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玉皇大帝每次宴会都吃龙肝,四海龙王为何不抗议?

raoyaoting





答:这个问题一点也不难理解。

我们先从《西游记》里的几则故事说起。

一、话说唐僧师徒离了车迟国,到了通天河,在陈家庄投宿,发现陈家庄上上下下正在忙碌着、准备着童男童女给通天河河神食用。

二、唐僧来到比丘国,听说该国国王要杀一千多个小儿取肝作药引治病,一下子就流下了眼泪。猪八戒却说:“他伤的是他的子民,与你何干!且来宽衣服睡觉,莫替古人耽忧。”

三、实际上,猪八戒和沙和尚都是有过吃人历史的。猪八戒出家前,向观音供述自己是“占了山场,吃人度日”的;沙和尚在流沙河为妖时,“三二日间,出波涛寻一个行人食用”。

《西游记》表面上写神、写仙、写妖、写魔、写鬼,实际上还是写人世。

象陈家庄用童男童女供奉给河神食用的情形,中国历史上并不少见,著名的《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就有这方面的记载。

象比丘国王听信左道邪术以吃人肉来治疗疾病的事例也屡见不鲜。

比如隋代的麻叔谋,其奉隋炀帝命开汴渠,在宁陵患病,专门蒸食小儿以治病;南宋宁宗嘉定年间的广西钦州知州林千之专吃童男童女的肉以强筋健骨;明代万历高姓抽税太监甚至生取童男童女脑髓和药服用以重新长“势”;清初顺治朝安邑知县鹿尽心吃小儿脑浆以治痿痹之疾,等等。

此外,还有大批量杀人吃人的,如隋末的朱粲,此人经常办人肉大餐,让部下捕获大量妇女和儿童,蒸熟分配给士兵享用。

五胡十六国的前秦苻登、唐末黄巢、秦宗权、赵思绾也都有过把人肉当军粮的罪恶历史。

其中的赵思绾尤其爱吃人的肝,特别是美女的肝,他让人把活的美女绑在木柱上,剖开肚子,割下肝脏,现炒现吃。

这里有个问题,有人做过统计,赵思绾从作乱到暴死,一共吃了六十六副人肝。取这么多人的肝,他一个人肯定完成不了,必定是有人帮捉人,有人帮绑人,有人帮动刀子,有人帮烹炒……

说了这么多,回到问题的本身——玉皇大帝每次宴会都吃龙肝,四海龙王为何不抗议?

那么,赵思绾吃人肝,其他人为什么不抗议,而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同类被吃掉?

二者的道理是一样的。

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批判吃人的封建制度:“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可谓撕心裂肺、震耳发聩。

吴承恩在《西游记》中漫不经心地写玉皇大帝当着龙王的面吃龙肝,又何尝不是在批判吃人的封建制度?


覃仕勇说史


龙王为什么不抗议,因为玉帝吃的并非真正的龙。

为什么说他吃的不是真正的龙。

我看前面好多人都在扯淡,其实西游记早就告诉我们玉帝为什么能天天吃龙肝了。



且看原:

三人都到马边,那马跳将起来,口吐人言,厉声高叫道:“师兄,你岂不知?我本是西海飞龙,因为犯了天条,观音菩萨救了我,将我锯了角,退了鳞,变作马,驮师父往西天取经,将功折罪。我若过水撒尿,水中游鱼,食了成龙;过山撒尿,山中草头得味,变作灵芝,仙僮采去长寿。我怎肯在此尘俗之处轻抛却也?”

西游记明明白白的告诉了我们,纯正龙族,如小白龙,可以直接用龙尿把凡间的鱼变成龙。



还有呢

长老四众,俱各叩头谢恩。马亦谢恩讫,仍命揭谛引了马下灵山后崖化龙池边,将马推入池中。

须臾间,那马打个展身,即退了毛皮,换了头角,浑身上长起金鳞,腮颔下生出银须,一身瑞气,四爪祥云,飞出化龙池,盘绕在山门里擎天华表柱上,诸佛赞扬如来的大法。

西天化龙池也可以直接把凡俗动物变成龙。

所以说西游记中的龙肝并不难得,吃龙也并非要杀水里的龙族,只要按照特定的办法,把其他动物变成龙就可以了。西天化龙池,小白龙的尿都可以做到,那么玉帝能吃到龙肝也就不足为奇了。


梦落楚尘


在《西游记》中,不仅仅是玉皇大帝宴会才吃龙肝,连佛祖座前的大鹏鸟每日都要以龙为食,一天要吃一条大龙,五白条小龙。但如此“草菅龙命”并没有引发龙族的反抗。为什么?

