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肃宗比唐玄宗晚死半个月,那么假如没有马嵬兵变,唐肃宗还有没有机会做皇帝?

萧晓四姑娘


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没可能的,李隆基宁可丢了江山,也不会轻易放弃皇位,李亨没机会的。死之前传位也不可能,李亨活不过李隆基。”

李隆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必须要为错误付出代价。

李隆基晚年已经颇为昏聩,偏听偏信,宠爱杨贵妃、宠信杨国忠、纵容安禄山,才酿成安史之乱、马嵬驿兵变。

安史之乱后,肯定是不会完全相信杨国忠了。但杨国忠与安禄山不和,多次说安禄山要反,再加上杨玉环的枕边风,因此李隆基不会杀掉杨国忠。

李隆基将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就是谁也不相信了,任何人。

安史乱前期杀封常青、高仙芝、逼哥舒翰送死,就是李隆基的多疑病发作。身边的小人稍微一挑拨,李隆基就动手杀人,把平息安史之乱的最佳时期、数位资深武将、最后一支京城防御部队都牺牲了。

如果没有马嵬驿兵变,李隆基在杨国忠等人陪同下到达蜀中,将继续保持这个局面,太子李亨也会被他紧紧拴在身边。李隆基将遥控掌握全国战局,关键时刻帮安史叛军一把。

李隆基不杀杨国忠向天下人承认自己的错误,军心士气始终不会高,命令也会打折扣。

(可能是李隆基晚年画像)

没有马嵬驿兵变,对平叛战局将会受到重大影响。

李隆基远在蜀中,不能轻易乱指挥了,一线统帅不会担心战术上受到李隆基影响。但李隆基肯定会派出亲信宦官,监军甚至掌军,宦官掌军这个大问题可能会提前;

宦官们想要权力的话,一个奏章过去,武将可能就会人头落地或者走马换将;

宦官们想要军功的话,一个眼神过去,前线统帅就会按照宦官的意图排兵布阵;

杨国忠在朝中,必定会配合军中宦官的行为,这样才能稳定自己的位置,继续讨好李隆基;

这将是肃宗时期鱼朝恩、李辅国等宦官干预朝政及军队的放大版,危害更大。

在这种情况下,别说八年,八十年也消灭不了安史叛军,唐朝可能会因此灭亡。也就不用考虑唐肃宗是否能当皇帝的问题了。

(高力士还没干过什么坏事)

李隆基不会放弃权力,任何情况下。

李隆基对皇位的执着,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从骨子里不会放弃权力。

安史乱起,李隆基命太子监国,统军东讨,但在杨国忠和杨贵妃的求情下取消旨意,哥舒翰作为皇太子前锋兵马元帅统领大军守卫潼关。如果李隆基坚决转移权力的话,不是这几头烂蒜能左右的;

李隆基还任命,永王李璘为山南节度使,颍王李璬为剑南节度使。但是,二王不出阁。也就是名义上负责一方事务,但根本没有实际权力。太子李亨也是如此。

因此,李亨你就老实呆在蜀中吧,其他有希望的儿子们也不可能离开成都。李隆基宁可把江山给外人,也不会让自己的儿子们分享权力。


所以,只能去抢了。

至于李隆基仅仅比李亨早死了十六天,这个我觉得是有问题的,李隆基死亡必有古怪。李亨想等到李隆基快死了传位给他,那是没指望的事情,李亨等不到那一天。

李隆基临死前,找个小儿子继位,杨贵妃进皇后,以皇太后身份临朝称制,杨国忠当辅政大臣,这个情况不是不可能吧?

(杨玉环皇太后,谁同意?谁反对?)

