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呢?

黄种人105955502


这段话,是六祖写的,它是相对于神秀的那个偈字来的,因此要想知道理解六祖这个偈的意思,必须结合神秀的来做理解。

神秀的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几句话,说明了修行用功的事和理,对于修行者至关重要;依据经典,六祖看到这个偈子之后,就让人带他写一个偈子,就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看看六祖这个偈子,他就是针对神秀的那个偈子写的,是在破。

佛法的修行,无非就是两个方面,一个立,一个破,或者说一个相,一个性。这两个偈子完美的说明了修行过程和最终修行的目的,单独说一个,都是偏重一方面的,都不是圆满的。

过去大德说,能通本运末的修行者,那就是大成就者,六祖的这个偈子属于本,神秀的那个属于末。本末没有高低,只有融合在一起才究竟的。


蓝天61355


这首诗偈为禅宗六祖慧能所作。慧能,唐朝贞观十二年(638年)生于新州(今广东新兴县)。自幼丧父,长大后靠打柴为生。虽然他从小没接受过教育,目不识丁,但悟性极高,听人念一边佛经就可以为人讲解。后来投入五祖弘忍门下学习佛法。

有一天,弘忍召集弟子们,让他们各自作偈阐述自己学佛的心得。弘忍最得意的弟子神秀作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弘忍觉得神秀的回答非常的好,便传令下去,叫所有弟子背诵这首诗偈,学习神秀同志讲话精神。【神秀】

慧能当时没在场,后来他听说了神秀的诗偈,觉得神秀讲得不对,就另作了一首诗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并叫人帮忙写在了墙壁上。不久之后,弘忍看见了慧能的诗偈,觉得慧能已经证悟了禅宗的精髓了,便偷偷将佛祖的衣钵传授给慧能。

佛祖的衣钵就和丐帮的打狗棒一样,继承了衣钵就等于成为了禅门教主。但是慧能入门时间很短,而且大字不识一个,将教主之位传给他,下面的所有弟子肯定不会认同,甚至可能危害慧能的性命。所以弘忍叫慧能逃回岭南。【五祖弘忍】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弘忍把衣钵传给慧能,而不传给自己本来的得意门生神秀呢?显然答案藏在二人的诗偈当中。神秀的诗偈的第一句中的“菩提树”源于佛教典故,传说佛祖当年是坐在一棵树下时证悟到佛法的,后来那棵树便被称为“菩提树”,“菩提”为梵语Bodhi的音译,本意为“觉醒、觉悟”,菩提树就是“觉醒之树”的意思,引申出来可以指代佛性。“身是菩提树”的意思就是说,佛性就蕴藏在人的身体当中。这句话表明神秀的觉悟已经时相当高了,所以一开始弘忍才会那么欣赏他的诗偈。第二句“心是明镜台”和第一句意思一样,明镜台指的是古代女子用来摆放镜子的梳妆台,女子爱整洁,通常会把梳妆台收拾得很干净。

【佛祖在树下顿悟】

再来看慧能的诗偈,其每一句都是明显跟神秀对着干的。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意思是佛性就蕴藏在人的身心当中。慧能却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这是不是意味着慧能认为人身上没有佛性呢?不是的。这要联系禅宗的另一首诗偈来解读。禅宗最早是由佛祖开创的,佛祖将禅宗传给迦叶时作过这样一首诗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这首偈咋看很矛盾,很难解,其实它的意思跟老子说的:“道可道非常道”是一个意思。佛祖和老子皆认为真理(或者称为“佛法”或者称为“道”),是无形无相的,要用语言去说也说不清楚的,要思考也思考不明白的,只能直觉的去领悟。佛法的这个特性是佛教两千多年来一直反复在重申的,归纳为一个字就是“无”。神秀用菩提树和明镜台来比喻佛法,当然是为了让人更容易理解,可是他犯了一个佛教的忌讳,就是试图用有形的事物来形容无形无相的佛法。所以慧能反驳神秀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意即佛法、佛性根本就不是菩提树、明镜台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直接踩中了“无”这个得分点。

神秀的后两句诗“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表明了他的修佛态度,即要像女子勤快的收拾梳妆台一样,勤快的收拾自己的心灵,不要让心中的佛性沾染上了尘埃。这种学习态度如果放在别的地方通常是没错的,可是很不巧,这是在佛教里面。佛教教义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叫人放下执着,不要有任何精神负担。而神秀的话里面恰恰暴露了他把修行这件事做成了负担。你想,把一面镜子反反复复的擦,不准它沾上一点灰尘,这不明摆着是强迫症吗?用佛教的话来说就是执着太深了。这也是佛教修行吊诡的地方,既要修行,又不能把修行看得太重。

