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中乔峰为何会擒龙功,擒龙功威力如何?

忘了99059


擒龙功的威力远高于降龙十八掌,所以,我们对萧峰的武功排位是需要重新认识的。

风波恶却道:“乔帮主,我武功是不如你,不过适才这一招输得不大服气,你有点出我无意,攻我无备。”乔峰道:“不错,我确是出你不意,攻你无备。咱们再试几招,我接你的单刀。”一句话甫毕,虚空一抓,一股气流激动地下的单刀,那刀竟然跳了起来,跃入了他手中,乔峰手指一拨,单刀倒转刀柄,便递向风波恶的身前。风波恶登时便怔住了,颤声道:“这……这是‘擒龙功’吧?世上居然真的……真的有人会此神奇武功。”乔峰微笑道:“在下初窥门径,贻笑方家。”

萧峰的成名功夫是降龙十八掌,但实际上他是很早就会了的。在学会降龙十八掌之后,以萧峰的性格是不可能故步自封,不再学新武功的。他肯定会再选一种新的武功来学习,而以他的眼光和修为,选择进修教材的起点一定是极高的。降龙十八掌是大学教材,擒龙功就是研究生教材。从萧峰掌握的时间顺序就能看出两种武功的差距。

萧峰在杏子林里打风波恶的时候,早已名扬天下,降龙十八掌更是炉火纯青,但谈起擒龙功也只能说:初窥门径。可见擒龙功的深奥强大。

而且风波恶那是见过世面的人,天不怕地不怕,武功高强。即便是遇见打不过的人,他也不会认怂。纵观整卷天龙八部,不用交手,能把风波恶吓住的,独萧峰一人。在侧面也能看出来,萧峰的真正实力要远高于慕容复。如果慕容复也有这本事,风波恶也不能服的这么彻底。

萧峰哈哈大笑,呼的一掌,向那老者凌空劈了过去。他这一掌意在立威,吓倒众人,以免多有杀伤,是以手上的劲使得十足,但听得砰的一声巨响,那契丹老汉为掌力所激,从马背上直飞了出去,摔出数丈之外,口中狂喷鲜血,眼见不活了。

这次在关外,萧峰使用的明显还是擒龙功。从效果上看,威力远在六脉神剑之上。不但可以凭借肉掌凌空杀人,更是将对方击飞数丈。

萧峰被逐出丐帮,一直到关外救阿紫,这一路跌宕起伏,但看得出来,练功是没松懈的,非常有进境。这时候的萧峰功夫绝对要高于后期的段誉、虚竹。天龙八部里最传奇的人物莫过于扫地僧。他功夫修为固然高,但跟萧峰比他也有劣势:实战。萧峰的实战经验是扫地僧无法比的。所以真打起来,擒龙功+实战,萧峰应该强于扫地僧。

萧峰不但武功高,他也是个精明人,有心机和权谋。逼他自杀的是“命”!动手之间他套路扫地僧应该是小菜一碟。


兔仙翁


浮萍谈武侠第二期:《乔峰之擒龙虚名》

擒龙功被称为金庸小说中六大神功之一(此说法来源于网络,若有错误,敬请纠正)。在我看来,只是徒有虚名!

擒龙来历

擒龙功第一次被提及是在杏子林中,风波恶和萧峰对战之时。风波恶评价这门武功十分神奇,引起了人的猜想和好奇,这门武功到底来自哪儿?



