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熙家族因何没落?

蝶恋花绯


想要知道孔祥熙家族因为什么没落,就要了解他的家族是因何振兴的。

其实孔祥熙并不像宋子文那样,生下来就是富二代。尽管孔祥熙家里也是不愁吃穿,但也就是属于中等偏上的家庭,远不及宋子文家族那样富有影响力。因此孔祥熙早年的经历还算得上清苦。

孔祥熙可以算得上是富一代。他早年是投身于教育的,1907年孔祥熙在耶鲁大学毕业,回国后,他在太谷办学,他在学校亲自授课。为了让学生德智体并重,他取材美国步兵操典,自制木枪操练学生,引起了社会的重视。

当时太谷商会会长请他担任商团教官,同时太谷警局也请他担任顾问,从此孔祥熙在当地逐渐开始有了名望。1911年武昌起义后,太谷光复后,当地人们纷纷要求孔祥熙出面维持治安,他慨然从命,称为太谷义军司令。

作为民国首富,他肯定不止是从军啊。1912年孔祥熙同五叔孔繁杏办了祥记公司,主要是销售煤油,因为当时煤油是居民夜间必备的东西(尽管已经通电多年,但普通老百姓是用不起电的),并且取得了在山西全省经销亚细壳牌火油的总代理权,这一独家经营,使孔家很快就富有起来。

不过显然通过卖煤油,是不可能称为全国首富的,不然这个品牌的老板早成了。孔祥熙家族之所以兴盛,更重要的还是绑上了政治的大车。

二次革命后不久,孔祥熙应基督教全国协会的邀请东渡日本,同时他也为革命党人筹募经费,并且帮助孙中山处理文书函电。在此期间,孔祥熙结识了正在为孙中山担任英文秘书的宋霭龄,并且感情迅速升温。在1914年春天的时候,两人就在日本横滨结婚了。

孔祥熙跟宋霭龄结婚后,可谓是绑上了宋家的大车。后来伴随着孙中山与宋庆龄的结合(1915年10月),蒋介石与宋美龄的结合(1927年12月),孔祥熙又绑上了孙中山、蒋介石的大车。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孔祥熙的发迹,除了他自己够努力之外,更多的还要感谢宋家,正是因为宋家三姐妹的缘故,他才能在两个妹夫的支持下,担任国民政府要职,最终称为民国首富。

孔祥熙在从政前虽也有些资产,但真正发达起来是到南京政府做官之后。孔利用所掌握的国家财政金融大权,在使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不断膨胀起来的同时,也使自家的私财随之迅速增长。

孔家的资本主要是商业资本,他家的金融机构如山西裕华银行等只是商业资本的保姆,工业资本则多半是他人依附或偶而为之。抗战时期孔家的商业,主要由他的精明能干、长于敛财的妻子宋霭龄和长子孔令侃、次女孔令伟经营。

宋霭龄在抗战前曾伙同宋子良、陈行、徐堪等在上海组织七星公司,专做证券、标金、棉纱、面粉等的投机,在交易市场上多次掀起风潮,引起对手的怨恨和舆论的抨击,但由于有着蒋介石、宋美龄的庇护,最终都平安无事。

抗战初期,宋霭龄仅在套取外汇的投机中,据说就“捞了800万英镑”。1939年时,宋霭龄在美存款,占重庆政府“所有要人在美国银行中的存款的第一位”,被美国记者赛利文称为“中国人民的钱袋”°。

孔祥熙的长子孔令侃在21岁时,便被蒋介石指派为中央信托局常务理事,肩负实际责任。孔令侃经商赚钱的本领,曾受到孔祥熙的夸奖。

孔的次女孔令伟为其父在重庆掌管祥记公司、广茂兴、晋丰泰等企业,利用当时工不如商、商不如囤,以及豪门权势,大搞走私、囤积等投机买卖,大发国难财。

在1949年,伴随着国民党的溃败与退守台湾,所倚仗国民党的孔家也几乎瞬间土崩瓦解。而孔祥熙的后代虽然也有经商头脑与能力,但与孔祥熙的民国首富相比,还是有所差距,毕竟孔祥熙依靠的不仅仅是做生意的头脑,还有政治支持。

而且孔家企业违法经营的丑闻也时有发生:1946年长江公司的粮食案;1947年7月29日南京《中央日报》曾透露孔宋家族利用特权,在1946年3月至11月间,共结汇3亿3千4百46万余美元用以进口商品谋利的丑闻;以及1948年扬子公司的囤积案等,均曾受到舆论的抨击。

