其实也不必,老师让家长先批改作业的用意,只是让家长起到一个督促的作用,在陪伴和监督孩子做作业的过程中,观察孩子,发现孩子不好的习惯和其他的问题,及时反馈和校正;并不是真的让家长去改出对错。家庭教育也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很多家长对此不理解,意见很大。一些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怕引发家校矛盾,为了息事宁人,规定学校教师不得要求家长批改布置的作业。不过,负责任的家长,即便老师不要求,还是会过问孩子的作业情况。


七仙女儿说教育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解疑答难是很重要的一环。作业是了解孩子课堂知识掌握情况的一个重要途径,当然得由老师批改,否则如何了解班级孩子们的整体情况,并及时做出调整呢?

但是作为家长,如果整天纠结这种问题,是不是太矫情了?难道你不想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吗?老师需要掌握的是一个班、一个年级的宏观情况,只要整体反馈符合预期,应该不会在意谁是其中的学神、学霸和学渣的。家长也能这么洒脱吗?

老实说,孩子低年级时都学了什么我根本不知道,成绩也是半死不活。但是,有一次孩子说他她也想得第一名,我让孩子做了几套卷子,然后根据教材和孩子一起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从那以后孩子成绩有了大的飞跃。

我的经验是,如果家里有写作业困难症的娃,批改作业根本不是个事。家长在旁边急得抓狂的间隙就能解决,还能及时喝止予以提醒。不要说什么自己不懂,会玩手机吗?会上网吗?

作为一个佛系家长,反思孩子的成长经历,我是感到有丝丝惭愧的。也许不是自家孩子比不上别人家的孩子,而是自家家长比不上别人家的家长。


小黑小黑Luo


教师本来是一个令人尊敬的职业,但是现在一点事就把教师送在风口浪尖,家长把孩子送进学校就认为教育孩子完全是教师的责任了?所有的问题都推给教师,教师不可能每一个孩子都事无巨细,作业确实是该教师批改,但是家长就全指望教师吗?


小学题并不很难,检查作业可以促进亲子关系,树立家长形象,聪明的家长也会利用作业跟教师沟通,让教师加深对自己孩子的印象。比如督促自己孩子字体漂亮一些,看起来赏心悦目,家长把孩子不理解的错题标注出来,写上“请老师帮孩子讲解这类题,孩子不太懂”。这种方式要比电话、微信联系要好。

一个班少则三四十人,多则五六十人,有的教师还教两三个班,只能在整体上把握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查缺补漏。不会因为一个孩子或者个别孩子耽误整体进度。绝大多数学生掌握了,教师的目标就达到了。



这个问题可以辩证看待,小学生年龄小,自觉性低,他们的天性就是玩,跟他们讲为什么要好好学习,学习的重要性,他们也不懂,这时候家长的监督作用至关重要。小学生在校时间并不长,一二年级每天5节课,高年级7节课,回家后作业家长帮忙看看,检查一下签字,起到监督作用,可以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


不要找忙和累的借口,没有吃不了的苦,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所以要珍惜,与孩子共同成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让孩子感觉到你对他的关心。如果爷爷奶奶辈照顾孩子,检查作业,也可以让老人进行脑力活动,我看现在大多数老人智能手机都玩得不错,微信小视频都会,相信百度也不难吧。实在检查不了的只是督促按时完成,书写美观,签字,总能做到吧。有的教法可能会与学校老师不同,只要没有原则性错误,都不算错吧。


宝宝加油520


作为一名教师,我不赞同小学生的作业由家长批改,即使是家庭作业,也一样。

批改作业是老师的事,不知什么时候起,却成了家长的任务,以至于愈演愈烈,让一些家长苦不堪言——为了孩子,只好忍气吞声。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姑且不说传道和授业,单说“解惑”。老师只有知道了学生的“惑”是什么,才可能去解惑。单凭经验和想当然,去解老师认为学生应该有的惑,是不正确的和负责任的行为。那么老师怎么样才能知道学生的“惑”,到底是什么呢?其最重要的获取途径就是批改作业。

老师从批改作业中,很自然地就会知道,全班学生共同的惑是什么,也可以知道,每个学在每一次的各个知识点上的惑在哪里,又是怎么个“惑”法。

如果学生的作业,让家长批改,老师对于学生的惑,只能是主观臆断。凭主观臆断去讲课、教学生,课堂就会缺少针对性,不能把有限的时间,用到真正的“解惑”上,那么教学效果就会打折扣。

再说,家长批改作业。咱姑且不说,是否每天都有时间,单说家长的文化程度,也是参差不齐的,有的家长的能力绰绰有余,有的家长则心有余而力不足——有些赶鸭子上架的感觉。

让家长批改作业的初衷应该是好的:让家长多了解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更好地督促孩子学习,配合老师,共同教育好学生。但什么东西都要讲个度——过犹不及。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监督孩子学习,是应该的,但是也不能把一些不应该是家长做的,也一股脑地推给家长,以至于把老师的事,推给家长的做法愈演愈烈。果真如此,是老师不负责,是转嫁自己劳动的表现。

一个合格的负责任的老师,会认真地批改每一个学生,每一次的作业,而且还会经常面批,真正地做到有的放矢、一对一地辅导。

家长如果有能力、有时间,而又对孩子的学习重视,那么批改批改学生的作业,也是分内之事,根本不需要老师去三令五申地要求。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但更是家长的事,只要家长心中有孩子,就不会对孩子放松。

对于孩子的作业,主要还是老师批改,家长只能是辅助、配合。如果本末倒置了,那就要出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