风波恶却道:“乔帮主,我武功确不如你,不过适才这一招输得不大服气,你有点出我无意,攻我无备。”乔峰道:“不错,我确是出你不意,攻你无备。咱们再试几招,我接你的单刀。”一句话甫毕,虚空一抓,一股气流激动地下的单刀,那刀竟然跳了起来,跃入了他手中。乔峰手指一拨,单刀倒转刀柄,便递向风波恶身前。风波恶登时便怔住了,颤声道:“这……这是‘擒龙功’吧?世上居然真的……真的有人会此神奇武功。”乔峰微笑道:“在下初窥门径,贻笑方家。”说着眼光不自禁地向王语嫣射去。适才王语嫣说他那一招“沛然有雨”,竟如未卜先知一般,实令他诧异之极,这时颇想知道这位精通武学的姑娘,对自己这门功夫有什么品评。

有人认为是丐帮的绝世武功,只不过没人练成。其实不然,在金庸另外一部小说《鹿鼎记》中,有提到过擒龙功的来历。

澄心、澄光等齐叫:“不可伤人!”出手阻拦。那僧人又袍袖一拂,少林寺澄字辈的僧人各施绝技化开,可是众僧的虎爪手、龙爪手、拈花擒拿手、擒龙功等等,却也没能抓住此人。众僧惊诧之下,都心念一闪:“天下竟有如此人物!”



乔峰在和包不同和风波恶对战的时候,用的是龙爪手,只不过风波恶觉得不服,想再打一架。乔峰顺势而为,用“擒龙功”抓起了兵器,就想让王语嫣再次点评一下。龙爪手和擒龙功是一脉相承,都是少林擒拿手法中的一种。乔峰跟随玄苦大师学了九年武功,学会擒龙功也在情理之中。

擒龙功威力

擒龙功被风波恶夸奖的那么神奇,但是它真有那么厉害吗?先引用原文两段话,对比下。

旁观众人一见,无不失色。“擒龙功”、“控鹤功”之类功夫如练到上乘境界,原能凌空取物,但最多不过隔着四五尺远近擒敌拿人,夺人兵刃。萧峰心下既痛惜,又愤怒,大步迈出,右手呼的一掌,便向丁春秋击去,正是降龙二十八掌中的一招“见龙在田”,他出掌之时,与丁春秋相距尚有十五六丈,但说到便到,力自掌生之际,两人相距已不过七八丈。天下武术之中,任你掌力再强,也决无一掌可击到五丈以外的。丁春秋素闻“北乔峰,南慕容”的大名,对他决无半点小觑之心,然见他在十五六丈之外出掌,万料不到此掌是针对自己而发。殊不料萧峰掌力甫出,身子已抢到离他三四丈外,又是一招“见龙在田”,后掌推前掌,双掌力道并在一起,排山倒海地压将过来。



擒龙功练到了上乘的境界,也只能隔着四五尺的距离夺人兵刃。这应该还没考虑到对方内力强弱,和对兵器把控等方面的问题,威力只会更弱。而萧峰的降龙二十八掌,就算不靠身法拉近距离,也能隔着三四丈就能够打出威力了。

所以,擒龙功源于少林寺,威力、射程都比不上降龙十八掌,在和高手对战之时,显得十分鸡肋,徒有其表。因为隔空取物的特性,显得十分神奇罢了,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威力超过了降龙十八掌。乔峰在对战风波恶和包不同时,只是觉得毫无压力,又想炫技,让王语嫣点评,才会使用擒龙功。不然,用降龙二十八掌,将擒龙功作为压箱底绝技,岂不是更好?

谈天说地,谈文史,我是浮萍!不对请直言,期待你的关注!


浮萍爱文史


天龙八部看过很多遍,原著也读过两边。擒龙功的出处,书中没有详细介绍,仔细揣摩就能知道,降龙十八掌是丐帮的绝世武学,是几辈丐帮帮主修炼总结的外家功夫,也是修炼擒龙功的外家法门所谓亢龙有悔,擒龙有功。降龙十八掌的至高境界便是擒龙功了,那不是秘籍中记载武学,故只是个传说


萧峰的天赋我们都知道,一套太祖长拳也能耍得众人无敌,,练降龙十八掌必定如火纯情,前无古人也


在竹子林一章中,风波恶惊恐万分:“这 便是擒龙功,天下真有如此神功”。风波恶的脾气大家都知道,从未服人,即使被打败也不服人,他的评价可以说是非常之高了。王语嫣对其的称赞也能看出擒龙功的不同凡响。