用数学和工程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历史,妄图以古喻今。理工男读历史,欢迎关注和讨论。


理工男读历史


在逼着老爹做太上皇的人物中,唐肃宗李亨无疑是比较失败的一位:即便他擅自称帝,将唐玄宗李隆基甩在了一旁,自己却差点死在老爷子前头。正因如此,不少人打趣说:事实证明,李亨的身子骨没有李隆基禁折腾。

此话诚然不虚。唐玄宗的骄奢淫逸,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后妃一大把,儿女成群,晚年还能把杨玉环诏入宫中,过着神仙眷侣般的生活。当然,身子骨这事儿,也仅仅是一个方面,如果没有安史之乱和马嵬驿兵变,李亨能不能顺利登上皇位,同样十分玄乎。

唐玄宗的猜疑心很重,第一任太子李瑛原本也没有什么过错,竟然在武惠妃等人的谗言和设计下被废,半月后又被赐死。而且,连同李瑛一起被赐死的,还有鄂王李瑶和光王李琚,这三人可是李隆基的亲骨肉啊!此事便是震惊朝野的“三庶人事件”和“一日杀三子”。

由于前任太子被杀,李亨算是捡了个便宜。不过,即便坐上太子,他心里也不踏实。毕竟,有这么个生性多疑的老爹,而且身边那么多兄弟觊觎储君之位,没准儿什么时候也就如同李瑛一样,被一撸到底,然后来个恩赐自尽。

但李亨的幸运并未在此止步,谁也没有想到,安禄山有一次“帮”了李亨。由于眼见唐玄宗昏庸无道,加之自恃手握重兵,安禄山突然发难,掀起了安史之乱。在评叛过程中,唐玄宗瞎指挥,先是斩了封常清、高仙芝,之后又逼哥舒翰出潼关与安禄山决战,结果痛失潼关,长安失去门户。

潼关失守的消息传来,唐玄宗吓得连夜逃窜,带着杨贵妃、杨国忠等人向西南狂奔。结果,禁军怨声载道,在马嵬驿发动哗变,杀死杨国忠,缢死杨贵妃,唐玄宗老泪纵横却连个屁都没敢多放。

马嵬驿事变后,唐玄宗执意继续逃窜,但百姓苦苦哀求。无奈之下,李隆基封李亨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留下主持平叛。也正是这一决策,使得李亨彻底拥有了掌控李唐政权的资本。数月之后,太子李亨宣布登基,把唐玄宗隆基晾在了一边。

李亨登基后,李隆基心不甘情不愿地做了太上皇,却也是敢怒不敢言,过得十分憋屈,身边仅有老太监高力士还算忠心,一直陪伴左右。然而即便如此,李隆基的身子骨已经十分结实,在极度郁闷的情况下,硬是活到了公元762年夏天,而唐肃宗李亨则在不久后也离世。

所以说,如果没有安史之乱和马嵬驿兵变,太子李亨登上皇位的希望极其渺茫:

以唐玄宗的猜忌心和诸皇子之间的斗争来看,李亨的太子之位不一定能长久;

李隆基和李亨的身子骨来看,如果李隆基舒舒服服地继续做皇帝,没住李亨还真不一定能熬过自己老子。


碣石樵子


唐肃宗恐怕再无机会做皇帝,李亨一定不会活过自己的父亲——唐玄宗李隆基!

在我们知道的历史事实中,唐肃宗李亨只比自己的父亲,唐玄宗李隆基晚死了半个月,也就是说唐肃宗李亨与父亲同年去世。那么倘若没有安史之乱,唐玄宗李隆基是不是会熬死自己的儿子太子李亨呢?

当然是肯定的,当大唐王朝经过了近百年的积累终于走到天宝时期的盛世局面时,唐玄宗李隆基娶了自己的儿媳寿王妃杨玉环,从此过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而朝中的国政则落到了奸臣杨国忠手中。随着唐玄宗李隆基晚年的昏聩,任用奸臣而远离贤臣,更是纵容当时的地方节度使安禄山势力做大,最终爆发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爆发之初,眼见叛军先后攻破洛阳和长安城,唐玄宗李隆基带着爱妃杨贵妃以及宠臣杨国忠逃离长安城,前往蜀中地区避难,随后命令自己的儿子太子李亨负责抵挡叛军,最后太子李亨审时度势,自知自己的父亲唐玄宗李隆基年老昏聩,任用奸臣,才导致国家大乱,于是李隆基跑到了西北地区,并且在手下文武官员的拥护下登基称帝。从而唐玄宗李隆基被迫称为太上皇。唐玄宗李隆基在前往蜀中的路上,在马嵬坡发生了哗变,李隆基不得不赐死了自己亲爱的杨贵妃。这对于年过半百的唐玄宗李隆基打击甚大!