而这些问题都说明孔家如果没有政治支持,或许早就在人民的声讨声中没落了,哪里还等得到解放以后才没落。


魏青衣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孔祥熙家族并没有没落,只是不再涉足政治了。

孔祥熙有4个子女,2子2女,分别是长女孔令仪、长子孔令侃、次女孔令伟以及次子孔令杰。这里面,基本相对能力最弱的孔令伟,也就是孔二小姐,也是著名的台北圆山饭店首任总经理。

大家有兴趣去圆山大饭店看看,管理这样一家饭店可不容易。

而长子孔令侃抗战后在美国做了几次非常成功的投资,包括购买大量当时当做垃圾的土地,后全部以高价卖出,其中一部还卖给迪士尼,钱赚翻了。

但是,孔令侃并不贪财,加上他一生没有生育孩子,最终将大部分财产最终捐给了公益。

1997年孔令侃变卖一部分佛罗里达州地产,得款2000多万美元捐给学校和医院;1999年孔令侃又出售迪士尼附近400多英亩土地,价值数千万美元,全部捐献给公益。

即便是小儿子孔令杰,60年代休斯敦组建了“西方石油开发公司”,把资金投入当时最有利可图的石油行业,生意做得非常成功。

20世纪80年代,他就耗资1800万美元兴建西方石油公司开发总部大楼,地点是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敦西南区。

当时孔令杰拥有财产达1亿美元以上。

孔家从孔祥熙下一代开始,就脱离政治,专门经商。


至于孔祥熙本人,在抗战前后为国家民族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实。


萨沙


“蒋家的天下陈家的党,宋家的姐妹孔家的财”,这话涵盖了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把控中国政治和经济命脉的蒋孔陈宋四大家族。

四大家族之中,控制着国家政权的蒋家毫无疑问的是领军人物。陈果夫、陈立夫两兄弟控制着国民党党权。宋氏三姐妹和孔家则算得上是皇亲国戚,控制着国家的财政大权。

英雄总也落寞时,对于一个家族来说,如果后继无人的话,恐怕也难逃家族没落的无奈结局,孔祥熙代表的孔家的没落正是源于此。

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孔家的代表人物孔祥熙

孔祥熙字庸之,1880年出生在山西的一个地主家庭。早年间孔祥熙的祖父是开钱庄生意的,著名的“志诚信”票号正式出自孔家之手。虽然到后来钱庄的生意不太景气,可丝毫没有影响到孔祥熙的教育和成长。


孔祥熙先是在教会教堂就读,很快的便参加了基督教。到了后来年轻的孔祥熙眼见当前的清朝政府腐败不堪,西方列强在中国肆无忌惮的横行霸道,出于爱国心切,孔祥熙去了美国学习西方技术,以期学有所成,报效祖国。

在美国,孔祥熙有幸认识了孙中山,并参加了同盟会。

不仅如此,孔祥熙还结识了同样在美读书的宋霭龄,当时的宋霭龄是孙中山的私人秘书。

两人感情很快的升温,不久便结婚了。为了替补宋霭龄的工作,孔祥熙把宋霭龄的妹妹宋庆龄介绍给了孙中山当秘书,后来宋庆龄成为了孙中山的夫人,孔祥熙也成了孙中山的得力帮手。

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以后,蒋介石和当时掌管财政大权的宋子文两人针对当时的财政经费是用于抗日战争还是剿灭红军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宋子文一怒之下,辞去了财政部长一职,孔祥熙于是得以升为财政部长,从此开始了孔祥熙的发家之路。

孔家的发家之路,遭到了全国人民的抵制

解放前夕,有家报纸叫《经济一导报》,曾经这样评价孔祥熙:

孔样熙的私人资本,本质主要是商业资本,他的金融机构只是商业资本的保姆,工业资本则多是他人依附或部分投资或公私合营。

孔祥熙出身于晋商之家,自小耳濡目染的便学会了钻营之道。孔祥熙的生财之道主要从经营银行开始。山西裕华银行是孔祥熙最早的投资项目。

抗日战争时期,货币紧缺,此时孔祥熙大力推行公债,提高税率,印发大量钞票等方式迅速收敛财富,积累资本。

日本占领华北以后,孔祥熙又把裕华银行从山西搬到了重庆,资本更是增加到了2000万元。

1939年,孔祥熙又联合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农行成立了“四行联合办事总处”,专门用来承保战争时期政府的金融政策等独立业务,俨然成为了垄断金融机构的司令部。当时的蒋介石任联合处主席,而当时的联合处就在孔祥熙的裕华银行内。当时由孔祥熙的长女孔令侃主持。

