贍養10位老人!漣水這位好人感動了整個江蘇

剛過弱冠,勇挑家庭重擔,

獨自拉扯6個弟妹長大成人;

生活窘困,卻接連收養2個女兒,

直到成家立業;

親人孤老,義務照顧晚年,

為10位老人送終

......

這樣的事並不是只在電視劇中存在,在梁岔鎮陳溪村,這個暖心故事已經演繹了52個春秋。故事的主人公左長年,用他的淳樸、善良和堅守,用他最真實而平凡的行動詮釋了血濃於水的親情和孝老愛親的真諦。

突遭變故,勇挑家庭重擔

今年72的左長年,1947年出生於梁岔鎮陳溪村汪圩組,是家裡7個兄妹中的老大。從小勤奮好學的他,在18歲那年,中專畢業,分配到了省海洋漁業公司機要科從事譯電員工作,還交往了一個上海女孩,前途一片光明,同事們也很羨慕。

1968年

可誰知,厄運卻悄然降臨。1968年,意氣風發的左長年,接到了家裡寄來的信,母親生病去世。當他還沉浸在母親去世的悲痛中時,在縣城工作的父親卻在1年後重組了家庭,將6個弟妹留在了村裡的爺爺奶奶家,不再過問。最大的妹妹16歲,最小的弟弟才5歲,年過古稀的爺爺奶奶手足無措,所有的希望都投向了左長年。

“孝心的過程是苦的,但我不怕,我必須撐起這個家。”年僅23歲的左長年義無反顧地承擔起了一家9口的生活重擔,也主動與女朋友分了手,並將每個月的工資都寄回了家。

但這,卻還不能在鬧饑荒的年代,保障老人與弟弟妹妹們的溫飽,家裡經常兩三天都吃不上飯。於是,他硬著頭皮,每個月,還要向單位借錢,來補貼家用。時間久了,單位的同事們議論紛紛,一次在到財務科借款時,會計不耐煩地說道:“你怎麼又來了。”左長年一句話也沒解釋,小心翼翼地走完手續領了借款,直接就奔向了郵局。回到宿舍,左長年默默地擦拭著眼角“被風沙迷了眼睛”而流下的淚水。

“我家裡有6個弟妹,2位老人,你和我在一起,就要連他們一起照顧。”經村裡人介紹,左長年認識了妻子王樹珍。初次見面的這句話,讓王樹珍至今記憶猶新,也一起承擔起了這個家庭的重擔。

1976年

1976年,左長年因為拼命工作,日夜加班,患上了胃出血和肺結核等疾病,病情十分嚴重,一度在上海入院昏迷三天。可三個月後,回老家修養的他,不僅養起了雞鴨,還堅持參加集體勞動賺取工分,補貼家用。

1981年

屋漏偏遭連夜雨。1981年,肝炎傳染病流行,兩個弟弟一個妹妹相繼感染,左長年立即請假回家,將他們送到了前進衛生院進行治療並悉心照料,2個月的時間,花費了500多元,終於將他們的病治好了。可左長年卻又欠了單位近2年的工資。

1983年

為了更好地照顧家庭,也伴隨著兩個兒子相繼出生。1983年,即將提幹的左長年主動放棄機會,申請調回家鄉。經組織同意,調往了位於淮安的省運河航運公司。

1985年

時間飛逝,妹妹們相繼出嫁,兩個弟弟的婚娶又成了左長年的心頭病。1985年,大弟弟左長中要結婚,原本,一家人就擠在不到30平米的小房子裡,沒錢為弟弟新建房屋的左長年將自己的房間讓給了左長中,自己和妻子,睡到了小廚房的稻草裡,這一睡就是2年。1987年,小弟弟左長友又面臨結婚,左長年拿出全部積蓄又向單位借了不少錢,為左長友搭建了自己的房子。

“我做的都是應該的,可這麼多年,如果沒有黨和政府的關心、幫助和支持,我肯定熬不到現在。”回首過往,左長年對自己的善舉隻字不提,掛在嘴邊的只有對黨和政府滿滿地感激。

守望相助,多了兩個女兒

1983年

“哥,你幫幫忙,抱回去一個吧,我實在養不起那麼多人。”1983年,最小的妹妹因病去世,留下了4個女兒,家庭貧困的妹夫悄悄地找到了左長年。雖然生活依舊艱辛,但看到妹妹留下的孩子們,尤其是最小的外甥女才2個月。左長年心疼不已,二話沒說,將嗷嗷待哺的小外甥女抱回了家,變成了自己的“女兒”。

有了“女兒”後,左長年比對兩個兒子更加用心地陪伴和照料。為了保證“女兒”的營養與健康,左長年寧肯自己餓著,每個月也要擠出4斤糧票出來,購置乳兒糕,每天夜裡都要醒來三四次,攪拌給她吃。從蹣跚學步到茁壯成長......一晃20年,“女兒”也長大成人,在揚州安家立業。

1993年

1993年,生活逐漸好轉的左長年又接到了生活困難的小舅子求助,將4歲的侄女過繼給了他,讓他又多了個小“女兒”。當時,村裡很多人都不理解,說他是“撿破爛”的,什麼都往家裡“撿”。“看到這麼小的孩子挨餓受凍,我的心就揪了起來。讓家裡再多個女兒不是也更熱鬧。”在左長年的悉心培育下,漸漸長大的小“女兒”懂事乖巧,學習優異,順利完成了大學學業,如今在南京市機關醫院工作。

親人孤老,義務照顧晚年

“百善孝為先。”在左長年看來,孝敬老人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除了通過口口相授的故事來教育和引導孩子,他更多的則是以身作則,用自己的一舉一動,讓孩子們直觀地感受到孝道的傳承。

“親有疾,藥先嚐,晝夜侍,不離床”。在先後送走爺爺奶奶和父母親後,左長年還長期承擔起了贍養岳父岳母、叔丈人叔丈母孃、舅媽甚至是繼母的責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左長年從無怨言,細緻入微地做好每一次護理,陪伴著一位又一位老人度過人生的最後一段路,並忙前忙後地處理後事,也被人稱讚為“三家女婿”。

2015年

2015年起,左長年的姑媽由於兒子在外打工成了空巢老人,他又主動承擔起照顧老人的責任,不僅堅持一日三餐將熱乎乎的飯菜送到老人手中,還幫助老人收拾屋子,陪伴聊天拉呱。每當老人身體不適時,他第一時間到老人身邊問寒問暖,送醫就診;每當老人遇到有什麼不愉快的事情時,他會想盡辦法,耐心開導,使老人開心釋懷。“盡心盡力照顧老人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這談不上什麼付出,更談不上什麼感動。”左長年淡然地說道。

做一件好事容易,難的是五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做好事。從青蔥歲月到滿頭白髮,左長年用半個世紀的時間,充分詮釋著“懷德於心,踐孝於行”的真諦,他用愛心和堅韌撐起了一片大愛天空。(姜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