在名将郭子仪、李光弼等人的辅助下,经过了八年的艰苦奋斗,唐肃宗李亨终于收复了全部的失地,消灭了安史之乱中的主要领导人安禄山、安庆绪、史思明和史朝义,最后统一了中国全境。然而天下地方节度使的势力做大。这一势力的变化对晚唐时期以后的权利走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且最终导致了唐朝的灭亡。


那么如果唐肃宗李亨没有趁着天下动乱之时在灵武称帝的话,唐肃宗李亨恐怕很难活过父亲的寿命!

倘若唐玄宗李隆基没有经历安史之乱的动乱局势,晚年能够平淡地与杨贵妃的幸福生活,那么唐玄宗李隆基一定可以比他实际中多活几个月甚至几年,而唐肃宗李亨如果没有早早登基,且不说李亨可能会被唐玄宗李隆基废除,也有可能在多年不得志的太子之位上郁郁寡欢而亡,比现实生活中少活几个月甚至几年。


倘若真的如此,唐玄宗李隆基一定会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当然,唐玄宗李隆基已经送走过很多儿子!但是唐肃宗李亨恐怕就再也没有机会问鼎皇位!历史给了李亨一个机会,同时也使得唐玄宗李隆基成为了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前后成就差别极大的皇帝!

前半生辉煌,后半生窝囊!


珞珈山的猫


有没有马嵬驿都不影响唐肃宗的登基,或者换一个说法唐肃宗是因为马嵬驿兵变才登基为帝的么?

显然不是,马嵬驿只是事情的表象而已,现实情况是唐玄宗自己的作死才导致了唐肃宗的提前登基。安史之乱是谁导致的?是唐玄宗自己,放着好好的盛世他不管,整天过着声色犬马的生活,任由李林甫、杨国忠等人为非作歹,结果安禄山利用这个矛盾发起了安史之乱。


唐朝不敌这才有了唐玄宗的仓皇出逃,民心尽失,百官也有了异样的想法,这时作为太子的唐肃宗天然的就占据了一个制高点。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对太子李亨而言,本来在朝中有众多制衡,再加上唐玄宗有意无意的压制他只能谨慎再谨慎,现如今一个绝好的几乎摆在他的面前他会放过么?显然不会,是以李亨在同亲信商定之后联合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发动了马嵬驿兵变(马嵬驿只是一个代号,没了马嵬驿可能还有牛嵬驿等其他代号)。



马嵬驿兵变其实宣告着唐肃宗与唐玄宗的决裂,也预示着唐肃宗由幕后走到了台前,他不再是受唐玄宗压制的可被替换的太子,而是随时可以与唐玄宗分庭抗礼的存在,历史也印证了这个结果。

马嵬驿兵变后,唐肃宗与唐玄宗分道扬镳,后经过布置和筹划,太子李亨宣布登基,是为唐肃宗,唐玄宗被尊为太上皇。


历史这点儿小细节


写这篇文章时候不禁想起了前些日子的电影《妖猫传》。

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原本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被蒙上了一层阴影:当年四月,唐玄宗皇帝把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三兄弟贬为庶人并全部赐死(这三位皇子各自的生母地位都不算高,特别是太子李瑛的生母赵丽妃原本是歌姬出身,在唐玄宗的“原配夫人”王皇后被废后太子李瑛算是失去了最后的“依靠”),其时由武惠妃(武芸儿,武三思侄女)“统摄”后宫,她一直希望以自己儿子寿王李瑁取代太子之位;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武惠妃和寿王也没有成为这次事件的赢家。这年年底,武惠妃病故,有野史记载是被这三个皇子的冤魂活活吓死的(野史虽不足信,但正所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杨贵妃之前唐玄宗已经疏远了武惠妃,更宠梅妃江氏);而到了次年六月,玄宗皇帝“意外”地下诏:立忠王李亨为皇太子。

