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教育孩子和城里人教育孩子有什么不一样?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聚焦三农热点说


我是一名农村教师,对农村的孩子比较了解,对农村的家长也比较熟悉。我想说,贫穷限制了他们的家教。

农村还多是留守儿童,一年父母回不了几次家,孩子的生活学业更是顾不上,不了解情况。很少有家长能够有一个人留下陪着孩子的,父母都在家的就更少了。在家里都是爷爷奶奶接送,做饭,其他的根本教育不上,说了孩子也不听,而祖辈还特别喜欢宠爱孩子,导致留守儿童出现了很多问题,素质低下,不懂规矩。

班级里能有家长跟我说,他们为了孩子不出去打工,即使出去打工也会经常回来,我就突然会对这样的家长肃然起敬,他们懂得教育孩子,也是对教育最大的支持!

还有一些家长,好不容易回来一次,与孩子短暂的陪伴和交流,家长得到的都是孩子乖巧听话,学习也好的反馈,可是实际情况摸不上,很多以为自己的孩子学习好会考上高中大学的,等成绩下来了才傻了眼,又把失望归结到老师头上。

对比城市的家长,我觉得城市的家长最大的优点就是有文化,懂得如何教育孩子,而且更多的能够陪伴孩子。再就是就算没有文化的家长,也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不断学习和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城市里的孩子,也会拥有更好的环境氛围,促进他的成长。

导致这样的区别的原因是什么?想必就是贫穷和学识了吧。


乡村一枚师


如果说农民和城市里的孩子教育上的差别,那么,农民教育的孩子像田野里的庄稼,城里的孩子就是温室里的花草。农民的孩子是散养,城市里的孩子是小皇子。

我这样说不是代表谁,只是自己的一种感受。我是农村的,邻居是一个三个孩子的农村妇女,现在的老二老三是一对双胞胎,两岁。

我的女儿在大城市结婚,一个孩子也是两岁,偶尔回来玩几天,三个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教育孩子的方式差别明显。

邻居的孩子明显要强壮的多,上台下阶如履平地,骑着小玩具自行车到处疯跑,摔个跟头擦破的皮最多也就是哭两声,然后嘛事没有了。

反观我的外孙子,呵呵!我自己觉得都受不了。只要一出屋门,马上跟出来一大帮人,没走两步路就有人拉着扶着,恐怕摔倒了。同样的玩具车,骑上去也是畏畏缩缩。

吃饭,几个人轮换着喂,还得说好话。那两个双胞胎呢,盛上半碗饭往他们跟前一放,自己端起来就吃个干净。

比较一下,农村的孩子绝对不是富养和娇惯,城里的孩子只不过是相对较好的人文环境造成其智商开发较早,显得懂事一些罢了。

城市和农村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希望和未来,没有必要非要比什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有各的特色。为什么纠结那么多呢。


老去的老兵


农民教育孩子和城里人教育孩子有什么不一样?背后原因是什么?

现在农村中有钱的人,可以上城市购买学区房,能上好的学校,与城里人差别不大,只是一些穷人的孩子,只能就地上学,并且很多成为留守儿童。现在城市里的教育资源比较雄厚,乡下学校相应比较薄弱,特别是师资力量,农村学校留不住人才,无法跟城市比。因此大多数农村小孩的教育条件,比不上城里的小孩,有输在起跑线上的忧虑。



对一些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交给爷爷奶奶看管,难免形成隔代教育家教不到位的问题,要引起大家的警觉。

当然,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农村生长的绝大多数小孩,长大后能够朴实勤劳,洁身自爱,受社会欢迎。


而城市中的小孩,是温室中的花朵,如果不加强家庭教育,极有可能成为浪荡公子哥,成为只懂得享受不肯吃苦,不肯辛勤劳动的社会蛀虫,反而也要引起大家的警惕。


老蛇正宗



丶海阔天空3480


首先中国农村和城市在教育理念方法上存在很大的差别!农村父母自己没有很好的上过学,大多数都只有初中文化,在思想意识上他们不舍得让孩子吃苦,一旦孩子稍未大一点又有些急功近利,比如我认识的一个农村女孩,她的儿子只有八个月大时,她就教孩子用磁画版写字,当告诉她可以给孩子买些积木,她又舍不得了。尽管她不工作,每天自己带孩子,但她的孩子,见到自己的亲人,冷漠的不会有任何反应。

