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溺爱儿子,孩子现在初中了还是要父亲接送上学,平常抢母亲手机推打母亲,怎么办?

Snowwit


我对这个问题有比较多的研究。


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接送孩子并全是因为溺爱。

然后,我们再来聊另一个问题,就是推打母亲。

好的,我们先来聊第一个问题——

接送孩子,为什么不说明溺爱呢?


溺爱是什么?


简单来讲,溺爱是一种懒惰的、不动脑子的爱。与溺爱相对应的是真爱,真爱是尊重孩子独立的爱,真爱的父母懂得在孩子不同成长阶段,满足他不同的成长需要。真爱的父母懂得放手,接受并乐于看到孩子的自我独立和自我成长。


我们为什么说,接送孩子上学,并不一定是溺爱呢?


假如你平时很忙,和孩子交往的机会很少,但是恰恰有接送孩子的机会,那么这种接送孩子的行为,恰恰代表了一种爱。


郑渊洁就是这么做的,平日里很忙,和孩子交往少,但却争取做到一件事,就是接送孩子上学,一直到高三。


当然,这可能是特例。如果,孩子更需要的是独立,那么你的接送就是溺爱。

接着再聊第二个问题——

踢打母亲,是绝对不允许的!


而为什么会这样,一定不是一时一刻养成的习惯,父亲一定要做出反思,你平日里是如何对待自己妻子的?你是否认为孩子的地位比妻子更重要?你是否因为偏袒孩子而忽略了妻子?


如果这些都是否定的回答,那么首先要改的是父亲,而不仅仅是孩子!


好的,希望我的答复对你有帮助。

我是石头聊家庭教育,只专注于家庭教育!


石头聊家庭教育


自古有句俗话:慈母多败儿!如果对孩子从小就一直溺爱娇惯,将来受罪的是你自己,孩子的成长,象一棵小树苗一样,如果树苗不直永远也成不了栋梁,要是你用一根直棍将小树扶直绑好固定,慢慢就长成材,孩子的坏毛病,从小不给纠正,长大就晚了,轻则父母遭秧,重则危害社会!孩子少特别金贵,越这样越要把好关,八十年代初,刚刚改革开放,邻居家抓住先机,开办了个体工厂,家里先富起来,他家有个男孩,比我家孩子年长一岁,当时他刚读初中,家离学校三公里,每天天不亮孩子的妈就把可口的饭做好,让孩子起床吃饭,饭后帮孩子把自行车推到门外并且给孩子装好中午饭盒,里面盛的米饭加煎蛋,总之一天一换样,如果没有饭带就给儿子两元钱,吃饭店,当时我的孩子每天中午骑车回来吃饭,他特羡慕邻居家的孩子,并且人家孩子回来从不做家务,而我的孩子,晚上放学必须跺鸡食喂鸡,担水,扫园子,孩子有候抱怨,我告诉孩子,不要攀比,各人有命,后来有好心人告诉邻居,说你孩子经常吃饭店,喝啤酒,你要管管,可邻居不但不管自己孩子,还说人家造谣,后来孩子初中没毕业就不念了,再后来每年要给家里欠一万元的外责,正天游手好闲,猛财坏家里钱财,如果父母管他,他就大骂,提着父母的名字骂,后来被他爷爷知道了,从老家赶来,把儿子和媳妇赶出去,关上门,拿着皮带把孙子好揍一砘,从此爷爷住下了,他爷爷有文化,家里老辈是书香门第,没想到出了这么个不消子孙,老人觉得好没脸面,在老人严历的看管教育下,孩子终于回头了,本来这孩子心眼不坏,也很善良,只是因为妈妈的过份溺爱,家庭条件的优厚,加上社会不良青年的拉龙,使孩子走了歪路,好夕爷爷来了,帮助孩子走上正道,所以说:对于孩子,该打的时候,也的打几下,不打不成材!这是我的观点!


老李说事666


教育孩子是个天大的难事,但对有些家庭是简单的事情,就像学习的学生,学习对好学生来讲是轻松的事情,对于学习不好的学生难如登天。

主要是从孩子小到大父母的影响 家庭的环境习惯 给孩子形成的习惯,如果不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

你所讲孩子的情况,已经是初中的学生了,对很多事情应该有一定的判断力,要改变这么大孩子的习惯,父母首先不要操之过急,一定放下手中的事情抽时间给孩子一块参加一些锻炼身体 心理 耐力的活动,活动过程中平静的给孩子指出平时的不足和一些不好的习惯,建议一些好的方法,之后要很长时间不断的监督指出,但是一定不能采用过激的方式那会适得其反。


盈科马律师


我觉得孩子平时的习惯都是小时候一点一滴养成的,他抢妈妈手机说明他对手机已经有瘾了,这时候再不采取措施,任由他,溺爱他,等于是害了他一生。


淮颍游子


该出手来就出手……太溺爱孩子只会让他更快的走向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