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那一年,你在幹嘛?

今天說到這個話題

是因為個稅起徵點上調了

最低工資標準也上調了

有點開始幻想著買房了





身邊總有人說要是當年買了房就好了

要是當年好好學習就好了

要是當年......

可是2018早已不是當年


那一年,我們還沒有“買買買”的意識

下面我們大膽設想一下

如果讓時光回到18年前,也就是2000年

那個時候,你又在幹什麼?





那一年


2000年也叫千禧年

它是20世紀的最後一年

中國人民滿懷希望地迎來了新世紀的曙光




那一年


那一年,西安房價不到兩千一平

那個時候沒聽說有什麼買房的人

也沒有滿大街的房地產廣告




我們還沒有“愛上層樓”的意識

如今“只愛一間房,卻高攀不上”



那一年

燕郊街邊叫賣的小攤

乾淨衛生,也沒有地溝油





那一年


沒有什麼共享單車

電動車也還沒在中國流行

我們坐的是一塊一張票的公共汽車



校門口周邊的零食都是1毛、5毛

喜歡瞞著爸媽從早餐錢裡省下點去買辣條





那一年


《還珠格格》也紅遍大街小巷

趙薇還因為飾演了《還珠格格》


成為全國炙手可熱的明星





而紫薇是“國民女神”

爾康還沒被做成“表情包”

范冰冰也只是“金鎖”而不是“範爺”





那一年


廣場上人頭簇擁

擦肩而過的女孩握著索尼隨身聽

耳機中流出張信哲的《愛就一個字》

是當時最流行的旋律





那一年


香港的跑馬地廣場中央草坪上

王菲穿著黑色皮風衣

正唱著《郵差》和《人間》

場邊的梅豔芳笑顏如花

身邊是眼波溫柔的張國榮





那一年


韓寒的《杯中窺人》初露鋒芒

隨之成為了大多數“差生”的驕傲





那一年


互聯網文化開啟

今何在開始撰寫《悟空傳》

憑藉神級共鳴

之後,出版成“網絡第一書”

去年七月改編的同名電影也已上映





而痞子蔡則靠《第一次的親密接觸》

賺到了大把少女淚




那一年


雪村的《東北人都是活雷鋒》

惹來了太多男生的模仿




那一年


一個叫李彥宏的年輕人

在北京大學資源賓館租了兩個房間

一個當臥室,一個當辦公室




那一年

有著“先賺它一個億”小目標的王健林

剛把大連萬達球隊和基地轉賣給他人

改名那一天,他對身邊的人說

“真的不甘心”




那一年


在臺灣阿爾法唱片公司的小屋內

一個鴨舌帽遮面的新人閉門寫了50首曲子

吃光了兩箱泡麵

他叫周杰倫

那年他發行了第一張唱片,叫《JAY》





那一年


國家籃球隊招了個高個子叫姚明

國家田徑隊招了個陪練叫劉翔

李娜則在華中科技大學深造

如今三大國民體育偶像

在那一年還處於“潛伏期”




那一年

14歲的岳雲鵬剛跟著五姐去了北京

開始了他的打工生涯





他的恩師郭德綱也還沒開始自身的傳奇

幾個月前的中秋節

他被未來岳父岳母警告不許再登門

發誓出人頭地毅然進京之後

也曾因為沒錢坐“公交”

從琉璃廠的劇場“腿兒”回了黃莊





那一年


北影廠牆根下的王寶強

還在因搶不到群演角色而懊惱





而不遠處的酒吧內

黃渤正陪笑唱歌

歌聲中摻雜著膠東的海風

不知道明天又要去哪裡維持生計





那一年

大家打電話主要通過電話卡

IC卡、IP卡,哪個划算就買哪個

有陣子流行電話吧

一間屋子,擺滿了電話機

每次去打電話

一不留神就能聽到許多小秘密





那一年

還沒人能知道

三年、五年、十多年後的時光

都會發生些什麼

更不會想到自己會踏上燕郊這片土地


那一年,

我成為了學校的少先隊小隊長


糟糕,一不小心暴露了年齡

那一年,你幾歲啊?

如今你在幹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