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全班成绩倒数第一的儿子是什么感觉?

TDXZM


头条君像个监控!我儿子曾经就是倒数第一,连续一年多!我都把微信朋友圈把儿子老师都给屏蔽了,每当我有时候高兴的时候,孩子老师一个图片或者一条语音发过来,我立马浑身冰凉,生无可恋!这个夏天我想开了,我不可能陪伴我一辈子,,但我可以陪伴他少年的时光,不管他能否进步,反正我问心无愧!这半年多来,我一直每天中午抽空看着他写字,默写,背诵! 到现在为止虽然上不了中游,但是进步很大很大! 反正我认为就是值,你付出了,肯定就会有收获!


跟你怼到底


我儿子,,一直都是班级倒数第一,,或者班级倒数第二,,我给他报辅导班,,周末,,暑假,,寒假,,都在辅导班中度过,,一年又一年,,期中,,期末,,少有不是班级倒数的,,他习以为常,,我习以为常,,中考,,上了省示范高中,,高考,,上了二本,,因为初中上的是重点学校的重点班,,三年,,成绩都是老末,,他学习进小步,,同学学习进大步,,只有坚持,,再坚持,,中考是人生的第一次选拔,,使了吃奶劲过关了,,初中因为学业,,自卑,,不愿意穿抢眼的衣服,,怕惹人注目,,他有个好老师,,在班级说,,他的成绩在别的班,,是中上成绩,,说归说,,同龄人,,看实力,,看不起他的多,,但是,,但是,,他有触动,,他知道,,圈子外,,他不差,,高中,,是他感觉好的日子,,他知道他能考上大学,,结果上了二本,,高中,,他没有初中努力,,不堪回首的初中三年,,让我知道,,有的圈子,,进去就是垫底,,永远垫底,,🌺🌺


湖水涟漪8


前两天刷朋友圈的时候,看到大学时的好朋友因为儿子考了全班倒数第一特别开心,还以为是她太受刺激了。

跟这个朋友详细聊了之后,我总算知道她怎么这么开心孩子考3分了。原来她跟儿子打赌约定说,试卷上的每一道题都要认真做,如果孩子还能考到0分,她就让孩子自己安排学习和玩的时间,孩子做错的题其实90%都是会做的。

对于孩子的学习来说,他知道如何做一定正确以拿到满分,和他知道如何做一定错误以拿到零分,其实都需要他完全掌握必要的知识点,即他都学到了,考得出满分的孩子才能考得出零分。

潇姐的朋友还开玩笑说,现在的小孩其实都特别聪明,只要你能用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他们在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等等很多方面比大人还厉害,感觉自己都不配当他妈妈~

这个方法还并不是朋友自己的原创,而是来自于哥伦比亚大学博士、著名作家刘墉,是他曾经拜托儿子刘轩考到0分,后来刘轩成为了哈佛大学博士、波士顿CitSep音乐指导及剑桥WllRBD电台制作主持人、作家,这是被视为传奇的一对父子。

2009年在刘轩的新书签售采访时,他向大家分享了这个父亲拜托他考零分的故事。

刘墉(右)和儿子刘轩(左)

每次考试时,他可以很容易做错自己会做的题,但是碰到自己真的不会做的题时就很犯难了,因为不能有把握地避开正确答案,又不能空着不答,所以每次总能蒙对几个,这让他后来不得不越来越认真,会做的题也越来越多。

很快又迎来了第二次考试,结局还是一样,又是“C”!第三次、第四次……,我一次又一次地向零分冲刺。为了早日考到零分,我不由自主地开始努力学习。然后,我开始发现自己有把握做错的题越来越多。换句话说,我会做的题也越来越多。

这真的是非常聪明地按照自家孩子的特点来引导孩子的家长了。孩子们其实天生擅于学习,他们只是讨厌被强逼着刻苦认真,让孩子自己学习关键是父母和老师如何引导。

我们熟知的鲁迅先生也是一位擅长引导孩子的父亲,鲁迅先生曾说:“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

鲁迅和儿子海婴

鲁迅先生是年近50时才有的儿子周海婴,小孩子爱玩,他从来都是全力支持,他赞成“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他还从孩子的游戏中,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引导孩子成材。

当时鲁迅先生的好友瞿秋白送小海婴一套国外的儿童玩具,这是一种类似积木的铁制玩具,有上百个金属零件,可以组装出各种各样的玩意儿,小到简单的翘翘板,大到复杂的起重机、飞机等。

