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部分地区的蜜桔滞销,你有什么看法?

开五菱的小杨


对于全国各地的蜜桔滞销你有什么看法?沙糖桔的命运又会怎样?

近期,又报出桔子产地大量桔子滞销,有的被倾倒在了路边沟里,看到这一现象,真的让人既心痛又无奈,果农辛辛苦苦种下的产品,不但无法获得经济收益,还要赔钱。

农产品近些年来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多是出现了供大于求,或市场销售信息不对称,抑或是品质质量问题导致等诸多因素。就拿沙糖桔来说吧,桔子产地出售遇阻,但不少地方却价格又很高。


为了避免这种滞销现象发生,农民在种植结构上应了解市场规矩,不可见别人种啥也就一哄而上种啥,往往结局是出现供大于求,难以出售。再则,要追求高品质产品,以品质求胜,同样的农产品,因不同的品质价格与销售都有很大的差别。

多了解与掌握各地的农产品销售信息,可以通过线下与线上销售的模式共同进行,做好一些果品深加工企业的沟通等。


农大知事


"对于部分地区的蜜桔滞销,你有什么看法?"针对这个问题,愿意与你分享一下个人看法。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广西人,对于今年蜜桔上市遇到的困境,看到大量的蜜桔被当做垃圾倾倒,心理特别不是滋味。这可是果农辛辛苦苦一年下来的成果,就这样付出东流了。那么,这究竟带来多大的经济损失呢?



蜜桔滞销带来的损失

要想知道,这扔在路边无人问津的蜜桔给果农带来了多少经济损失?首先,需要知道蜜桔一年的管理成本是多少?以一亩南丰蜜桔为例,每年需要投入的化肥和农药可达到4000元,还有人工成本,主要来自于采收的开支。一亩的南丰蜜桔产量在8000斤左右,需要雇请16个人,平均每人一天可采摘500斤蜜桔,一天搞定。那么,一天的人工费用按照120元计算,需要开支1920元。最后,总计一亩的南丰蜜桔年投入的成本为5920元。

那么,按照成本计算,果农一亩蜜桔的损失可达到6000元左右。如果按照往年蜜桔的收购价格2.5元/计算,一亩的经济损失就不止6000元,而是20000元。



种植面积太大,产量太高是蜜桔滞销的重要原因

在种植业上有一个通病,就是"跟风"严重。今年有果农种植一个新品种的水果,获得了很好的市场回报。第二年就会有一大批人跟风种植,抢着要分一杯羹。当然,这也无可厚非。但是,带来的结果就是现在蜜桔果农面对的问题。就拿比较出名的南丰蜜桔来说,种植面积达到了70万亩,在整个2017年的蜜桔总产量高达30亿斤,以全国14亿人口计算,需要每人消耗2斤左右,才能够消耗得掉。

然而,全国的蜜桔产量不仅来自于南丰,还有广西的兴安县,种植面积14.7万亩,总产量为3.2亿斤。而截止目前,还有差不多10万吨的蜜桔滞销。

由此可以看出,蜜桔的产量远远超过了市场的需求量,销售价格低,或者滞销成为了必然。



那么,面对这样的问题,该如何应对呢?

蜜桔滞销的解决办法

盲目跟风种植是导致蜜桔滞销的根本原因。所以,对于蜜桔的种植,每个地方都应该出一个种植计划,并且按照计划,进行引导,严格控制产量,避免产能过剩。



好了,以上是我个人看法,欢迎评论指正。另外,大家有关于三农方面的问题,可以一起探讨。


有点意思的事儿


我是乡村一家子,很高兴能有机会回答您的问题,我们这蜜橘滞销问题已经上了头条,对于这种现象,我有自己的看法。

一、蜜橘滞销的客观原因

主要还是天气原因,不幸的是刚好在蜜桔成熟的时候,接连着几天阴雨不断,气温骤降,蜜桔无法留存,一时间果农们都纷纷采摘,果农市场上蜜桔供大于求,所以就出现了滞销的惨状。

我们再来说说蜜桔这种水果的性质,吃过蜜桔的都知道它的口感,皮薄肉嫩、食不存渣、清甜似蜜、风味浓甜、芳香扑鼻。就因为它的皮薄,雨水浸湿之后很容易腐烂变质,更别说长途运输了,这时候的蜜桔如果运出去损耗会很大,所以收购的老板少了,蜜桔又急着待产,这时候很多蜜桔都烂在了地里。

