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敏真的抢了陈圆圆吗?刘宗敏最终下场如何?

李宣泽


到底是谁霸占了陈圆圆?真的是大将刘宗敏吗?按照清朝史学家的说法,刘宗敏也不肯背锅:老吴家是我抄的不假,但是我可没留用陈圆圆,我把她拿去献给别人了。而据这位史学家说,吴三桂之所以没有穷追李自成,也是因为陈圆圆旧情难忘替李自成说了好话,劝说吴三桂适可而止。

这位清朝史学家叫王朝,还有几个名字叫抱阳生、抱阳居士,一生专攻史料考据,他写的《甲申朝事小纪》,被认为比《明史》更真实可靠。王朝的《甲申朝事小纪》虽然“专辑朝野阙失”,但还是给陈圆圆做了传。

按照《明史》记载:三桂奉诏入援,至山海关,京师陷,犹豫不进。自成劫其父襄,作书招之,三桂欲降。至滦州,闻爱姬陈沅(陈圆圆)被刘宗敏掠去,愤甚,疾归山海。

但是这里面只说陈圆圆是被刘宗敏抓去了,并没有说他自己留用,李自成当年送给刘宗敏的是崇祯的长公主(也就是小说中的独臂神尼):“(崇祯)剑击长公主,长公主绝而复苏,舁至,令贼刘宗敏疗治。”而刘宗敏后来也被清军抓去了:“获刘宗敏、宋献策。于是斩自成从父及宗敏于军。”

《明史》语焉不详,但《甲申朝事小纪》则记载得很详细:陈圆圆“声甲天下之声,色甲天下之色”。已经是总兵的吴三桂慕名以千金求购,但是却被崇祯的老丈人之一、田妃之父田畹(田宏遇 ,先后任游击将军、锦衣卫指挥、左都督)捷足先登。而田畹收购了陈圆圆也不是自用,而是要献给女婿崇祯,可是崇祯当时正内忧外患焦头烂额,就是把嫦娥送给他,他也没心情当猪八戒,于是“帝漠然也,旋命之归畹第”——退货了。

有一天田畹请吴三桂喝酒,陈圆圆就在酒席上高歌一曲“高山流水”,没心没肺的田畹还帮着打拍子(击节),全然不知道“高山流水”后面还有三个字:“觅知音”。陈圆圆这首歌当然是唱给山海关总兵、拥有尚方宝剑的青年将军吴三桂的。这仨人正又喝又唱其乐融融的时候,边关急报传来,把田畹直接吓瘫,跪着爬到吴三桂面前:“贼来了,救命!”吴三桂端着酒杯提条件:“能以圆圆见赠,吾当保公家先于保国也!”

吴三桂得到陈圆圆没新鲜几天,就被派往山海关,然后就是李自成破城,吴三桂的老爹吴襄和陈圆圆都成了俘虏。而刘宗敏抓捕吴襄和陈圆圆那是奉命行事,因为当时的情况是“勋戚、文武诸臣共八百余人,送宗敏等营中,拷掠责赇赂,至灼肉折胫,备诸惨毒。征诸勋戚大臣金,金足辄杀之。”这项工作在当时有个比较文雅的名词,叫做“拷饷”,也就是为李自成的大顺军筹集军饷。

虽然正史记载李自成“不好酒色,脱粟粗粝,与其下共甘苦”。因为不解风情,李自成的前两个老婆都出轨了:韩金儿被杀,刑氏跟部下高杰叛逃到洪承畴军中。但是李自成京城之后当然是住进明朝皇宫,虽然崇祯比较节俭,但是金碧辉煌的皇宫还是让李自成大开眼界,于是就问投降的太监:“都说后宫佳丽三千,怎么一个好看的都没有?”太监就是太监,不但少零件,而且没骨头,为了讨好李自成,就把陈圆圆“推荐”给李自成:“有一圆圆者,绝世所希,田畹进帝,而帝却之,今闻畹赠三桂,三桂留之其父吴骧第中矣。” 李自成有刘宗敏这样的超级打手,还有啥不能如愿的?于是李自成大明皇宫里见到了陈圆圆并惊为天人(自成惊且喜,遽命歌……甚嬖之),而且看在陈圆圆面子上,赏给吴三桂四万两白银。

李自成与陈圆圆在大明皇宫春宵苦短暂且不提,话说吴三桂接到老爹吴襄的鸡毛信,马上带领大军往回赶(三桂得父书,欣然受命),可是走到半路上,一个侦察兵打探消息回来了。吴三桂问:“我家咋样了?”侦察兵回答:“被抄了。”吴三桂没当回事儿:“我回去就还给我了(吾至当自还也)。我爹呢?”侦察兵回答:“被抓起来了(为闯拘絷矣)。”吴三桂还是没当回事儿:“我回去就会释放了(吾至当即释也)。陈夫人可还安好?”侦察兵回答:“被闯王拿去用了(为闯得之矣)。”一听这句话,吴三桂马上跳了起来:“李自成这事儿干得太不地道了,我跟你势不两立!”吴三桂在中军大帐急得发疯,拔出剑来对着桌子一顿乱砍,然后就“义正辞严”地给老爹写了一封信断绝关系:“父既不能为忠臣,儿安能为孝子乎?儿与父诀,不早图贼,虽置父鼎俎旁以诱三桂,不顾也。”意思是我要跟李自成玩儿命,至于李自成是把你蒸了还是煮了,我都不管了。

李自成的大顺军当然打不过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和辫子军联手,于是只好跑路,跑路之前当然要杀掉吴三桂所有的亲属。屠刀之下的陈圆圆说话了:“吴将军卷甲来归矣,徒以妾故,又复兴兵,杀妾何足惜,恐其为王死敌,不利也。”李自成一想也有道理:“那么你跟我一起走吧。”陈园园很会说话:“妾既事大王矣,岂不欲从大王行,恐吴将军以妾故而穷追不已也。王图之,度能敌彼,妾即褰裳跨驴从。”这意思是我已经是你的人了,你让我跟你走我就跟你走,可是你想想自己能打过吴三桂吗?还不如把我留下劝吴三桂别追你呢(妾为大王计,宜留妾缓敌,当说彼不追,以报王之恩遇也)!