而萧峰说自己练擒龙功是初窥门径,足以看出擒龙功非常难练,降龙十八掌比之差了一个档次,凭借萧峰的天资都只是小有所成而已。

萧峰年纪轻轻就死了,也未曾收过徒,仅将降龙十八掌赠与二弟虚竹,由其代为传承。二弟虚竹将降龙功删繁从减,后世天赋聪慧者无出萧峰左右,故后世再无人习得擒龙功。


这辣条过期了


乔峰作为金庸小说里的第一战神,实力毋庸置疑,一手降龙十八掌打得是人鬼皆惊。很多人说乔峰一出场就是满级,咋一看确实如此。但是乔峰在当上丐帮帮主之前却是历经磨难,虽然他是前任帮主的亲传弟子,但他解决了丐帮的三大难题,立下无数功劳以后才得以当上帮主。

乔峰年纪轻轻武功十分厉害,未尝一败,即使遇到武功高于他的对手,也可以反败为胜,更厉害的是他可以把对方打服,对方明知自己武功强于乔峰,但是败了却没有丝毫不爽,反而心服口服。这一点,天下除了乔峰恐怕没人可以做到,这是因为金庸赋予了乔峰天下无双的武学天赋和战神属性,一般人战斗可以发挥百分百实力已经难得,他却可以发挥百分之一百二。当然,乔峰一路打过来,武功日益精进,到他当帮主时,单论武功,天下已经少有敌手了。


乔峰打遍天下无敌手,除了降龙十八掌,还有一门十分厉害的武功极少展露。首次登场是在与风波恶的对敌,本来风波恶不服,他展示了一手擒龙功,隔空取物,风波恶立马消停了,吓得都结巴了,说不相信世界上居然有人会如此奇妙的武功。而且这里有个心理描写很有意思,乔峰看王语嫣天下武学无所不知,十分佩服,居然想让王语嫣点评一下自己这门绝技。这可是乔帮主呀,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居然有如此自得的心理活动,足见这门功夫在他心中的分量,也可以看出此功威力。

后来乔峰从丁春秋手下救出阿紫,当时阿紫在丁春秋手里,丁春秋也是大高手,别人要伤他已经不易,何况是在击败他同时又完好无损的救下阿紫。但是乔峰就做到了,从他当时几丈外发功出手的情况看,应该明面是降龙十八掌,暗里却是擒龙功的功劳。

擒龙功威力十足,那他是哪里来的呢,大家知道乔峰师承少林、丐帮。但是天龙里面没有明说擒龙功出处。不过金庸老爷子却玩了一手调皮,在另一部小说《鹿鼎记》里明白说了擒龙功的出处,那就是少林。

当时是康熙突遭九难偷袭,恰好身边有少林高僧在旁,看书中如何描写:

“澄心、澄光等齐叫:“不可伤人。”出手阻拦。那僧人又是袍袖一拂,少林寺澄字辈的僧人各施绝技化开,可是众僧的虎爪手、龙爪手、拈花擒拿手、擒龙功等等,却也没能抓住此人。众僧惊诧之下,都是心念一闪:“天下竟有如此人物!”


这擒龙功从来都是少林绝学,正宗不过对内功要求极高,然后使用之时十分巧妙,极少有人修炼。后来武学渐微,擒龙功大大简化,可以修行的人多了起来,也失去了往日的威力。

其实如果综合来看金庸小说,就会发现金庸遇到喜欢人物,就会兴致所至,赋予他一些超乎寻常的本领。比如在《倚天屠龙记》里的谢逊,谢逊王盘山一役,表现了超乎寻常的英勇,特别是狮子吼神功,简直匪夷所思。他那一声吼,把在场的绝大多数人都吼成了白痴。难怪后来张翠山会有错误判断,以为他跟张三丰比起来也只是差了半筹。但是从后面来看,谢逊根本没有张翠山想象的那么强,不过是张翠山的误判罢了。但是金庸就愿意给这样的人物一次惊人之举。