除此之外,现在砂糖橘、沃柑等等新品种的出现,蜜桔已经被逼到了柑橘市场的边边角角,这个品种已丧失了竞争优势。



二、蜜橘滞销的主观原因

前阵子天气很好,蜜桔的收购价在1元左右,去年我们这的收购价大概在2元左右,果农们觉得收购价比去年低太多,无法接受,都想等着果农市场回暖了再销售,没想到却等来的是一场暴风雪,一切都凉凉了,主观判断有误,如果时刻注意天气变化,提前做好判断,把损失降到最低。

除了天气和农民的预期,还有一个原因是蜜桔的种植面值太广了,盲目种植,没有考虑到市场需要,造成供给严重不平衡。



三、砂糖柑的市场预测

我们家就是种砂糖柑的,我觉得它不会走蜜橘的惨路,首先这个品种比蜜橘优良,它得抗病抗涝性都比蜜橘要好,不说别的,皮都比蜜橘扎实不少。

除此之外,果农们也有了蜜橘的前车之鉴,在此刻纷纷给砂糖柑的果树盖上了防雨的塑料膜,就等着它丰收了。

还有一个乐观的方面,砂糖柑成熟在过年那段时间,每逢过年过节水果市场需求就大,所以砂糖柑的销路会比蜜橘好。



愿今年是个丰收之年,谢亲的支持,我是乡村一家子,欢迎亲们点赞加关注并参与讨论,您的支持是我不懈努力的来源!


乡村一家子


问题:对于部分地区的蜜桔滞销,你有什么看法?

你好,我是卫龙,很高兴回答题主提出的这个问题。



今年以来,许多地方相继发生了水果滞销的现象,最近又报出一些地方遭遇蜜桔滞销问题。为什么呢?大家都认为主要原因是产大于销,供过于求造成的。为什么会产大于销呢?都认为是农民盲目跟风种植的原因,对没有错,趋利避害是人类共性,农民也不例外,看到别人种植什么水果发财了,也就想跟着发财,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方面。

我国目前的农业是地方各自为政,没有一个全国性统一计划。比如水果产业,缺乏通盘计划,地方为了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看到同类地区种植某种水果效益很好,就会不遗余力,大力发动农民种植。前期即是宣传推广,又是典型引路;既下任务定指标,又检查考核奖罚等等。地方上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无形中就埋下了盲目种植的隐患。

同时,前期种植时,只是急于督促农民种植,无暇可能也不懂,就缺乏对品种的严格把关,隐含了水果品种问题。虽然一开始地方上在农民种植了水果树以后,组织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而且经常组织督促检查评比,这些都应该肯定是很不错的。但是却对以后的销售问题考虑不足,也就是说缺乏发展的眼光,导致了以后的水果出路成了一条腿走路。

这样农民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农民盲目跟风种植,加上品种、做务水平、自然灾害、销售市场形势等等的影响下,虽然水果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也不断提高,但是农民在水果丰产了的情况下,却无法实现丰收,甚至出现了要忍痛把水果倒掉的局面。

以上是卫龙的回答,不喜勿喷。


卫农老头


全国各地的蜜桔滞销的现象,活灵活现的给果农朋友上了一节品种、营销与天气变化等所带来的危害的社会课程。从今年蜜桔滞销现象,我个人对砂糖橘以后的发展历程也有了不同的看法:

现在的砂糖橘在柑橘界中算是一种 优良品种,如更新柑橘品种的部门或技术人员与种植砂糖橘的果农朋友一味的抱着“我是老大”的想法,蜜桔滞销的事情很快就会轮到砂糖橘这个品种当中。所以,我个人认为,只有及时更新砂糖橘的品种,做到优中选优才能让砂糖橘走得更远。

现在是一个人们讲究食品安全的时代,也是一个物质丰富的年代,在这种大环境下,果农朋友只有种植出 水果品质 达到消费者要求的前提下才能保证砂糖橘价格。

如今是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在砂糖橘上市期,我希望与在请求种植砂糖橘所在地的人,不管您从事什么工作,稍微有一点时间就通过网络平台发送“橘子红了”等信息让更多人知道砂糖橘上市的信息。这样做虽然自己没有得到收益或很少的收益,但是能够让家乡的水果及时走出去,在我看来也算是为家乡做贡献了。现实中,果农朋友与果中等往年与收果老板有联系的,请提前或及时联系收果老板,让他们知道家乡的“橘子红了”。在我看来,只有”宣传到位与适合价就放手“才能够让砂糖橘迅速走货。