“积铁” 玩具

瞿秋白的夫人杨之华在玩具盒上用娟秀的笔体,写明一共有多少零件,如何玩法。小海婴迷上了“积铁”,一玩就是半天,装好了再拆,鲁迅先生总在一边鼓励他。他由玩“积铁”开始,迷上了理工技术,小小年纪,就能拆钟、修锁、装矿石收音机了。

后来鲁迅先生去世,周海婴先生自己存钱念书,之后毕业于北京大学核物理系,成为无线电专家。

周海婴先生

关注教育的很多朋友其实也发现,无论是被称作拥有全球最好的教育的芬兰,还是技术发达精益求精的德国,这些全球最先进的教育中,最大的共同点,也是能够引导孩子自主学习。

德国的教育水平世界顶尖,特别是它的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更是闻名世界。德国收视率很高的一个电视台曾公布了2013年圣诞礼物销售排行榜,排名第一的是图书,孩子们都超爱看书。

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德国人(含移民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德裔)获得的诺贝尔奖人数将近总数的一半。

换句话说,8200万的德国人分享了一半的诺贝尔奖,而全球另外60多亿人口只获得了剩下的一半。

越是精英大学,要求越严格,越是理工科,创新越重要。在一路不断淘汰中,闯过一门门严格的考试最终拿到学位证书的毕业生,以真才实学走进“德国制造”工程师队伍。

奔驰、宝马均来自德国制造

每一个德国人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都源于从小来自于父母对于孩子的专注力训练、动手能力的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对于德国的孩子来说,最爱的不是玩具店里仿真恐龙、布偶娃娃,而是各种工具、金属器材、小零件等等,孩子们沉浸在自己动手创造的世界里,既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又能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看,德国孩子多专注

想知道德国人为何能揽下诺贝尔奖的半壁江山?想了解德国家长是如何训练孩子的专注力和解决问题的问题?想探寻德国人从小严谨认真的培养方法?

那就一定要看德国孩子在小时候都玩什么样的玩具,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如何训练专注力、逻辑力、思考力等各种必备的能力。

从很多德国父母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分享的孩子动手视频和图片来看。就像鲁迅先生的儿子周海婴先生小时候一样,钢铁的拼装玩具是无数德国小朋友的心头挚爱,也是从小必备的玩具之一!

这套玩具让德国孩子从小就体验到了和乐高完全不同的机械魅力,在玩中培养专注力和动手能力!潇姐也联系供货商给我寄了一套样品,潇姐一拿到就自己动手拼装了一辆小车,不得不承认,德国人为孩子设计的玩具真的太赞!


考虑到我们有很多家长朋友也一直在催潇姐推荐一些能锻炼孩子各项能力的聪明玩具,潇姐立刻从供货商那里订了2000套库存,不但帮大家拿到了全网最低价,还趁着双十一特意准备了四重惊喜大礼,今天看到这篇文章的家长朋友简直不要太幸运~

现在我就带大家来看看这套神奇玩具到底有多大的魅力。

德国人最引以为豪的不是汽车,而是“德国制造的孩子”。

德国很多幼儿园和小学在招生考试中,一定会考试的项目就是孩子的手部精细动作,这就要求家长一定要提前准备!

无论是幼儿园还是中小学,孩子们就要选修各种动手实验课或者是手工课,而Eitech小钢铁拼装玩具就是教师们指定的教具!

老师们会在孩子们拼接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训练孩子们的专注力,提高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尤其能培养孩子的空间感、几何思维,这是比老师干巴巴地在黑板上讲知识点要有效的多!



不只是欧美国家重视STEM教育,从小养成孩子的动手能力,近两年,我们国家也先后出台了各项教改政策,其中最重磅的莫过于提升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阅读能力和探究能力,《科学》课正式列入小学一年级教学日程,与语数外的重要性比肩。

教改三十多年,越来越回归教育的本真和人性化,更加注重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科学实验能力、动手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也将成为当前中小学生综合能力考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快活鸟乡村度假地产网


妹妹家中就出了位"全班成绩倒数第一"的孩子,我的大外甥好象天生就不是念书的那块材料,当时一大家人感觉千分沮丧万分失望。

大外甥跌跌撞撞混到初中,毕业后上了技校,实在学不下去,只好中途辍学,最后跟他父亲上车打下手,同时学开大货车。奇怪的是大外甥书念的一踏糊涂,但学开车却很有天赋,参加驾校培训考试关关一次通过……现在大外甥已成家立业,我的外甥孙刚会满地跑。父子俩开一辆自家的大货车跑长途运输,我的大外甥驾驶技术非常熟练老道,现在他的父亲倒成了副手副驾驶。