投机倒把,历来是资本家倒腾资本的不二法门,而且屡试不爽。

孔家当时干的就是这一类事。当时的黄金保值而且增值快,裕华银行于是拿透支来的钱去抢购黄金,大发了一笔国难财。

抗战期间,孔祥熙还经营了专门用来冶金的中国兴业公司,包括建材、发电,冶金等,所辖超过10个工厂,到了1943年,资本已达1.2亿。

孔祥熙的主要活动区域还是在商业上。祥记公司和兴药材铺是孔祥熙接触最早的两个商业机构,一个主要负责推销煤油,棉花和棉布的生产,另一个则是销售人参、鹿茸等。

当年孔祥熙向宋霭龄求婚的时候,就是炫耀的这两个机构。

抗日战争期间,纱布紧缺,棉布变的紧俏起来。孔祥熙不断哄抬物价,靠着套,购,倒卖等手段,有一次大发了国难财。

因为孔祥熙的这些做法,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抵制。据说在重庆,除了孔家控制的几家报社以外,其余的报社无一不强烈的抨击孔家,大家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孔财人”。

后继无人,英雄难逃落寞时

面对孔祥熙在国人面前的丑闻,蒋介石为了丢车保帅,最终还是免去了孔祥熙的职务。

从此以后,失去了政治助力的孔家在生意上逐渐变得勉强应付,丝毫没有了先前的游刃有余。

抗日战争胜利后,孔祥熙的生意主要是由孔祥熙的儿女出面在上海和美国纽约开设了一连串的贸易公司,而且由内贸转向外贸。

孔祥熙和宋霭龄一共育有四个子女,分别是长女孔令仪,长子孔令侃,次女孔令伟,次子孔令杰。

长女孔令仪是孔祥熙最为宠爱的女儿之一,被人称为“孔大小姐”。可孔令仪和陈纪恩的婚姻却不被人所看好,终于两人还是分手。不久孔令仪去了美国,认识了驻美空军武官的黄雄盛,两人一直生活在纽约。2008年,孔令仪去世,享年93岁。

次女孔令伟,人称‘孔二小姐’。从她的名字上可以看出,孔令伟有着豪爽的性格和些许的男人气概。这让和她相亲的人一度敬而远之,直到去世,孔令伟也没有嫁人,自然也谈不上后人了。

长子孔令侃是家族里的第一位男丁,自然收到了孔祥熙的厚爱。和孔令仪一样,孔令侃的婚姻也是遭到了家人的反对,不过最后还是孔令侃还是不顾反对,和盛宣怀的儿子盛升颐的夫人结婚了。抗日战争以后,孔令侃在上海开办了扬子公司,事业有成以后,搬到了美国定居。1992年,孔令侃因病去世,享年76岁。

次子孔令杰是孔家里唯一给老孔家留了后的人,生下了儿子孔德基。在孔德基三岁的时候,孔祥熙去世了。七年以后,也就是1973年,宋霭龄也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孔祥熙的孙子孔德基,现如今一直居住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州,虽然目前在操持着孔家的资产,可偌大的家族毕竟是经营有限,如今已是人走茶凉,落寞不堪。


奇点历史


很多人都听闻过四大家族的贪,知道四大家族在民国期间靠发国难财拥有了巨富的身家,因此很多人对四大家族的印象都不是很好,但其实我想告诉大家,在四大家族中除了孔祥熙家族之外,其他三家都是不贪的。



蒋介石的身份不需要贪

首先我们要说到四大家族之首的蒋家,蒋介石是四大家族的核心人物,正是因为他的出现,其他的三大家族才得以凭借他的关系位列四大家族之中。

以蒋介石的身份来说,他是根本不可能会贪的,他更在意的还是整个国家。

虽然在名义上他已经是民国之主,但是因为当时仍旧有许多大军阀的存在,因此更多时候他渴望的是如何从军阀们的手中抢过地盘,让自己的权力遍及神州的每一寸土地。



蒋介石对手下人的贪污是非常深恶痛绝的,不过他深恶痛绝归深恶痛绝,在这个过程中,他却没能制止到他手下的贪污行为。

蒋介石有一个很大的缺点,这个缺点就是只要是他亲信的人,无论再怎么贪,他都是可以原谅的,这里面涵括了他心腹的手下以及亲戚,其中在蒋介石的手底下胃口最大、吃相最难看的当属孔祥熙。

孔祥熙和宋子文号称为蒋介石的两大钱袋子,他们分别为蒋介石掌控了国民政府的财政大权。

并不贪的宋子文

作为与孔祥熙并列为蒋介石财政二巨头的宋子文,虽然坊间一直流传着宋子文因为权力的原因贪得腰缠万贯的传闻。

但是却没人能找出宋子文贪的证据,而在宋子文晚年定居美国的过程中,据美国联邦调查局的调查发现宋子文的资产只有七八百万,其中大部分还是房产之类的不动产,与往常人们流传的数千万美金有着巨大的差别。