寿王落选太子,不是因为他有什么缺陷,恰恰是当时的形势对他过于有利。就在三位皇子被贬的前一天,一代名相张九龄被贬为荆州刺史;而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口蜜腹剑”这个并不光彩典故的李林甫成为了当时大唐朝廷里无可争议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而李林甫又早已经明确站队,支持寿王。自从唐太宗李世民以来,大唐皇室父子兄弟相残的事件绝非罕见,玄宗本人就是通过宫廷政变上位的,对此不能不格外忌惮。如果宰相和太子成为一个共同的利益集团,对皇帝来说绝非什么好兆头,特别是像唐玄宗这样多疑的皇帝。

而忠王李亨则不同,他是玄宗膝下皇子中年纪最长的一个。礼法上排序占先,舍此便别无优势。当年的宰相张说曾和他关系不错,但张说早已罢相去世多年。当时立这样一个太子,玄宗皇帝可以更加放心。

对李亨来说,成为太子既是一个机遇,也从此意味着重重危机。李林甫既然支持过寿王,就等于已经把自己放在太子亨的对立面上。对他来说,最好的选择只能是把太子斗翻,皇帝另立新太子,他就又有推戴之功了。当然,矛头直接指向太子是不明智的,要先从太子原本“自带”的班底入手。

太子妃韦氏的兄长韦坚,处理行政事务是把好手,尤其擅长各地物资到达两京的转运调配;边疆上的节度使中,属于西北集团的王忠嗣和皇甫惟明,也和太子交情不错。这两人都是一代名将,王忠嗣尤其有儒将之风,被认为有入朝为相的可能;大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韦坚被任命为陕郡太守、水陆转运使,负责长安城的物资供给问题。这件事还是可以看作唐玄宗赠送给太子的一个礼物。韦坚也不负所托,开凿广运潭,且大大提升了江淮物资输送到长安的效率。但到了天宝五年(公元746年),情况却急转直下。正月十五日元宵观灯,是长安城难得的不必宵禁的日子。结果晚上太子与韦坚在市井中见了一面,然后韦坚又与时任陇右、河西节度使的皇甫惟明深夜在道观里秘密会谈。这件事被李林甫抓住了把柄。

唐玄宗素来忌讳朝臣与道士、术士发生联系,外戚与边关大将关系密切,更是朝廷大忌。唐玄宗接到举报后,立刻把韦坚、皇甫惟明下狱。李林甫还想把这事牵扯到太子,此时刚刚进入朝廷的杨国忠也非常活跃,“度可以危太子者,先林甫意陷之”。这时杨国忠根基还浅,必须靠讨好李林甫来获取更大的权势,但这也注定了他真的得势后,再也不能和太子和睦相处;且自李林甫当权时代开始,玄宗皇帝一朝大唐朝廷“中枢宰相和手握兵权的藩镇节度使之间相互制约”的模式开始出现裂痕,特别是类似于早已心怀鬼胎的安禄山等“少数民族”将领,也为后来杨国忠取代李林甫后走向决裂埋下了伏笔(这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哥舒翰原本驻守潼关只须坚守待变却因宰相杨国忠作祟不得不贸然进军以至最终全军覆没时表现得淋漓尽致)。

但玄宗只给韦坚、皇甫惟明定罪,皇甫惟明的兵权甚至移交给朔方、河东两道节度使王忠嗣,使之成为前所未有的四镇节度使;而王忠嗣少年时养育宫内,与太子亨关系亲密,在有的人看来太子甚至可说因祸得福(当然,一时风光后王忠嗣最后的“下场”亦不美妙)。这件事构成了皇帝处理此类事件的一个样板:默许宰相对太子的攻击,顺势除掉太子身边的一些人,但并不真正危及太子的地位;宰相和太子越是矛盾重重,就越需要皇帝居中协调掌控,皇帝的地位,也就越发超然稳固了。

和中国历史上大多有才干的帝王一样,唐玄宗也是个“雄猜之主”,善于发掘、使用人才,所以很多能力出众的不乏机会得到皇帝的重视和任用。但若想长期保持受宠的地位,则必须要低调,扛得住委屈。所以,如张说、张九龄这些以文学或道德自诩的大臣,都只能风光一时;李林甫不管受到群臣多少诟骂,担任宰相的时间却创了纪录;别人看李林甫权势熏天,但李林甫与玄宗商谈大事时,不断以“此陛下家事”之类的言辞给玄宗解套,正是低调的表现;指责李林甫的政策,许多实际上是执行玄宗的意旨,李林甫把这些骂名都担下来了,也是扛得了委屈,堪称是后世中明代嘉靖年间明世宗皇帝和严嵩“君臣组合”的先例。

