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老家农村人均有多少亩土地?主要种植什么农作物?

泽田鲜农业莫老爷


你的老家农村人均有多少亩土地?主要种植什么农作物?

我的老家在山东省菏泽,也是全国闻名的“牡丹之乡”,位于山东的西南部,也被称为鲁西南。菏泽的故名也叫做曹州府,地属于平原地带,这里人均耕种土地在1.5亩左右,当然了有的村会多一些,有的村还会少一些不到1亩的都有。菏泽的天气特点是夏天炎热,冬季也比较寒冷,一年四季很分明。春天雨水比较少,到了夏季有时也会下大雨,但总的来说多年来一直都是风调雨顺。菏泽地区全年阳光都很充足,适宜很多种农作物的生长,因此在我老家当地就有多种农作物产品。
菏泽一年可种植两季作物,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等;经济作物有棉花、西瓜、花生等;蔬菜类的有白菜、红(白)萝卜、豆角、芸豆、香菜等等;水果类有苹果、桃子、梨子等等,要一一说出来那就太多了,在此不再罗列。

菏泽的牡丹非常漂亮,有菏泽牡丹园种植的万亩牡丹,每年四月份是牡丹盛开的季节,欢迎到菏泽来欣赏牡丹。


农大知事


我出生在甘肃天水,天水人口居住不均匀,有的区域人多地上,有的地方人少地多,像清水地方一家有二三十亩,我是麦积区的,我们反正我们家种地七亩地,甘肃天水气候宜人,种植葡萄,花牛苹果是国家地理性标志产品,是国家地理保护产品,花牛苹果和美国蛇果,日本富士,都是世界保护名录,绿色出口基产品。

天水辖区,天水主要产水果,小麦,花椒, 杏,梨,葡萄,蔬菜。

下曲葡萄产地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下曲村,面积10018亩,年产葡萄约16000吨,形成了下曲葡萄万亩基地,基地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土质纯净,土壤无污染,属于优良的生态环境地区,基地所产葡萄以其色泽鲜艳,果形美观,香甜爽口,营养丰富,耐贮运等特点而远销国内十多个省市,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下曲葡萄”已有三十多年的种植史,由于多年来的规模化管理,已达到国家绿色食品标准,自2002年以来在连年检测中被认定为国家A级“绿色食品”并颁发证书。选送的下曲(巨峰),花牛苹果。

天水的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7%以上,有146万农业生产劳动力,农民素有栽植苹果的传统习惯,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栽培技术和果树管理经验。兴果富农已成为全市各级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公识,在全社会形成了各方配合,齐心协力抓果品、促发展的良好氛围,果品产业真正成为天水农民增加收入的支柱产业和最大项目。

截止2007年“花牛”苹果栽培面积40万亩,年产量近30万吨。“花牛”苹果成熟期比红富士早一个月,正值我国中秋节和国庆节上市,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花牛”苹果上市早的特点使其价格高,销路畅 。除全国各大中城市外,还通过外贸及民间贸易销往香港、泰国、印度、东南亚及俄罗斯等三十个国家和地区。






用真心配你75147479


真有点不好意思说我们老家,吉林南部山区,紧邻长白山。绵延的高山一望无际,仅有的一点平地才是耕地,还有一些半山腰开垦的荒地。人均耕地在1.2亩左右,小亩的。

挺悲催的是吧,人均1.2亩,这是水田。如果是旱田的话,是一人几根垄,折算的耕地面积。因为平地太少,耕地的长短也小,所以按几根垄算。

主要种植玉米、水稻、大豆。还有一些在河滩上开荒的,收几斤算几斤;除此之外还有些在山上开地的,都是以前林业管理较为松散时期,现在不行了。也是种植的玉米、大豆,还有一些在深山种植人参的,这个是比较有利润的。除此之外,其他种类作物种植的减少,现在的高粱也没了,还有少量的糜子、小米等作物。但是这个地区大米是比较好,种植技术都是朝鲜族传过来的。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在我生活的农村,人均大约有五、六亩山林、地、田吧,具体的精确数据我不知,因我不是农户,只约猜个大概数据喽!

不同的地域出产不同的物种,都看土质适应哪种产物的生长。每种植物需环境、土质、品种、植物需求,都会影响它的生长。

在我们这片山林中,种(香、冷、香樟、桂花、棦楠、白果、板栗)树或各类竹子,山地离家稍微近点种(玉米、蔬菜、油菜),田就有三、四十公里山路,种(茶、枙子花)之类,轻便植物喽!






