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安卓手机上,每个软件都要读取联系人信息?会泄露个人隐私吗?

biubiu叉会儿腰


Android 作为与 iPhone 相对应的移动端操作系统,其特点就是开源,开放。与 iPhone 不同,Android 的源码是公开的,开放的;而 iPhone 的系统源码是闭源的,不对外开放的。而正因如此,Android 应用的开发、发布、使用都具有很大的开放性,不像 iPhone 的应用,在发布时还得经过苹果公司的层层审核,才能正式登录到应用市场。反观 Android,各大应用市场都有不同的审核策略,并且,只要你能够给一个二维码,就能够直接下载应用,这个在很大程度上无法对市面上的应用做一个统一的管理,而这也使得 Android 应用隐私问题受到威胁。

作为一款 Android 移动端的软件,我们可以看到基本上大部分都会读取各种信息,尤其是在一打开就需要你确认各种权限,少的一两个,多的达到五六个,这些权限对于一般使用者来说,是没有那么深入了解其场景的,只知道,没有允许通过,就可能会无法使用该应用。这就促使了很大一部分使用者不那么关心应用到底申请了什么权限,而这些权限当中,就数「联系人信息」、「短信信息」、「存储信息」等内容最为容易泄露。

很多应用之所以读取联系人信息,是有很多方面原因可探讨的,我们就比较容易理解的方面来进行简单分析:一、是需要在应用内方便通过联系人信息建立更为完善的通讯机制;二、可以建立健全的用户画像;三、可以收集数据,来进行各个方面的分析;四、可以用做营销推广的对象;五、甚至可以用于其他不正当的使用。这些都是应用读取联系人信息可能目的,包括但肯定不限于这些方面,因此,软件读取联系人信息,肯定或多或少地会把个人隐私泄露到你所不知道的地方去。

当然,现在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自己的隐私,从使用多个手机和手机号;到不允许应用读取各种内容的权限,如果碰到这种情况,也会想办法用另外的可取代的应用。而 Android 系统也在不断的更新中,对权限的获取和使用也更为严苛,这些举措,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一些一开始就带有不当想法而开发应用的人。

互联网企业发展的重头戏,一是流量,二就是数据了。而数据的来源,虽然多种多样,但是移动应用是其大头,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公司要有自己的 APP,而不是总依托于微信这一类平台。而作为使用者的我们,更多的只能是多长点心眼,不要什么应用都通过所有权限,在使用某一类 APP 时,明确不需要一些权限的,就坚决不给。那样才能让我们的信息不被肆意地泄露,更大程度上保护我们自己的隐私。当然,国家在这些方面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的完善,对于恶意收集用户信息并肆意使用的,会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来严惩,这也象征着以后我们的个人隐私泄露会大大减少!


stormzhang


说好听点,就是:完善应用功能,提高用户体验。比如现在大部分app都喜欢搞社交,“看看哪些好友也在使用XX”,这样的功能你应该见过吧?

但事实上,绝大部分用户根本就没有搞社交或者使用类似功能的兴趣。那么,为什么这些软件还要读取联系人信息呢?

1,争取多拿一些权限,万一以后有用呢。有些权限,这款app的这一版本可能用不到,但是万一下一个版本老板异想天开要搞个什么新功能又要新权限了呢。所以还是一开始能多开就多开,这样比较方便。

2,进行用户画像。这在大公司的app中比较常见,从定位、短信、通话、联系等各个方面收集用户数据,了解用户习惯,要不然所谓的“大数据”,数据从哪里来?

2,为了广告投放。一些小的app需要靠广告平台来挣钱,广告平台需要用户的这些数据。

3,为了挣黑心钱。是的,有些黑心的不要脸的app就靠买卖你的个人信息挣钱呢。所以呢,下载app最好还是在正规平台下载正规app,这样子被卖的概率会小一些。

不过话说回来,目前移动互联网的便利就是建立在各种信息至上的,想要便利又想要隐私一点都不泄露,那是不可能的。当然,这也不是说我们就该被别人窥探隐私,只有所有人都对这件事情比较在意,才会有转机的可能。

觉得我说得好就点个赞呗,觉得我说得不好就留言呗,当然,最重要的是关注我,好看到我下一次精彩的发言啊。


只说科技


安卓是开放的生态,每个app都是独立研发,也没有一个应用市场来规范用户,所以每个app都想尽可能多的获得用户信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安卓手机被盗号,隐私泄露的风险远远大于苹果手机。


读取联系人信息更方便软件进行关联营销,也更方便app获得用户关系链,但恶意调用联系人信息的并不少,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获得用户关系链方便企业推广

