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的大街小巷到处是药店?

1771371


我觉得这个原因有很多,除了开药店有利润外,同时跟当前医院覆盖率低、院内买药不便,患者受商家广告影响为养生而吃药,人口基数增加病人变多等因素都是药店多的原因,而且随着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人们愈加重视起健康问题,药店多也是情理之中。

当前国内的医院才3万多家,其中公立医院才1.2万家,覆盖率很低。而且去医院买药需要经过排队挂号、看诊后才能够开处方拿药,对于小病患者来说是非常不便的。很多人都不愿跑医院,小病小感冒的直接买点药吃就解决了。而且在定点药店买药也可以刷社保,解决了慢性病患者频繁跑医院买医院开药的问题,所以药店是补充医院,多也正常。

病人在不断变多,需求在快速增长

现代人的不健康生活习惯下,导致了越多越多的病人,仅慢性病患者就突破了3亿,对药品依赖大。而且人口老龄化严重,保健品需求也越来越多;而一方面受到商家广告影响,健康人士也将保健品当成养生品来食用、送礼,所以健康需求快速增长的刺激下,仅仅保健品就养活了一大批药店,更何况还有其他很多高利润进口药品,药店不多才怪。

药店猫腻不少,利益驱动是本质

有人说什么东亚病夫理论,简直就是放屁,国外药店也多,难道也是病夫?而药店多的原因当然也跟利益驱动有关,药店猫腻不少,比如用低价感冒药与医院药店竞争揽客,进店推荐高价药品、推荐不知名的非品牌药拿高提成,还有卖进口药、保健品等高利润产品等。而药店也并非一本万利,事实上当下药店总数是比往年有减少的,这也是业态竞争结果。


医疗百晓生


我也奇怪这个问题老长时间,药店比粮店多,比超市多,而且现在的医药行业也出现了垄断现象,有的医药公司为了霸占市场,可以说是步步为营。以我的经历得知,50岁以后的人,每月的日常用药费用远远高于吃饭的费用。一是药价太好,以前常用的土霉素、四环素、感冒通等等常用药又便宜又管用,可现在药店几乎没有销售,全部换成高价药。二是身体状况不好,特别是幼儿及中老年人群身体素质太差。再看看制药厂,大大小小的城市,制药厂数不胜数,这也许意味着社会进步了,温饱问题解决了之后大家开始解决健康问题吧?!医药行业可能存在暴利,否则不会吸引那么多投资者,我个人认为不是什么好现象。


蒲公英4844457907030


为什么中国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药店?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说明开药店利润可观

人常说“黄金有价,药品无价”。我们买普通商品可以砍价,但去药店买药是不能砍价的,患者为了治病再贵也得买。

2、说明慢性病患者越来越多

当今社会,各种慢性病出现井喷,各大医院人满为患。如果得了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需要终生服药控制病情,所以药店和饭店一样不愁没生意。

3、说明老百姓自我保健意识增强

现在的药店,利润最大的不是药品,而是保健品,很多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把蜂蜜,蜂胶,蛋白粉,深海鱼油,西洋参,冬虫草,三七,阿胶作为日常保健品服用。

4、医保的普及

以前没有医保,老百姓买药全自费,有了医保后,患者只需花报销后的部分费用。

关注歧黄中医,请点击我头像右上角的“关注”,我会定期为你发送靠谱的中医药知识和个人临床经验方,为你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大家如果有问题,可以随时给我留言或发私信,我会抽时间回复大家的。


歧黄中医


为什么大街小巷到处都是药店?答:那是最赚钱的行业!昧了良心的店主,他們药价总要高出原来价几倍或10多倍,内行人总会知道。举个倒:同着一个药方子,有的店20多元,拿到另一个店40多元。有一种叫:《利肺片》同一个厂出,同着包装,商号,有的店15元,有的店36元,头胞拉定胶襄,有的店1毛钱一粒,有的店2毛钱一粒,最髙者1元1粒!等等不一一举倒。此种买卖前所未有!有人回复叫我也开药店。但是解放前邻居在镇上开药店,吃昧良心钱,巧妙用萝卜干代替人家救命用的人参。后来他家死绝了。引予为监,周边的都不会开药店!


