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导致嗓子疼,该怎么办?

用户280228485


胃食管反流病属于临床的常见病种,其导致的咽喉部的症状也是非常常见的。但是当我们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呢? 胃食管反流病主要是因为食管下括约肌的松弛,导致上下的压力差变小,即食管下段和我们的贲门部(胃的上部)的压力差减小,那么一来,胃或者是十二指肠里头的食物、酸碱物质都可以通过食管到达咽喉,特别是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本病和情志心理因素关系很大。

针对这样的病因机制,首先我们要考虑抑酸,通过抑酸药物的使用以减少酸性物质对于咽喉部的刺激、减少炎症反应的发生,从而减轻症状。目前可以使用的抑酸药物有:H2受体阻滞剂和质子泵抑制剂,临床应用比较多的是后者,也就是拉唑类的药物,常用的有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艾司奥美拉唑镁)等,但到底是用哪种抑酸药物还要根据个人情况具体分析。

其次,应考虑应用促胃肠动力药物,最常听说的促胃肠动力药就是广告里面风靡一时的多潘立酮(吗丁啉),而现在多潘立酮已经逐渐被莫沙必利所取代,因为从大量临床试验来看,莫沙必利在减轻胃肠道反应、改善胃肠道症状方面大大优于多潘立酮,且多潘立酮有致心律失常副作用,因此临床以莫沙必利应用较多。应用促动力药物的初衷在于增强胃肠动力,加快胃排空的能力,另一方面有能使消化道蠕动能力增强,达到加快清除反流物的效果。反流物少了,不仅减少了刺激物到咽喉部的频率,也减少了刺激性,咽喉部的症状就会减轻很多。

此外,物理性抗反流亦不可忽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餐后不宜立即卧床休息,应该多多走动,适当的走动可以帮助消化,增加胃排空。反流病常常在夜间反流,所以晚餐应该安排在夜间睡觉前2小时,每顿饭不应食用过饱,吃饭过饱会把胃和食管撑开,加重反流。防治胃食管反流病最主要的措施还在于提高床头,提高15-500px左右。很多门诊上的患者会将提高床头误以为是提高枕头,这是两个概念。提高枕头会引发颈椎不适,更加影响睡眠,而提高床头就是像医院里面能够摇动的床,床头是可以摇起来的,这样一来,夜间休息反流的机会就减少了,同样的,咽部刺激也就相对应的少了。

最后,手术亦可治疗反流病。手术抗反流病包括多类型术式的胃底折叠术,通过贴补片增加食管下段的压力从而抗反流的目的,所以很多食管部很难的问题,诸如食管裂孔疝之类的疾病就特别需要手术作为治疗选择。

总的来说,为了消除胃食管反流病的咽喉症状,就必须从反流病的根源入手,这样达到才能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期答主:郭杰,医学硕士

欢迎关注生命召集令,获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识。


杏花岛


胃食管返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等症状。该病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以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为主的胃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


治疗胃食管返流病的目的在于控制症状、治愈食管炎、减少复发和防治并发症。

促胃肠动力药 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依托必利等,这类药物可能通过增加LES压力、改善食管蠕动功能、促进胃排空,从而达到减少胃内容物食管返流及减少其在食管的暴露时间。

抑酸药 质子泵抑制剂(PPI)一类的药物抑酸作用强,适用于症状重、有严重食管炎的患者。组胺H2受体拮抗剂(H2RA)适用于轻、中症患者。

抗酸药 仅用于症状轻、间歇发作的患者作为临时缓解症状用。

2.维持治疗 胃食管返流病具有慢性复发倾向,为减少症状复发,防止食管炎复发引起的并发症,可给予维持治疗。PPI和H2RA均可用于维持治疗,PPI效果更优。

3.抗返流手术治疗 对于那些需要长期使用大剂量PPI维持治疗的患者,可以根据患者的意愿来决定是否进行抗返流手术。

4.并发症的治疗 并发症主要包括食管狭窄和巴雷特食管。

5.患者白天进餐后不宜立即卧床,睡前2小时不宜进食,可将床头抬高15~20cm。注意减少引起腹压增高的因素,如肥胖、便秘、紧束腰带等,避免进食高脂肪、巧克力、咖啡、浓茶等。戒烟及禁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