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哪一期学生最厉害?

伪装-嘴角轻蔑的伤


1924年6月16日,对于全国人民而言,这不过是个普通的炎炎夏日。对于国共两党却不一样,因为这是他们合作的结晶:黄埔军校开学典礼的日子。为何选在这一天呢?难道是为了凑个六六大顺?

在两年前的这一天,粤军司令陈炯明叛变国民政府,并且炮轰总统府。若不是卫兵拼命保护,估计孙中山和宋庆龄就提前打酱油了。

几经周折脱险之后,总统和总统夫人才平安脱险;也正是因为这一次逃亡,怀有身孕的宋庆龄才流了产,孙中山因此失去了他和宋庆龄的唯一的孩子。

自此,孙中山便记住了这次耻辱。

痛定思痛后的孙中山,对国民革命有了全新的认识:别人的部队终究是别人的,要想彻底成功,必须有自己的武装力量。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徐向前

于是乎,孙中山便萌生了单干的想法,黄埔军校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在当时的情况下,单凭孙中山自己,当然是办不了军校的。尽管他有这么大的面子,也没这么好的脑子。

说来,黄埔军校能顺利被创办,还得感谢两个神助攻:苏俄与我党。

也正因此,在合作的前六期学员里,黄埔军校也为我党培养了大量军事人才。

成立之初,和所有的大学一样,一旦学校开始扩招,便意味着鱼龙混杂,同时也就意味着江河日下。

从第七期学员开始(两党破裂之后),黄埔军校便也就走上了扩招之路,虽然也有名将,旦比起之前六期、质量却呈断崖式下降。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真正能算得上是黄埔学员的,只有前七期的骨干弟子,因为第七期乃是国共分裂前才开学的。

前七期毕业的所有学生总共多少人呢?12887人,而第一期只有可怜的645人。黄埔军校毕业证书

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时,学校已经有了4期毕业学员。同时,第五期和第六期也在训练和招生。于是,这帮军校毕业的学生,便组成参战部队,开始北伐之路。

战争是惨烈的,枪炮是不长眼的,生命是脆弱的。几次战争结束之后,黄埔师生战斗减员3000人之多,更不用说那些普通的士兵了。其中一期学员牺牲300人,二期牺牲200人,三期牺牲500人,四期牺牲700人,五期牺牲300人。

最惨的当属第一期老学长了,总共才645人的总人数,一下子就少了将近一半。不过,留下来的自然称得上是精英。

一期剩下的学员中,有222人获得了少将以上军衔,其中更是有3名一级上将和5名二级上将。

第一期学员名单中的多数人,都成了日后战争的重要角色,其中的名将更是数不胜数。

光是能叫出名字的就有:徐向前、陈赓、左权、胡宗南、杜聿明、黄维、宋希濂、陈明仁、黄杰、郑作民、李仙洲、关麟征、蒋先云等等。黄埔军校第四期学员林彪

第二期和第三期学员因为某种原因,并没有招收更多的学员,而学员的质量更是不如第一期那么强势。因此,很多不得志的青年,都被延迟到第四期才进入军校,造成了第四期学员剧增。基数大、生源好、教官厉害,自然第四期的学员也就厉害了。

因此,第四期也是名将辈出,比如说:林彪、张灵甫、胡琏、曾中生、刘志丹、廖耀湘、李弥、刘玉章等等,这些都在抗战和内战的战场上,立下了汗马功劳。尽管如此,第四期学员与第一期相比,还是稍有逊色。

学长果然是学长,虽然不能吊打第四期小学弟,为他们立个好榜样还是绰绰有余的。

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是当之无愧的最强。


记者李满


黄埔军校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一所军校,将星云集。其中以一四期最为瞩目。

第一期:蒋先云、徐向前、陈赓、左权、胡宗南、杜聿明、关麟征、郑洞国、陈明仁、宋希濂、李默庵、李仙洲、贺衷寒、许继慎、黄维、桂永清、王尔琢、范汉杰、宣铁吾、宣侠父、曾扩情、俞济时、孙元良、周士第、余程万、刘戡、霍揆彰、侯镜如等;

