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和糖尿病是一回事吗?

摆渡人孙君


有高血糖的症状并不代表就是糖尿病患者。高血糖患者并不代表就是高血糖。高血糖患者有时也会出现低血糖的症状。这是为什么呢?

那么怎么才算是高血糖呢?高血糖一般是指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时称为高血糖症。但我们体内的血糖是时刻变化着的血糖数值有时候高于这个数值并不代表就是高血糖患者。

我们体内出现高血糖,有可能是生理性高血糖。比如像进行剧烈的运动之后会出现高血糖;比如情绪突然激动也会导致高血糖;比如进食一些甜食也会导致高血糖;甚至自身患有胃倾倒综合征也会导致高血糖。

糖尿病的诊断依据是空腹血糖高(大于等于7.0毫摩尔每升)或者餐后血糖高(大于等于11.1毫摩尔每升)或者随机血糖高(大于等于11.1毫摩尔每升)。如果多次检测,体内的血糖高于正常值,并且合并其他的症状,比如多尿消瘦等,那么就要值得警惕了,因为极有可能是患上了糖尿病。

如果是一次性的血糖就不用过于担忧。因为多出的血糖,我们的身体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吸收,不会因为一次的高血糖,我们的身体会出现什么问题。但是长期高血糖那么就要注意了,因为胰岛素细胞长期分泌胰岛素,其分泌功能会衰退,以致发展成糖尿病。试想一下,胰岛素细胞长时间工作,能不出问题吗?如果我们体内的胰岛细胞功能不行,体内的高血糖自然无法得到处理,那么我们的身体也会随之出现问题。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代谢疾病,中医杂病。


医联媒体


答:高血糖和糖尿病决不能划等号,因为糖尿病往往就意味着高血糖,但反过来,高血糖却不一定就是糖尿病。

您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正好有助于很多人搞清楚高血糖与糖尿病的区别。

简单点说,糖尿病就是因为身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的状态,迫使胰腺超负荷运转,以不断分泌大量的胰岛素来处理高血糖。当胰腺最终不堪重负而无法分泌足够多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的时候,就会发展成糖尿病。

糖尿病人因为体内没有足够多的胰岛素来降血糖,在饮食习惯不健康的情况下,体内往往处于高血糖状态,需要通过注射外源性的胰岛素来降血糖。

从上面的介绍中可以看到,高血糖只要身体自身分泌的胰岛素能应对,就不是糖尿病。二者的区别很明显。

大家好!我是《健与美》杂志社的编辑,以上回答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欢迎大家关注、评论、并提出不同的看法,以便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谢谢!


佳林健身探索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结构的日益丰富,糖尿病已经居于危害健康和生命首位的慢行病。对于糖尿病,大家最大的印象就是高血糖。

一提到高血糖,大家肯定都会想到糖尿病,就会觉得是不是得了糖尿病。其实不然,高血糖只是糖尿病的一种症状,但并不是所有的高血糖都是得糖尿病啦。糖尿病肯定会出现高血糖,但高血糖不一定就是糖尿病。人体的血糖调节特别聪明,具体自我保护意识很强。因此,当人体受到严重烧伤休克、危险、创伤、大手术、严重感染、口服或静脉输入大量葡萄糖、药物影响等情况时,为保障人体的正常运行,能量的正常供应,升糖激素会很快发挥作用,升糖激素如糖皮质激素分泌比平时增加10倍左右,胰高血糖素、儿茶酚胺、生长激素等也增多,升糖激素是应激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机体就会出现高血糖、尿糖以及糖耐量减低的病理现象。这种高血糖现象会随着病程情况的进展而出现好转直至正常。而糖尿病的高血糖是胰岛细胞的损伤造成的病理性变化,是不可逆的。、


药事健康


很高兴来解答这个问题,高血糖和糖尿病是两码事,高血糖不一定是糖尿病,而糖尿病患者也不仅仅就是血糖高,还可能时时发生低血糖。

血糖高不一定就患有糖尿病,还有很多因素可以使血糖浓度升高。比如肝炎、肝硬化等各种肝脏疾病,会引起肝脏糖原储备减少,会出现餐后血糖一过性升高。当进行中度或者剧烈体育运动是,肝脏中储存的葡萄糖会释放出来,同样会使得血糖水平升高。还有服用一些影响糖代谢的药物,像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女性口服避孕药、阿司匹林等,都会引起血糖一过性升高,停药后血糖就会很快恢复正常。还有一些特殊时期,如妊娠期、月经期,也会使得血糖浓度升高。所以,并不是血糖高了,就是糖尿病。

那么,我们要如何确诊是否得了糖尿病呢?

