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农该怎么应对果子难销售的问题?

农村小龙


目前果子状况

昨天看新闻,湖南石门蜜桔又滞销了,这段时间湖南下雨很多,石门还有三分之二的蜜桔没有销售出去,我觉得这个与天气有关,也与品质有关,更与销售渠道陈旧有关。我们没办法改变天气,但是我们对于品质提高还是需要意识的,事实上现在很多地方陷入了恶性循环,价格越低农民投入越少,品质更差,最后都成了爱心果。

拓展新渠道

我觉得自媒体是一个很好途径,现在很多农村在培养年轻人,这些年轻人作为农村的后备力量,我觉得有义务利用今日头条这样的平台来拓展水果销售渠道,我看到头条上有人一天卖几千单,还是很不错的。

树立区域品牌

这几年我看到赣南脐橙、武鸣沃柑等几个区域品牌还是很强势的,果子收购价格都不错,我觉得当地协会和相关部门还是有目的性的树立区域品牌,这样才能和其他地方果子区隔开来,保持品牌上的优势。


农业助手


就拿我们这里的砂糖柑来回答这个问题,前几年的砂糖柑价格高,销路好,去年为什么销售不出去。

难道是果子品质不好吗?不是。

难道是消费者不吃这种果子了吗?更不是。



消费者普遍反应是太贵吃不起,这其中有一个最大的原因是果农自身的问题。

惜卖心里作怪,年前全国各地的老板都有,大小老板都有,果农们坚定在高价才肯出售,原因是参考以往几年的年后价格,忽略了这几年大面积扩种的事实。



最后老板们不得已转移战场,我们这里的砂糖柑也就形成了销售难的局面,而前期愿意出售的收入还是蛮可观的。

这是这个问题在果农自身上的原因,排除这个原因,如果是市场饱和的话还真是要看品质。



每一种讲究品质的水果市场竞争力都强。

这几年我们这里的农村乡镇市场都出现了外地整车拉梨子苹果来出售的车子,便宜得很,果子好吃吗,谈不上,我也去买,最大的感觉是吃也可,不吃也可,不甜不脆。



买了几次都没买到好吃的,所以说品质好的果子不会这样拉出来销售。

作为一个果农,不要把自己的果子定位在销售难这个问题上,要重在管理,好吃的果子一般大多会好销。


乡间秀姐


一年一度的秋收对于农户来说按理说这应该是值得高兴的时候,可是怎样把苹果卖出去却成了每个果农最着急的事。以往这个时候苹果的销售已经到了如火如荼的时候,但是今年前来选购的经销商却寥寥无几,成片的果子在家中让人看着心疼!

1、加强管理、提高果子品质:如从未套袋到套袋,各个时期肥料应用及时。

2、加大种植面积:面积越大影响力越大,拉货的车也就越多,同时数量与质量齐增长。

3、打造品牌优势:如烟台苹果、洛川苹果,政府加大宣传

4、增加产品附加品:苹果醋、鸭梨汁等

5、建议田园养殖业:养鸡、养鹅等以增加额外收益。


Laughing


首先我觉得这个问题问出了大多数人的心声,农民种植的东西,总希望卖个好的价格。但往往情况是同样的东西种出来,有些好卖有些难卖。

最近两天我也是在宾川,宾川的气候适合于种植优质水果,而且品质也不错,但同样也遇上类似的问题。当然有一些销售还是不错的,我觉得区别应该在于。

一、做每一个事情都很难,但是有些果农能够坚持,他们的目的在于种出好的果子,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呵护自己的果园。自然果子的品质就会不错,销售也就没什么问题,只是利润每年的情况不一样而已。






二、新时代的果农也需要改变思维,从种植上抛弃一些传统的方式,不是为了追求产量,而一味的使用越多的农药化肥。现在的消费者也在发生转变,需要更优质的产品。大家现象一下水果的种植与市场的实际需求是不是已经产生了不一样的对等,所以导致果农愁销路,消费者愁好果子。





三、也希望我们的新型农业从业者、自媒体朋友等,承担起社会的责任。通过我们的消费、新媒体、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等引导种植方式,让我们的果农在良性的市场消费中受益,没有广大农民朋友的认知改变,我们的大家食品安全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这个是大家的事情,让我们一起努力改变。



任重道远。


老农坊食材


我个人建议,将果园杂草清理干净,有条件的话最好要能通车。做个广告牌将联系电话和销售价格打上,然后通过网络推广,比如微信朋友圈,抖音,快手等,引导果园周边的网民直接到果园彩摘,他们到了果园肯定会发朋友圈或抖音,就能达到广而告之的效果。