而宋子文的家族本身就是江浙财阀之一,在没接触权力之前是靠做生意起家的,甚至在孙中山没有成功之前,他的父亲还是孙中山的主要财力资助人,因此宋子文拥有这么点钱实际上是不奇怪的。

如果他真的有孔祥熙那么贪的话,那他就不会动用巨资编练出战斗力强大、影响力极其深远的税警总团出来,也不会把自己用巨资堆砌起来的税警总团投入到原本不应该由他们参与的抗日战争中,更不会培养出孙立人这样纯粹的名将出来。

从这些方面来看,实际上宋子文是一个很有责任感的人。

大发国难财的孔祥熙父子

而孔祥熙就不一样了,因为他的吃相太难看,所以在抗日战争刚结束的时候他就遭受到了国民政府内部各大员们的群起而攻之,当时的情势危急到就连蒋介石这位大佬也保不住他了,于是从1946年开始孔祥熙就渐渐隐退了政坛,后来去美国定居了。

不过在孔祥熙下台后,孔家却没有因此而落没,在孔祥熙隐退后,继承了他惊人经商能力的儿子开始在商场中绽放出了强大的光芒。

虽然孔祥熙是走了,但是他们的家族与宋美龄、蒋介石的联系是仍然存在的,因此孔令侃仍旧可以凭借着一些别人所没有的特权大发国难财。

最开始的时候孔令侃凭借着特权倒卖美金赚取了很大的差价,后面他又通过特殊手段倒卖受到英美国家管控的汽车赚取了巨量的金钱,最后在1948年风雨飘摇的时候,孔令侃更是和上海的众多巨商一起大发起了国难财。

蒋经国在和孔令侃的交锋中落败

当时的局势非常不稳定,到处都是一片人心惶惶,而交易市场也在这片风波中掀起了狂风浪潮,在这个危急的关头,孔令侃和众多的巨商们囤积起了数量庞大的美国货物,通过几十倍、上百倍的差价开始对市场发起了强烈的冲击。

当时蒋介石正在为前线战场烦得焦头烂额,突然听闻自己的后院着火后,他当即派人去处理了这件事情。


只不过当时处理的人因为得知这些上海巨商的背景深厚,所以愣是没敢动手,后来在没有办法之下蒋介石只能派出了自己的儿子蒋经国去处理这件事情,因为蒋经国是他的儿子,他觉得就算对方的背景再深厚,还能比自己蒋某人的背景还要深厚?

蒋经国在上海处理的前期,行动是非常顺利的,不过后来当他把手脚动到孔令侃身上时,却出现了一个大问题。

虽然蒋经国的背后站着蒋介石,但是孔令侃的身后站着的却是宋美龄,宋美龄对蒋介石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在宋美龄的威胁下,蒋介石才不得不招回了蒋经国,使得这次行动以非常尴尬的状态收尾了,也因为这件事情,使蒋经国大失面子,与宋美龄之间产生了很大的芥蒂。

权力消失以及濒临绝后的孔祥熙家族

在这件事情后不久,蒋介石败退前往了台湾,而孔令侃则收拾自己的身家前往了美国,而在前往美国之后,孔令侃失去了他赖以纵横商海的资本,在失去重要特权后的他开始变得和其他普通的商人无异,归于平凡起来。

而孔祥熙的家族之所以没落,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的家族差点绝后了,孔祥熙一共有四个儿女,但是他的这四个儿女中有三人是没有生育的,他的儿女中只有他的次子孔令杰生出了一个孩子,因此在孔家的第三代中,是只出现了一个独苗的。


所以说血脉的减少、权力的消失是孔祥熙家族没落的最主要因素,我觉得即便孔祥熙的家族第三代只出现了一个人,但是只要他们的权力仍旧存在,他们也仍是可以辉煌的,因此权力的消失才是孔家没落的主因,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只要他们的后代不是太过于败家的话,以他们积攒下来的金钱,是够他们花好几代人的。


孤客生


孔祥熙出生于晋商家庭,从小耳濡目染,对经营之道非常在行。要说,为什么掌握国民党财权的国民党四大家族之一的孔家为什么会没落?从最表面的原因看是,后继乏人。没有人来继承他偌大的家业。从深层看,中国老百姓讲因果报应,一个人因为懂经济,大发国难财,垄断了一国之经济命脉,让很多家庭的财富流入他一人一家之处,必是要遭报应的。这报应是:钱,他们还是有的是,但是,他们没有人来管理来享受这些钱了。