而乔峰呢,更是金庸最爱的人物之一,所以赋予了他更强的属性,谢逊是偶尔有惊艳表现,而乔峰则是次次都可以表现惊艳,是天下无双的人物。像擒龙功这种传说中才有人练成的武功赋予了乔峰,正好解释了为什么乔峰每次对敌都可以超常发挥,无往不胜。


一览众河小


擒龙功是乔峰独创并独有的武学,其是以少林龙爪手为招式,再以丐帮降龙十八掌的亢龙有悔驭力方式来做内力驱动。这是两大绝技结合使用的结果。但是因为涉及版权问题,乔峰往下传降龙十八掌的时候并没有把龙爪手写录进去,这使得这门武艺被失传了。

我们只知道乔峰是丐帮帮主却不知道乔峰实际上是师出少林的。他的开业恩师有两个,一个是丐帮的帮主汪剑通,一个是少林派的长老玄苦大师。汪剑通给他传授了降龙十八掌跟打狗棒法,玄苦大师向其传授了少林绝技龙爪手,跟不属于少林绝技的太祖长拳。

在当时,是很注重版权问题的!比如,在聚贤庄一战,乔峰明明有降龙十八掌,龙爪手,但是他一概不用,只用一套江湖人都会的太祖长拳。为的就是不想给这两个帮派惹麻烦。

因此,后世是不存在能够练出擒龙功的武林人士的,因为丐帮不会把降龙十八掌教给少林弟子,少林也不会把龙爪手传给丐帮弟子。而且这两门武功都非常高,需要很高悟性,不是谁都学得会的,比如,自耶律齐以后,降龙十八掌只剩十六掌,最强的亢龙有悔都练不会,更不要说去驾驭龙爪功了。


优己


欢迎关注羽菱君扯金庸武侠前后传系列第二十六期:《天龙八部》前传之乔峰的丐帮帮主之路(2)。

上一期羽菱君扯了乔峰的丐帮帮主之路,但由于写作思路的变化,导致之前答应一位热情的读者兄弟私信给我叫我说说乔峰“擒龙功”的想法没能扯到。这一期羽菱君延续上期的话题,借此机会,针对这方面来补充,也顺便扯扯天龙这段时期少林的武学。



在扯乔峰的“擒龙功”之前,我们先来扯扯,“天龙时期”的少林武学。

少林武功,精世之学

少林自禅宗始祖达摩祖师留下武功之学后,经数百年寺中历代高僧的整理与完善,已有渊博盛学之规模,更有“天下武功出少林”之说。少林武学,分内功外功。内功之学有《洗髓经》、《易筋经》、《罗汉伏魔功》(又称《正宗罗汉功》)、《金刚护体功》等诸门;外功者,以“七十二绝技”冠称,皆是精深之学。

当年达摩祖师留下两卷内功心法,为《洗髓经》与《易筋经》(皆为梵文所写)。《洗髓经》较之《易筋经》先传于世,然却在少林中失传。《易筋经》为二祖慧可大师,整理达摩祖师遗物时所得。慧可大师原不通武学之理,后于长安遇李靖,李靖精通武理,经两人合参,《易筋经》得已汉译,传回少林。

(注:关于《易筋经》有兴趣的可以关注我,详看羽菱君6月2日在悟空问答的一篇《易筋经的传承》)

《易筋经》传回少林后,因其中修炼之难,此后鲜有练成者。后有高僧勘破“我相、人相”,练成“易筋经”。此高僧有感于修炼此学之艰,不易传承扩大少林武学门楣,因而凭借自身理解,化繁为简,创出了一门入门内功修炼之学,此学就是《正宗罗汉功》(后世称之为《罗汉伏魔功》)。此后虽与《易筋经》同传于少林,但后世武僧修炼内功者多以《罗汉功》为主。其中也有沉醉于武学者,妄想修练《易筋经》,但皆不能成。