其次,可能是生活环境的逼迫,农村父母一般都会把好的东西留着藏着,不舍得分享,他们教孩子也如此,只是当他们老了,孩子会舍得端给他们一碗饭吗?农村里有许多不孝子,也是被父母一步步培养出来的!

第三,现在的中国农村基本上40岁以下的都不愿意或根本就不会种地了,有的出去打工,有的在家啃老,即使土地荒芜都不愿意种,他们知道种地辛苦!其实教育孩子身教重于言教,父母如此懒惰,又能教育什么样的孩子!

第四,希望农村父母正面教育孩子,比如自立自强,婚前不能同居,而不是一味地娇惯孩子,好坏不分,不舍得或不敢对孩子的错误提出批评!培养一个能干有出息品德高尚的优秀孩子确实不易,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沁月14


现在城市与农村差别不大。土豪劣坤贪官或有大钱有特权的出国教育。精英与暴发户是择校加一对一补课I工薪层是选校与小众补课。农民与小岗工是顺其自然教育。因力不从心只能说给孩子好好学。现实的是大多老师又看不起穷人。因让你补你补不起他就挣不到中价费就更不待见你。最基层的社会还是须要苦力的活总的有人干。想开了沒啥


老成142819066


城市的孩子都是讲不输在起跑线上,上学开始就报读钢琴,舞蹈,绘画,跆拳道等各种培训班,学习又有培训班,一般有爷爷奶奶接送,作业又有文化较高的父母陪着完成,而农村的孩子大多是守留儿童,好点的有爷爷奶奶接送,只管吃喝,学习就忙不上忙,所以说今后寒门就难出状元,这是中国教育现状,农民工一直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粤海布衣


我认为是80年代孩子们是中国顶了半边天的孩子,这一代人勤学习勤劳动为父母们体凉了一半的家务。但是和70,60后有不一样了他们这一代人不光是学习劳动还要做整个生产劳动员。时代不一样造就不一样的人们,现在这一代人我有一个看法,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爷爷奶奶代理监护人,他们不敢管放纵孩子们习了很多不好的现象,认为苦了你的爸爸妈妈们,现在让你们幸福幸福,现在生活好!现在学校也有一些问题,施教不严不敢管理。中国未来怎么办?我认为回归思想教育,劳动教育。


中国第一舰队


对农村的孩子比较了解,对农村的家长也比较熟悉。我想说,贫穷限制了他们的家教。

农村还多是留守儿童,一年父母回不了几次家,孩子的生活学业更是顾不上,不了解情况。很少有家长能够有一个人留下陪着孩子的,父母都在家的就更少了。在家里都是爷爷奶奶接送,做饭,其他的根本教育不上,说了孩子也不听,而祖辈还特别喜欢宠爱孩子,导致留守儿童出现了很多问题,素质低下,不懂规矩。

班级里能有家长跟我说,他们为了孩子不出去打工,即使出去打工也会经常回来,我就突然会对这样的家长肃然起敬,他们懂得教育孩子,也是对教育最大的支持!

还有一些家长,好不容易回来一次,与孩子短暂的陪伴和交流,家长得到的都是孩子乖巧听话,学习也好的反馈,可是实际情况摸不上,很多以为自己的孩子学习好会考上高中大学的,等成绩下来了才傻了眼,又把失望归结到老师头上。

对比城市的家长,我觉得城市的家长最大的优点就是有文化,懂得如何教育孩子,而且更多的能够陪伴孩子。再就是就算没有文化的家长,也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不断学习和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城市里的孩子,也会拥有更好的环境氛围,促进他的成长。

导致这样的区别的原因是什么?想必就是贫穷和学识了吧。


农人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