青松1468688


要问中国的大街小巷为什么到处是药店,对于这个浅显的问题,从表现分析作答就是:大多数人时常买药吃,药店销量大,开药店赢利大,能发吃药人的横财!

中国内销商品中,消费量大,含金量高,而且家家户户都必需的,是房和药。房地产开发商都是富豪,开药店的都成了富翁!

市场经济的特点是竞争,商家的经营在赢销过程中申缩性很大,楼从一平方米几千元,可现在卖几万元,药从几角钱卖到几十元,这是市场经济允许的。要想挣钱快开药店,谁会不干呢?

而且从国家层面到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制药业也是财政收入的支柱。无商不富,没有这些商家去卖,制出的药如何变成货币呢?

现在的问题是虽药店多,买药方便,但药价越卖越涨,甚至涨的离谱,老百姓有点买不起啊!这是国家在拉动内需,扩大消费中,应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


中国的药店很多,真的是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2015年11月,《药品经营许可证》持证企业466,546家。其中,零售单体药店243,162家,占经营企业数量的52.1%,零售连锁企业和门店数量209,876家,占45.0%,法人、非法人批发企业13,508家,占2.9%。

2017年11月,《药品经营许可证》持证企业47.2万家,其中批发企业1.3万家;零售连锁企业5409家,零售连锁企业门店22.9万家;零售药店22.5万家。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公开数据,2006~2014年零售药店的统计:

这个数据是很惊人的!

因为药店数量太多,甚至有些省市出台了“开店限距”的政策。今年上半年,上海市放宽了原来的 300 米开店距离要求。海南省限制更大,旧标准中规定海口、三亚等市的开店限距为100米,儋州、 文昌、琼海等市的开店限距为200米。

众多的药店,到底服务了多少人?

据统计,上海每家零售药店平均服务常住人口 6412 人,而全国每家药店平均服务约 3000 人。也就是每家药店的服务人群大概是3000人,就是药店所在区域的3000人可能会去消费。但实上,中心城区药店密度较高、大型医疗机构和商业中心周边药店密度较高,郊区药店密度较低。这也不难理解,只有人多的地方,潜在消费者才多,毕竟药品是特殊的商品,在大型医院周围的药店尤其多。

药店多的原因在哪?

1.本小利大,风险小。这是大多人的第一想法,但是药品的开办要求还是很高的,要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就得费一番功夫,但是经营成本确实低,不少药企会主动上门推销,那么进货渠道不成问题。而且,只要经营得好,患者自然会去买药,可谓是坐等收钱!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出现安全问题,除非昧着良心干伤天害理的事~

2.部分患者认为医院开具的药品价格太高,喜欢选择外面的药店。殊不知,药品的价格是和质量挂钩的,真的是一分价钱一分货,况且现在实行药品“零差价”政策,这个方面会大大改善!

3.平常的小病,去药店买点药就能好,去医院费时费力,还得排队挂号。其实,这也是非处方药的价值所在。

但是,药店多了真的好吗?

1.许多药店纷纷打“价格战”,以低价位吸引顾客,低价就有可能在质量上打折扣,因为药企的利润是不会变的,这就是药店自己损失利益了,药店会这样干吗?

2.买药极大方便。出门就能找着药店,有个小病小痛的,也不用老远地跑到医院去挂号了,省了不少事。而且,还有24小时药店更是方便。

3.处方药的销售不合规范!