五代时期,寺中有个和尚,自幼出家,心智鲁钝,疯疯颠颠。他师父苦习《易筋经》不成,怒而坐化。这疯僧在师父遗体旁拾起经书,嘻嘻哈哈的练了起来,居然成为一代高手。但他武功何以如此高强,直到圆寂归西,始终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旁人也均不知是《易筋经》之功。此后修炼此功有成者,就是藏经阁中的扫地神僧。



《金刚护体功》说是内功修炼法门,却须先练其他入门内功,待得自身内功修为上得层次,方可修炼此功,其实就是锦上添花增益之功。然而,历来少林僧人,内功修为上有层次者,皆以修炼《易筋经》为先,这《金刚护体功》反而修炼者甚少。能在自身三尺之外筑起气墙之功的扫地僧,就是修炼了《金刚护体功》之成效。后世重现练成此功者,已是三百年之后少林“中兴期”第三代高手的空见大师(成昆师傅)。

(注:关于少林武学中兴,有兴趣的可以关注我,详看羽菱君之前一期《少林武学的复兴》)

“七十二绝技”那是少林外家功夫之统称,实际上少林外家功夫不止七十二门,这七十二门绝技乃是外家功夫中的精绝之学,因而以之概称。少林门人修炼“七十二绝技”,一人只授一门,一门练而精湛者,再求第二门,以此类推。但修炼这少林绝技,须以佛法化其武功中之戾气,方不会积成内伤,修炼技门越多,所需化解佛法要求越高,而自身无有高深佛法者,必自受其害。萧远山、慕容博、鸠摩智等人皆是如此,少林的玄澄,更是走火入魔,一夜间经脉尽断,成为废人。

自大宋立国以来,少林寺自灵字辈一代始,修炼内功者皆以《罗汉功》为入门。而对《易筋经》,因数百年来修炼者着实不少,但穷年累月地用功,往往一无所得,于是众僧以为此经并无灵效。以至于后来为阿朱偷盗了去,寺中众高僧虽然恚怒,却也不当一件大事。玄字辈一代中,乔峰的师傅玄苦大师,就是以《罗汉功》为专,内功修为有成者。他所传授与乔峰之少林入门内功,亦是《罗汉功》。而修炼绝技者,多为一门两门,玄苦身兼两门,而玄慈同门小师弟玄生,一人身兼六门绝技,已是玄字辈一代中佼佼者。但其内功修为远逊于他的外家之功,故而并无多大作为,就更不要比专研“大金刚掌”,已入臻化之境的玄慈了。



雄才帮主,擒龙有功

乔峰自小修炼《罗汉功》,历经九个寒暑,练功之勤,天赋之高,令他在入丐帮之前,就已经拥有一身精纯少林内功。此后他有精纯内功根基,多学外家功夫,皆能得心应手,练至最精。因而他所修炼的“降龙二十八掌”,威力亦超过前任帮主汪剑通,后来去繁就简,将“降龙二十八掌”删至成“十八掌”,威力更为凸显。

“擒龙功”乃是丐帮传世又一武学,与“降龙掌”“打狗棒法”为三大传世之学。此功功如其名,乃以深厚功力驾驭真气,擒龙控鹤,霸气无方。修炼大成者,可驭气流转,穿越空间,透空擒物,实为天下奇功。然而修炼此功者,若想有所功成,须有精纯深厚内力以支持。丐帮立帮以来,除了创此“擒龙功”帮主,因有深厚内力之功练成外,此后继任帮主鲜有练成者,皆因丐帮所传仅有外功并无内功修练法门。因而丐帮中甚至不知有此功存在,直至乔峰接任帮主。

乔峰身拥少林精纯内功,再凭他武学天赋之高,修炼“擒龙功”不在话下。他继任帮主短短一年之间,就在修炼完整版“降龙二十八掌”与“打狗棒”的同时,练成百年来无人练成的“擒龙功”。乔峰练成“擒龙功”不久,就有了一次给他大显身手,验证此功之机。