于是三桂复京师,急觅圆圆,既得,相与抱持,悲喜交集”。而对李自成则是听其纵逸而不复问矣……


半壶老酒半支烟


李自成大军攻破北京城时,大顺军自然成了新的主人,作为李自成手下大将的刘宗敏,也得以逍遥快活了一阵子。然而,他却做了最不该做的一件事:霸占了陈圆圆。

↑影视剧中的陈圆圆

多年来,不少人都觉得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不过是野史传说。然而,这个曾经铁骨铮铮的汉子,还真就是为了红颜知己,或者说为了男人的那点尊严,转而投入了多尔衮的怀抱。

在著名清史学家李治亭先生所撰的《吴三桂大传》中,曾对此事有详细的论述。当时李自成抄了吴三桂的家,俘虏了吴三桂的老爹,而刘宗敏也霸占了陈圆圆。结果,原本打算投降大顺军的吴三桂,在得知自己爱妾被霸占后,转而投降了多尔衮。

或许李自成和刘宗敏二人都没有想到,一个军事家、政治家,竟然会把一个女人看得这么重。然而,吴三桂还真就是这么一个人,他自恃具有十余万关宁铁骑,曾是大明江山最后一道屏障,到最后竟然连自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这是何等的屈辱?

或许,也正是因为吴三桂看透了大顺政权根本就不重视自己,因而敏锐地感觉到降李自成,不如投靠清军。从这一点来讲,吴三桂见微知著,在关键时刻做出了比较理智的选择。只是,引清军入关一事,却着实存在争议。

就此问题来看,刘宗敏霸占陈圆圆却有其事,吴三桂转而降清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此事。后来,李自成大军先与吴三桂在山海关决战一整日,随后清军加入作战,一举击溃了李自成的农民军。

后来,吴三桂找到陈圆圆,两人重新团聚。而曾经霸占这位佳人的刘宗敏,兵败被杀,吴三桂也算是一解心头之恨了。也正因如此,一直有人说陈圆圆一介女流,曾改写了历史。当然,其实即便吴三桂不降清,清军入关也只是个时间问题。


夕阳下的晚枫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觉得刘宗敏是真的抢了陈圆圆。

何况明史也有这样的记载 ‘’初,三桂奉诏入援,至山海关,京师陷,犹豫不进。自成劫其父襄,作书招之,三桂欲降。至滦州,闻爱姬陈沅被刘宗敏掠去,愤甚,疾归山海,袭破贼将。自成怒,亲部贼十余万,执吴襄于军,东攻山海关,以别将从一片石越关外。三桂惧,乞降于我大清‘’——明史流贼传 。 至于刘宗敏抢走陈圆圆,是敬献李自成还是自己金屋藏娇,史书没有记载,也就任凭后世想象了。


刘宗敏和陈圆圆都是苦命之人

刘宗敏,陕西人,出身贫寒,父亲被官 府逼死。母亲只能靠乞讨为生,最后饥寒交迫而死。刘宗敏因此非常痛恨明政权。父母双亡的刘宗敏在舅父抚养下长大,后来学了一手打铁手艺,以此为生。明末天灾不断,贪官横行无度。终于爆发了农民起义,刘宗敏加入李自成起义军,终成李自成手下一员猛将。而陈圆圆呢,同样命途多舛。

陈圆圆,江苏人,母亲早亡。陈圆圆天生丽质,色艺双绝,乃‘’秦淮八艳‘’之一,名动江左。正因为人美声甜,被崇祯皇帝的老丈人田弘遇看上了,买了去。田国丈因为自己的女儿田贵妃新逝,想把陈圆圆送给崇祯。崇祯这时内忧外患,正焦头烂额呢,也就无暇顾及陈圆圆。陈圆圆又回到田国丈家中,这天田国丈宴请吴三桂,陈圆圆助兴登场,吴三桂被迷的神魂颠倒,不可自拔。田国丈为了巴结吴三桂就顺水人情,把陈圆圆送给了吴三桂。吴三桂大喜,当即表示做田国丈的保护神,保护他的家人和财产。


苦命人何苦为难苦命人

1644年3月,李自成攻占北京。打了这么多年,终于进了北京。大家都按捺不住心情,农民军军纪开始涣散。为了逼迫明朝官员交钱,刘宗敏打造了五千副夹棍,不给钱就大刑伺候甚至凌迟处死。获得大量钱财后,刘宗敏又到吴三桂府邸,抢走了同是苦命人的陈圆圆。吴三桂接到李自成的招降书后本有意归顺大顺政权,听说陈圆圆被抢走,怒火中烧,叛心已定。




败走九宫山

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后,对李自成形成夹击包围态势。李自成与刘宗敏出兵山海关,不料指挥失当,大败而归,大顺军死伤无数。李自成和刘宗敏只能率部逃离北京,仓皇之间,尽弃军械,所掠夺的妇女财物也都不要了。清军一路追击,1645年,刘宗敏在撤退中被俘,惨遭杀害。而陈圆圆,在战火中居然被吴三桂找到了,可能是他们缘分未尽吧。吴三桂后来作为平西王,美女无数,陈圆圆年老色衰后终为吴所弃,可悲可叹也。


风雪梦不逝


小说家言不能全信,更不能当历史研究,当定论,要综合历史材料来判断。


京城游学堂


一楼回答辟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