在这帮学生中,还出了黄埔军校历史上著名的“黄埔三杰”和“文武三杰”。所谓“黄埔三杰”即蒋先云、贺衷寒、陈赓,时人称之为“蒋先云的笔、贺衷寒的嘴、陈赓的腿”。其中蒋先云考入黄埔时是第一名,毕业时又是第一名,真正的人中龙凤,黄埔学生中公认的领袖。他是湖南早期的著名共产党人,学生运动和工作运动领袖,其入党介绍人就是毛泽东。蒋介石对蒋先云也喜欢得不得了,费尽心机想将其收为己用,甚至说过这样的话:“巫山(蒋先云的别号),将来革命成功了我就解甲归田,这帮生龙活虎的黄埔子弟只有你才能就统领得了。”能为国共两党领袖如此重视的人物,在那个时代不作第二人想。然而蒋先云不为蒋校长所动,为革命理想而放弃了唾手可得的锦绣前程。1927年5月,时为国民革命军第11军26师77团党代表兼团长的蒋先云率部参加二期北伐,在河南临颍与奉军张学良部的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5岁。

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生是大革命时期军校的最后一期毕业生,将星荟萃,在整个黄埔军校史中占据极其显著的地位。其中加入中共、走上革命道路的有20多位著名将领,如刘志丹、曾中生、段德昌、何坤、伍中豪、李天柱、唐天际、张宗逊、倪志亮、袁国平、萧克、郭化若、王世英等,而在国民党军中的知名将领,如张灵甫、李弥、胡琏、刘玉章、高魁元等,也都是黄埔四期生。

1925年7月至1926年1月,分7批入校,1926年9月毕业,加上潮洲分校同时毕业的2期学生,共2654人。方鼎英任总队长。本期入伍生设1、2、3团,后转为正式生,设炮兵、工兵、政治、经理4科。

1926年5月改编为步兵军官团一团、二团两个团。部分驻扎在黄埔岛对岸鱼珠炮台和深坑一带,以后又迁到陈家祠,政治科先在沙河营房后搬迁到黄埔岛的蝴蝶岗炮台校舍。学生毕业后选派参加北伐。

1926年秋,北伐军出师获捷,北定武汉三镇,东逼苏杭宁沪,声威大震,如日中天,但前线此时也急需补充大批中下级军官。在此形势下,黄埔军校第四期学员毕业了。

很多人认为第四期是黄埔精英最多的一届,大抵是因为林彪的原因。事实上,无论是质量和数量,我个人觉得还是一期更牛叉。


贼叉


黄埔军校最厉害的的人是徐向前、曾中生、伍仲豪、许继慎、王耀武、黄公略、杜聿明、胡宗南、戴安澜、关麟征、林彪、陈明仁、胡琏、周士第、张灵甫、黄维、宋希濂、吴光浩、潘忠汝、曹渊、蔡申熙、左权、唐澍、卢德铭、廖耀湘、段德昌、郑洞国、谢晋元、王尔琢、李黙庵、范汉杰、李仙渊、将先云、陈赓、萧克、孙元良、宋时轮、赵尚志、周维炯、姜镜堂、郭化若、常乾坤、许光达、周逸群、宣侠父、廖运泽、余程万、陈奇涵、陈伯钧、黄杰、黄梅兴、方先觉、何畏、余洒度、刘勘、邱清泉、刘志丹、程子华、张耀明、蒋孝先、徐成章、孙德清、李天柱、王敬久、孙明瑾、徐颜刚、郭汝瑰、冯登庸、朱云卿、赵一曼、胡筠、曾泽生、游曦、胡兰畦、袁也烈、刘畴西、曾士峨、张子清、王诤、唐天标、李弥等。以上可以看出黄埔军校一期的最多也最厉害。


君230835428


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 《黄埔军校校歌》

黄埔四期最厉害,因为他们中间有个林彪。

1948年蒋介石在沈阳向杜聿明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林彪能打游击,就地筹粮筹饷,而你就不行?你们都是黄埔生,可你是一期的,他只是四期的,为什么一期的却打不过四期的?”

塔山阻击战后,蒋介石更是怒不可遏,大骂54军军长阙汉骞“不是黄埔生,而是蝗虫,该枪毙!”