首先,龙在《西游记》中的地位真的很低下。基本职业多是布雨,偶尔被训为交通工具,比如牛魔王的避水金睛兽就是龙族的一个分支。而龙的布雨详细到雨量、时间、地点都需要玉帝批准。比如泾河龙王因为不服袁守城的未卜先知,私下改了降雨的时间点数,便被斩首了。



你若说泾河龙王官不够大,那四海龙王够大吧?东海龙王三太子跟哪吒打架,莫名其妙被打死了,还抽人家的龙筋做腰带。四海龙王联名揍请玉帝讨回公道,结果哪吒是断臂剖腹,剜肠剔骨了。说是龙王被感动不与追究,其实不过是自认倒霉了。后来哪吒还不是神灵活现的?而那倒霉的三太子只见一条做成腰带的龙筋。

西海龙王三太子也是(又是三太子,作者跟三有不解之缘吧?),不小心烧了玉帝赏赐的明珠,连老爹都怕祸及自己,一本奏折参了上去,三太子就要被斩首。好在观音求情,不过也是贬为人类的坐骑。想想八戒一只猪犯了调戏仙娥罪都不至于这么惨。

可知龙在《西游记》中的地位多么弱势。连自己的骨肉都不能保护,想为它龙申张正义谈何容易?

其次、龙的产量很高,而且易产。无需担忧其灭绝。

有一回孙悟空配药医治民间皇帝,需要用及马尿。八戒去取却等半天取不来,八戒找到孙悟空:“哥啊!别去医什么皇帝了,先医这马吧。半天也不出一滴尿,想来都干了吧?”。三徒弟到了马前看个究竟。结果那马跳将起来:

师兄,你岂不知?我本是西海飞龙,因为犯了天条,观音菩萨救了我……我若过水撒尿,水中游鱼食了成龙;若过山撒尿,山中草头得味,变做灵芝。仙童采去长寿,我岂肯在此尘俗之处轻抛怯也?

多傲娇的话,想吃本白龙的尿?没门!



所以很多水中游龙可能是小鱼吃了龙尿变的,这样就不存在有血缘方面的纠葛。

而我们也可以猜测,也许玉帝正是用此种方法养殖食用龙,就像我们现在养猪一样。只要给鱼吃了龙尿,又是一条龙。这样一来,龙王操什么心?

再次、可能也是脑洞大开的一个,玉帝吃的龙肝不一定是龙的内脏。而是一个称呼。比如我们吃的凤爪,不是凤凰的爪子;老婆饼里面没有老婆;罗汉果跟罗汉没半毛钱的关系。龙肝,也许是一种形似龙壮的食物而已。说不准类似小编在吃的辣条……



所以,综上所述,龙王不会抗议玉帝吃龙肝。


微影悼红


经典西游,晓闻解读。优质原创,敬请关注。

“桌上有龙肝和凤髓,熊掌与猩唇。”这是孙悟空大闹蟠桃盛会时的景象,在玉帝宴请群仙的餐桌上显然摆着龙肝凤髓,那么,四海龙王为何不抗议?

一、龙的地位很低。龙,作为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在《西游记》中,地位却很低。东海龙王见了艺成归来、没有名声的孙悟空还得客客气气,尊称一声“上仙”,好吃好喝地招待着,还尽量满足他的要求。在被悟空敲诈勒索之后,只能忍气吞声,上告天庭。泾河龙王和一介凡人打赌,竟然输得一败涂地。他为了赢得赌局,私自篡改玉帝旨意,克扣了雨时和雨量。结果违犯了天条,被魏征一刀斩头。由此可见,龙王在玉帝的眼中,地位很低。

二、龙的亲情很淡。西游世界,神仙吃龙,跟妖怪吃人是一样的道理,属于弱肉强食,体现的是自然法则。在修仙得道的世界里,亲情变得越来越淡泊,利益变得越来越重要。神仙之间,资源最重要,寿命最宝贵。父子之间,兄弟之间,种族之间,争夺的就是修炼资源。自己强大,才是王道。所以,所有神仙包括龙王在内,对亲情都看得很淡。比如玉龙三太子,居然被自己的亲生父亲告上天庭,差点被一刀斩头。要是他死了,他的龙肝立马就会被端上了餐桌,成为神仙口中的食粮。



