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中的矮行星只有一个冥王星吗?有什么依据吗?

李进


科学爱好者报到。

不是的,冥王星并不孤单。

太阳系中已经被发现的矮行星就有40余颗(界定标准尚未统一,按原来的标准只有五颗)其中比较出名的就有冥王星、谷神星、妊神星、鸟神星等等。而卡戎,曾一直被认定为冥王星的卫星,但如今天文学界认为它俩质量差别太小,所以卡戎应该算做冥王星的伴星——同样属于矮行星。

因为它们绕太阳公转,所以被称为行星;但无论是体积、质量还是引力,它们都比八大行星差太远了,所以为了区别,给它们加个“矮”字。

冥王星所处的柯伊伯带中,小天体数量众多,不过可不是什么小渣渣都能被称为矮行星的。以现在的界定方法,矮行星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直径大于800公里。球球蛋蛋的小不点儿就免了吧。

2.必须有足够的引力克服星体刚性,使星体达到静力平衡(球形)。歪瓜裂枣的就免了吧。

3.必须已经把临近轨道的小天体清空。没当扛把子独占轨道的就免了吧。有些矮行星个头很大,甚至比水星还大。但它没能清空附近轨道的小天体,所以,还是矮。



其它不达标的咋办?一律按小行星处理。我认为,热闹的柯伊伯带中,类似冥王星的矮行星应该还有很多。但那地方太远了,很难观测,三十天文单位,太阳射出的光线要狂奔四个小时才能照亮那里。不过以后,人类肯定会发明更加先进的观测手段,到那时,科伊伯带和矮行星们的密秘将被逐一揭开。

我是科学爱好者章北海,抛弃繁复的计算公式,拒绝无聊的堆砌数据,科学,其实也挺好玩的。


复活的章北海


我们都很熟悉行星,比如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地球就是其中一员,但对矮行星则比较陌生,那么矮行星是什么样的星体呢?其实要说矮行星是什么天体?就必须要先了解行星是什么天体。

在2006年的第26届国际天文学大会中,天文学家们确认了“行星”指的是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并且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根据这个定义,和行星很相似的矮行星就是满足了行星前两个条件,但是并没有清除轨道附近的其它天体的星球。所以一般认为矮行星是体积介于行星和小行星之间,围绕恒星运转,质量足以克服固体引力以达到球形,但是又没有清空所在轨道上的天体,但同时它又不是卫星。



最著名的矮行星就是冥王星了,正是在2006年的天文学大会上,原本位列九大行星的冥王星被降级为矮行星,可能很多朋友也是从那个时候才知道矮行星这种天体的,那么在冥王星之外还有其他的矮行星吗?实际上太阳系中矮行星的数量比行星要多,天文学家认为在太阳系外围的柯伊伯带中,很可能有数百个矮行星存在于那里,只是大部分还没有被我们观测到。



除了冥王星之外,如今已经被发现的比较知名的矮行星还有阋神星、鸟神星、妊神星、塞德娜、 夸欧尔、伊克西翁等。另外,小行星带的谷神星,以及冥王星的卫星卡戎等,都有可能被归为矮行星,还有现在身份是小行星的灶神星、智神星、健神星,它们也都基本符合矮行星的定义,将来也都有被归为矮行星的可能。


其实我们也可以认为矮行星是还没有形成的行星,它的上面有着很多太阳系刚形成时的物质和信息,对研究太阳系和行星的形成有重大意义;而且矮行星上面通常都有大量的水冰,将来人类或可以用它进行星球开发,太阳系外围的一些行星由于距离遥远,比较容易脱离太阳系引力,将来人类进行星际航行或移民,即可以拿它做跳板,也可以将它用作载具。

用作载具的话,可以在其表面引爆无污染的核弹,依靠这种反推力,让它向着太阳系外进发,人类可以在矮行星的表面之下建立地下城市,依靠核能发电等方式提供能源,矮行星这种规模的星体可以提供充足的资源能源供人类进行长达数万甚至数十上百万年的星际移民。



科普大世界


银河系就是一个骗人的,还有其实地球是平的,地球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