【六祖慧能】

而慧能的态度就跟神秀完全相反。他把自己的精神彻彻底底的清空了,“本来无一物”——这恰恰是佛教修行所追求的最高境界,那还用担心沾染上什么尘埃呢?由此看来,神秀的境界明显不如慧能,神秀才走在修行的路上,而且还把路走歪了,而慧能却早已经到达终点了。

不过上述故事只是一面之词,相关的分析也只是就诗论诗。历史上是否真的有过慧能和神秀斗诗偈和弘忍传衣钵的事情不得而知。这些事或许是后来南禅宗为了树立自己的正统性而编造出来的。


妖怪博士潘神


这是我国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著名的四句偈语,此偈出自《六祖坛经》。

意思是说: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这些都是字面的意思,其中还有更深奥的佛法喻意。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梦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执着,才能明心见性,自证菩提。

修禅需要极高的慧根和悟性,佛法的深奥不是我们平常人能够参悟透的。我们都是凡夫俗子,没有这方面的慧根,对于世间的事情,万物,需要一颗宁静的心去面对这一切,就已足够了!


魂系怡红


觉悟的机缘无所不在,

心灵的活动千变万化,

佛性本来清净一尘不染,

凡尘俗世皆是自找!

心有执着不得自在,

心中无物处处解脱。

千般苦,万般累,

妄心空自扰!

极乐本不远,

就在当下一念间!

苦海虽无边,

一念回头即极乐现!





逍遥子三阳开泰


这这话出自《六祖坛经》,是六祖慧能的禅悟之言,

他的师兄神秀曾写:身似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

六祖感觉禅悟不彻底,于是吟出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它的字面意义是:菩提树是空的,明镜台也是空的,身与心俱是空的,本来无一物的空,又怎么可能惹尘埃呢?

而释意就是: 菩提原本比喻智慧, 明亮的镜子比喻清静心。 本来清静,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我个人理解这四句主要讲的是要人们懂得放下,也就是佛经中说的四大皆空,但是又不能太执着于空。禅宗阐述的乃是人人皆有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慧能是唐代的高僧,继五祖弘忍之后,弘忍传衣钵给慧能,因当时佛教内部争夺宗祖地位的竞争十分激烈,因此后来分为六祖惠能的南宗禅及神秀的北宗禅。期间,北宗禅主张渐悟,不久即衰落;南宗禅主张顿悟,在中唐以后渐兴,成为禅宗主流,而传衍出五家七宗诸派。

从而,可见慧能大师的境界甚高。


夕羽都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按我的理解是这个样子。你能看到一棵树,那么你自然就能够看到灰尘,因为你是用眼耳舌鼻等去感知这个世界的。

但哪一天你能够看到真正的世界,自然的看到的肯定不是这一些了。它跟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意思应该是一样的。不同的境界自然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世界还是那个世界,就看我们怎么去感知这个世界。等到我们不只是靠感官去感受世界,到能真正感知世界自然就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了。

请诸位斧正。


知常容


这些偈子,可称为简单哲理诗,但内涵不简单!他们解释都是犯了数学上的循环论证,不懂是充懂,故作高深,滥竽充数,掩耳盗铃,先弄清尘埃为何意?尘埃在佛典喻意烦恼琐事,或者疾病,痛苦,不快等,神秀有病须看,有不良习气应清理或抵制,境界以持戒为主,而慧能则以预防或避免为主,看问题比较长远全面,以象棋解释是,神秀的棋力能看一二步,看車吃車,看马吃马,棋应该一步一步走,这也是没错的,但看的不长远,慧能则是看似吃車吃马,却是暗含将军,看似防守,实际反击,看似将军,实则偷軍,招法含有多种功用,看的步数比较远,在他眼里或者看似无着,却暗藏杀机,在学习上的解释是,同样做一道答题,有人通过答题能达到融汇贯通,举一反三的效果!有人达不到这样的效果,但基本也是多练习勒思考,才能达到顿悟效果,没有人不通过学习能立马无所不能的,也类似于宋代禅语中看山是山,看水似水,这相当于神秀看法,即人在启蒙阶级对事物粗浅表象认识!后来有人看山非山,看水非水,这相当于慧能看法,即透过表象看到本质,许多事情在人觉悟后看到世间百态,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情况,比如世间的隐瞒,欺骗,虚伪等,到最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相当于在人到成熟阶段对人生返朴归真的态度,但这些侧重于人的成长过程,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讲,知类似于慧能意味,行类似于神秀意味,但两者是分不开的,有知才能更好指导行,多行多思才能积累知,知也可当经验讲,行不能是盲目的,只有在正确认识经验指导下,行为才更有效可靠!或者两者类似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是这样解释了,因为佛性和人性是相通的,神秀是渐悟,慧能是顿悟,但不能讲神秀是错误,渐悟是顿悟基础前提,顿悟是渐悟的积累因果!