孔祥熙的金融背景为他成为新一代“财主”,他主要从经营银行开始。山西裕华银行是孔祥熙最早的投资项目,也是他吸财的根据地之一。抗战后期,孔祥熙大力推行公债,提高税率,过量印钞票等方式积累资本。1939年,孔祥熙与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农行成立“四行联合办事总处”,专门用来承保战争时期政府的金融政策等独立业务,设址于裕华银行。由蒋介石任联合处主席。裕华银行用透支来的钱去抢购黄金,大发国难财。此外,孔祥熙还经营冶金公司,建材、发电等等都有所涉及。可以说,他利用“皇亲国戚”的身份,以及发达的“财商”赚得盆满钵圆。1943年,孔家资本保守估计在1个多亿。但毕竟败逃了,政权没有了,钱也跟着不值钱了。

另一方面,孔家有两子两女。分别是长女孔令仪,长子孔令侃,次女孔令伟,次子孔令杰。前三个孩子都没有生出孩子来。只有次子孔令杰于1964年与好莱坞影星狄波娜贝姬在美国生了个儿子孔德基。孔家没有再继续富豪的声势,人丁单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中国人观念里,后继无人,生不出孩子是人生相当大的痛苦和缺憾,甚至宁可穷点,也要人丁兴旺。

孔家暴富,却人丁稀薄,不得不说里边的事情令人唏嘘。


老照片


孔祥熙与宋霭龄结婚,这桩婚事是强强联合,孔家与宋家都是当时非常有影响力的家族,而孔祥熙后来又任国民党财政部长,孔祥熙家族在这时候实力应是最雄厚的时候。他与宋霭龄生2子2女,后代也都非常会敛财,但在做人及其他方面比之父母就差的多了。



先说孔家大小姐孔令仪,孔令仪是孔祥熙最宠爱的长女,兄妹四个只有她没流过洋,也不怎么参与政治,一生两次婚姻,但是都没有孩子,后定居美国。



孔家长子孔令侃是一个嚣张跋扈的纨绔子弟,无论是上学,还是工作,事事都搞特殊化,连自己的舅舅宋子文也不放在眼里,光明正大抢宋子文的生意。更荒诞的是,孔令侃非常好色,女朋友一个接一个的换,最后竟迷上比他大十几岁的少妇,父母不同意两人结婚,他跑到美国,可能是跟他的风流好色有关,女人无数却没一个孩子。

孔家二小姐孔令伟,一个女人中的男人,有暴力行为,自己闯红灯还一枪打死交警,嚣张到没边,连蒋介石的东西也敢动,最大的喜好就是汽车与抢,这样的女子谁敢娶,男人们都要先为自己的性命考虑,浑身上下没一点女人味,最重要的是她的身份在那摆着,谁敢娶个有暴力倾向的妻子,一生未嫁。


孔家最后一个孩子孔令杰算是一位优秀的人才,当10年的国民党外交官后,开始学习经商,创建大规模的石油公司,最后成兄弟姐妹中最有钱的人,连孔祥熙和宋蔼龄都不知道他到底有多少财产。孔令杰与好莱坞电影女明星黛布拉·佩吉特演过《折箭为盟》和《大神秘》,并娶佩吉特为妻,生一子叫孔德基。孔令杰晚年隐居在美国。

他们四位的共同点就是子嗣艰难,除了孔令杰有一子之外,其余三人都没有孩子,没有孩子就意味着没有未来,而孔家唯一的后代孔德基也一直生活在美国,很少回国,对于他来讲,美国才是他的家,他也没参与政治,对中国更没什么影响力,孔祥熙家族会没落也是正常的。


尧说历史


孔祥熙家族的没落主要因为后继无人

孔祥熙是孔子第75代世孙,早年留学美国,耶鲁大学毕业。他是孙中山、蒋介石的连襟,宋子文的姐夫。孔氏家族是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之一,担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兼财政部长,长期把持国家的经济大权。他改革了中国币制,建设中国银行体系,加大了国家对资本市场的控制,支持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及支持抗战做出了一定贡献。

