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辅国拥立唐代宗登基,为什么却死在唐代宗手上?

黄眯眯


如果不是安史之乱,李辅国这个做了宰相的宦官可能就不会在史书上留下任何痕迹,当然这只能是四姑娘的幻想。安史之乱中,唐玄宗仓皇出逃,李亨在马嵬坡发动政变,父子俩分道扬镳,是李辅国拥立李恒登基为帝,唐玄宗李隆基被动的做了太上皇。李辅国权倾朝野,又在唐肃宗即将去世的时候,保护太子李豫继位,即唐代宗。李辅国的权力更上一层楼。然唐代宗不想受制于人,遂设计杀死了李辅国。



李辅国原来不叫李辅国,而叫李静忠。李静忠在唐玄宗时期入宫做了太监,跟随在太子李亨身边,并成为李亨的心腹,李亨这个人有野心,但太过小心,也可能是做太子小心翼翼惯了,显得有些懦弱,而李静忠则总是给李亨出主意,充当他的保护神。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仓皇出逃,李亨让李静忠去说服陈玄礼在马嵬坡发动政变,诛杀了杨国忠,逼死了杨贵妃。然后这对父子分道扬镳,李静忠跟随李亨去到灵武,在灵武,李静忠说服李亨登基为帝,遥尊已经入蜀的唐玄宗为太上皇。

李亨继位后,李静忠因功获得赐名“护国”,后又改为“辅国”,从这名字也可以看出李亨有多依赖李辅国。自此,李辅国开始权倾朝野,军政大事都有他处决,李亨实际上已经是个傀儡,而且是心甘情愿做的傀儡。李辅国和张皇后勾结在一起,排除异己,更是孤立迫害唐玄宗。让唐玄宗变成了一个孤家寡人,终于染病去世。

在唐玄宗去世的那一年,李亨也一病不起,太子李豫监国,张皇后和李辅国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都想除掉对方。而张皇后还想要废立太子,在矫诏李豫进宫欲除之的时候,计划为李辅国所知,李辅国赶紧出兵保护了太子李豫,而囚禁张皇后并杀死了张皇后想立为太子的李系。就在兵变发生的时候,李亨已经快不行了,兵变的发生加剧了他的死亡,李亨于当天夜里去世。也因此,有传言说唐肃宗李亨是被太监吓死的。

第二天,李豫登基为帝。李辅国再次立下大功,也越发的骄横,不久就对李豫说:“大家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意思就是陛下你就乖乖的在宫里待着,军国大事都有我呢,我什么都能处理好。这种模式已经运营的很成熟了,之前的唐肃宗和李辅国不就是如此吗?但唐代宗却不肯受制于人,只是他也没办法一下子除去李辅国,就开始做表面功夫,尊李辅国为“尚父”,封了司空,又兼着中书令,可以说是官宦中最有权势的了,李辅国也因此以为唐代宗很好控制。


只是,另一个大官宦程元振与李辅国不合,找唐代宗告状。唐代宗利用两个人的不合,一步步设计夺了李辅国的兵权,撤了他的中书令,又明升暗降。李辅国终于后知后觉知道唐代宗要办他,他气的口不择言,说:“老奴死罪,事朗君不了,请于地下事先帝。”这已经是在要挟唐代宗了。我帮助你老爸坐上皇帝之位,他是怎么对我的,后来我又帮助你坐上皇帝之位,你又是怎么对我的?我伺候不了你了,还是让我去地下继续伺候先帝吧。

唐代宗一听更生气,你想死,朕就成全你。于是在10月18日的夜里,李辅国家里来了强盗,把李辅国的脑袋砍下来带走了。唐代宗命人刻了一个木头脑袋按上下了葬。

权倾朝野的大官宦就这样离开了这个世界,但由他开始的大唐宦官专权制度已经成熟了。唐代宗虽然除掉了李辅国,却在第二年又宠信鱼承恩,鱼承恩比李辅国还要嚣张,当然后来也被唐代宗除去。