总之,蜜桔滞销现象应该引起种植沙糖桔的果农朋友无比重视,只有把蜜桔滞销的原因找出来,自己又尽可能在品种,果品,宣传,不在惜售、天气变化等方面上避开这些因素,如此才能让砂糖橘走得更远。

个人看法,仅供您参考。


荔浦青山


农村信息不对称,发展单一,一家赚钱,全部都上,每年大丰收造成市场饱和状态,供大于求局面,必然导致滞销,这是各种发展不均衡,集中扎堆发展农作物,水果造成,做到科学合理安排分配各种农作物种植发展,均衡发展规划设计理念,但是很难实现,中国农村分散,很难形成共识,农民对于市场信息了解很少,见到赚钱水果农作物种植,看到价格好赚钱,就扎堆发展,很容易造成丰收季节,成熟集中时间超过市场需求,自然而然大量滞销,中国现状短期内难以有效解决,只能各方支援缓解,大量农户亏损后,就有销售能力差的地方个人,把已经发展规模的果园种植砍树,造成严重损失浪费,经济作物种植比粮食经济效益高,水果大量种植家庭发家致富,自然其他家庭跟风,没有人种植粮食等作物,调整农作物价格也能缓解,但是不能解决,现在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制度,已经完全让农民自主发展,政府只能提供服务,服务型政府,既然是自主经营,自然自己承担一定风险,有亏,有赚也是正常,政府服务应该加强,不能被动等待去工作,而且有一定服务人才服务理念,定期向自主经营农民提供对称信息服务,尽量避免扎堆扩张,集中一项发展、造成饱和供大于求局面,合理规划设计项目发展,给予农户一定技术信息技术支持服务,做到丰收季节平稳过渡,欠收不至于价格暴涨,市场不稳定,政府服务不够,农民家庭选择少,虽然经常水果滞销,几年总收入还是超过其他农作物的,经济作物比其他经济效益明显高很多,这些需要政府服务调节,但是效果有不明显,在中国人口数量最多,地区发展差距明显,各种地形地貌分布范围广泛,复杂多变情况,也不能过多干扰农民自主发展自主生产、自主管理情况,尽量避免太大损失,所有自主经营都有一定风险,也是必须承担结果,也不能只看一年滞销问题,几年长期看,收入明显高于其他,还是不错的、现在看虽然经常看到滞销水果,政府农业部门行动及时,服务不错,缓解一下,取得一定成效,只要思维方式改变,服务理念不断提高,社会管理越来越成熟,肯定越来越好。就是不影响不干扰自主经营自主家庭发展情况下,服务型政府成熟是关键,现在网络,自媒体发展 信息技术支持,信息快递而直接,做好市场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社会调节能力提高,虽然会出现这种滞销,但是也能持平稳定收入度过,让农民家庭幸福美满


衣羊羊潮衣库


我个人观点就是太多了,扎堆上市。就拿我们这里来说吧!前十年种人参的,人参量小达到一百多块钱一斤参农一夜暴富,几十万的几百万的很多,甚至还有上千万的,老百姓们看到他们挣钱了都跟风上,漫山遍野的种人参,今年可好,价格最好的还不到一百块钱普通的就二三十块钱一斤,有好多赔的。有些东西看到别人挣钱的时候,你在干就晚啦!


涛哥109475836


结合我家30年的蜜橘种植经验,个人觉得特早熟和早熟品种较好,上市早,一般不会出现滞销。

盲目跟风,造成大面积种植,供大于求。政府要加强引导,因地制宜,适量发展蜜橘种植区。并且要在技术上给予支持,提高桔子的品质是关键。

不要囤货,适时出售。有些桔农对市场信息了解不够,喜欢看老黄历,总想年年卖高价,压货不卖,时间长了造成桔子滞销。

所以说,桔农要在品种的更新、品质提升、销售观念的改变等环节上做文章,主动适应市场,让桔子卖出去。


碾子河新农民


快拉倒,城里去卖吧。


张健9400


供大于求,农民种出来的产品都不会有好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