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龄39年退休的退休金和35年工龄的退休工资计算方式一样吗?

18762523938


事业单位中,工龄与退休金挂钩吗,35年和40年工龄退休金相同?


大家都知道,在机关事业单位中,待遇福利好,退休金比企业高不少,退休金相当于退休人员的收入,是当下备受关注的问题,很多人说在事业单位,工龄时间越长所拿到的退休金也越多,不是只交十五年就够了,但也有网友说35年和40年工龄退休金相同,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般来说,退休金与缴费年限、个人账户累计额相关,在职期间缴费金额相同的情况下,40年工龄比35年工龄的退休金高。

领取养老金需满足两个条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按照国家政策和干部管理权限,由有关部门审批退休;累计缴费满15年。

而事业单位发放养老金,没有35年和40年档次,都按照35年以上工作年限的,按90%的基本工资发放。

因此事业单位退休人员,35年工龄和40年为同一档次,但拿到手的退休金还是有区别的,根据工资比例有所差异。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文:湖北中公事业单位


湖北事业单位信息发布


退休待遇的工资计算方式与退休人员的身份相关。

如果是事业单位职工,将使用事业单位职工的退休工资计算方式;如果是企业职工则选选企业职工的退休工资计算方式。

事业单位规定,35年以上工龄的,可以按照基本工资的90%计发退休金,再加上一些职级生活津补贴。不过这都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前退休人员的计算方法。

当然,在各地中人正式养老金方案还没有出台之前,对2014年10月以后陆续退休的中人,各地仍然统一使用2014年9月以前计算退休工资的老办法计算待遇。另外,在2014年10月到2024年9月这10年的过渡期内,机关事业单位中人釆取新、老办法对比计算养老金时,也仍然会釆用这种老办法来计算中人的退休金待遇。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城镇职工中人的养老保险可以分为三个账户,即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在三项公式中,39年工龄和35年工龄所涉及的缴费年限、缴费工资、个人账户储存额、社会平均工资、退休年龄等有关要素不同,因而计算出的养老金肯定不同。

因此,在同等条件下,39年工龄肯定要比35年工龄的人养老金要更多。因为39年工龄的人,不仅仅比35年工龄的人多了4年工作时间,在同等条件下还意味着多了4年缴费年限、4年缴费工资和发展变化后的社会平均工资,等等。

当然了,如果在不相同的条件下,也有可能35年工龄的人,缴的养老保险费比39年的多、社平工资更高,因而退休时计算的养老金要比39年工龄的多。

一个企业内工龄不同,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基数、工资不同,或者是工龄相同,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基数、工资高低不同,最终计算出的养老金高低也自然不同。所以说,同年参加工作同年退休的人,有的退休后的养老待遇不同,也就不必感到奇怪了!

39年工龄和35年工龄退休工资计算方式一样吗?相信题主心里应该有答案了。


叶公来帮忙


我们知道,现在的基本养老金,包括个人账户养老金(以上假设二人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应该是相同的)。还有基础养老金,和一项过渡性养老金。注意:在计算基础养老金时,39年工龄比35工龄的多了4年工龄。在计算过渡性养老金时,39年工龄比35年的还是多了4年视同缴费年限。在整个基本养老金计算中,39年工龄比35年工龄的,相当于多了8年工龄。

据估算:当社平工资4000元时,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等于0.8000时,每差一年工龄,大约养老金差88元左右。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各地区计发过渡性养老金的计发比例有1.2%的,1.3%的,还有1.4的。请实际计发结果,以当地社保计发规定为准。


老同学155005425


按照原来的退休标准:

若工龄39年和工龄35年,退休时计算是:

例:1.按国家规定:去年社平工资平均数十缴的养老保险十工龄二退休金,

2.基养老金是15年,在这个基础5年一个坎,以此类推,35年刚刚上坎,39年还差一年上坎,那么39年在这三年缴的养老金和多三年的工龄外,

39年十(三年养老金)十(三年工龄二共3元)二退休工资,同一年退休,比

35年大概多100多元钱。

(以上是我个人掌握情况,不包括2017年)


昙棣


你所问的是“计算方法”,明确告诉你是一样的。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最低为60%,最高为300%。