药店数量不断增加,这就要求药监部门要不断加强综合监管、加大假劣药品查处力度、不定期开展药品抽查送检以及GSP认证工作,从进货到售后实施全程监控,确保药品质量,让老百姓真 正受益。


问之之问


逃避不了倒闭的厄运,按理说有那么多的药店卖药,应该看到药价的整合,可以放心的用药了,其实,的是为了赚钱,开的药店。药是救人的,也是商店少不了的一个品种店,多年来这些药店终以服务人民生活受到人们的普遍好评,但是,近年来却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药店也成了坑害人的地方。这次药品降价,怎么药店没有行动,一切照旧。不是说药品采购由原来的医院对厂商的方式进行,改为政府统一采购,这样药品就有实现降价可能。原来的渠道是厂家直接与医院的方式进行,使这一方面的腐败现象经常发生,因此,很多干部因为腐败问题,经不起金钱的诱惑,纷纷倒在这个药品买卖里面。为改变这种状况,改成由政府直接采购,腐败的可能就将会大幅度下降,这样一来,药店就将减少,最起码要经得起时间和消费者检验和考验。


6353902879


归根结底在于: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就能挣钱。

1、开药店利润可观

人常说“黄金有价,药品无价”。我们买普通商品可以砍价,但去药店买药是不能砍价的,患者为了治病再贵也得买。其次药店经营成本低,不少药企会主动上门推销,能以较为低廉的价格进货。同时药品是暴利行业,利润空间极大。有时候成本只要几毛的药物,但是在药店就要卖出几十块。所以这块巨大的蛋糕就有的是人觊觎。

2、慢性病患者越来越多

现在社会,各种慢性病出现井喷,各大医院人满为患。去医院费时费力,还得排队挂号。如果得了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需要终生服药控制病情,所以药店和饭店一样不愁没生意。

3、老百姓自我保健意识增强

现在的药店,利润最大的不是药品,而是保健品,很多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把蜂蜜,蜂胶,蛋白粉,深海鱼油,西洋参,冬虫草,三七,阿胶作为日常保健品服用。

4、医保的普及

以前没有医保,老百姓买药全自费,有了医保后,患者只需花报销后的部分费用。

当然药店数量增加,确实便利了老百姓购药,但是其中也多出了一些风险,这就要求药监部门要不断加强综合监管、加大假劣药品查处力度、不定期开展药品抽查送检以及GSP认证工作,从进货到售后实施全程监控,确保药品质量,让老百姓真正受益。


林只做龙头


药品现在是暴利,医改后药店像雨后春笋地生长。现在的药品随便改个,中否中西否的药名,价钱就升上去了。走进药店里,五花八门的药品,我也糊涂了。我做了几十年的医务人员,也在药房干了多年,也接触了许多医学代表,知道药品中的暴利。比如以前的VC银翘片,小袋包装24片,国家批犮价1元25,,零售价1元50。其中还有回扣,现在vC银翘片一合二版要4元8角。这不是暴利吗?只是随便举个例子而已。其实我问过,其实以前的进价只要2角5分一袋。


璀璨人生618


药店与买药

可能开药房很赚钱吧,不然开药房的何其多。在敞舍周围半径不足五十米,竟有大大小小药房八处。药房间的竞争越演越烈,为了招揽药客推销药品推出了许多妙招,什么会员卡、会员日、购药记分,有奖销售……一块肥皂、一包洗衣粉……竞然打动了不少药客。 看来小恩小惠有时也管用。我也常去药房买些非处方药。到药房买药有利有弊,利在于;一是方便。出门不到五十米基本可以买到你要的药:二是省钱。药房买药要比医院买药便宜很多。一次在医院看病拿的药比药房卖的同类药贵了近一倍。三是省时。上医院看病特耗时,排队挂号,排队侯诊,排队检验……太多太多的排队,排的心焦,排的心烦,排的意乱。到药房买药弊在何处?弊在误诊。去药房买药多为自我诊断,按症买药,自我诊断是否正确,临床症状是否反映了身体的本质,没有科学诊断很难把握。易发生药不对症,误了诊其后果不堪设想。笔者主张把握不准的还是去医院确诊后,再去药房买药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