宋霭龄,是孔祥熙的第二任夫人。此前,孔祥熙有一段短暂的婚姻,1908年29岁的孔祥熙和其在潞河书院就读的女同学韩玉梅结为夫妻。不料四年后,没留下一儿半女的韩姑娘因肺结核去世,死时还不到30岁。
后来,孔祥熙认识了同样有着留美背景的宋霭龄。尽管孔祥熙比自己大9岁,又是二婚,但孔祥熙的聪明能干,渊博的学识和殷实的家境都吸引着宋霭龄,1914年春天两人在日本横滨结婚,时年,宋霭龄25岁。婚后四个子女相继出生,分别是长女孔令仪,长子孔令侃,次女孔令伟,次子孔令杰。
长女孔令仪是孔祥熙最喜欢的女儿,她是四个儿女中唯一没有喝过洋墨水的。孔令仪不好政治,性情温和,但是在婚姻问题上没有听从父母的劝告,头婚执意嫁给了穷小子陈纪恩。陈纪恩老爸是个舞场的乐队指挥,两家门不当户不对。
由于孔令仪的坚持,孔祥熙、宋霭龄最终还是随了孔令仪的意愿。婚后,孔令仪也曾怀孕过,但都没保住,几年后,孔令仪和丈夫陈纪恩这对一开始就不被大家看好的婚姻也解体了。后来孔令仪嫁给了蒋介石的英文秘书、清华大学毕业的黄雄盛,可是这时的孔令仪过了生育的最佳年龄。2008年孔令仪去世,享年93岁。
长子孔令侃是第一位男丁,特别受到重视。他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任财政部秘书,后在中央信托局任常务理事。之后留学美国,凭着显赫的地位,找个名门闺秀应该不是问题。但是他看上了盛宣怀的儿子盛升颐的夫人,并不顾家人反对与之结婚。后来在美国哈佛大学毕业后的孔令侃,抗战胜利后回到上海开办扬子公司,事业有成并定居美国。孔令侃婚后两人真心相爱,但是没有后裔。1992年孔令侃因肺癌去世,享年76岁。
次女孔令伟,人称‘孔二小姐’。她天性豪放、女生男相,手持雪茄,雌雄难辨。几次相亲,男士都敬而远之,唯恐避让不及。1994年因直肠癌去世,享年75岁。二小姐一生未嫁,何谈后人?
左为孔令伟
次子孔令杰是四个子女当中唯一给老孔家留个后的人,他曾经英国军官学校读书,1949年蒋介石委任他为驻联合国和美国外交官。为人低调,1960年他在美国做石油生意,成为旅美军人中的富豪。1963年孔令杰结识了好莱坞当红影星狄波娜贝姬,并迅速陷入热恋。婚后,于1964年生下儿子孔德基。为了家庭,狄波娜贝姬选择息影,放弃了继续发展事业的机会,最终这段婚姻在持续16年后的1980年以分手告终。离婚后狄波娜分得数千万美元的巨额财产,没能再婚并退出影坛。
1997年76岁的孔令杰也因癌症,病逝于美国休斯顿。
左一孔令杰
在孙子孔德基三岁时的1967年,孔祥熙在纽约因心脏病闭上了双眼。享年87岁。宋霭龄则在1973年去世,享年84岁。
金发碧眼的的孔祥熙唯一的孙子孔德基,在1995年7月26日和大姑孔令仪一道陪同宋美龄出席美国国会为宋举办的致辞会。目前他居住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一直在学中文。孔德基管理着孔家的财产。整个家族事业也无人经营,豪门遗憾落幕。
作者:“小方说历史”团队
欢迎关注公众号“小方说历史”
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
欢迎点赞和评论

小方说历史1990


孔祥熙曾被蒋校长称为“抗日战争中国军贡献最大的人物”。

之所以蒋介石对孔祥熙有如此之高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是抗战爆发后,国民党为数不多的能在自己领域打败日军进攻的大人物之一!

民国时期,宋霭龄丈夫孔祥熙仅任: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兼财政部长。

但就是这样一个不拿枪的官僚,却能用他的手段生生打败日军进攻!

抗战期间,日军为了尽早击溃蒋校长的抗日信心,也算是无所不用其极,除了战争手段,还想到了经济手段。

而当时小日本的办法,简单且粗暴:制造大量的法币伪钞,引起大规模的通胀,导致整个国家的经济崩溃。

熟悉经济的人知道:这种手段在任何国家都是致命的!可惜,在国民政府面前,这个手段显然有点过于年轻了。

打仗打的是什么,说白了,就是钱呗!

当日军发行了大量足以乱真的假钞之后,整个经济市场势必就会混乱,国民政府也就赚不来钱。赚不来钱,还拿什么打仗?如此简单推理来看:小日本的这个办法,真的是绝妙啊!

当时,小日本为了发行假钞,不仅充分发挥了工匠精神,还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又是仿制模板,又是购置印钞机,又是研制纸张。

嗯,最后的成果也确实相当厉害:他们做出来的假钞,竟然比真钞看着还真。

但是,让日军始料不及的是,尽管他们投入了如此大的精力去造假钞,可国民政府为了筹集战争经费,竟然开始大肆印钞!