(注:在羽菱君看来,百年来无人练成,一是有此功诀者,身无深厚内力;二是身有高深内功修为者,手上却并无此功诀。而乔峰刚好就是身兼两者之人。)

元丰七年(1084年),趁西夏在永乐城之战大破宋军,大宋元气大伤的两年之后,大辽主战派又重燃侵宋之意。辽国派出一队先锋骑兵,两千人马,出云州,企图以大宋永乐城新败,关防不固之机,入侵太原城。此军情为丐帮弟子所获取,刚好此时乔峰正在太原,接此军情,一面派遣人员告知官府,一面亲带数百名城中弟子赶赴关外,截阻辽军。



乔峰率人赶至辽军之前,于一山谷设伏,等待辽国骑兵。不久即看到一队人马,浩荡而至。乔峰交代丐帮兄弟于山谷两侧伺机而动,而自己却独自一人,飞纵而下,挡住了辽兵先前。辽兵大将看到突然间,一人挡住去路,深以为此人不识生死,辽人为了在他的士兵面前显摆自己武功,当下拍马走至乔峰跟前,大声喝道乔峰是哪个不知生死的人,敢挡去他们大军去路。乔峰岿然不动也不应,那辽将见乔峰不应,举起大刀就想劈了乔峰。然而居高临下,一刀劈下,却被一股气流强行顶住,很快这气流竟然似有爪子一般擒卷着自己的大刀飞出,瞬间自己的大刀就到了对方的手上。

原来这就是乔峰所使的“擒龙功”与“龙爪手”,乔峰大敌当前,岿然不动,竟用“擒龙功”对其兵刃,当真的艺高胆大,毕竟这稍有出错,就将奉上自己性命,可见乔峰对其擒龙功的把握已是成竹在胸。这里需讲明的一点是,乔峰的“龙爪手”仅是他“擒龙功”的表现,是“擒龙功”之技能,并非少林“七十二绝技”当中的“龙爪手”。不过,也是辽人托大之举,这“擒龙功”威力虽大,但却只能适用于两人比试单战,若是混战之中,那却是万万不得,辽人若是率军围攻前来,乔峰单人怎么又能够使出这“擒龙功”来。而且,“擒龙功”也仅仅是适合用于像辽将这种内功修为低下者,一遇强敌,那是很难从其身上隔空取物的。后来乔峰遇强敌时,几乎没有用到“擒龙功”,就是这个道理。



那辽人看到瞬间自己的兵器已为对方所夺,心骇不已,还没来得及调转马头,乔峰就一跃而起,手起刀落,将这辽军先锋大将斩落马下。两千辽军看到主将被斩,当下军心大乱,互相踩踏,已成崩溃之势,两边山谷的几百名丐帮弟子闻讯,夹攻而下,很快就将这两千人马屠杀至七七八八,只让几匹残兵逃脱。这大辽残兵逃回后方辽国大军,辽国以为大宋已有设防,不敢大意进军,只得班师退回云州而去,不再言战。而大宋军防这边,看并无辽兵进犯,竟认为丐帮中人谎报军情,当下回报朝廷,说是谣言散布,如斯做法,日后焉能不败。

乔峰这一战,用“擒龙功”抢夺辽将兵器,斩杀了辽国大将,丐帮上下,将之视之为神人,有此帮主,实是丐帮之幸,因而更加上下一心,唯命是从。这也就是日后,杏子林中智光所说的听闻乔峰斩杀辽国大将之事。

乔峰在丐帮帮主之位的八年,内修外攘,丐帮声誉日隆,是数百年中最辉煌之时期。乔峰也为丐帮、武林、大宋立下无数功勋,践行了他当年接受前任帮主汪剑通“三大难题”考验时立下的承诺。然而杏子林中,康敏一干人等揭出他的身世,被迫交出打狗棒,自此离开丐帮,实是枉费了他在丐帮十五年努力之功。

丐帮后来弄清楚真相之后,曾与武林义士前往大辽南京,救出被辽帝所困的乔峰,并请求乔峰重任帮主之位。然而彼时之乔峰,家国忠义两难全,以一己生命换了天下太平,已是去意已决,再难返当初之位。悲夫乔峰,英雄一生,悲壮结局,无不为之惋惜慨叹!



