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说的“小米加步枪”,其中步枪究竟指的是哪些枪?

自食其果


抗战时期,八路军、新四军、游击队包括民众自发的抗日武装力量,由于得不到政府各种物资补给,所以我党号召抗日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荒种田、纺纱织布、办兵工厂等,既解决了吃饭穿衣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步兵枪械紧缺的问题。

(中正式步枪)

小米加步枪,实际上是有所指的,我党所在地陕北延安、八路军根据地太行山等北方地区,当地老百姓的口粮主要是小米;而八路军、新四军、游击队等手中的主要枪械就是步枪,甚至鸟铳、猎枪、大刀和红樱枪等。

所以,就非常顺口地叫“小米加步枪”,后来引申为我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人民军队,在极为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战胜了强大的敌人,建立了新中国,胜利可谓来之不易。

(汉阳造步枪)

抗战剧《亮剑》中,独立团团长李云龙说过一句话,“步枪是老套筒、汉阳造,膛线都磨平了,两个人都分不到一枝枪。”此话,确实令我等军迷印象深刻。

红军、八路军、新四军等后来的解放军高级将领,在建国后出版的回忆录中,事实上都有提出,所在部队不但缺统一的制服,而且特别缺枪械,不少人都分不到枪,就扎根红樱枪,或干脆提个烧火棍。

(三八式步枪)

现在,国内拍摄的影视剧中,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制服笔挺,人人都背着步枪,打仗的时候都有打不完的子弹,都是不符合历史真实性,特别是红军的时候,哪有统一的军服,都各穿各的衣服,由于条件艰苦,穿得破破烂烂似花子一般。

(莫辛·纳甘步枪)

我党所领导的武装力量除了国造老套筒、汉阳造以外,兵工厂生产了少量的八一式马步枪、五五式步枪,缴获了不少日军的6.5毫米三八式步枪、7.7毫22米九九式步枪,以及国军的7.92毫米中正式步枪、7.62毫米M-1903式春田步枪、英制7.7毫米李·恩菲尔德步枪,还有少量苏联政府援助的7.62毫米莫辛·纳甘步枪等。

(李·恩菲尔德步枪)

以上枪械,基本上都是5发栓动步枪,除了英制李·恩菲尔德步枪为2个5发弹夹供弹的步枪,没有一把半自动步枪,且口径五花八门,都不一样,给后勤保障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所以我党所领导的人民武装,武器装备非常落后。

但凭借这般落后的武器,在我党的正确领导下,在根据地人民大众的支持下,经过浴血奋战,打败了所有的对手,建立了崭新的新中国。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


国平军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中共领导的军队手中的武器很简陋,重武器严重缺乏,且物资短缺,不得不开展大生产运动满足部队需要。这里主要是指解放区,由于解放区的主要粮食是小米,而士兵手中的主要轻武器又是步枪,所以被称作小米加步枪。

中国军队当时装备的步枪其实多种多样。主要有中正式,汉阳造和三八式步枪,当然还有一些自造和仿制的步枪,如黄崖洞兵工厂制造的五五式步枪和八一式马步枪等等,也有来自国外的援助和购买的枪械,如恩菲尔德M1917和M1903斯普林菲尔德(春田),以及李恩菲尔德步枪和莫辛纳甘,甚至是毛瑟98K都有。可以说在当时的中国,你可以找到全世界绝大部分国家的制式步枪。

M1903斯普林菲尔德

汉阳兵工厂原称湖北兵工厂,由张之洞于1891年筹建,其生产的汉阳88式步枪是当时中国军队使用最为普遍的步枪,被人称作汉阳造(老套筒)。该枪仿制自格维尔1888型步枪,重4.06千克,长125厘米(带刺刀),发射7.92*57毫米的毛瑟步枪弹,有效射程500米。该枪在1895年便开始生产,1944年停产,服役时间超长。

汉阳88式

中正式步枪是仿制于毛瑟1924和98K,于1935年生产,重4.08千克,长111厘米(带刺刀),有效射程500米。该枪原本想成为标准化的步枪,用以取代汉阳造。而由于工业基础薄弱,质量参差不齐,所以到抗战后期才逐步开始普及。

中正式

三八式步枪是二战时日军普遍装备的请武器,又因为其巨大的防尘盖得名三八大盖,该枪重4.19公斤,全长127厘米(带刺刀)有效射程500米,其相对于汉阳造和中正式,精度较好。阎锡山的太原兵工厂据此仿制出六五步枪。