萧晓四姑娘


唐代宗在位的时候,李辅国因为拥戴唐代宗有功,唐代宗给予重任,让他当宰相。

李辅国是个宦官,他掌握了大权之后,就猖狂起来。他欺压老百姓不说,居然连皇上也不放在眼里。甚至口出狂言道:“皇上用不着操心国事,一切事情交给我办就可以了。”

朝中的忠臣上奏皇上劝谏惩治李辅国,他们说:“李辅国敢对皇上无礼,日后必将干出大逆不道的事,如果这样的小人不除,皇上也不能安心啊。”其实唐代宗早就对李辅国不满了,他觉得李辅国的势力日渐强大,制服他还是没有把握,只好先稳住他,再寻找适当的机会。

唐代宗深知不能轻举妄动,他一直把怒火压在心里,当有人指责李辅国时,他不但不理会,而且还会训斥他,说他们污蔑李辅国。

有一次,唐代宗为了让李辅国高兴,亲自建议道:“你门下的弟子也有不少了,也该有封赏了。他们一旦觉得沾了你的光,也一定会死心塌地地为你所用。”李辅国听了非常高兴,也觉得理应这样,他马上就提拔了他的心腹做了要职。同时又对唐代宗多了几分轻蔑,更加胡作非为起来。

后来,唐代宗借助李辅国心腹程元振的力量,解除了李辅国的行军司马与兵部尚书的职位,让他迁出宫外,代宗虽然没有公开杀李辅国,但暗中却派人入其室杀之。





历史有妖气


宦官干政的现象在历朝历代均有所体现,其中以东汉、唐、明三朝为甚,然而为患最烈、流毒最深者非唐朝莫属。从唐肃宗以宦官掌兵开始,阉党便通过对禁军的绝对控制,频频干预国政,最终竟发展成拥有废立皇帝的权力,成为帝国实际上的“太上皇”。而这一现象的始作俑者,正是肃宗、代宗两朝的大宦官李辅国。


李辅国本名李静忠,在唐玄宗时期入宫,并长期服侍太子李亨(唐肃宗),由此成为后者颇为倚重的心腹。安史之乱期间,李辅国因劝说李亨北上灵武、自立为帝有功,深得后者器重,并为其改名为辅国。肃宗因为极度感激、信任李辅国,索性封他做元帅府行军司马,将军国大事、禁军统领权全部委托给他。唐朝宦官执掌兵权,自李辅国始。



李辅国掌兵后,与权力欲极强的张皇后结成政治同盟,联手干预朝政、排除异己,将反对他们的宗室李岘、宰相萧华等人驱逐出京,还诬杀功勋卓著的建宁王李倓,犯下滔天的罪行。然而随着唐肃宗的沉疴难起,这个政治联盟走向瓦解,最终竟变成势不两立的仇敌。


肃宗驾崩前后,张皇后加紧抢班夺权计划,准备扶立越王李系为帝,并诛杀太子李豫及大宦官李辅国、程元振等人,结果计划尚未来得及实施,便被李辅国的党羽发觉并告密。宝应元年(762年)四月,李辅国、程元振率先发难,逮捕李系、囚禁张皇后,并大肆屠杀对方党羽,就在此期间,唐肃宗因受惊吓而死。肃宗死后,李辅国便扶立李豫即位,是为唐代宗,随即处决李系、张皇后。



唐代宗即位后,对李辅国极为尊崇,而后者自恃有定策之功,便愈发变得不可一世,某日竟公然对皇帝讲:“大家(宦官对皇帝的俗称)每日只需端坐宫中即可,外事请交给老奴处理。”(“代宗即位,辅国与程元振有定策功,愈恣横。私奏曰:‘大家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见《旧唐书》)。唐代宗听到如此僭逆不道之言,心中倍感愤怒,渐渐地便滋生起诛除李辅国的心思。