当初册立太子的大典上,照例李亨应该乘坐豪华的辂车,但李亨却宁可步行;韦坚捅了娄子,韦坚的弟弟为哥哥求情时,却拿太子说事。李亨就请求玄宗准许他与韦妃离婚,以表明“不以亲废法”(韦妃被废之后张良娣“上位”,这也为后来的父子决裂&玄宗皇帝晚年的境遇埋下了隐患)。

岁月流逝,《唐书》中曾有记载:一次早朝皇帝突然注意到太子两鬓斑白,看起来比他的实际年纪大为衰老,于是对他说,你回去吧,我回去东宫看你。玄宗到了东宫,发现宫苑冷落,乐器上积满尘埃。于是问道,我的儿子如此落魄,为什么没有人告诉我?而一向回护太子的高力士回答得异常得体:“我早就想向陛下说,可是太子不允许,说这点小事不值得惊动皇帝。”这种情况下,不论李林甫和后来的杨国忠怎么攻击,李亨的太子之位,看起来并无危机;不过在玄宗的打压之下,未老先衰的太子李亨能否活到即位的那一天&东宫门前门可罗雀,在当时却是未知数和很明显的,这也是“天家父子无亲情”很直接体现。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初九,渔阳鼙鼓动地来,安禄山造反。唐玄宗应对时昏招迭出,终于导致长安城最后一道防线潼关失守。天宝十五载年六月十三,玄宗带领少数嫔妃和禁军&随行官员仓皇出逃。六月十四,途经马嵬驿时,发生了兵变。宰相杨国忠被杀,杨氏全族几乎被愤怒的禁军将士屠戮殆尽,玄宗也被迫赐杨贵妃自缢。

这次看似惊险实则针对性极强的兵变脍炙人口,其背后策划的主谋,至今却众说纷纭;宰相杨国忠与太子积怨已深,死于兵变;老皇帝的权威彻底崩盘,仿佛覆盖在头顶的苍穹出现了一道裂痕,太子从此可以拥有自己广阔的天地;根据谁得益谁嫌疑最大的原则,很多史学家相信主谋就是太子李亨;虽然史书上“禁军大将陈玄礼密启太子,诛国忠父子”,显得太子完全是被动,但他们坚信,这只是史家曲笔,为未来的肃宗皇帝开脱而已;且杨国忠一族根基原本在剑南(巴蜀),若真到了成都,李亨的太子之位很可能会不保。

关于太子主谋说有个最大的问题,兵变的直接指挥者陈玄礼,早在玄宗登基之前就是其铁杆班底,此后任金吾大将军一直宿卫宫中,这个身份不是太子指挥能指挥得动的,而这样的身份一旦归附太子,就几乎意味着和玄宗决裂;但在马嵬之变后,玄宗从到成都再到回长安,始终依赖陈玄礼的保护,直到肃宗乾元三年(公元760年),玄宗被迫搬从兴庆宫迁至太极宫、几乎等于被囚禁,陈玄礼也随之被贬逐退休,可见他始终都是玄宗的忠臣。

而据《玄宗实录》等早期史料提出的说法,这次兵变实际上没有主谋,反而更合理;在这种兵荒马乱的情势下,人心本来就容易失控,原来由地方供给军粮的计划,因为地方官逃逸而落空,禁军断粮之后军心不稳,这时候找个人出来承担一切罪责是常见的群体心理,本来就让人怨声载道的杨国忠是当然的罪魁祸首。