解放军攻占上海后,有两名军官不认识宋庆龄,动员她把房子腾出来,陈毅知道后,只能动员陈赓去给宋庆龄道歉,因为陈赓和孙夫人关系非同一般。

陈赓见了宋庆龄,畅叙友情后,宋庆龄问道:“你带多少兵啊?”

陈赓说:“20多万(其实只有十几万)。”

宋庆龄颇为惊讶:“怎么那么少?林彪是四期(指黄埔军校四期)的,都带了七八十万兵呢。”

陈赓只能苦笑道:“他进步快。”

由此可见,林彪才是黄埔军校生中佼佼者。


张灵甫也是黄埔四期学员,他的成名有些莫名其妙,抗战结束,他才是74军58师师长,就算他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因职务所限,也难有大的作为。

况且他伤敌800,自损一千的战术饱受诟病,张灵甫在将星闪耀的黄埔四期,实在是不太耀眼的那一颗。


胡琏也是黄埔军校四期毕业,他在抗日战场和解放战争中都表现平平,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他才被授予少将军衔。

真让胡琏出名是金门战役,在金门西北角的古宁头村,他指挥部队击败了一万多登陆金门的解放军,其中俘虏约五千人。

这样的战绩在解放军将领中,根本不值一提,但他却是胡琏军事生涯中难得的一抹靓丽。

说胡琏是黄埔名将,也有些太牵强了。

还有一位黄埔四期的将领,虽然不太出名,但他的丰功伟绩,以及卓越的指挥才能,并不比上述这些人逊色。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东北抗联第三军军长赵尚志。

赵尚志曾经带领30多名骑兵弟兄,接连攻克了日军盘踞的五常和巴彦两座县城,这等威风,就是《亮剑》中的李云龙也望尘莫及。

日本人恨他入骨,悬赏上一万大洋,声称一钱骨头一钱金,一两人肉一两银。并在报纸上慨叹。“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

赵尚志可能是中共将领中,消灭日本人最多的,据日本军史记载,仅1936年上半年,就有1900多名日军倒在赵尚志领导的第三军枪口下。

而国粉津津乐道的第三次长沙战役,日军战报通告阵亡1600多人(国军战报,消灭日军5万多人)。

赵将军的丰功伟绩,无愧于黄埔名将的称号。


花近高楼1


如果问起大家最喜欢的总理是谁,可能很多人回答是周恩来。那大家知道周恩来最喜欢的黄埔学生是谁吗?不是陈赓,而是他----李默庵,小编这么说是有依据的?大家且继续往下看。

李默庵是第一批黄埔学子。在当时的黄埔军校里面,流传着一个说法,说是在"文"这方面,贺衷寒比较出众,在"武"这方面,胡宗南可以排行第一,但是要论文武全才的话,还要属李默庵。由此可见,李木庵在当时是非常有名气的。

李默庵的名气也传到了周总理的耳朵里,总理告诉陈赓,要多关照一下李默庵。因为两人是同乡,受到陈康的影响,李默庵也答应加入了共产党。周总理知道这个消息之后非常高兴,说他是第一个主动入党的黄埔学生,还说这个是一个好兆头,并且将其调到政治部当自己的帮手。蒋介石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非常的不乐意,他也看中了李默庵,就跟贺衷寒说让他把李默庵争取过来。

恰好当时李默庵的组长许继慎跟他有些别扭,再加上贺衷寒旁敲侧击,后来李默庵就离开了,跟着蒋介石开始干。周总理知道了之后,发了特别大的火,说许继慎不应该这么对待李默庵。此后周总理多次提及此事,都觉得非常遗憾。

李默庵跟着蒋介石之后,也算是受到了重用,在他31岁的时候,就已经晋升为了中将师长。在西安事变发生之后,李默庵奉命出兵先西安。周总理特意来拜访了李默庵。师生相遇,两个人畅聊了三个多小时,最后李默庵答应自己,恩师,直到西安的事情解决完之前,自己绝对不会派兵进入西安。

在抗日战争的时候,李默庵也曾拜访过周总理,周总理还给他讲了毛主席的作战策略,让李李默庵获益匪浅。后来,李默庵在解放战争中遇到了粟裕,打了败仗,被蒋介石弃用了。在1949年的时候,李默庵曾经策划过起义,不过他在将起义计划部署完毕之后,却离开了湖南,到了香港。当时周总理多次邀请他回来,一起建设新中国,但是可能李默庵觉得没脸见恩师,就都拒绝了。在此之后,李默庵移居外国,隐姓埋名。直到得知周总理去世的消息之后,才赶赴中国驻美大使馆吊唁。李默庵还多次回国看望周总理的夫人邓颖超。在2001年的时候,97岁的李默庵在北京去世。


零零七说历史


提起黄埔军校名字都是响当当的,真是革命先辈的一所军事学校!