三、龙的数量很多。龙生九子,而且生性好淫,所以繁殖起来,数量特别惊人。现实很残酷,再加上龙的身份卑微,如果不能成仙,立刻就会沦为别人口中的食物。其实,龙如同天庭圈养的生物一样,任人宰割,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只有成了仙,拥有正式编制,才能像四海龙王一样脱离苦海。玉龙三太子皈依佛门,化成白龙马,给唐僧做脚力。他长途跋涉,历尽千辛万苦,最后才修成正果,被如来封为八部天龙马。他在化龙池化成真龙,位列仙班,改写了自己的命运。

因此,玉帝安排众仙吃龙肝凤髓,四海龙王没权抗议,也不敢抗议。要是一着不慎,恐怕下一个被吃的就是自己了,他们是敢怒不敢言啊!

品读西游,打造经典。晓闻出品,必属精品。


晓闻看西游


(蜗牛看西游第175期)

在往期文章中,蜗牛多次写过关于龙的文章,但大家还有很多问题。

比如,四海龙王为何都姓敖?他们之间是不是亲兄弟?玉帝为何会放心把占三界地图三分之一的海域交给龙氏家族管理,却又将把他们子孙端上餐桌?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在西游世界中地位为何那么低?

对此,有人说,这是老吴为了贬低皇帝家族,故意把龙的地位写低;也有人说,龙族掌管着四海,玉帝不敢让他们做大,所以故意打压着他们。

但这些解释,都有说不通的地方,或不能全面打消所有人的疑惑。

本期,蜗牛再作一篇解读帖,供大家参考,当然,也欢迎继续提出不同看法。

在原著第三回,孙悟空到东海龙王处寻得金箍棒,仍赖着不走,吵嚷着要龙王送一套好西装。龙王说,兵器有几件,但西装没有。孙悟空说,如没有,那就试试这棒的厉害!

东海龙王一下慌了,赶紧道:“上仙,切莫动手,切莫动手!待我看舍弟处可有,当送一副。”

孙悟空道:“令弟何在?”龙王道:“舍弟乃南海龙王敖钦、北海龙王敖顺、西海龙王敖闰是也。”

从这一段中,我们可看出,四海龙王的确是兄弟,而且都姓敖

既然四海龙王这么牛叉,那他们的子孙为何又成为玉帝餐桌上一道菜呢?

在原著第八回,如来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玉帝安排安天大会给他庆功,原文如下——

(玉帝)请如来高座七宝灵台,调设各班坐位,安排龙肝凤髓,玉液蟠桃。

对原文中的龙肝凤髓,争议很大。有人认为,这只是一个比喻,表示桌上的菜很高级。但也有人认为,龙肝凤髓在现代的确是比喻,但在那时却是实指龙的肝凤的肉。

甚至有人指出,佛祖吃一条龙算啥?在《妙法莲华经》中有记载,迦楼罗是护持佛的天龙八部之一,有种种庄严宝象,金身,头生如意珠,鸣声悲苦,每天吞食一条大龙和五百条小龙。

后来有人将迦楼罗译成了大鹏鸟。

大鹏每天要吃这么多龙,龙族面临着灭亡的危险,于是龙王带着龙子龙孙找到如来佛祖,佛祖赐给了龙王一件旧袈裟,说:“你拿回去之后,把这件袈裟拆了,分给你的龙子龙孙,每条龙分一缕袈裟线,系在龙角上,这样大鹏就不能吃你们了。”

看看,龙族混得有多惨!

在西游中,龙族完全就是一个高级打工仔,连命运都不能自己掌握。

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却是一个高贵的生物,皇帝虽然自称天子,但穿的是龙袍,生的是龙种,坐的是龙椅……老百姓虽然不敢以龙的标签来称自己的衣服身体,但也自称是龙的传人。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答案揭晓:此龙非彼龙!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是真龙,是神物,它更多以图腾形式存在,而非是体制中人,更不是海域的管理者,所以,古代皇帝才以真龙自居。如果龙王仅是一个低级别的打工仔,自我感觉牛逼的皇帝们,怎么会以它来贬低自己呢?(别忘了,他们可是天的儿子!)