38式


军情解析


其实小米加步枪指得是在艰苦的条件下奋勇抗战,小米指的是生活水平较差,其中的步枪更多的是指装备落后的意思,当时的中国军队以轻武器为主,没有太多重武器。而这句话更多的是说当时我军自行解决吃饭难以及武器装备补给难的问题。

而之所以是步枪,而不是别的枪,原因就在于当时的八路军、新四军、各地游击队等部队中轻武器中步枪占据了绝对的主力,像轻重机枪、冲锋枪、手枪等虽然也有,但是整体数量肯定是不如步枪的,毕竟这是一个步兵最基本的武器。

而在当时条件下,这里的步枪主要是这几个型号,三八式步枪、汉阳造步枪、边区自产武器等等。

首先说三八式步枪,这是日军的主力步枪,因此和日军伪军的作战中经常缴获的就是这种步枪,而且弹药补给较为方便,直接用缴获的日本人的子弹,这是其相对不别的步枪的一个优势。而相对于当时中国自产的一些步枪而言,由于日本的工业水平较好,其质量比较好。三八式步枪由于较长,其射击精度高,间接上也能达到节约子弹的效果,这对于弹药生产能力差的八路军等来说是很好的。而这款步枪在我军中一直服役到了抗美援朝战争早期,最终才被苏制武器替换。

其次就是著名的汉阳造步枪了,在此前的红军时期,红军缴获并装备了大量的汉阳造步枪,而且在口径上其和ZB26捷克式轻机枪、马克辛重机枪是一样的,弹药补给问题解决起来不难。不过其实汉阳造步枪是比较落后的,其原始设计是1888年的,落后于日本三八式、我国的中正式等。而中正式由于生产数量不大,再加上投入生产较晚,因此实际流入我军的并不多。

而在抗日根据地,当地兵工厂也自产了一些步枪,比如八一式骑枪等等,但是受制于产能,实际生产数量不多。


战争之王


“小米加步枪”指的是当年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广大抗日民众进行抗击侵华日军过程中,由于补给极端匮乏,抗日军民只能吃的自己种,穿的自己织。在这种情况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成为解决吃饭难以及兵器补给难问题的关键。

小米(谷子)是太行山人民的主要口粮,“步枪”是指抗击日军所使用的武器以轻武器为主,相当落后。

训练

所以这里的步枪涵盖的范围是比较广的,有中正式,有汉阳造(即老套筒),当然还包括缴获的三八式,只要是轻武器,都可以归到其中。这些枪大多数较之日军用的主力步枪三八式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且说“汉阳造”步枪!

该枪是汉阳兵工厂的经典之作,曾是中国军队的主力枪械。无论国民党军队,还是八路军、新四军和游击队,都大量使用“汉阳造”,也就是俗称的“老套筒”。而且该枪的生产一直持续到1944年。产量约在108万支以上,是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用量最大的枪支型号。

汉阳造

初期生产的“汉阳造”,在枪管外加装一个隔热护手的套筒,1904年起,去除了这个实用价值不大的套筒,并将枪管加粗。之后,“汉阳造”又出现多种改进型,设计更趋合理。直到1944年停产,“汉阳造”前后生产了将近半个世纪,总共生产了近110万支。

汉阳造

汉阳造是抗战期间唯一能在白刃战中与日军三八式抗衡的步枪,这是因为该枪较长,而且所配的制式刺刀全长51.8厘米(刀身39.5厘米),重约0.566千克,刺刀式样为单刃偏锋。但是,射击效能是远弱于三八式的!

有啥区别

可以说,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需要我们倍加珍惜!


军林纵横


小米加步枪指的是解放战争,小米的由来是我军指战员`地方干部的薪饷是用各地小米的价格折算边区币分发,这是小米的来由,步枪是解放军的主要装备,东北野战军以三八步枪为主,华北野战军步枪很杂,三八式丶中正式`英七七什么都有,为补给方便各部队统一调配口径一至的步枪以达到一个营或连只补充一种口径的子弹,这种调配步枪口径的方式也在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中实行,但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打的仗多,缴获也多,很快便扭转了武器的劣势,这时,汉阳造老套筒基本退中了中野华野的装备序例而用来武装地方部队和民兵,这就是我们靠小米加步枪打败国民党的由来。


王金海170657262追求


小米加步枪意指生活差,装备落后,吃的是粗粮甚至有的都不算粮食,拿着轻武器有的军队都使出了大刀作为常规武器。装备落后的我们硬是用大刀长矛击败了装备优良的日本侵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