陈玄礼站出来担当起兵变的指挥者,一是若不如此一旦兵变他首当其冲,这是陈玄礼的自保手段;二是如果动乱不可避免,把诛杀杨国忠看作让人们发泄的渠道,避免矛头最终直指皇帝,仍不失为对玄宗尽忠的手段。逼死杨贵妃后,陈玄礼立刻免盔卸甲,下跪请罪,并带着禁军对玄宗山呼万岁,就是明证;至于“密启太子”或“谋于皇太子”,不过是通知一声而已。所以,正像当初李亨成为太子,并非他自己谋划的结果,而是一个送上门来的礼物,这次兵变恐怕仍然如此。

暮年的玄宗这时已经完全失去了与叛军对抗的决心,他只想投奔蜀地,这是一个地理环境最为富庶封闭、因此最安全但也最没有复兴希望的地方。历史上,偏安于蜀地的政权,从来也不曾有过进取天下的竞争力;若真如此,大唐帝国很可能会就此终结~因为当时还在河东等地扛着大唐旗帜的李光弼&郭子仪等相当于失去了“合法”的政权指挥,亦不会再有后来的中唐&晚唐时代。

历史记述里,在这里留下的是大体还算和谐的画面:百姓说,皇帝不肯留下,太子你就来带领我们击破叛军吧,不然,谁来做中原百姓的主人呢?太子说,父皇前途那么艰辛,我要跟在他身边尽孝啊。就算留下,我也要当面和父皇说一声啊。于是立刻有人提出,击破反贼,使社稷转危为安,然后接皇帝回来,才是真正的孝。太子就留下了。

玄宗在前面久候太子不来,派人回来探明消息,就留下了两千禁军交给太子“你努力吧,不要挂念我。西北地区的胡人,我向来对他们很好,一定可以为你所用。”这样的叙述,当然包含着史家的修饰。如果后来肃宗表现出雄才大略,那么我们可以确定,他这时显得被动不过是作秀而已。但由于此前此后,他确实多半是暗弱无能的样子,倒使人反而难以断定,他此刻的表现究竟有几分真实。

和唐玄宗分道扬镳之后,太子历经艰辛波折,终于到了朔方军的治所灵武~开元二十年以来,大唐的军队逐渐形成了西北和东北两大军事集团,号为“二统”;东北即安史叛军,而西北军力,此时无疑以朔方为最强;太子在这里得到群臣尤其是军方的拥戴,继皇帝位遥尊玄宗为太上皇;对于李亨自己在灵武“贸然”称帝,多数史家评价大多还是以正面为主,之前玄宗老迈昏聩,现在一个新皇帝出现,在提振人心方面作用很大;但由此产生的麻烦,恐怕一样大,所以这么说,大体因为以下几点:

第一,从此出现了太上皇和皇帝的权力之争~玄宗南下到汉中,就诏令诸皇子,分别兼领天下节度使。虽然这时他还不知道太子已经称帝,但这个儿子已经脱离自己控制是显然的,这个策略是在分太子的权;尽管听说了儿子自行称帝,玄宗表现出很欣慰的姿态,说我儿真是顺天应人,但仍然下诏说:以后军国大事,还都要向自己禀明,等到收复长安之后,他才不再管事;期间,例如张巡&南云齐等守睢阳的事迹天下知闻,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但是为什么张巡只能孤军作战?真正应该在这一带负担起平叛主力重任的河南道节度使哪里去了呢?原来,玄宗和肃宗各自任命了一个河南节度使,两个节度使并存,反而造成了一种无所适从的局面;更不用说还出现了在江南的永王李璘“意图效仿东晋故事”的事件。