黄埔军校正式成立于1924年6月16日,是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在广州黄埔长洲岛成立的。所以通称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一期成员名单)

要说黄埔军校在哪一期培养的学生最厉害,应该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第一期到第六期。在这个时间段里培养了许多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的闻名指挥官,军校创办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训练军官,是国民政府北伐战争统一的中国主要军力!

因为出的名人军官多,所以黄埔军校也就比较出名。像从黄埔军校走出的中国共产党将领就有徐向前,叶剑英,林彪,蒋先云等等……



后来黄埔军校经过不断的变更,直到1950年台湾当局在台湾高雄凤山区复建“陆军军官学校”延续到今日!


Sunshine娟子



老话讲,十虎出一彪,彪为王中王。

黄埔军校一至四期虎豹如云,尤其一期猛虎最多,战将最多。但是,四期却唯独出了一彪!出了一战神!林彪,在战场上打趴了所有前来对阵的学长、学弟,还把校长打到孤岛上去了。

林彪元帅才是黄埔巨星,战神军神,最利害的!


东之水32552593


黄埔军校每一期,都出了很多名将,不能单单地说哪一期最厉害。因为打仗都是团队配合的,不能说是哪一个人呢最厉害。

下面我说一下黄埔军校四期毕业的林彪元帅吧。

抗日战争时期林彪指挥的平型关大捷,恐怕是世人皆知的吧。这一次战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是中国全民抗战以来,第一次在战场上对日作战取得得胜利。

这一次的胜利大大地鼓舞了全民抗日的决心,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林彪无论参加什么战役,都是身先士卒,第一个冲锋陷阵,杀入到敌营的人。

要知道林彪就是靠着自己的英勇,从小小的营长,到团长,一直升上升到共产党的高层的。可以说他的官职全部是由自己所打的战役所换来的,是真真正正的将才。

当然林彪表现最佳的战役是解放战争的时候。在东北是林彪带领四野军打响了三大战役之中的辽沈战役的。

辽沈战役取得的胜利,为解放全中国拉开了序幕。之后林彪又带领四野军一路向南,直到解放海南省为止,可以说在这期间,林彪带领的四野军解放了大半个中国。可见,林彪在解放战争过程中立下的功劳有多大。


汉史趣闻


对于国民党来说,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最厉害。对于共产党来说,黄埔军校第四期学生最厉害。

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黄埔军校:中华民国10年(1921年)12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广西桂林会见孙中山。马林向孙中山提出“创办军官学校,建立革命军”的建议。中华民国13年(1924年)6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长洲岛上创办的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一所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主要将领出自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一至六期。

对于国民党来说,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最厉害。

1924年3月27日军校举行第一期新生入学考试,4月28日放榜,11月30日第一期学生考试完毕。1925年6月25日补行毕业典礼,共645人毕业。

其中出名的有:

吕梦熊(1890--1952)陆军少将。

陈复,民国陆军少将。

胡宗南(1896-1962),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号称“天子门生第一人”。胡宗南是蒋介石最重要的军事将领之一。

杜聿明

(1904—1981),著名抗日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曾参加北伐战争、长城抗战、淞沪抗战。

宋希濂(1907—1993),参加过北伐战争,曾获青天白日勋章,有“鹰犬将军”之称。

陈明仁(1903—1974),历任国民革命军少将旅长、中将师长、军长、兵团司令官、湖南省政府代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

黄杰(1903—1996),曾因战功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1960年晋升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

郑作民(1902—1940),先后参加淞沪会战、徐州突围战和田家镇保卫战。1940年1月,奉命驰援南宁参加昆仑关战役,在突围中牺牲。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中将。1986年,国家民政部颁发烈士证,追认郑作民为革命烈士。