满足168622219


我们老家在皖西南大别山区。如果光算田地的话,一个人平均大概3到5分地,一家几口人大概一亩多地两亩地不到的样子。

这主要说是田和地,当然因为在山区田地比较少,主要是每家每户都有一块山。我家山大概有十亩左右。后来我父亲将我们家的山开出了一片茶园地,大概有四亩左右。

我们那边主要种植水稻,玉米桑树和茶树。水稻基本上是用来自家吃的。玉米少量的用来喂猪。以前小时候家里还种小麦。后来渐渐就没人中了。高粱也种过一段时间,油菜花也有。但这些都不是主要的。

我们老家的主要经济收入,一方面是养蚕。另一方面就是茶叶。当然最近几年种植灵芝,天麻茯苓的也比较多。这些中药材最近的价格相对比较高一点。

山里面主要是松树,杉树以及各种灌木杂树。以前我们家后山有一片林场是国营林场,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时候,开垦了大量的土地,用来种植茶树和杉树,现在荒废了。前几年有人承包了1500亩,想把它开发出来,养猪养牛。大别山的土猪肉是非常有名的。

不过现在农村劳动力大部分都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不多,所以很多土地都荒废了,没人种植。基本上情况就是这样。



农家许小河


种植的主要有:小麦,玉米,洋芋,菜籽,其他如葵花,大蒜,黄豆,胡麻,荞麦等量都不大。


天水特产


我是山西太原的农民。我们离太原市中心约17公里路程。人均土地4.5亩,主要种植小杂粮。特产大红果





落雪无声194339053


以前刚下户分的有好土,有坡台土,土壤很薄的折成算,可能有0-5亩连田有一亩多点。有有水稻,小麦,玉米,红苕,油菜,花生,大豆,莲藕,红高粱,绿豆等











良民大大的好544


我老家是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地处晋冀蒙三省交界。这边地不多,人均大概只有一亩多一点。我家四口人只有五亩地。有的人家多一点四口人大概八九亩地。


主要种植玉米,谷物,向日葵,土豆。基本上玉米和土豆多一点。受气候影响,一年也只能种一季。整体收益不高。其他零星也有种菜和水果。比如豆角,芹菜等。近一两年老家搞了一个蘑菇种植基地。


肖小笑笑1


想说的是小草老家的地确实很少,在刚承包到户的时候,小草家是8分田一个人。可大家都知道的情况,那就是改革开放之后,以前在村内外迁或者是“逃难”的人可以自由的回来了。



而我们村也有两户大的家庭迁进来,他们是外出的两兄弟,一个是从外省回来的,一个是本省其他县的,很不幸的是他们每人都有三个儿子,另一人还有一个女儿。就这样他们回来就又得重新分田,我们村本来耕地就少,这样又突然之间的要增加十多个人,以至重新分配之后,每个人的耕地就只有不到7分田了。到了如今就更不用说了,人均耕地还不到6分田,这还是很多人没有再次分配的情况下,当然那些去了城市的,他们的耕地也没有退出。

在小草家乡,大家种植的农作物则基本是水稻,因本来就耕地不多,相对来说集体的土地也没有多少,可以说我们那儿的土地能利用的已全部利用,才有了人均6分田,可见,再想有其他大面积的作物种植是完全没有办法的了。

而除了双季水稻,最多还能种植的就是油菜,油菜虽然利润不高,但要投入的成本也很少,种子可以说基本不要钱,肥料每亩50斤左右就够了,至于农药,我们那里的油菜可是从没用过,除了这些最主要的就是自己的劳动了。这样一季的油菜种植下来,虽然每家耕地不多,却也能满足全家一年所需要的油料来源,这可比市场上的各种转基因大豆油香得多,也安全得多了。

这就是我们那儿农村的现状,想大发展农业种植是没有多少希望了,而果园种植也因没多少其他的土地可进行大面积播种。如今,我们那里的农民为了增加耕地的收入,已出现了很多的水产养殖户,因为不进行这样的改变,靠粮食种植还不如抛荒外出打工。可以说我们村的情况也是很多南方省份的情况一样,农民人多地少的困境不是一下子能解决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