然而李辅国手握禁军、党羽满朝,皇帝虽然把他恨得牙根痒,但考虑到“投鼠忌器”的道理,也只能采取迂回曲折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唐代宗知道李辅国喜欢权力、官位,于是投其所好,将他尊为尚父,并进拜为司空、中书令,将朝廷大小事务全部交给他打理。



就在李辅国忙得焦头烂额、分身乏术的机会,皇帝以“减轻负担”为由,渐夺其兵权,拔光“老虎”口中最锋利的“牙齿”,等到李辅国回过味来时,早已是无力回天。不久,唐代宗又采用明升暗降的手段,将李辅国进封为博陆王,但同时又罢免他的中书令职务。


失去兵权、相权的李辅国感到大事不妙,怨愤之余竟然对代宗大放厥词,声称自己侍奉皇帝不力,请求赐他自尽,以便到地下侍奉先帝。面对李辅国的要挟,代宗心中算是彻底对他判处死刑。不久,皇帝便派人在深夜刺杀李辅国,并将他的首级割下后扔到粪池里,以泄心头之愤,此时距李辅国扶立代宗上台还不满一年。



代宗虽然派人杀死了李辅国,但考虑到他的“功绩”和影响力,并不敢将其真实死因昭告天下,而只能含糊其辞地代之以“被盗所杀”。事后,代宗又命人给李辅国雕刻了一个木头首级,然后予以下葬,同时还追赠他为太傅,以较为体面的方式办理他的身后事。


代宗怒其不逊,以方握禁军,不欲遽责。乃尊为尚父,政无巨细,皆委参决。五月,加司空、中书令...乘其有间,乃罢辅国判元帅行军事,其闲厩已下使名,并分授诸贵,仍移居外。辅国始惧,茫然失据...乃气愤而言曰:“老奴死罪,事朗君不了,请于地下事先帝。”上犹优诏答之。十月十八日夜,盗入辅国第,杀辅国,携首臂而去。诏刻木首葬之,仍赠太傅。引文同上。



然而李辅国虽死,但宦官集团的势力却并没有因此而得到削弱,代之而起的大宦官鱼朝恩同样军权独揽、飞扬跋扈,跟李辅国的表现几乎别无二致。代宗“前门驱虎,后门迎狼”,辛苦经营多时,最终不过是为鱼朝恩“做嫁衣”,历史往往就是这样的“有趣”,不是吗?


史料来源:《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


文史砖家


纵观历史长河,著名的宦官其实不少,像魏忠贤、李莲英、张让、童贯等。如果仔细盘点的话,你会发现大多集中于明清两代。其实大唐的宦官也是非常有名,像高力士。不过,高力士如果跟这位相比,那还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他就是大唐历史上第一位当上宰相的宦官——李辅国。

李辅国是唐朝中期最著名的宦官,其实他本名不叫“辅国”,而是叫“静忠”。唐肃宗时代,因为拥立其登地位,又因打压唐玄宗而权倾朝野,独揽唐肃宗时代的军政大权。

李辅国小的时候不叫李辅国,而叫李静忠。年纪尚幼的他,全无同龄人的伶俐可爱,他很木讷,很沉闷。他的嘴脸酷似猩猩,双眼鼓胀欲裂,前额异军突起,龅牙喷涌向前,人未到牙先至,举止又似女孩般娇弱,堪称缩水版“凤姐”,给人的直觉便是人类进化在他这儿出了问题。

人奇丑无比,家里又穷,李辅国的未来一片黑暗。因此,他年纪尚幼便被人送进宫,当了宦官。进宫后干的是最低贱的杂活,在皇帝的马厩中扫马粪,像牲口一样被别的宦官呼来唤去。而且,那些宦官还经常羞辱、打骂他。他曾读过几本杂书,粗通些文墨,受了羞辱,心中悲愤:你们是宦官,我也是宦官,你们不比我多个啥,相煎何太急?