前期回顾: 第二十五期《乔峰的丐帮帮主之路(1)》

我是羽菱君,专注于“天龙时代”前、“射雕时代”前、“倚天时代”前,金庸武侠“三前”空位期前传的解读,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羽菱君


没那么复杂,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这门武功源自少林。为何?且听船夫下面分解。

降龙和擒龙不可能是中国人起得名字

华夏民族又被称为龙的传人,自古以来龙都是中华图腾一般的神圣的存在,因此【擒龙】和【降龙】这类明显带有贬低中华图腾形象的字眼根本不可能存在于中国主流文化当中。

况且皇帝可是自诩为龙子龙孙,你有是擒龙,又是降龙。

【你是想造反吗】

西天取经与佛教兴盛

改变着一切的是玄奘西天取经后,掀起的佛教传播热潮。为了与本土道教争夺修炼资源,(⊙o⊙)…不对,是信徒资源。佛教做了很多本土化改良,其中就包括在原先十六罗汉的基础上加了两位罗汉,分别是:降龙罗汉和伏虎罗汉,如图:

宾度罗跋罗堕阁尊者——坐鹿罗汉

迦诺迦代蹉尊者——欢喜罗汉

诺迦跋哩陀尊者——举钵罗汉


苏频陀尊者——托塔罗汉

诺距罗尊者——静坐罗汉

跋陀罗尊者——过江罗汉

迦理迦尊者——骑象罗汉

伐阇罗弗多罗——笑狮罗汉

戍博迦尊者——开心罗汉

半托迦尊者——探手罗汉

罗怙罗尊者——沉思罗汉

那迦犀那尊者——挖耳罗汉

因揭陀尊者——布袋罗汉

伐那婆斯尊者——芭蕉罗汉

阿氏多尊者——长眉罗汉

注茶半托迦尊者——看门罗汉


迦叶尊者——降龙罗汉

弥勒尊者——伏虎罗汉

擒龙手和降龙十八掌源自少林

所以,根据名字就可以判断出,擒龙手,包括降龙十八掌都是少林武学或是源自少林武学的改良版。

乔峰在聚贤庄血战武林豪杰的时候,曾说过:“乔某一身武学源自少林!”,其实就已经间接说明擒龙功和降龙十八掌都是少林武学。只不过很少甚至几乎没有人练成过。就如七十二绝技,佛法越高深才能练的越多。

至于擒龙功的威力应该是不高,但武功修炼的难度应该不在降龙十八掌之下。

根据小说杏林事变中乔峰对战风波恶的描述,擒龙功更注重的是武者对内力的外放和细致入微的操控,很巧妙,也可以攻其不备,但单论破坏力其实很有限。

想知道更多关于《天龙八部》的分析,可以关注船夫头条号《船夫聊天龙》系列,我们在那里不见不散。


瓦尔登的船夫


上面分析都很清楚了,在天龙系中擒龙功明显高于降龙十八掌,单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降龙是将龙打败,擒龙是将龙抓获。打败对方,对方还可以逃走,擒龙是让对方逃无可逃。乔峰展示的这一手,就是隔空擒获的本领,将力发出后又收回,包括六脉神剑也没有这项技能,是降龙十八掌的2.0版本。


陈严


擒龙功的前提应该是降龙十八掌,威力巨大,多次用于救人


武侠留影屋


忘了哪里看到的,擒龙功乃当世奇人慕容龙城得知赵家得了天下后,专为刺杀赵匡胤所创武学。

忘了哪些旁门同人说的了,不过个人觉得这种虽是旁人所说,但确实是对这种武功最好最合理的解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