客户来果园采摘价格要比市场价高1.5-2倍,来果园采摘的客户随意吃(不要舍不得人家吃),走的时候不论买多少都一个价,要比市场价高,不然亏本了。

我家曾经有一片桃园,在十几年前市场价1块钱一斤桃子,来我家果园要5块钱一斤,每天好多人来。

下面图片是我家曾经的桃园,看照片就知道有点年份了。







淡定哥8245


不知道你是哪里果农,我是宜川果农,我们这边苹果基本不愁销不出去啊,每年还没结果就有采购商上门预订,以下是几个销售的途径。

1,通过网络销售,你可以通过拍摄短视频、图文等介绍自己的苹果,如果你的苹果好,是不成问题的。

2.通过批发来销售,一个去跑下市场,那里都有批发市场,如果你苹果好,很多人是愿意采购。

3.运送到外地销售,可以运送到没有苹果的地方批发销售,这些地方没有苹果,超市里又买不到好苹果。

4.不着急的话,库存是一个解决的办法,等本地苹果都没有了,再拿出来卖是一个好的选择。。。



闹铃五点半


非常感谢很多专家的参考和建议!

这里我分享一下个人的实践经验与经历及个人观点,如下:

今年气候相对比前年好,光照日长对水果的光合作用及营养积累、果实卖相均佳。但就是因为全国性农产品供大于求,“滞销”显然成为首要难题…

行情考察、多参加相关农技培训、多听听专家及信息知识面广的,多多人流交际,借力于单位(团队发福利)/媒体(电视台/报社)等;

其次,以“创新”和“精艺求精"的奇想为“起点”

在已有技术管理的基础上――

分析市场行情,

了解气候变化,

懂得控制大小年,

虚心请教、多倾力亲为,

在应用中,多实践操作并记录,

多施生态环保有机肥,菌肥……

尤其是要掌控产值,

提高品质和品牌口啤~~

比如,消费者是“流动的”其所需消费量是无法确定的。那么果农平均年产值假设是1000吨,结合以往产品销售量或平均每天能销50吨的能力,

那我可改变自己的“思维或模式”由年均总产值1000吨压缩为600吨或上下产能,虽然表面上产值下降了,其实投入的人力物力、损耗及成本支出同样下降,但是人为轻松了、质量上来了,随后果农技能、口感、卖相、口啤上升到更高更好的台阶,何乐而不为哩!

再者,既然目前农产品已滞销,可以采用环保的农用硫磺、石灰、松针杀菌储存,或加工成养生果酒、蜜制果汁…并拿去检测,比如食监局/农科院检测分析中心,获取资质认可/章印,产品作为“礼品”通过亲朋戚友口传销售…


湄山源富硒农业科技


首先来分析下:

1、是不是市场大供于求,果子普遍,是不是当地大批量增产

2、果子的含糖量够不够、果质好不好问题,部分水果质地欠佳无法出销

3、或者是供应紧张导致运输困难,一些外来货车不愿意来

4、有没有借助政府的力量帮忙宣传

5、果农有没有以冷藏、保鲜等措施,尽量错开旺季,达到分流销售的效果

6、果农有没有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线上线下进行宣传

以上几点是个人的见解,希望更多朋友参与分享


乡村小玉儿


果子销售难,滞销呢?永远是相对的。就拿我们当地的苹果来说,质量好的呢每年都是不愁销路的,只要你种得好,有了名气,客商自然会找上你的。相反,如果是质量不好呢,肯定是会滞销的。所以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果品的质量要好,一句话,质量求生存。


兆顺盐源土特


在市场日趋一体化的情况下,果农再也不能啥能活就种啥了,而是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种植具有比较优势的瓜果。否则,就难以避免卖难的尴尬。优选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这样,才能摆脱一味受外地瓜果冲击的被动局面,在占有本地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外地市场。

  面对大市场,打造统一品牌、实施联合经营相当重要。一家一户守着几十棵果树各自为战,品质再好也无法打进大超市,更难以形成走出去的规模效应,而仅靠提篮小卖,只能给城市增添一些流动摊位,根本不可能把满园的瓜果顺利卖完。事实上,一些村乃至种植户都在尝试网上销售方式,但分散经营难免遇到市场的选择困难。有关部门应当制定质量标准、打造统一品牌,疏通销售渠道、培育营销大户,促成农户抱团取暖规模营销,这样或许才能破解卖难问题,使名优瓜果成为市场宠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