关系链是社交属性软件的基础,关系链有两类来源,一个是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一个是通讯录,而通讯录无疑是最能直接定位到个人的,所以很多软件都用通讯录进行关联营销。


二、关系链是用户核心资产,先保存数据再分析

关系链和手机号是app的核心资产,也是唯一定位模式,所以很多安卓会收录用户手机号和通讯录,不止是通讯录,其他的设备号,地址,wifi信息都会收录,以便以后使用,大数据越来越火,积累数据也很关键。

三、更方便进行用户画像。

用户画像是企业进行日常运营的关键,用户画像定位除了浏览习惯等方面,关系链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可以通过交叉数据验证,比如你朋友10个8个都是空姐空乘,那你大概率也是空姐,如果你朋友都是身价上亿,那你收入也不会差。


四、恶意使用用户数据

有些软件就是为了恶意使用用户隐私和数据来赚钱,比如获取了你通讯录,可以伪装你给好友发短信电话等诈骗。

你觉得安卓手机安全吗?


毛琳Michael


当然会。而且,很大一部分互联网公司就是靠吃手机用户的隐私来赚钱的。你们的隐私和联系人数据,已经成全了别人的暴利了。

说个故事,之前有个做手机推送的公司找到我们要合作,这个公司的模式很简单,只要有一个APP采用了他们的推送技术,他们就可以通过这个APP扫描用户手机数据,继而实现用户的精准画像。

这种用户数据精准到什么样?他们可以准确知道哪部分用户可能要生娃,哪部分女性用户最近在生理期,那些在国贸上班的用户,都住在哪里。地理位置信息、购物资料、联系人讯息等等,几乎应有尽有。也正因此,他们才能实现所谓精准化推送。

所以,如果你打开某个浏览器,发现自动推荐的搜索结果里有你最近正好需要的东西,比如,脱发的你收到了生发液的广告等等,不要觉得惊喜,这说明你的隐私被别人拿去赚了钱。

这些年我们被泄露的隐私,都养活了不少估值数亿的互联网公司了,甚至,可能还养活了小区里的拾荒大叔。有人专门收购你扔掉的快递单、有人借帮你收快递的名义出售你的地址,大家都在拿别人的隐私来赚钱。

未来我们每个人最值钱的东西是数据,所谓大数据时代,其实就是全面侵犯隐私的时代。

我们应该怎么办?上面有人说了,不要轻易给这些软件开权限。

但其实这根本没用,只要一个APP动用了你的数据,你的数据就进入了一个公开的数据黑市了。

我能想到的,只能是大家意识到这一点,在有人侵犯你的隐私时,不要放过他们。比如水滴直播这种公司,千万不要放过,不然,你的电脑、手机和生活就都被别人监控了。


胡涵marvin


根据北京晨报之前发表的《手机APP滥用隐私权限普遍 上网几乎等同于“裸奔”》文章显示,大部分开发企业表示,App要读取通讯和软件信息是为了能通过验证码避免用户重复注册,和起到推荐作用。

不过,如果用户真的把所有权限都开放给各种App,将等同于将自己的所有隐私公开App开发企业,如果某些企业别有用心的话,可能会导致我们的个人隐私泄露。所以,虽然开放App权限有利于提升我们的使用体验,但是却会给我们带来泄露隐私的安全隐患。

目前手机App获取的隐私权限分为三类,核心隐私权限、重要隐私权限和普通隐私权限。

核心隐私权限:获取位置信息、读取短信记录、通话记录、读取手机型号等;

重要隐私权限:发送短信、发送彩信、拨打电话、使用话筒录音、打开摄像头等;

普通隐私权限:

打开数据网络、打开Wi-Fi,打开蓝牙、获取设备信息等。

如果这些隐私细腻被不法分子获取,我们手机中的各种信息将被别人得知,其中就包括联系人、短信信息、银行卡账号等,并被用于网络诈骗。根据《2017年度网络隐私安全及网络欺诈行为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下半年,在调查的852个Android手机App中,有98.5%的App都要获取用户隐私权限,用户想要避免被获取用户隐私根本没办法,但是至少还是有避免的措施的,比如在正规渠道下载App,对于一些无需开放给App的权限就禁止。

超能网专注于优质内容创作,致力于有价值传播,欢迎点击关注。


超能网


使用安卓手机的用户都知道,当你安装一款地图软件时,往往会弹出“是否允许该软件访问本机通讯录、短信、通话记录等”的弹窗,对于一个地图软件来说,如果需要使用“定位功能或访问GPS”,这样的权限申请完全可以理解。