潇遥时光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个当日六祖慧能坛下讲经时的偈语;是相对同门神秀大师的 ”菩提本是树,明镜亦有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偈语讲的。六祖偈语所揭示的参禅修道是大彻大悟,是顿悟,是立地成佛。而神秀所禅悟道强调的是修心,是渐悟,是金石为开。

两者的悟道相对来说,其实是没有本质的对立,但修道悟道乃到得道的过程及时间来说是不同的;一者是强调立即见到佛,立地成佛的觉悟,开悟,是真的具有慧根,对悟道有某方面的潜质;一者是说悟道有个过程,是慢慢的修行而得到的结果,是了悟。

六祖的顿悟讲的须弥之间也能悟得正道,意思是修道之人光有经历是不够得,更重要的,在于境界。而对于尘世中茫茫众生而言,要在一瞬间顿悟,真的很难做得到。虽在方寸之间,还能悟到天开,天下这么大,能够把天下当作方寸之地的人,又有几个呢?所以,就像神秀大师讲的,不如把自己的心当作一面镜子,时刻去清扫一下上面的灰烬,照出自己,照出这个世界的百态众生。


上善若水kingsun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六祖慧能禅师的一首诗,本来没有这首诗的,是因为他的神秀师兄写了一首诗,他附和着才念了出来。也不要就把这首诗的境界抬得那么高,这样的诗会写的人多了去了。

这就像老师比如在考大家的思想境界,然后一个人说出他的学习领悟。而我听了之后,觉得这个领悟思想还有不足,我再进一步作个补充。

神秀师父怎么写的?他写的是:【菩提本是树,明镜亦是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神秀师父说的这个,境界就很高!高在他从实际处落手,持戒精严。这是一种修行精神,不管开悟不开悟,都需要这么做,而且他就是这么做。

当时五祖老师,问的也就是这个:你们学的怎么样了?各自表达一下我看看。于是,神秀作为大师兄,第一个交了作业。五祖也表扬了,说写的好,大家依照这个精进学习,可以成佛。

慧能师父呢,看了神秀这首诗,他就说他也要写,于是有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看了,即刻擦掉,说胡扯!

五祖为什么说胡扯呢?因为如此空洞的东西,更像我们现在讲的心灵鸡汤,如果人人学习这个心灵鸡汤的话,就不会精进修行了。人人若是都学习做些无病呻吟的句子,那大家就落空了。



可是五祖为什么将衣钵传给慧能呢?这是早看好慧能了。慧能初次参见五祖,说的话表现的很有深度,五祖为了考验你这人是不是空口大白话,叫他去舂米,看他是不是言行如一?在要大家交作业之前,他已经发现言行如一的慧能了,衣钵传与谁,其实早有定数。

慧能师父这首诗的意思是怎么样的呢?意思是:菩提树本来就不是树,铜镜子本来也不是镜子,本来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是,哪里可以沾染尘埃呢?

慧能做到了,言行如一,他在舂米的过程中已经表现出来了,连他自己都置身度外,尽管用心做事,不会沾染了什么心情烦恼。

可是,若是别人写的这首诗的话,能说意境高吗?绝对不能。因为你没法言行如一,就是空口大白话。

我对于佛学不是太多认识,今天看到问题,随便答一下,有失误的地方,欢迎指正赐教,谢谢!


命理师陈一宏


这个很难理解,必须开悟后,才可以明白。

比如王阳明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个也一样无法理解。

开悟的圣人,用文字表达自己证境,后人一看,这还得了,我也要开悟,而且自以为天下第一。折腾一辈子,结果也没悟。

开悟无有难易,只有慧根福报,该悟的人,时机到了,一定会开悟。

希望以后头条不要老问如何理解四句教,如何理解惠能说的,如何理解佛祖说法,如何理解这,那。这都是妄念。

自性本来智慧,是无法用来理解的,只能通过修行实证获得,修行是就是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随便玩玩就好,不可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