我们希望对待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不要放弃,原则是:他不能成才,但一定要让其成人。



老伙计610322


孩子全班倒数什么感觉?一个字:累。我儿子从小听话,斯文,诚实,喜欢玩小玩具,现在进入青春期,13岁,净身高172公分,长得也帅。可是有一致命弱点,就是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是个学渣。 在儿子的日常学习中,我们就天天晚上陪写作业,龟速运行,基本11点后完成。一检查他作业,咋一看上去都懂一些,再检查答案,不是这里错一点就是那里少一点。尤其是周五晚上,写一会儿去喝水或上厕所,非得拖到周六下午完成。 每次考试回来问他,他总是自信说都会做,可试卷一发下来总是40到60多点的分,欲哭无泪。 做为一个学渣,他很累,总在似懂非懂之间,作业当然也就慢,他很懂事叫我们早休息或出去玩,白天当然我们会出去,可晚上儿子在家没睡,我们做家长怎么好意思睡,你如果这时还上去指导错题,一晚不用睡了,孩子还在长身体。 唉! 双休了,我们也想带他去玩,但先要让他写完作业,再把平时弄错的例题抽些给他讲下,还有一上午的英辅导班,时间飞逝了,有点时间还想带孩子去乡下看下爷爷奶奶。全部弄好回家,一家人一起用手机投影在家看一部儿子挑选的电影,这是最大的幸福了吧。


缘木求鱼815


我是93年的,现在是一名公务员。对于楼主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当年我爸是什么感觉,我读高中的时候成绩一直很稳定,基本都是班上倒数第四名,高考的时候是256分,数学16分。

后来就随便随便选了一个专科学校,然后大学时候家里叫我考一下专升本,然后就去考了考上了,然后本科毕业那年刚好考到了地市级的公务员,现在工作两年了。

现在说一下当年排在我后面那些同学现在的状况:倒数第三现在广州做牙医;倒数第二现在汽修店帮忙,偶尔帮家里卖农副产品;倒数第一现在做那种绘画瓷砖,就是给瓷砖瓷板绘画,收入不多也还行。班上考前几名的,因为联系不多也不知道现在在干嘛,不过蛮多考上二本的在深圳一带做金融放贷,小额贷款什么的。


Fighting181345462


我儿子今年上小学一年级。第一次单元测试语文考了全班倒数第一,只有57分。

在班级微信群里得知这个消息我完全是懵圈的。虽说以前上的是公立幼儿园,老师从来不教拼音汉字,但是经过我暑假幼小衔接的突击教学,也应该掌握了基本知识,咋也不可能考这么点分呀?

回到家我看到试卷的时候就明白为什么了。原来试卷有两面,背面的全部都没做,正面的做了好多,但也没做完。我仔细看了一下,做过的题都做对了。

我想了想,也不能全怪孩子。从没有经过考试的他根本不知道考试是怎么回事。我对他说:“考试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把题目做完。你看你是不是没做完呀?所以才考了57分,在你们班考了倒数第一。”谁知道他满不在乎地说:“倒数第一就倒数第一!”碰到这么没羞耻心的孩子我也是醉了。我只好换一种方法说:“倒数第一的意思就是在你们班你是最傻的,你要不要被你们班的小朋友说你是最傻的?”,他连忙摇着头说:“我才不傻呢,你最傻!”。我接着说:“要是不想让别人说你,你就要快点写字,你只要能快点写完,绝对能超过他们。”

接下来的几天,每天让他在规定时间内把作业完成,并且送他去学校的路上一直提醒他:“最重要的事是什么?写快点、写快点、写快点”。

就这样,到了期中考试的时候,数学考了86分,语文考了91分。成绩在班里算中下等,我已经很知足了。才一年级的小朋友,对他小姨说:“小姨,我觉得我学习跟不上呀!别的小朋友都会。我比他们学的慢呀!”他小姨跟大家转述他的话时,大家都笑了,都说这孩子还挺知道上进的。 他们班大部分孩子上的都是私立幼儿园,一年级学的知识大部分在幼儿园都学过了,所以有好成绩并不奇怪。