但作为一个地图定位类软件来说,为什么会访问我们的通讯录?这不是明摆着窥探用户的个人隐私吗?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其实,尤其是大部分国产安卓软件,都会向系统申请一些与其功能不相干的权限,想方设法获取用户个人隐私信息,大部分软件厂商(开发者)都会给出一个理由:我们是在收集用户的使用习惯,做大数据调查分析,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和功能。

笔者认为,这句话也可以换个方式说,每个软件都会在后台收集用户个人信息,通过我们不知道的手段监控甚至出售我们的信息,要知道,个人信息在这个时代是多么值钱,互联网上频频出现个人隐私信息被出售给不法分子的新闻,而这些信息的很大一部分,正是通过笔者以上所说的方式获取的。

我们不能说所有的软件厂商(开发者)都会做出这种事,但手机中几十上百个应用,谁知道你的隐私信息会被哪一个软件泄露。

对于软件厂商(开发者)来说,收集到的用户个人信息,总有“用得到”的一天,而至于怎么用,想想都觉得可怕。

因此,笔者建议,在新安装应用后,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在系统内关闭与其功能不相干的权限,例如地图、浏览器类访问通讯录,视频播放软件访问位置信息,游戏类软件访问通话记录等。


最后,找靓机为你精心准备了各大手机品牌的手机使用技巧、评测合集。

如果你担心手机突然卡顿、发热、耗电快、网速变慢,或者对 “到底什么手机更好?” 这件事特别纠结,就来看看吧!

关注找靓机科技,然后回复【苹果】【华为】【小米】【OPPO】【vivo】【一加】【三星】【魅族】等关键词,即可获取合集!


找靓机


首先,大家一定要明白,世界有两个安卓,一个是世界通用的“ANDROID”,一个是中国版本的“安卓”。虽然都是安卓,但是两者有很大区别。

国外版的安卓,一般只能在谷歌Google Play商店下载软件。上传谷歌商店的软件,谷歌会专门审核,控制软件不让其滥用权限。而国内版的安卓,几乎每个手机厂商都会修改原生安卓系统,比如小米的miui,华为的emui,魅族的flyme等等都是基于谷歌安卓系统改的。

因为市场原因,谷歌进不来。加上国内手机厂商去除谷歌商店以及谷歌框架等原因,软件只能在国内下载。下载渠道有手机软件官网,比如QQ微信官网,当然也有很多类似谷歌商店的其它软件市场,比如酷安,应用宝,豌豆荚,华为商店,小米商店等等。

中国三大流氓软件巨头 腾讯 百度 阿里,是滥用手机权限的杰出代表,他们随意调用手机各种权限,跟软件无关的各种权限,甚至你不同意,就不让你运行软件。

这当然是在国内市场,国外市场安卓生态会好的多。

所以,为什么要读取联系人信息,

第一,没有人或者企业管控,可以说几乎为所欲为,为啥不读取手机联系人权限呢。

第二,读取联系人权限,其实不止联系人权限,其他权限,比如位置,通话等等权限也一并读取。对于公司有各种好处。滥用这些权限,对公司什么好处,那要看公司节操了。有些公司,只是公司内部分析数据之类。有些,通过联系人获取其他用户数据,至于怎么用,比如给他们发广告,黑市售卖这些数据等等可能性都有。

欢迎关注作者 阿豪观世界,展现不一样的世界


豪哥谈创业


作为一个软件开发人员,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当然会泄漏你的个人信息了。现在各种手机软件都会读取你的各类信息,而且当你点击不同意时,你会发现你无法使用这款软件,这让我们感觉很坑。其实,说来说去主要还是涉及各种各样的利益问题。结合我的个人经历,我暂时有关读取联系人信息的我大概分了两种。

发展用户型

说起这件事情,也比较好玩。作为一个单身了n年的我来说,当时着实把我惊讶了一番。就在今年情人节那天,我收到了一条短信,提示我有人把我在某款软件上设置为了暗恋对象,如果你也暗恋ta,你们将要匹配成功。我当时心想这是要脱单的节奏呀!差点就去下载软件了,但转头一想,好像那里不对。我就去搜了一下这款软件,网上解释,此款软件会读取你的通讯录好友的信息。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软件获取我的手机号码的原因了,而且同时还获取了我在他手机上的备注信息。此款软件,每读取一个用户得信息,就会给此用户发消息,而一些好奇用户就会注册,从而达到发展用户的目的。