第二,肃宗知道自己在没有得到父亲允许的情况下登基,这个皇帝合法性不足;为了提升合法性,往往会干扰正常的军事部署;当时在唐肃宗皇帝身边的李泌(李泌算是唐肃宗继位后自己任命的第一位“高官”,后来历经四朝直至唐德宗皇帝时期,其出身方面与原本手握兵权的郭子仪&李光弼等人不同)等提出过一个方案,叛军范阳和长安两个主要据点距离太远,不如利用少量军队与叛军缠斗,待其疲惫之后,一举直捣其河北老巢。长远看来,这是对唐朝天下最有利的一个方案,但肃宗不会接受。因为要想自己的皇帝权威得到认可,自然无过于尽快收复两京。肃宗在天宝十五年七月即位,改元至德,当年十月便在叛军士气旺盛、各方面条件均不成熟的情况下,集中兵力强攻长安,结果唐朝政府军死伤者四万余人,且名将李光弼自那之后实际上被剥夺了前线的指挥权乃至郁郁而终;至德二年冬季,唐军终于在回纥骑兵的帮助下相继攻克长安、洛阳;不久太上皇也从成都迎回,肃宗引着玄宗前往大明宫的道路两侧,长安百姓跪拜赞叹:“不图今日再见二圣。”于是第二年的正月五日,太上皇为皇帝加“光天文武大圣孝感”的尊号,皇帝逊谢之后终于接受,投桃报李,为太上皇加“太上至道圣皇天帝”尊号;此时,叛军内部已经是矛盾重重,原本已呈现出“内讧&土崩之兆”,但肃宗忙于这种父慈子孝的道德演出,没有于第一时间做出进一步的相应部署,终于给了叛军喘息之机,导致贼势又炽,使得郭子仪等高级将领的“平叛之战”更加艰巨并拉长了战争时间。例如杜甫《家书抵万金》中的记载。

第三,肃宗吸取父亲信任安禄山终于酿成大祸的教训,对郭子仪、李光弼等手握兵权的几位主要武将始终层层设防,极大限制了这些人军事才能的发挥;因为这类“限制”,唐肃宗皇帝还是没能活着看到安史之乱平定的那一天;且安史之乱之后造成的“藩镇割据”&“宦官干政”&“朋党之争”的局面由此开始,虽然后来在唐宪宗年间一度有所改变,但也不过是大唐帝国的“回光返照”而已。

由安史之乱造成的大唐帝国的由盛转衰&这场兵变,也让大唐帝国无力再度顾及西北~怛罗斯之战高仙芝战败后,西北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开始了改变,脱离了自汉代历经西晋、南北朝、隋以及唐代前期的华夏文明圈、逐渐被伊斯兰文明所同化,这局面一直到了明代初期的洪武&永乐年间才又有了短暂的改观。



孟啸天


个人认为不好说!从唐玄宗的角度来说,没有马嵬坡之事,他不会失去心爱的杨贵妃,不会失去权力,或许他会过得更快乐,活的更久。但是从唐肃宗李亨来说,没有马嵬坡之事,他也不会获得皇位,得到权力,得到权力固然使他放松了精神,不再需要位作为储君而担惊受怕,但同时他却要为整个国家操劳,特别是还有安史之乱,作为一国之君,他得劳累和精神压力可想而知,丝毫不会比当太子时候小!当太子时候的压力主要是来自于唐玄宗,主要担忧的只是因为行差踏错被废,但是毕竟有盼头,只要熬过这一阵,熬死父亲,就能荣登大宝!但是自己当了皇帝之后,特别是在这样特殊的情况下当了皇帝,压力可想而知!所以马嵬坡之事,对于唐玄宗是催命符,焉知对于唐肃宗不是?


海阔天空71033349


没有马嵬兵变,李亨肯定做不了皇帝,历史事实告诉我们李亨的身体没有老爹禁折腾。心理因素对人的健康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变前唐明皇风流快活心轻气爽,没有马嵬之变杨贵妃可以继续陪伴心理加分项;再看太子整天头上悬着克利达摩之剑担惊受怕,亲信俱散孤家寡人,恐惧孤独甚至无助始终折磨着他必然会给他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风险。从长安出逃到返回长安,唐明皇受到的身心的打击岂是太子李亨可比的,从盛世天子到落魄逃难,惊悉太子即位面对失去权力的失落,还有那个给他快乐的杨贵妃已与他阴阳两隔今生永别,回到长安又被监视失去自由身边人离去,就这样居然只比肃宗早死半月,唐明皇命硬,唐肃宗绝对不及!


日落雪飞


答案是肯定的!正是因为没有了杨玉环玄宗身体才好一点!


名侦探柯正恶


历史没有假如。玄宗之世,鹰扬天下,无出其右者。孰料一介莽夫,怀异心而天下震动,满朝无可挡之将,无奈西狩。肃宗应时而出,虽平乱但乱实未平,唐后世受制藩镇,肃宗难辞其纠。二者高下,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