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因小失大的故事?

何桂贤


说个大清作死官员,乾隆皇帝亲自批示:把这货就地正法,尸体扔野地里喂狗!

(乾隆)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高朴,是典型的皇亲国戚。他的祖父高斌,官至军机大臣、文渊阁大学士、吏部尚书;他的父亲高恒,官至两淮盐引(后来贪污受贿,被咔嚓了);他的姑母高佳氏是乾隆非常宠爱的慧贤皇贵妃。

所以,虽然亲爹犯了事儿,乾隆还是把他们家抬为满洲正黄旗,对高朴委以重任。

高朴也懂事儿,年纪轻轻的为官之道玩的不错,深得乾隆喜爱,官运亨通,顺风顺水。总之呢,他算是前途一片光明。

但是,到了乾隆四十一年的时候,乾隆皇帝忽然下旨,调高朴出任新疆叶尔羌办事大臣。

高朴蒙圈了,咋回事,外放就外放,整这么远干吗?我犯错误了?

他当然没有犯错误,只是乾隆照顾他,放到外地锻炼一下,多捞一些政治资本,方便继续升迁。

对于高朴来说,新疆过于遥远,而且人生地不熟,所以一开始,他内心是拒绝的。

来到新疆之后,高朴也曾经抱怨过,不过他很快发现,这里其实也不错。首先,这里离京城很遥远,做事儿不用谨小慎微,大胆的吃喝玩乐也没人管,比京城舒服多了。

第二,可以捞钱。自己作为朝廷大员,各种地方官和商人富户,主动送钱过来,拦都拦不住。

按理说啊,地方官捞点钱不算什么大事儿,别太过分就行。尤其是高朴这样的前途无量的官员,过几年调回京城,可就平步青云了。

可惜,高朴太爱钱了……

当时新疆本来就产玉,几年前叶尔羌西南的密尔岱山又发现了大型山玉矿藏,玉石开采都是朝廷专营,能捞到一些好处。

(《天工开物》琢玉)

高朴敏锐的意识到,可以利用开采玉石,赚大钱。

当时乾隆很喜欢玉,但是他禁止采山玉,主要都是找河玉,质量好的进贡,一些碎小的玉就登记造册,卖给商民,以50斤为度,可以到内地去买卖。

虽然这样也有赚头,但是高朴觉得不过瘾。于是,他先是想办法让乾隆开放了采山玉,然后利用职权大量采玉。进贡一小部分,剩下的勾结商人和官员,直接到内地贩玉,赚疯了。

不仅如此,他还开始在新疆“卖官鬻爵”,光明正大的索要金银……

两年之后,新任驻新疆乌什参赞大臣永贵,到叶尔羌视察工作,接到了一封秘密的举报信。永贵毫不犹豫的调查取证,到乾隆面前告了一状。

乾隆看完奏折之后,气疯了!想着高朴的亲爹就是贪钱被砍了,你高朴还不警醒?

然后,乾隆命令参赞大臣永贵,把高朴抓了,“就地正法”!而且,还专门下旨说“高朴正法后,即弃于荒野喂野犬,断不许入殓运回内地……”

当然,相关人员也是惩治了一大批。

高朴这货,一片大好前途,就被自己的贪财毁掉了。


七追风


说到因小失大,这里点名曹操。

曹操
南征屯军淯水,张绣投降于南阳郡的宛县。本来挺好的一件事,可是偏不巧,曹操看上了张济的老婆,张济是张绣的叔叔。曹操把张绣的婶婶给睡了,张绣心里是很不高兴的。

太祖纳济妻,绣恨之。

曹操知道了张绣心里不高兴,就密谋要杀了张绣,可是保密工作没做好,被张绣知道了。张绣知道后,反攻曹操,曹操大败不说,还搭上了他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以及典韦。

曹昂是个很有孝心的人,他把自己的马给了曹操,曹操得以脱身,他却身死。典韦力战而死,嗔目大骂,曹安民也死于战乱。曹操此战不仅折兵,还赔了夫人。曹昂的生母是丁夫人,丁夫人知道曹昂死了后也和曹操闹掰了。

当时曹丕只有十岁,自己骑马才跑出来,由此可见宛城之战曹操军队败的很惨。总结一下,曹操因为睡了一个女人,兵败不说,儿子死了,老婆跑了,侄子也没了,典韦也死了,新投靠于他的张绣也背叛了,可谓因小失大。

其实仔细想想,曹操现在被戏称为人妻曹,也不是没有原因的。他睡了张济的老婆,也睡了何晏他妈,就连关羽看中的秦宜禄老婆也让曹操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