关麟征(1905—1980),曾任国民政府陆军总司令。

左权

(1905—1942),八路军的高级将领。1934年参加长征,参与指挥强渡大渡河、攻打腊子口等战斗。抗日战争时期,参与指挥百团大战。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左权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不幸牺牲,年仅37岁。

徐向前(1901-1990),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

陈赓(1903—1961),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国家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领导者。新中国国防科技、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

对于共产党来说,黄埔军校第四期学生最厉害。

林彪(1907—1971),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等职,指挥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重大战役。

倪志亮(1900-1965),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参谋长,晋冀豫军区司令员,晋冀豫边区游击纵队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郭化若(1904—1995),1955年,郭化若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段德昌(1904—1933),参加北伐战争,领导开展游击斗争,创建游击根据地。1933年在“肃反”中遭夏曦诬陷被捕,在湖北巴东被杀害,年仅29岁。1952年,毛泽东亲自为段德昌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第一号烈士证书。

赵尚志(1908—1942),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东北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1942年2月12日,赵尚志在战斗中身负重伤后牺牲。

综上,黄埔军校哪一期学生最厉害?我认为对于国民党来说,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最厉害。对于共产党来说,黄埔军校第四期学生最厉害。


玉城琪子


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名的一所军事学校。在国共两党合作期间,一共开办了六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军官。

在这六期的学员中,每期都有名扬天下的将领。

其中最厉害的,当属第一期的学员。第一期有些什么厉害人物呢?

有蒋先云、徐向前、陈庚、左权、胡宗南、杜聿明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将领。他们在国共两党中,都手握重兵。

1. 黄埔三杰

在黄埔军校,被称为三杰的是蒋先云的笔,贺衷寒的嘴,灵不过陈庚的腿。

蒋先云是黄埔一期的学霸,所有科目成绩都攘括了第一,创造了黄埔军校后无来者的奇迹。

在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蒋先云做了大量有利于两党合作的工作,并力劝蒋介石与共产党合作。

他在攻打奉系军阀战斗中,身先士卒,英年早逝。

贺衷寒考入黄埔军校笔试成绩排在三名之外,但口试中,以滔滔不绝的辩才,技压群雄。贺衷寒后来追随蒋介石,没有成大器。

陈庚东征期间,靠着自己的飞毛腿,在枪林弹雨中,背着蒋介石过河,救了老蒋一命。还有夜行160里为蒋送信求援。

蒋对他既感激又赞赏,想拉入麾下。

但陈庚有坚定的信念,毅然跟随周恩来,参加了南昌起义。

三杰曾经都受到蒋介石的赏识,也先后都做过蒋的侍从秘书,但走向了不同的道路。陈庚成为了共和国的大将,而贺衷寒却随蒋逃到了台湾。

2.共产党方面

徐向前被刘伯承元帅称为我军最会打仗的两位,另一个是粟司令。

在解放战争时,徐帅率军功克了全国第一坚城山西,消灭敌人14万,推翻了盘踞山西38年的阎锡山部队,创下了我军以少胜多的功城奇迹。

徐向前是我国十大元帅之一,是中国开国将帅之一。

黄埔军校第一期还有左权,他在陈庚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红军主力开始长征时,左权随先头部队指挥作战。他指挥果敢,行动迅猛,保证了大部队的顺利通过。

左权撰写了《论坚持华北抗战》等文章40余篇,他是一位有理论修养,同时又有实践经验的军事家。

3.国民党方面

黄埔军校三杰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是文有蒋先云,武有胡宗南,又文又武李默庵。

从这里可以看出,胡宗南的军事才能是何等厉害。

胡宗南因个子不足1米6,报考黄埔军校时,险些淘汰,是“哭”着进来的。

胡宗南被称为“狡于狐,勇于虎”,参加了东征、北伐战争,成为了国民党的名将之一。

杜聿明书香门第出生,一心想着投笔从戍。

杜聿明率军参加桂南会战,浴血奋战18天,重创“钢军”的日军第五师团,史称昆仑关大捷。

他是著名的抗日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想不到的是,在淮海战役被俘。更想不到的是,建国后,他被当选为人民共和国和政协委员。

黄埔军校的学生,为北伐战争、为整个抗日战争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