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在古代是中国的边境地区吗?为什么明朝九大边镇有一个在陕西?

元嘉273


周秦汉唐去找张地图看看,陕西比其他省份都靠近边关,就说周秦吧,周朝从商朝夺得天下,商朝都城不在陕西吧,当时西周就是作为商朝边境的一个诸侯国出现,那么陕西也就是中华的边疆吧。再说东周春秋战国,平王东迁,天子的国都再次迁出陕西。山东六国除了武力不如秦国,在经济富裕程度,文化百家争鸣都远远胜于秦国,当时中原诸侯国最看不起的是秦国,秦国的爵位也低。秦朝建立,国都咸阳,但秦国西边的地盘基本上也仅限于陕西的边境,所以陕西仍是边疆,只能说咸阳离边界有一段距离。汉朝不必说了吧,匈奴每次南下,基本上不费力都可以抵达长安,唐朝也一样,北方游牧民族轻而易举都可以兵临长安。当然后来武力强大了,攻守转变了。但一点得承认,长安在王朝武力强大的时候,可以得到保护,一旦国力衰弱,侵扰就是首当其冲,这不是边疆是什么,可以参考汉末,唐末,长安很快落入少数民族之手。


用户531476652


首先我们看一下今天陕西省的位置

黄河在流经陕西山西时有一条垂直竖线,线左为陕西,线右为山西,请大家记住这条线,因为我们在后面的地图中要用这条线来找陕西位置。

我们都知道随着周人西迁入陕,经过几代人的发展逐渐又向东征服当地戎狄归附商朝,从此陕西地区成为中原王朝的领土,所以我们直接从西周初年开始看陕西在中国的地理位置!

记得我说的黄河那条“竖线”吗?竖线左边的陕西写了一个大大的“犬戎”二字,只有关中一片才是当时的周都,所以在西周历史上我们能经常看到周王征戎狄的记录。而当周幽王居住在镐京时,戎狄入侵周幽王甚至等不到救兵就被灭了,就是因为当时的戎狄和当时的国都都在今陕西境内,所以当时的陕西整个陕北都是戎狄,是游离于中原王朝以外的!

西汉从开国道汉武帝传了4代君主,60多年。然而在汉武帝击败匈奴前陕西地区依旧是匈奴与汉朝的边境地区,匈奴与汉朝的主要战争就是在这里进行的。

唐朝时,陕北为唐朝关内道,也是唐朝边境重镇。

北宋时期,陕北同时为汉人政权宋朝和鲜卑人西夏政权所分割,著名的宋朝西军就出在陕西!

明朝在陕西设立榆林镇,作为明朝九大边镇之一镇守陕西,所以陕西地区在明朝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这也是为什么陕西城墙关楼修的那么好。

而到了清朝,陕西则在蒙古和内蒙古的包围下,彻底成了内陆地区。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陕西在先秦和汉宋时期是中原政权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分界线,在唐明两朝为中原政权的边防重镇,到了清朝则成为内陆地区。


云星午夜


谢悟空!这个题目真可笑,企图把陕西从中国古代赶出去,还好提问者只是把陕西赶到了中国古代边境地区,没有赶到外面去。



其实提问者很彷徨,因为他没搞懂陕西怎么在古代,就成了中国五大一统王朝(周秦汉隋唐)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让他更没有想到的是因为陕西,中国在汉唐时期成为全世界最耀眼的地方,成了天下想往、八方来朝之地,其实黄河渭水文明渊源流长,早在五、六千多年前,这里就蕴藏着中华文明,是炎黄子孙的起源地,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诞生地和振兴地,在陕西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面前,提问者不愿意低下高贵的头,非要把陕西压一压,最后还是把陕西当作中国古边境地区来看待。



在古代,陕西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古代中国的中心和中原龙首,因为陕西曾是五大一统王朝的都城,所以陕西就是古代中国的中心和中原龙首。



榆林镇在古代为边关城镇,凸显了榆林地理位置和军事价值的重要,陕西并没有榆林镇是边关重镇就失去了辉煌,相反,让陕西的历史和文化更加丰富与多彩。


知未是也


如题,这个问题涉及到中国古代关于领土的一个概念。

中国古代,由于中国国力长期处于世界前列,历代大一统王朝如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前期),无一不是世界强国。于是中原华夏的最高统治者自称天子,视九州周围的土地为蛮荒之地。况且九州之外的土地如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岭南等地当时深林密布,瘴气横行,汉族是农耕民族,对这些不能产出粮食又危险重重的土地实在没有兴趣,所以皇帝只要求对周围小国进行羁糜统治,这也导致了其实中原政权直接有效控制的土地并不是地图上说的那么多。

说远了。回到这个问题,陕西是古代王朝的边界吗?这个只能说不同王朝有不同的情况了。

一般而言,现在的陕西省北方面对的是沙漠和蒙古草原。熟悉历史的人一听到这两个名词就能反应过来。蒙古高原一直是北方游牧民族如匈奴,鲜卑柔然等等,比如汉朝时期,匈奴就曾经从汉武帝手上夺走过河套平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陕西北方的确是边界地区。

而陕西西方又不同了,陕西西方古代是凉州和河西走廊,九州之一。但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这边的羌人也并不安分。


历代王朝中,汉唐隋元清时凉州还在中原政权手中,此时陕西西方自然不算边界;

而秦宋明(后期)等帝国,凉州都不完全在帝国手中,比如宋的西夏,秦时期的月氏。此时,陕西西方就算国界了。


明朝的榆林镇的确在陕西,设立是为了抵御北方鞑靼的进攻。


不知道这个回答您是否满意?