《西游记》中的龙,其实是佛教中的龙

,也就是从古印度那边引进来的蛇的别称。古印度崇拜蛇,将蛇神化称为“那迦”,翻译成中文,就是大蛇,现在印度的画像雕塑还随时能看到这些神蛇的造型。

“那迦”被佛教吸收,并在佛经典故中担任重要角色。白龙马后来变为八部天龙,天龙其实还是指的是一种大蛇。

随着佛教进入中国,“那迦”这个词也开始出现在中国人的口中,但中国人是不喜欢蛇的,所以自然不可能将它翻译成大蛇,那就很不威严了,所以改为“龙王”。

季羡林在《里面的印度成分》中说:

“《西游记》里也讲到东海龙王。同孙悟空只是文斗,没有武斗。龙王这东西本身就不是国货。叶公好龙的龙,同以后神话传说中的龙、龙女或龙王,完全是两码事。后者来源于印度,梵文Naga,意思就是蛇,所说龙王者实际就是蛇王。”

既然是蛇,那么在吴承恩的小说里,肯定就没有多高的地位,被端上玉帝和如来的餐桌,则非常正常。

那个大胃王迦楼罗,其实吃的也是蛇。如果吃中国的龙,不要说每天吃501条,就是吃一条,都有可能被国人揍死!

那么龙王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同样也是中国化的产物。

在《妙法莲华经》里的记载是:“龙王有八,一难陀龙王,二跋难陀龙王,三沙迦罗龙王,四和修吉龙王,五德义迦龙王,六阿那婆达多龙王,七摩那时龙王,八伏钵罗龙王。”

在《华严经》中记载了“十大龙王”分别是:“一毗楼博义龙王,二婆竭罗龙王,三云音妙幢龙王,四焰口海光龙王,五普高云幢龙王,六德义迦龙王,七无边步龙王,八清净色龙王,九普运大声龙王,十无热脑龙王。”

可是,看他们的名字,都不姓敖。

什么时候他们开始统一姓敖呢?有人说,是明初杂剧《争玉板八仙过沧海》首提。这部杂剧是八仙过海故事的源头之一,里面出现了四海龙王,并分别有了名和姓:东海龙王叫做敖广;西海龙王叫做敖钦;南海龙王叫做敖闰;北海龙王叫做敖顺。

他们的名字,与西游记中的名字却不相同。不过这很正常,不仅这两部作品名字不相同,就是在《西游记》这本书中,同一个龙王的名字前后也是不统一的,有兴趣的朋友可翻来对照一下。

为什么印度的八部天龙、十部龙王,到了中国变成四海龙王呢?道理很简单,中国人称全世界就称四海,从未称八海,四海龙王,就代表镇守四方了。

为何都叫一个名字呢?其实也是一个习惯,就像现在,我们统一把外国人叫老外一样。

在翻译俄罗斯人名字时,总有什么“斯基”“诺夫”,翻译日本名字时,总有什么“山本”“太郎”一样的道理,所以有人开玩笑说,俄罗斯总是司机太多,日本总是狼太多。

我们不能把名字中有“斯基”“太郎”的就当成亲兄弟,同样,四海龙王姓敖,我们也不能当成亲兄弟,顶多当成干兄弟。

前往“蜗牛看西游”公号,还可看到第164期文章《西游最惨的龙不是泾河龙王而是她,锁在塔心柱上三天才能吃一顿饭》


蜗牛看西游


1

龙,在古典小说中存在感其实很低。


很多从天上下来渡劫或者镀金的神仙,都喜欢拿龙来历练一番。


比方说在《封神演义》中,陈塘关总兵李靖的儿子那吒,平白无故的就去人家龙宫闹事,把龙王三太子抽筋扒皮。

在后世的影视剧中还把那吒的行为进行了一番美化,说龙王欺男霸女,所以小英雄哪吒看不过去了,为民除害才去大闹水晶宫,杀了敖丙。


但是小说中,那吒可是一点正义感都没有,他去东海洗澡,差点给人龙宫拆了,驯海夜叉出来看看情况,那吒张嘴就骂:你那畜生。


然后杀了夜叉。龙王三太子太子来了后,那吒怎么说:我在此避暑洗澡,他来骂我,我打死他无妨。


打狗还得看主人那,何况打龙。三太子自然不干,然后他老人家很霸气的把龙王三太子也给杀了,抽出龙筋做了条皮带。


在那吒这儿龙王好歹找回点场子,逼得他自杀。


但是到了《西游记》中,哪位无父无母的孙悟空跑到龙宫要兵刃,要盔甲,一通大闹。


龙王敢怒不敢言,后来还把自己龙宫的镇宫之宝金箍棒让猴子借走了。


后来龙王告到凌霄宝殿,玉帝咋处理的:


原来民间还有这等惊才绝艳的人物吗,太白金星你去一趟花果山把孙悟空找来天宫当官吧。


至于龙王的定海神针,玉帝理都没理,后来,龙王也就没敢再提。


如果说那吒有背景,孙悟空有能力,龙王惹不起。


但是有的凡人学了点本事也敢招惹龙王,而且龙王照样拿人家没办法,这就比较气闷了。


这些凡人就是过海的八仙。


八仙最晚的是宋朝时才得道的,龙王在武王伐纣时就是龙王了,但是即使这样依旧被欺负的一点脾气没有。


2


作为龙王中的顶级存在,四海龙王在神仙世界里如此受气,想想那些不如他们的龙王们就更加被神仙轻视了。


看西游记我们知道,河里有河龙王,井里有井龙王。


只要是有水的地方就有龙王存在。


这些龙王不像四海龙王那样修行千年,他们来历各异,有的是从佛祖的化龙池里化成的龙,有的是越过龙门的鲤鱼变成的龙。


这些龙在仙界的地位更低,有门路的也许获得一块水府可以修炼,没有能力的只能变成散修野龙。


神仙们想打打牙祭,想整条龙吃的时候,就会把目光描向这些无门无派的龙们。


神仙们听说玉帝喜欢吃龙肝,去赴蟠桃宴的时候也许会做掉一条龙,抽了筋做条皮带送给王母娘娘,剖出龙肝送给玉帝。


可怜那些越过龙门的鲤鱼,以为自己越过了龙门就能翱翔九天自由的飞翔,但是也许刚越过龙门就有一位大罗金仙等在哪儿,笑眯眯的把金龙抓走了。


越过龙门前的鲤鱼能做一盘红烧鲤鱼,越过了龙门无非被做成一盘红烧金龙而已。

===========

文:薛白袍



薛白袍


首先,

龙肝凤髓

不一定就是“龙肝凤髓”。

毕竟如来佛拜的佛母孔雀的母亲,

就是凤凰。挺难堪的,

如来佛如何下得了口。

那么,龙肝凤髓又是什么呢?

《汉武洞冥记》

有龙肝瓜,长一尺,花红叶素,生于冰谷。所谓冰谷素叶之瓜。仙人瑕丘仲采药,得此瓜,食之,千岁不渴。

在《齐民要术》中也记载,

“土芝,瓜也;其子谓之□。瓜有龙肝、虎掌、羊□、……瓜属也。”

此时的龙肝即是一种神瓜。

又有“伏龙肝”,可作汤药。

又《红楼梦》中提到,

古鼎新烹凤髓香,那堪翠斝贮琼浆。

其中,

凤髓是

《宋茶名录》中的一种名茶。

《西游记》云:

龙肝凤髓曾偷吃,百味珍馐我窃尝。

按其对偶来说,

龙肝凤髓应该是食物名。

安天大会上有玉液蟠桃,紫芝瑶草,碧藕金丹,火枣交梨,各种珍果,却是没有茶和汤。

宴会之上没有茶和汤羹,

吴承恩应该不会犯这个错误。

瓜果、茶酒、汤水,

是寻常宴席上的标配。

因而龙肝凤髓可能是,

凤髓茶、龙肝神瓜或伏龙肝汤,

金丹派南五祖之一,

的海南白玉蟾也提到,

随身风雨几清闲,不做人问拨底官。朝饮一壶朱凤髓,暮餐八两黑龙肝。

也许有人说,天庭不会有此凡物,但不要忘了吴承恩就是个凡人。虽说如此,也可以看恍惚下文的其他猜测。

其次,

龙肝凤髓可能是隐喻。

吴承恩精通丹药之学,

比如孙悟空猪八戒就被比喻为金公木母。而金公木母是相爱相杀相辅相成的两味药。铅投于汞,若龙虎相搏,所以孙悟空和猪八戒才会见面就打架,从晚打到“天将晓”。

比如,

《西游记》

金性刚强能克木, 心猿降得木龙归。 ……性情并喜贞元聚, 同证西方话不违。

《悟真篇注疏》

龙木、虎金、性水、情火,谓之四象,会聚中官,归功戊己而成丹也。…… 故曰: 二物会时情性合, 五行全处虎龙蟠。

《周易参同契注》

喻铅汞得火交媾后,终成丹而喜也。

就比喻孙悟空和猪八戒的关系。

至于龙肝凤髓,

《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

盖以自己神水华池、金晶玉液、朱砂水银、真铅真汞、龙肝凤髓、姹女婴儿,修合煅炼之所成也。

其中,

华池神水,指舌下的津液,

玉液,指“肾真气合心中神水”,

金晶,这么说吧,

和小说中的“内丹”基本上是一类。

真铅,是金公,是朱砂,是姹女,

真汞,是木母,是水银,是婴儿,

由此推之,

龙肝凤髓也许是丹药密语,

即汞与铅,炼制金丹的原料。

其中,凤髓是金铅,

《稚川真人校证术》

产出南方赤凤髓,号为金铅。

那么,对应地,真汞为木龙,

肝属木,以“龙肝”喻汞。

木本生火,木反自火而有,如汞感铅而结,即木龙也。

又,《圆峤内篇》

后天铅汞,所以小结丹。先天铅汞,所以大还丹。

先天铅汞合成金丹,

以鳞虫之长龙,

和羽族之首凤,

喻先天铅汞,也是有可能的。

又,《高上玉皇本行集经》,

是谓嚼得龙肝凤髓,脱兹俗质凡躯。

凤髓若是食物,

应该是啜饮的吧?

显然,龙肝凤髓,

即代称铅汞所成的九转大还丹。

如此一来,

安天大会上的“龙肝凤髓,玉液蟠桃。”应该都是指同样的延年益寿的产品。





然后,最有可能的是夸张描写。

龙肝凤髓,属于八珍,

但只是一种夸张的说法。

《西游记》 明确地提到,

桌上有龙肝和凤髓,熊掌与猩唇。

《五杂俎》

龙肝凤髓,豹胎麟脯, 世不可得,徒寓言耳。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也说过,

虽龙肝凤髓,亦不甘味。

想必天上的神仙,

能吃到世上没有的珍馐。

如果说龙肝凤髓就是龙肝凤髓,

那么说明龙族凤族地位不高,

终究是禽兽。

《西游记》中,

龙凤简直就是烂大街。

一水有一龙王,除了四海龙王,基本上都是底层管理人员。而凤凰们就总是唱唱歌,拉拉车,就像宫女一样。


此外,龙王不一定就是龙,

龙有自然之龙,也有化生之龙。

比如,鲤鱼跃龙门,

就是一种化生龙。

据考证佛教所谓的“龙王”,

其实是蛇。所以一些龙,

其实是蛇的地位底下。

《西游记》

龙王云:“陛下是真龙,臣是业龙。臣因犯了天条,该陛下贤臣人曹官魏征处斩,故来拜求,望陛下救我一救!”

但是别以为没犯错就没事了。

在佛教中,龙似乎有原罪。

据《佛说海龙王经》记载,

“九十八亿居家出家。违其禁戒皆生龙中。”

又按《大乘大方等日藏经》记载,

诸生因十种业因缘,

和三恶业而转生成龙王。

这些化生的龙,

死于神之口,或许是种解脱。


恍兮惚兮5


玉皇大帝召集众神仙开会,那宴席必须丰盛啊!龙肝凤爪大蟠桃可不能少,否则太没面子。可哪去抓那么多龙呢?于是玉帝召来四海龙王,命他们必须提供龙子龙孙。这下龙王可犯了愁,那可是自己的亲骨肉啊!可玉帝旨意又不能违背!难难难。

这时正好观音跟前的龙女来探亲,见父王愁眉不展。问明缘由后,略略沉思说道:父王不必犯难,我去求观音菩萨,必能助你。

于是龙女回到南海,请菩萨帮忙。观音菩萨心肠好,一听这样,沉思问道:龙儿,你父王是不是有一件宝物叫化龙池?龙女道:禀告菩萨,确实有此宝物,这是为奖励有功的水族,玉帝颁发的,可每年只能用一次。菩萨笑道:嗯!我赐你玉露一滴,融入你父王血中,每到月圆让你父滴一滴血,到化龙池即可。只要是血入池,可化龙无数,但此龙只能食用,别无它用。尔等好自为之。


