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装备精良的意大利军队是怎么被埃塞俄比亚的“原始人”打败,沦为国际笑柄的?

军事一点通


当时埃塞俄比亚的军队还是挺强大的。

这场战争爆发在1895年到1896年之间。当时意大利派出了2.5万人的军队,埃塞俄比亚集中了19万人进行抵抗,其中有1万名骑兵。

经过激战,意大利军队死伤1.5万人,被俘四千人,几乎全军覆没,而埃塞俄比亚军队付出了阵亡5000人、受伤1万人的代价,双方伤亡比几乎是1:1,意大利作为欧洲列强败给了一个非洲国家无论如何也被看成国际笑柄了。



第一次埃塞俄比亚战争是一场国际战争,当时意大利得到了德国和奥匈帝国的支持,为了遏制意大利在非洲地区的扩张,俄罗斯派出了军事顾问团帮助训练军队,并且出售给了埃塞俄比亚数万步枪,同时法国也对埃塞俄比亚进行了一定的支持,于是这场战争变成了两个集团之间的战争。

同时,埃塞俄比亚也很团结,当时埃塞俄比亚国内的各民族对白人向非洲地区的殖民怀有巨大的恐惧心理,埃塞俄比亚国内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如果你被黑蛇咬伤,还可以被治愈,假如你被白蛇咬伤,那么只有死路一条。

这里的黑蛇指的是他们同样肤色的敌人,白蛇指的就是来自北方的白色人种。

所以,当意大利人想要殖民埃塞俄比亚的时候,这个国家举国上下同仇敌忾,放弃了一切成见准备与到来的敌人决一死战。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没怎么动员就征集了十几万大军,其中有1万骑兵。然后在俄罗斯军事顾问团的帮助下,埃塞俄比亚军队的战斗力还得到了极大提高。



能够得到欧洲列强的支持和孟尼利克二世的远见卓识是分不开的。早在这场战争爆发之前的四年,孟尼利克二世就意识到和意大利早晚会有一场大战,所以在那个时候开始他就积极与欧洲各国沟通。从法国人、俄国人,甚至是意大利人那里购买了大量武器弹药。再加上战争开始前俄国人的支持,让孟尼利克二世的埃塞俄比亚军人有半数都装备了先进的步枪。所以双方的武器差距并不大。

以第一次埃塞俄比亚战争中最关键的阿德瓦之战来说,当时意大利总共集中了1.7万名士兵,并配备有56万门大炮。埃塞俄比亚军队大约为10万军队,他们几乎人手一枪,并且还有50门大炮。所以炮兵方面双方相差无几,但是步兵数量埃塞俄比亚又有绝对的优势,在装备上与意大利军队也差不多,最关键的是埃塞俄比亚还有一只大约1万人的枪骑兵。

战争开始后,埃塞俄比亚军队凭借数量优势不断攻击意大利军队,意大利军被截成两段。在骑兵的冲击下,意大利军队被冲得七零八落,在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之后,只得向后撤退。

在这场战斗中,俄罗斯顾问团也亲临前线参与指挥,他们建议埃塞俄比亚军队一定要尽量和意大利军队混战在一起,已抵消意大利军队的火力优势和训练优势。事实证明,这种战术确实给意大利军队造成了巨大麻烦。

所以,这次对意大利的胜利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埃塞俄比亚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士气高涨!

第二,孟尼利克二世未雨绸缪,在战前已经有了充足的准备。

第三,俄罗斯顾问团起到了巨大的帮助。

第四,虽然埃塞俄比亚军队总体战斗力还是不如意大利军队,但是凭借着数量的优势,最终压垮了这个对手!


以上


游者走天下


埃塞俄比亚压根不是原始人,第一次意埃战争不是,第二次也不是。当时那会列强是到处瓜分抢地盘的,意呆利去干埃塞俄比亚,毛子则在背后援助埃塞俄比亚(其实法国也有援助)

你以为埃塞俄比亚军队是这样的?

其实他们是这样的

毛子援助了埃塞俄比亚大量莫辛纳甘和博尔单步枪。数量在3-6万支左右,埃军还有大量老式黑火药武器。

意呆利方面总共18000-25000军队,埃塞俄比亚动员了19万,其中10万是持有火器的。

1896年3月1日的战争中阿德瓦战争中,埃方10万军队+50门炮,在清晨偷袭了意呆利四个旅月17000多人...打完之后死了7000人,被俘了3000人。你说这个打毛嘛~

不过意呆利的那会的军事战术体系确实是渣...


