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当皇帝下场都难逃傀儡的命运,董卓又为何一定要废掉刘辩呢?

刘晓亮


先说说当时的历史背景:

刘辩继位时,东汉已经风雨飘摇,他的父亲灵帝,在历史上也以各种“作死”著称。而因为当时他只有十二三岁,所以由其母亲何太后和舅舅何进掌权。他俩属于外戚集团,当时还有以十常侍为首的宦官集团作祟。于是两个集团火并,让刘辩被迫出宫。而何进又傻傻的将西北军阀董卓请进了京城,相当于引狼入室。

再说说为何董卓一定要废掉刘辩:

当时奉命进京的董卓,远远望见宫中起火,知道必有变故,没想到在路上遇到了逃难而出的刘辩和陈留王。他俩第一次见面,刘辩就吓得痛哭流涕,而董卓上前施礼时,刘辩更是被吓得语无伦次了,毫无君王的威严。而此刻的陈留王却能对答如流,这让董卓非常高兴。再考虑到,陈留王的母亲是董太后,跟自己算是同族,于是便有了改立陈留王的想法。

对此,有人会想,董卓想做权臣,为何还要立一个聪明点的皇帝呢?实际上,董卓也不傻,不会给自己培养一个强劲的对手。

董卓立陈留王,更多的是出于立威的考虑,而且,他一旦立了新皇,自己便有了拥立之功,进入京城后便大权在握、权倾朝野。

而我们前面看到的刘辩哭哭啼啼的样子,也成为董卓废掉他的理由。在诏书上,董卓就让人写道:刘辩不光窝囊,还有其他的丑闻,完全是有辱祖宗社稷。而陈留王如此贤明,利用立为帝王。

以上答案,朋友们有其他看法吗?欢迎留言交流!


真观历史课


董卓废除刘辩,其根本原因在于刘辩对董卓的地位产生了威胁。董卓在进入都城后,重原来的为国除害转变为了自己成为国害。执政期间,看到刘辩有铲除董卓的想法,董卓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先下手为强,先废除了刘辩,另立年纪较小的傀儡皇帝刘协,这样他就大权在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