电视剧里看历史


陕西是不是边境地区,这个要根据朝代来判定。不过对于大多数王朝特别是汉族王朝来说,陕西尤其是陕北,的确就是边境。

对于以农耕经济立国的中华帝国来说,农耕地区就是自己的基本疆界和实际控制范围,而不适合农业发展的草原,就只能是保护国甚至是异域。这条线,基本就是400mm等降水量线,差不多就是农业文明和草原文明的分界线。

而按照我国目前的行政区划,陕北、晋北地区,恰好就是处于这个地理位置——往北,就是一望无垠的蒙古草原,那里是游牧民族的天堂,却并不适合农业文明。

因此,不仅仅是明朝,之前的王朝,如今的陕西地区也基本都在边境。哪怕是定都在长安的大汉王朝,陕北也依然是边境。实际上,只有胡汉混一的王朝,譬如北魏、隋唐、元、清,才能做到把边境线推到蒙古草原之上。

(放几张地图,以供参考,图片来自历史追学网)


青言论史


今陕西地区自古以来就属于边疆省份,即使王朝定都于此也不列外。陕西自古以来就是华夏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舞台,为民族交流与融合做出了突出贡献,地位无可替代。

1、夏商时期,这片地域人烟稀少,属于荒芜之地,主要被鬼方、荤粥等少数民族占据,并与开疆拓土的中原王朝发生了激烈战斗。


2、西周时期,此地生活着犬戎、猃狁、义渠、申戎、姜戎诸部落,时常威胁西周安全,《诗经》有大量的记载。


3、东周时期,涵关以西尽皆沦陷,周人东迁,故土被西戎各部侵占,翟、镕之戎(今陕西北部);岐山、梁山(今韩城与洛川之间);泾水、漆水以北有义渠(今甘肃宁县西北);大荔(今陕西大荔县东)。秦襄公获赐茅土,子孙后代与西戎战斗垂二百余年。

4、秦朝建立后,领土主要在原山东六国之地,因西北多荒寒之地,秦人弃之。故匈奴、月氏、西羌活动于此。



5、西汉立国后,西北领土有所扩展,但周边地区仍属夷汉杂处接壤,非严格意义的汉化地区,匈奴、诸羌、南匈奴活动在附近。


6、东汉王朝建立后,政治中心东移,西北汉人势力有所退缩,少数民族势力乘虚而入,尤其是匈奴的势力加强,已延伸到渭河流域。

7、三国时期,中原混战,少数民族势力趁机东出南下,鲜卑秃发、乞伏,南匈奴进入今陕西西部北部地区。


8、西晋时期,为了加强对少数民族的控制,将北方胡人大量内迁,安置在长城一线,合称五胡,大量胡人进入今陕西地区,史称“戎过其半”。

9、西晋末年,五胡乱华,晋朝南迁后,五胡纷纷建立政权,陕北有赫连勃勃的大夏,长安关中有五胡建立的前赵、前秦、后秦。


10、唐朝垂三百年,陕西先后与突厥、吐谷浑、吐蕃、回鹘、党项、沙陀接壤,突厥、回鹘、吐蕃多次攻入关中地区。

12、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分崩离析,陕西部分地区为李茂贞割据,与吐蕃、党项、契丹比邻,陕北在党项、契丹的控制范围内。


13、北宋时期,少数民族势力壮大,纷纷建国,陕西大部为党项盘踞,后建立西夏政权,陕西成为宋夏激战的前线,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安抚使同西夏交战,并写了有名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此后又成为辽金蒙古西下的胶着地区。

14、蒙元时期,随着领土扩张,中原同中亚、西亚、欧洲的交流加强,大量的外国人(欧洲人、色目人)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中国,基督教、伊斯兰教随之传入,西安是其重要的一站,如今陕西眉县有“小耶路撒冷”的美誉、陕西穆斯林化也是在这一时期。



15、明朝时,陕西属于九边之一,军事重镇,专设藩王镇守,北接蒙古,西连吐蕃。因为蒙古虽然退回了草原,但势力依然强大,陕西与蒙古草原接壤,是其攻打的重点区域,鞑靼、瓦剌经常出没。


16、清朝时期,陕西作为西北重镇,北控蒙古、西通新疆,是物资转运的枢纽,也是汉蒙回杂居融合的重要地区。


觀風使者


周秦汉唐,关中地区就是京畿重地,你跟我说边关?秦岭横亘中国版图,秦岭淮河一线为中国南边分界线,你跟我说边关?中国版图地理原点在陕西三原县境内你跟我说边关?中国授时中心在关中你跟我说边关?中国卫星测控中心在西安你跟我说边关?每年国家公祭黄帝陵在陕西你跟我说边关?明清以降,定都北京一直就有人说是“天子守边关”,北京是不是边关?








建章未央


陕西是不是边境,大家去看看各朝代地图就知道了,让陕西人承认历史,很难


西北犬戎丨乱我华夏


明朝九边重镇是指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绵亘万里的北部边防线上相继设立了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也称山西镇或三关镇)、延绥镇(也称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也称陕西镇)、甘肃镇九个边防重镇,史称“九边重镇”。


淡导演


一陕一陕亮晶晶,西边都是小犬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