糖尿病确诊的金标准就是测静脉血糖。正常人的空腹血糖不过超过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7.8mmol/L。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即可初步诊断为糖尿病患者。

1.任何时间的血糖超过11.1mmol/L,同时伴随有多尿、多饮、多食及体重下降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

2.空腹(8小时以上),血糖超过7.0mmol/L。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11.1mmol/L。

特别注意的是,符合上述任何一项标准,可初步诊断为糖尿病。但最好再另选一个时间复查一下,如果有同样的结果,即可确诊。

糖人健康网,一个有温度的控糖平台,欢迎关注,有问必答!


糖人健康网



高血糖就相当于糖尿病?这当然不是了!人正常的血糖的控制范围一般是在3.9到6.1之间。而糖尿病的诊断是空腹血糖超过7.1或者是餐后2小时或随机血糖超过11.1。那么问题就来了,不在这范围之内的算不算糖尿病?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高血糖但不是糖尿病,那就是糖耐量异常。这种糖耐量异常并不能诊断为糖尿病,并且通过控制饮食加强运动有可能出现逆转,血糖逐渐到正常水平。但目前临床实验证明,大部分糖耐量异常病人都是成为糖尿病的高危因素!


有高血糖还不是糖尿病?那就抓紧注意了,多运动,控制饮食,或许你就离糖尿病越来越远了,等什么,抓紧行动吧!


PFNA和VSD


糖尿病就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实这两个是一回事的,那么怎么判定糖尿病呢? 糖尿病在现在的生活当中也是很常见的、多发病。糖尿病主要由于胰岛分泌和作用缺陷引起的,后期多并发一些周围神经及心血管疾病的危害。

糖尿病的病因一般多有遗传因素,胰岛功能障碍,内分泌疾病,自身因素,还有一些妊娠期间的糖尿病等,
一般患了糖尿病首先多表现为三多一少症状,什么是三多呢?就是
多饮,多尿,多食,一少就是体重减轻。由于体内的血糖升高导致体内呈渗透性利尿,最后导致口渴,最终导致代谢紊乱,一般糖尿病属于消耗性疾病。 那么我们如何诊断为糖尿病呢?一般常用静脉血糖检测,正常的空腹血糖值为3.9-6.1mmol/L,如果空腹>7.0mmol/L及餐后血糖≥11.1mmol/L应诊断为糖尿病,那么糖尿病的治疗饮食是最主要的,在治疗的时候应控制高血糖的代谢紊乱消除症状和防止及预防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生活当中应注意饮食,多运动。


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在饮食当中应避免含糖食物,少食多餐,多食蔬菜,水果及多运动等相结合。定期测量血糖,等等一些生活中注意事项。如血糖不能控制或者血糖一直较高应及时到医院给予相关治疗,以防后期并发症发生。
更多健康信息咨询,请关注 !


张杰医生


糖尿病的诊断指标在几年前已经得到修正,新的糖尿病的诊断指标如下:

1、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多尿、多饮和不能解释的体重下降)者,任意血糖≥11.1mmol/L(200毫克/分升)。

2、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

3、口服糖耐量实验中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

以上指标出现其中任意一项即可诊断。

如空腹血糖<5.6毫摩尔/升,糖耐量试验中2小时血糖<7.8毫摩尔/升属于正常。

注意:口服糖耐量试验中2小时血糖不是餐后血糖(如吃馒头后),而是特指在口服了75g葡萄糖后2小时的血糖值。

此外,在血糖水平正常和糖尿病之间还有两种不正常状态,也叫糖尿病前期。

1、糖耐量受损:指口服葡萄糖糖耐量试验中2小时血糖大于7.8毫摩尔/升,但小于11.1毫摩尔/升。

2、空腹血糖受损:指空腹血糖大于等于5.6毫摩尔/升,但小于7.0毫摩尔/升。


广州二型糖尿病研究所


这个问题问得好,也是很多朋友心中困惑的问题,答案是高血糖和糖尿病不是一回事,理由请继续往下看……



血糖升高或高血糖,是急危重病人的非常多见的病理表现。尤其是急危重症患者比较集中的重症医学科、急诊科以及内分泌科等部门发生率更高。

重症患者的高血糖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

1、应激导致的血糖升高:重大创伤、严重感染、各种休克、手术等打击的情况下,均可刺激人体血糖急剧升高。

2、糖尿病和隐匿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是重症监护病房较为多见的血糖的特殊人群,导致其入住重症医学科的主要缘由是:

①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等危及生命的急性并发症

②糖尿病患者继发脑卒中、尿毒症肾衰竭、急性冠脉综合征以及感染性休克,也需入住ICU

③术后需要加强监护的高危人群,如心脏术后合并糖尿病患者

3、内分泌系统疾病,包括原发和(或)继发:如垂体相关的肢端肥大症、肾上腺相关的库兴综合征、重症急性胰腺炎等胰腺疾病、其他器官癌症转移到内分泌系统,都可导致血糖升高;

4、医源性高血糖:输入含糖液过多或多器官功能衰竭不能利用血糖也会导致血糖升高。其他还有许多因素干扰糖代谢而导致血糖升高:如使用激素,抢救时使用的血管活性药物以及噻嗪类利尿剂等造成血糖升高。

由以上可以看出,高血糖和糖尿病不是一回事 ,除糖尿病会导致血糖升高,还有其他因素会造成高血糖,如应激、医源性高血糖,却不是糖尿病,应激源解除后,血糖大多随病情的恢复逐渐恢复正常,不会导致糖尿病。



佳园道


高血糖与糖尿病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病症。

糖尿病是因为人体内分泌系统紊乱,导致糖代谢功能的失调,有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是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素抵抗的一种综合征,糖尿病是一种疾病。

高血糖是指人体血液中糖的含量过高的表现症状。高血糖不是一种疾病的诊断,只是一种血糖监测结果的判定,血糖监测也是一时性的结果。

糖尿病可以有高血糖,正常人也可以有高血糖,不同的是正常人常为一过性的,而糖尿病是长期的,糖尿病会导致高血糖,但高血糖却不一定是糖尿病。

对于健康人群来说,如果长期不注意饮,致使血糖含量居高不下,将会诱发糖尿病的发生。

糖尿病可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与代谢紊乱有关,尤其是与高血糖有关的“三多一少”,这种多见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不十分明显或仅有部分表现;另一大类是各种急性、慢性并发症的表现。

糖尿病最常见症状是: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三多一少)、乏力、视力下降。

当出现这几样症状时,就要进行相关的检查,如:血糖、尿糖、尿酮体、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清蛋白、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血脂等项的检查。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毫摩尔/升,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时即可确诊为糖尿病。

1型糖尿病一般的发病年龄较年轻,大多<30岁,起病比较突然,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症状明显,血糖水平高,不少患者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低下,ICA、IAA或GAD抗体可呈阳性。单用口服药无效,需用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常见于中老年人,肥胖者发病率高,常可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疾病。起病隐袭,早期无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度乏力、口渴,血糖增高不明显的人需做糖耐量试验才能确诊。血清胰岛素水平早期正常或增高,晚期低下。

一旦被确诊为糖尿病患者,就要严格按照医嘱,饮食上要注意每日膳食按一定标准量摄取蛋白质,还要在限量范围内提高优质蛋白的比例。少吃水果、不能饮酒、少吃高糖多盐的食物。

做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打太极拳、骑车、打高尔夫球和园艺活动等等,运动时间每周至少达到150分钟。


小孔君子


这个问题问得好。这是大量糖尿病人就要治愈的曙光。忽悠们快要退却了,糖友们,快醒醒吧。自己的病自己治,糖尿病是可以治愈的。我作为第一个治愈糖尿病的人,为大家感到高兴。

首先说,高血糖不一定是糖尿病。偶尔的血糖值高,是人体自身机能的保护,是正常的。但胰岛生产的胰岛素不能把高血糖很快降下来,天长日久,就成了糖尿病。

我认为,糖尿病,是能量不守恒造成的,不是代谢疾病。既然这样,我们依从规律,让它平衡就解决了。我提出过,不要吃吃吃,要找出产生糖尿病的原因,对症下药。不要盲目地简单地对待糖尿病,错误的用诺贝尔奖做虎皮,吓唬糖尿病人。一见糖尿病就注射胰岛素。事实已经证明注射胰岛素是造成糖尿病终生不能治愈的罪魁祸首。因为它治标不治本,结果造成糖代谢紊乱,进而脂代谢紊乱。割肉补疮,得不偿失,把糖尿病人送进坟墓。

我很庆幸,没有住院,没有注射胰岛素,自己摸索,闯出一条治愈糖尿病之路。

忽悠们站不住脚了,骗局马上就要揭开了,皇帝的新衣,连小孩子都欺骗不了,还能骗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