疯狗的轻武


意大利自从罗马帝国辉煌一段时间之后,军事上后面可以说基本上就雄起过,而且大部分时间也是处于分离状态,统一的时间和德国差不多,所以世界上有很多英国、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等的殖民地,基本上就没有听说过意大利有什么殖民地。

罗马帝国灭亡后,意大利其实经常受到周边国家的欺负,直到1870年才实现国家统一,这个时候的世界殖民地基本上都被瓜分完了,就连非洲也是所剩无几,有价值的地方基本上也被瓜分了,这个和德国差不多,德国也是1871年才统一,所以海外也没什么殖民地。

1885年开始,意大利开始想找回罗马帝国的荣耀,然后染指非洲,进攻今天的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北部,那个地方大家也知道了,到今天基本上也是穷山恶水的,不过埃塞俄比亚皇帝也不把意大利军队放在眼睛里,到1894年意大利出动17000人准备彻底征服埃塞俄比亚。


结局是17000人的意大利远征军基本上全军覆没,11000人死亡,4000多人被俘虏,而埃塞俄比亚伤亡人数和意大利差不多。

为什么会这样呢?简单说就是意大利军纪涣散,而且分散进攻,而埃塞俄比亚军队居然懂得一点战术,以人数优势正面进攻,两翼包抄,埃塞俄比亚军队有10万人,人数优势基本上是6:1,再说埃塞俄比亚军队的武器装备虽然远远不如意大利,不过通过其它途径也弄到了一些枪炮,并不都是长矛大刀,主要途径就是俄国,俄国后来甚至还派医疗队到埃塞俄比亚,因为俄国也不希望非洲全部都是英国、法国、意大利等等国家的殖民地,也想分一杯羹。


其实根本原因还是意大利军队已经不是罗马帝国时期能征惯战的军队,二战时期更是被当成笑料。

后来墨索里尼上台之后又去打过埃塞俄比亚,从1935年出征埃塞俄比亚,到1941年盟军解放埃塞俄比亚,6年时间里,意大利军队在埃塞俄比亚伤亡人数超过20万人。

这个埃塞俄比亚还真是不简单啊,其实从体质上来说,埃塞俄比亚军队不比意大利军队差多少,甚至可能还强一点,在加上埃塞俄比亚人也不孬,所以意大利两次打埃塞俄比亚都搞的灰头土脸。


国光军的奋斗


第一意大利士兵 并不是有多骁勇善战 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投,战斗经验并不强,团队协作能力并不强,也没有什么优秀指挥官。

第二 埃塞俄比亚身处高原 人种普遍身强力壮,单兵作战素质高 团队协作能力强 高原环境适应作战能力强

第三 邪恶永远战胜不了正义,正义之师永远能捍卫住脚下的土地


安徽小诸葛


意大利的士兵根本就不是为了打仗而生,他们只是为了享受,你见过一万人追着十几万人跑的吗?意大利就被英国追过。

意大利国内根本无法与德国相比,士兵的斗志素养都相差太大,打仗一有人死亡就想着投降,这样的国家只能说必败无疑。


翻门的鱼


首先埃塞俄比亚军队装备的枪炮质量不差,其次意大利是一万多人进攻埃塞俄比亚的8万大军,还是分进合击,由于地形关系导致进入战场时间不同,逐次进入战场。如同明清萨尔浒战役,被埃塞俄比亚军队一部接一部消灭。


戎寅


第一意大利士兵 并不是有多骁勇善战 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投,战斗经验并不强,团队协作能力并不强,也没有什么优秀指挥官。

第二 埃塞俄比亚身处高原 人种普遍身强力壮,单兵作战素质高 团队协作能力强 高原环境适应作战能力强

第三 邪恶永远战胜不了正义,正义之师永远能捍卫住脚下的土地


以吾之血换汝之芯


战役伊始,时值意大利国内矛盾丛生,政权不稳固,间接的影响到了意军的士气和凝聚力,也就是俗称的精神意志。这是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说埃塞俄比亚军队很厉害,在英国大不列颠国家图书馆有全面客观的介绍文献


凉菜间大厨


埃军人数都多。是意军3~4倍,有俄国援助的3~5万步枪和火药。但意军的素质是差?


渊源166339088


很难想象,纵横地中海的罗马军队,居然生出来这么一群鳖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