当时不是有个段子嘛,说民国最发达的制造业工厂,便是印钞厂。为了输出更多的钞票,他们昼夜不停、人歇机器不歇。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日军败的一塌涂地,他们制造出了的假钞,扔在茫茫真钞之海里,连个响声都听不到。

而主导这场经济战争的中国人,就是民国四大家族之一的孔祥熙。孔大姐夫好歹也是名门之后,为何会用这么个蠢招呢?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几乎丧失了所有的经济来源,除了国际援助,便是豪取抢夺。在这种情况下,孔大姐夫想出一个天才的计划:不如空投法币五万万至十万万,只要保守极端秘密,对外否认,深信前途一切全无动摇。

空投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国家货币发行量之外,再发行一定数额的货币。孔祥熙认为这个计划只要你知我知,大家都不对外说,就不会造成什么恶劣影响。如此天才的计划,不仅解决了内需,还能为国民政府套取大量的外汇。

计划顺利进行之后,甭说中国普通老百姓了,连日本人都哭了!对自己人都如此狠,何愁民国不灭呢?

货币空投的结果,想必大家都知道,抗战结束时,民国经济全面崩溃,一斤法币连一两大米都买不到,看清楚,是一两啊!

作为蒋校长的大姐夫,孔祥熙自然是毫无影响的。孔氏家族在这场经济剧变之中,不仅没有倒下,反而一举成为国之巨富。当然了,其他三大家族也敛财无数。

虽然孔祥熙在抗战即将结束时便辞职下台,可这并不影响他的功绩,他的功绩早已被载入了史册。

孔祥熙先生,自北伐剿供以至抗战胜利为止之二十年中,不辞劳怨,不辩枉屈,而一心竭智尽瘁,报效党国,其革命之精神,自足为吾辈与后世崇敬难忘者也。

解放战争行将结束之时,孔祥熙携带战争期间收敛的巨额财产逃到美国,自此再也没有回到大陆。至于他究竟带走了多少财产,没有人能统计出来。根据他的大舅哥宋子文的说法:他可能是全球最富有的人之一。

但俗话说,缺德事儿干多了,总会遭报应的。

孔祥熙与他的老婆一共生育4名子女,除了他的小儿子孔令杰为宋家添了一名孙子之外,皆无香火延续。而今,他的这个孙子孔德基在美国甚是低调,外人很难窥得他们的行踪。

总结:如果说孔祥熙家族没落的话,只能说他们的人丁不兴旺,他们家的财产仍然是让所有人叹而生畏。


记者李满


题中的没落是指没落到什么程度呢?如果相比于当年的辉煌的话,四大家族现在都没落了,后代基本上回避政治,对于祖上的光辉闭口不谈,而且步调一致得保持低调,生怕被人挖出什么来。

孔祥熙是四大家族之中最有经济实力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算他的后代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出息,也算是衣食无忧。如果一定要问因和没落的话,第一在政治上没有了官僚主义、封建主义做靠山;第二是因为人丁太少。

蒋介石到了台湾之后,曾经后悔误信了对孔祥熙的中伤而失去了自己的理财专家,所以他将孔祥熙的小儿子孔令杰喊了回来,交给他一个外交部司长做做。孔令杰做了十年官最终还是辞官经商去了,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孔令杰发现了商机。他利用外交官时积累的人脉和父亲留下的钱财,以很便宜的价格受够了大片土地,并且获得了当地的石油开发权。

商业上成功之后,孔祥熙就在想着怎么安置家人了。上世纪80年代,一家杂志曾经报道了孔祥熙儿子孔令杰的地下城堡,他斥巨资建造这座神秘的建筑就是为了能够保护家人,但是因为金钱问题和建筑师发生了纠纷,从而双双走上法庭,被媒体挖掘出来。

据说这座水下城堡拥有上百个房间且装饰豪华,设施先进,甚至有监狱,还可以防核弹爆炸,大概是被日本人炸出了阴影吧,即使到了和平年代仍然对于这项防范工作十分执着。

不过孔令杰大概没有想过,自己辛辛苦苦规划了100多间房间,孔家的后代却只有自己的一个儿子。孔家人丁单薄,大约就是所谓的没落了吧。

其实孔祥熙和宋霭龄有四个孩子,他的大女儿孔令仪长得十分像爸爸,脾气也像,她前后嫁了两个男人,但是一直没有子女。孔令仪用钱也是十分潇洒得,曾经捐赠给母校三百万美元,还是在2002年的时候,现在当然不止了,可见即使他们身在美国,手头上还是有着十分巨额的资产的。

二女儿孔令伟活脱脱就是一个男子,她从不穿女装,因为个人原因,她一直没有结婚,也没有后代,但是也算一生潇洒,活得十分自由,宋美龄尤其喜欢她。

大公子孔令侃,小儿子孔令杰没有什么好说的,反正孔令杰绝对是几个子女之中最有经济实力的,关键也是唯一一个有子嗣的人。孔家三个后代因为癌症而死,孔令侃死于肺癌、孔二小姐死于直肠癌,孔令杰同样死于癌症。