心灯与人


龙作为华夏的图腾,在民间地位相当高,是吉祥的象征,可在西游记这个神魔世界里,为何却成为了玉帝桌子上的一道菜呢?难道龙在西游记中的地位真的这么低? 首先龙在西游记中的地位低吗?低,但只是官职低,身份肯定不低,更加不可能沦落到成为别人桌子上的一道菜,玉帝这么吃下去,龙族不反才怪,但是西游记中的四海龙王,貌似看起来没有反叛这个想法,既然这样,那玉帝吃的龙肝难道是假的?还是这里面隐藏什么秘密? 想解释这个问题,如果不把西游记原著吃透,基本解不开,但小易作为西游记的忠实粉丝,抱着对广大粉丝们负责的心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直苦思冥想,终于有一天,灵机一动,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被小易给找到了。 想要解释玉帝吃龙肝的秘密,我们必须要从白龙马入手,因为这个秘密被他用自己身体亲自给揭开,小白龙乃西海龙王三太子,拥有最高贵的龙族血统,但因为烧了掌上明珠,被自己父亲告了忤逆,玉帝直接给小白龙判了死刑。 此事正好被正在寻找取经人的观音碰见,于是菩萨大发慈悲,向玉帝求情,拯救了小白龙,并且把他变成一匹龙马,给唐僧做一个脚力,就这样小白龙就由龙变成了马。 在西天取经成功时,灵山封佛,小白龙是被封了八部天龙,但此时的小白龙是一匹马,怎么也当不上天龙,唯一的办法就是变回龙身,那他是怎么变的呢?原文有过这么一段记载: “马亦谢恩讫,仍命揭谛引了马下灵山后崖化龙池边,将马推入池中。须臾间,那马打个展身,即退了毛皮,换了头角,浑身上长起金鳞,腮颔下生出银须,一身瑞气,四爪祥云,飞出化龙池 白龙马之所以最后能变回龙身,是因为跳入了化龙池,出来之后就是龙。化龙池为何如此厉害?因为他的主要作用就是化龙,不管是什么只要跳进去出来都是龙,现在能明白玉帝为何能吃龙肝了吗? 小易认为,玉帝所吃的龙肝,其实并不是真的龙,全部都是通过其他物种,从化龙池化出来的“假龙”,小白龙用自己身体亲自揭开了这秘密,也就是说,有化龙池在,玉帝只要放一条鱼进去,都能吃到龙肝。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举报 白龙马主题 637关注 关注 相关阅读


aegisdd


我们中国人号称是龙的传人,而历代帝王也都以龙为图腾。但有趣的是在我们的民间故事和小说中,龙的地位是很低的。

哪吒还是几岁小孩的时候,就敢把龙王太子打死抽筋,甚至把东海龙王堵在半道揍了一顿。

孙悟空就不用说了,出道就讹了四海龙王一套顶级装备。以孙悟空刚出道,还没有天庭认证的编制,属于最典型最标准的:妖怪。但面对这样一个妖怪,四海龙王是没有半点脾气的,不敢有半点反抗企图的。

不过人家孙悟空好歹也是名师指点,活了三百多年修成的金仙。而八仙之流,乃是人间修炼得道,也就几十年甚至几年的修为,但即便这样,也能欺负龙王。

而且他们欺负的都是四海龙王,属于龙中顶级的首脑。像乌鸡国里的井龙王估计是干不过土地老的。

在我们印象中的白龙马是英俊帅气的小白龙变的。但就这样一个龙族太子,居然被九头虫带了绿帽子。这个九头虫在电视剧中,由于制作成本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外形很一般。但实际上它是虫属,应该就是蝎子、蜈蚣、螳螂之类,还九个脑袋,他这个外貌一定是极其丑陋恶心的。而一只虫类的妖怪,他的档次肯定也是极低的,但就这么个玩意,也敢欺负龙族太子。

所以,龙族是神仙体制内的弱势群体,专职负责为各路神仙扬名出气使用。


这是在道家体系,在佛家的体系里,这个龙就更惨了。天龙八部中的迦楼罗,也就是金翅大鹏,每天要吃一条大龙五百条小龙。乌鸡国那个井龙王应该就是这五百条小龙的级别,注意,是每天吃的。

这个迦楼罗属于佛教的护法,也就是菩萨级别,地位是低于孙悟空的斗战胜佛的。但龙族也只能给人家当饲料。

所以玉皇大帝每次宴会上都有龙肝,我们老百姓觉得了不起,实际上那盘龙肝的真实地位就相当于:咸菜。

四海龙王能做的也就是祈祷别吃自己而已,还敢抗议?这不是打算给天庭的厨子添原材料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