一般企业职工缴费指数为60%,40年工龄也就3000左右。而有的人最高可达这个数的五倍,那就不是一般人了。


顺礼成章LSL


三十九年工龄你是和谁比呢,你今年多老了,是那一年参加工作,又是哪一年退休,是下岗自己交的是低的标准还是最多的标准。

我说一下六十岁以上女性男性在十二年前退休,工龄三十年的。不管你再怎么涨了十二年,也不到二千元,因为基数太低。七十岁人工龄四十一年。能涨到三千元也没几个人。

六年前退休人三十一年工龄一千二百元,涨六年二千四百元,四十一年工龄退休金一千四,涨后二千九元。

而今天退休三十一年九百元,四十一年二千七百元。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差别十年时间差一半呢。原因是国家对九三年以前的工龄,每年多四十元,十年多四百元。

加上每次涨时有倾斜政策,缩小差距高的涨的少,少的多涨些。

九三年以后交纳养老金,

算法一交养老除以平均寿命计发月数(一般以七十六岁)。

第二当年退休的平均月工资乘年限工龄再乘每年的所交年数的百分比,比如交一年养老金乘百分之一。交十五年乘百分之十五。

九三年以前有视同交养金,还有过渡金。

具体怎样算网上套公式去。


太阳出来暖洋洋张爱琴


过去的计算方式我不清楚,按照现在的计算方式的话,只要您工作的时候一直有缴纳社保,那么39年和35年肯定是不一样的,多缴纳4年,大概每月可以多领取几百。

退休金计算方法: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缴费年限累计满115年及其以上者,基本养老金按以下办法计发: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十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本人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有独生子女证的,增加养老金总额的5%。1998年9月30日及以前参加工作的,另有过渡性养老金。

影响养老金多少的3个因素:

1.退休时上年度省平工资(省平工资每年都在增加,养老金也就逐年水涨船高。所以,退休时间越晚,养老金越多)

2.本人缴费年限(包括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为缴费年限。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越多)

3.个人账户储存额(缴费金额越多,养老金越多)。 注意:各地规定会不同,应以参保地的政策为准。


卡宝宝金融搜索平台


你提的是”计算方式”,我认为,计算的方式在同一个领域、同一个区域是一样的(都是一种计算方法)。如:都是企业退休,都属一个区域,计算退休时的养老金的方法都一样。

不同的是:39年工龄和35年工龄所涉及的工龄年限、缴费金额等有关数据的不同,因而,计算出的退休养老金就不同。因此,通常情况下,39年工龄就比35年工龄的退休养老金相对要高。

也有可能35年工龄的,缴养老保险金要比39年的多,退休时计算的养老金要比39年工龄的多。

一个企业内工龄不同,缴养老保险金的缴费金额不同或者工龄相同,缴养老保险金的金额多少不同,计算出的退休养老金多少就不同。

所以说同年参加工作,同年退休的人,有的退休养老金不同,就是这个原因所致。

谢谢!不足之处见凉。



甲午金秋


企业退休养老金主要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组成:
  1、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
  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3、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
  计算公式为: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
  4、过渡性调节金以当地现行标准为基数,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计发。2015年及以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过渡性调节金。
  1.个人平均缴费指数为0.6时,经测算账户储存额为8273.52元,计算退休金为1564.49元/月。其中,账户养老金=8273.52÷139;基础养老金=[3163+(0.6×18+22)÷(18+22)×2630)]÷2×40÷100;过渡性养老金=(0.6×18)÷18×2630×1.3%×21.5。
  2.个人平均缴费指数为1.0时,经测算账户储存额为13788.12元,计算退休金为1922.88元/月。其中,账户养老金=13788.12÷139;基础养老金=[3163+(1.0×18+22)÷(18+22)×2630)]÷2×40÷100;过渡性养老金=(1.0×18)÷18×2630×1.3%×21.5。
  3.个人平均缴费指数为3.0时,经测算账户储存额为41365.36元,计算退休金为4134.85元/月。其中,账户养老金=41365.36÷139;基础养老金=[3163+(3.0×18+22)÷(18+22)×2630)]÷2×40÷100;过渡性养老金=(3.0×18)÷18×2630×1.3%×21.5。
  参保人员无论男女都是一样,缴费基数越高,缴费时间越长,退休后的养老金就会越高。

把自己融入自然


这个问题问的有点莫名其妙。不是没有可能35年工龄养老金高于39年工龄的养老金。为什么呢?养老金计算办法是每个月养老缴费金额为分子,对应的当月社平工资为分母。把你所有缴费逐月代入公式,最后是一个指数。1992年开始实际缴费以后,每个人缴费基数不同,缴纳数额不同。外企,合资企业等按照上一年社平工资的3倍为基数,有的人则按照社平工资的60%的40%为基数(各种协管员托底安置人员按照此比例缴纳),这个差距好大。所以,同样的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以及缴费期时间相同前提下,工龄长养老金高。基数不同,缴纳比例不同,就不一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