巨大压力型

一个月前,我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那头说,我是某某贷款公司的。当时把我吓了一跳,我没有贷款过呀!难道有人拿我的信息被盗用拿去贷款了,一瞬间,luodai,zisha等各种有关负面贷款新闻浮在了我的脑海里。我在沉思中,电话那头说话了。你认识XX吗。我说怎么了。那边回复说,XX欠了我们公司多少钱,但是现在联系不上他了,希望你能联系他,告诉他归还钱财,不然他的征信记录会受到影响。原来XX下载了一了贷款软件,而软件读取了手机联系人信息。只要你不还款,他会给你的通讯录的每个联系人的打电话。贷款公司一个一个的打,在巨大压力下,你肯定会想尽一些办法还款。

其实,有许多软件不仅读取通讯录信息。还要读取你的位置,网站浏览记录等信息。都会对你的隐私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鉴于提问者只问了,有关读取通讯录的信息,所以其他方面不一一阐述。科技发展的今天,我们要想一丁点隐私都不受侵犯,几乎不太可能。不过我们可以降低隐私受侵害度。我们平时应该多加注意,不乱下载软件,不点击来路不明的链接,各种读取权限的功能尽量少些开启。


遨游文史世界


是否会泄漏隐私

肯定会泄漏用户隐私,APP不光需要联系人权限,还需要通话、短信、相机、GPS等一系列权限,这些信息会被APP收集起来,然后发送给APP云端进行保存。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打开腾讯浏览器,自动打开相机”事件,就是存在隐私泄露的可能。


为什么这些APP需要用户信息

现在互联网企业,都强调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信息的来源,就是每个APP获取到的用户信息,就比如你的联系人、GPS位置等信息。互联网企业可以根据用户的信息,来给用户进行相应的数据推送,当然也不排除一些恶意APP,搜集用户信息在网络贩卖。

为什么经常看到有人经常说我白天刚跟朋友说的一个物品,一会某些软件就给我推荐了,这就是这些软件获取了你的麦克风权限,我之前做过一个实验,把相关的麦克风权限关闭后,再也没有收到类似的推送


这些隐私是否有法律监管

目前,我国法律体系中与App权限有关的主要是《网络安全法》、《消费者保护法》以及工信部、网信办等部委发布的相关规定。其中,《网络安全法》第41条规定,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

但是,在现行制度安排中,对过度获取App权限的情况仍然存在处罚手段不够重,负责机构不明确等问题。这就导致了一些非法APP肆无忌惮地获取用户权限。

我相信,随着APP违法事件越来越多,国家在这块的法律也会相应的完善。


我们有什么办法关闭APP权限

在Android6.0之后,Android都会把每个APP的权限给列出来,用户可以选择关闭这个APP的某一项权限。

设置->应用->找到你想修改权限的那个应用,比如今日头条-> 点击权限,可以关闭麦克风、通讯录等权限。

当然有些应用比较恶心,你关闭了某个权限后,这个APP就不让你用了,遇到这种情况,我会考虑这个权限是不是该APP所必须的,如果不是,我一般都在直接卸载这个APP。


大猫玩程序


如果你使用不好权限管理,这些真可能泄露你的个人隐私。看其他朋友都回答的超级好,所以这里还是提醒下权限设置吧。

安卓系统将权限分为两类,一类是Normal Permissions,这类权限一般不涉及用户隐私,是不需要用户进行授权的,比如手机震动、访问网络等;另一类是Dangerous Permission,一般是涉及到用户隐私的,需要用户进行授权,比如读取sdcard、访问通讯录等。

一般情况下,安装应用启动时系统会自动询问该APP需要访问你的Dangerous Permission权限了,需要你的授权确认。当然这些是保证该应用没有取得root权限的情况下。

我的手机上面有66个应用访问了联系人,我设置的是总是询问,已判断到时确实该应用需要访问我的联系人时开放一下。

对于使用录音权限的同样,但对于经常需要语音服务的,就开放了允许,比如QQ,微信,唱吧等,你不开放就没得玩了~

顺便谈一点APP能否监听人谈话的话题,能不能呢?理论上是可以的,只要用户授予了APP相关权限,技术上是可以做到监听谈话的,至于做不做就看APP方想不想了。

至于是不是没有能力,我想对于该开发团队力量来说非常有能力的。然而这个过程需要APP有调用录音的动作,对于安卓这类程序反编译起来太容易了,会程序逆向分析的人很容易发现该动作,对于这么大的公司来说打击是非常大的,或许他不会这么做。

至于其他APP会不会就更难说了,现在语音识别这么简单,调用几个api分分钟就搞定,语音传输麻烦,文字传输简单啊,打个包发出去你也不知道发送了什么。

至于做什么用?自然是用于大数据分析,个性分析了,精准定位你的价值了,比如下面这位就知道你的消费观,知道你的兴趣爱好,知道你的胸大小~

点击头像关注我,带给您更多有趣有意义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