后来,李辅国专门服侍李亨,也就是后来的唐肃宗。

时势造英雄,安禄山造反给四十多岁的李辅国带来了机遇。唐玄宗躲到四川,让儿子李亨留下来打游击。李辅国看准了机会,拼命劝他称帝。李辅国被破格提拔,当了元帅府行军司马,相当于总参谋长,赐名“护国”,成了李静忠2.0版本。

安史之乱平息后,国不用护了,他又被赐名辅国,至此完成李静忠3.0版本。李辅国官至一品,加封为宰相。注意,宰相在唐朝是封号,唐朝实行的是“群相制”。李辅国独揽军政大权,食五百户,朝中遍布党羽,最要命的是他手中还掌握着禁军。中书舍人(也是宰相)李揆见到李辅国,行父子大礼,口中叫“爹”,李辅国还娶了吏部侍郎的侄孙女做老婆,那是相当的嚣张。

这还不算什么,就连当时的太上皇唐玄宗照样被整不误。

已经升级为太上皇的唐玄宗跑到勤政楼,他在楼上看风景,楼下的人看玄宗。百姓自发聚集在勤政楼下高呼万岁,朝野震动,是为勤政楼事件。李辅国力揽狂澜,让唐玄宗赶紧下楼,还把唐玄宗迁到了深宫内院。为了保证搬迁活动的顺利实施,李辅国搞了武装拆迁,将唐玄宗吓得从马上摔了下来。

宝应元年四月,唐玄宗和唐肃宗相继病死。在唐肃宗病死的第二天,唐代宗登基。按说新皇帝上任,先摸摸脾气看情况吧?可李辅国嚣张习惯了,他曾对唐代宗说:“大家(皇帝的俗称)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

什么意思?意思就是说您老就在宫里呆着吧,朝政之事全交给我就好了。因为此事,唐代宗下定了决心除掉他。于是唐代宗表面优待他,尊之为“尚父”(姜子牙也有过这个称号),封司空兼中书令,却私下收买了宦官程元振,以药子昂代元帅府行军司马,掌握禁军,夺兵权。

最终没有造成大规模流血事件,李辅国被唐代宗安排的亲信给秘密刺杀了。因为李辅国的党羽遍布朝野,为了稳定人心,唐代宗并没有进行“大清洗”,反而追封李辅国为太傅。只是,给了他一个很难堪的谥号——丑。

一代奸相就此落幕。


刀墓手札


安史之乱,潼关失守,唐玄宗仓皇逃出京城。宦官李辅国跟随护卫太子李享。在战乱中,李辅国力劝李亨分兵北上以图兴复。李亨带领部分军队到达灵武,李辅国又奉劝李亨称帝以系人心。李亨于灵武即位,史称肃宗。

李辅国因劝驾有功而受到重用,被任命为太子家令、判元帅府行军司马,开创了唐朝宦官掌握禁军的局面。

唐军收复长安后,肃宗回京。李辅国以功拜殿中监等职,寻加开府仪同三司,封郕国公。

李辅国得势后,擅权作威,宰相和百官要和皇帝商讨国事,都得事先经过他的同意,甚至“口为制敕,另付外施行,事毕闻奏”。御史台和大理寺无权办理的重大案件,也由李辅国随意轻重处罚。李辅国每次外出,都有数百名武士卫从。其他宦官不敢直呼其名,皆尊称他为“五郎”。

玄宗回到长安后,被尊称为太上皇,居住在兴庆宫。高力士等追随多年的老宫人仍然侍候左右,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也时常往来宫中。李辅国出身微贱。高力士等素来看不起他。李辅国意识到玄宗的存在对自己始终是一个隐患,便在肃宗面前挑拨离间,诬陷太上皇手下欲拥立其再取皇位,奉劝肃宗将太上皇迁入禁中以绝后患,肃宗犹豫不决。