不过我认为只要孩子认真学了,从什么时候开始并不晚,毕竟学海无涯,这才开了个头。有的孩子开窍晚,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开窍了。“倒数第一”这个帽子不会一直戴下去的。


不盲从不跟风


我小学全班倒数第二,一直到4年级,五年级的时候倒数第一退学了,我成了倒数第一,然后,初中初一全班倒数十名以内浮动,最后初三,倒数十名内的同学退学了,或是留级了,可能是为了升学率,反正我又回到了倒数第一。然后家里花钱去了私立学校上高中,到了高中发现,还有比我学习差的同学,在老师眼里他基本是个智障,而我属于愣头青,就这样,我和这个智障在倒数第一的位置上来回争夺,然后我们都考上了大学。当然是没人去的大专,而后专升本,然后在医院上班,那个智障在国企电信,至于小学初中的倒数第一,因为没有上学,初中的当了代理商赚了不少钱,小学的真的在工地搬砖,我的经历说明,不管子女成绩怎么样,读书不能放弃。就算他当时一万个不愿意也不如别的孩子会读书也不能辍学。好几次我想辍学和倒数5名内的同学出去混社会都被我爸拉去上学了。而比我学习好的因为没有考上高中,父母让辍学回家帮忙的,现在混的工作都不好找。


過凡塵


前两天一位朋友给我分享了一个故事。一对父母。学霸型的父母,清华北大之类的,但是他的孩子却一直在班级里倒数第一。刚刚小学开始而已,这是一个非常让人尴尬的问题。

后来故事中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作为父母看待孩子的成绩,实际上也就是给孩子的一个定义,如果孩子的确是倒数第一,家长付出足够的努力而没有改变的话,很多家长有可能会发火,会打骂孩子,但其实这往往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而有时候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孩子除了考了倒数第一,他还有什么让我们不满意的呢?有礼貌,知道和父母友好相处,知道遵守社会规则在哪,一点都比考个倒数第一,要让人感到满意的多。为什么我们有时候却往往放弃了这些最重要的品质,纠结于一个分数所带来的后果。

这是这个故事给我的一个启示,其实有时候我们都在反思学校的教育制度,难道真的除了从成绩这一方面,把学生分成369之外,没有其他方式让孩子有闪光点吗?其实答案是否定的,学校有好多的活动,好多的工作可以让孩子展现自己。

我们可以从我们身边看到很多的例子,我们也可以做一个极端的假设,就是这些学习不好的孩子都是上天派来让他和你,生活在一起并且离你不远的人,能够照顾你一生的人。

而那些学习比较优秀的人或许成功了将会远走他乡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了更多贡献,但很悲催的是没有时间去照顾父母。

生活就是这样,如果我们只看到了一个缺点,却记在心中,会让我们痛苦难受,但是有更多的优点,我们却选择性的放弃。

记住优点正视缺点。这是和孩子友好相处的方法,也是我们和每一个朋友,每一个同事相处的方法。


杜宜城老师


我觉得大多数回答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可以理解在现今社会个人有多种选择方式和就业机会,但在应试教育的今天,除非你是富二代可以任意选择艺术、哲学等门类或者有有特殊的天赋技能比如对数字敏感、对音乐敏感,我们可以不拘束孩子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多人过的都是平凡的一生、都需要养家糊口,需要生活。

1、孩子上学,老师是对孩子的表现和行为最了解的,可以先咨询老师,了解一下孩子的状况,是阶段性抗拒还是被其他时间分散了精力,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使之对学习产生兴趣。

2、应该树立孩子的信心,寻找孩子的闪光点,多对孩子进行鼓励,长期的倒数问题可能让孩子对自己产生质疑,严重打击孩子的自尊自信,甚至可以联系老师从某个方面给孩子发个奖状进行鼓励,树立孩子的信心。相信大家在学生时期,如果没有考好,逢年过节被亲戚问道成绩时候的抗拒和失落。

3、多陪伴孩子,可以和孩子一起做游戏或完成一项任务,让孩子体会父母的爱,对孩子进行辅导,共同完成一个目标。让他觉得任务是可以完成的,父母是关注自己的。

坚持并且一定要对孩子负责,一个积极、乐观、自信、善良的孩子是永远不会被社会淘汰的,也会幸福的,我觉得题主是想在这个基础上让孩子更加向好,我们在让其“成人”的同时何尝不想让其“成材”。“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越来越适合当今社会,学历已成为就业的“敲门砖”,阶级固化,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强大自我,才是最好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