与此同时,李辅国派人私下对玄宗进行监视。不久,剑南奏事官经过兴庆宫时拜见玄宗,玄宗让玉真公主以主人身份设宴款待。李辅国得到情报,诬奏“南内有异谋”,并矫诏移玄宗于西内,送玉真公主于道观,高力士等被流放边远地区。从此,玄宗形同软禁,很快就抑郁而死。

不久,肃宗病重。张皇后欲谋立越王,并试图诛杀李辅国等专权宦官。李辅国勾结宦官程元振,发动宫廷政变,诛杀张皇后和越王、兖王。弥留之际的肃宗受惊而死。李、程二人拥立太子李豫即位,是为代宗。

上图《大唐荣耀》中的李俶,即唐代宗李豫

李辅国逼代宗封已为宰相,代宗不得已加封司空、中书令。程元振非常嫉妒李辅国的权势,力劝代宗削夺他的权力。代宗对李辅国的专横跋扈也深感不满,当即欣然表示同意。于是,代宗很快罢免了李辅国的官职。李辅国回家数日,就被代宗派人刺杀。


陵西散人


说起唐代宗李豫可能很多人印象都不是很深刻,但是要是说道安史之乱,那可是人尽皆知。安史之乱就是这位大哥平定的,作为一代帝王他相当的合格,李豫在位时期,改革漕运、盐价、粮价等,实行了安定社会,发展生产,历史也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

就是这样一代帝王,不仅对百姓和身边的亲人臣子相当宽厚,深得臣民的爱戴,而且还是一个痴情种,对于帝王来说,做到痴情绝对是弥足珍贵的。

李豫的发妻是江南有名的美女沈氏,两人一见钟情,感情非常的深厚。安史之乱发生后,东都陷落,沈氏被贼子所抓,当时还是广平王的李豫率军收复东都后,两人短暂相聚,由于天下动荡,战事繁多,李豫分身无术,东都再次落入叛军之手,至此,沈氏彻底不见了。

李豫后来继位后,皇后的位置一直空着,只为等待沈氏回来,数十年过去了,代宗仍旧难忘旧情,常常一人独自徘徊,心中空荡荡的。直到后来遇到了独孤氏贞懿皇后。

独孤氏温婉贤淑,聪明睿智,而且相貌也是极佳,这没有任何的夸张。她对代宗一心一意,再次让代宗找到了家的感觉,代宗对她也是相当宠爱。她并没有因得宠而任性,甚至代宗要赏赐她的家人也被拒绝了。按常理说,基本上皇后之位应该就是她的了,但是,这个位置代宗仍为发妻沈氏留着,独孤氏懂代宗,因此二人感情没有受到一点影响。

后来独孤氏为代宗生了一儿一女,儿子封为韩王,女儿封为华阳公主。华阳公主深得他们的疼爱,但是一场意外的疾病使华阳公主彻底离开了他们。代宗心痛的吃不下饭,多日不肯进食。独孤氏更是悲痛中无法自拔,一年后便郁郁而终,年仅24岁便离开了人世。

一次次的打击,使得代宗整日精神恍惚,他抱着独孤氏的遗体,一直不肯接受独孤氏离开的这一事实,最后大臣们苦苦哀求下才把独孤氏入殓。入殓后,代宗当即册封独孤氏为贞懿皇后。册封之后,却不愿意将其下葬,而是整日守在棺前,这一拖就是三年,尸体早已腐坏,大臣们绞尽脑汁才使得代宗同意将贞懿皇后葬在宫中可以看见的长安城东。

在一次次的痛苦与思念中,代宗于公元779年驾崩。谁说无情最是帝王家。纵观代宗一生,面对动荡的社会,他平定安史之乱,稳定社会,发展生产,一生威武雄壮,风风雨雨里走了过来,为国家鞠躬尽瘁,为爱情千古痴情。好男人就是他,他就是唐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