在孔令仪生前曾经拍卖过长岛蝗虫谷孔宅,加上纽约地产商利用蒋夫人的名义拍卖孔宅物品和家具,当年已经80岁的她还受到了外界的指责,说她遗弃家中的历史文物。这些文物包括孔家的家谱还有蒋夫人所作的国画。

孔令仪在那段时间成为了孔宋家族的唯一代言人,要处理不计其数的家产,极为苦恼。除了捐款之外,孔令仪也就只能将钱给侄子了。所以说直到孔令仪去世的时候,孔家家底还是十分殷实的,只是以后就没有人继承和经营了。

以上


木剑温不胜


孔祥熙家族的没落当从孔祥熙下台说起,究竟是谁把这位民国财神爷、蒋介石钱袋子轰下台的呢?

一向敢于仗义执言、嫉恶如仇,被时人称为“傅大炮”的傅斯年。

抗战全面爆发后,为了确保庞大的军费开支,国民政府采取了经济管制政策。这种政策本是为最大限度地保障抗战前线的物质需求,但在实施过程中却让国民党众官僚钻了空子,这帮人利用手里的职权,官商勾结,最终形成了贪腐现象甚为严重的官僚资本。

在当时,长期主理国民政府财政的孔祥熙即是这官僚资本的一个总代表,当然,这意味着他也必将是民国高官贪腐的一个总代表。

孔祥熙本质上是个逐利的商人,这一点决定了他的贪腐是大鱼、小鱼通吃的概念,当然搬出一框框小鱼是无法让这位皇亲国戚倒台的。为轰他下台,正义之士“傅大炮”搬出的是两条大鱼,一个是孔祥熙在美金公债蓄储券事件中的贪腐行为,另一个更大,傅大炮要求财政金融总清算,这等于是要和孔祥熙算贪腐总账。

因为这两发炮弹足够狠,孔祥熙在1945年7月24日不得不辞去中央银行总裁一职,不久之后就到美国定居去了。从退出民国政治舞台的时点看,孔祥熙算早的,几乎就是抗战一结束,台面就垮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只能说他的贪腐民怨很大。事实上,早在抗战前期,傅大炮就有倒孔行动,但被胡适阻拦了。胡适阻拦傅大炮的理由是,民国的财政只有孔祥熙能玩得转,换其他人局面可能更糟。

胡适的话在一定程度上是客观的,孔祥熙虽然贪腐,但在财政领域,其人确实是有本事的一个人。

照通俗的说法,就是能贪也能干。

对于孔祥熙的能干,蒋介石是高度认可的。老蒋一生亲自为亡者写悼文的时候不多,除了戴笠,剩下的就是孔祥熙了。

孔祥熙死后,老蒋亲写的悼词很有发自肺腑的味道。对于此人的历史功勋,老蒋概括有四:其一,为统一全国币制。其二,为统一各省财政。其三,为维护教育经费。其四,为充实军队饷粮。

不仅如此,老蒋更是罕见地为逝者孔祥熙质问了国人:其为贪污乎?其为清廉乎?其为无能乎?其为有能乎?

很显然,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老蒋认为孔祥熙是瑕不掩瑜的,在抗战中,他不仅能干,而且贡献巨大,又是买武器、又是搞钱、又是修铁路什么的——

但站在普通民众的立场上,相信无人会认同老蒋的这个盖棺定论。民心民意说明一切,否则他也不会45年就基本下课。

从某种程度上讲,孔家的没落首先就没落在他家的臭名昭著上。孔家二代六口人,不是孔祥熙一个人贪腐,而是几乎一家六口人非贪即腐,宋家大小姐宋霭龄没少做官商勾结的生意,孔家大少爷孔令侃更是如此,其名下的扬子公司多有名、多恶劣呀!连蒋经国都恨得牙痒痒!

即便没怎么贪的,那也是腐的让人愤怒。孔家大小姐孔令仪结个婚,多奢靡多夸张,整个财政部都成了她的婚礼后勤部;孔家二小姐孔令伟就更别提了,民国第一混世女魔王,历朝历代的男衙内或许都没法跟这个孔二小姐比。

有一个话题,孔家究竟有多少钱?这个内幕连当时的美国人都感兴趣,因为这最能说明问题。

1941年6月,美国政府曾冻结中国私人和公司银行在美国的存款,其中私人存款高达一亿一千八百万美元。要知道那时候的美元可是很值钱的,一辆福特汽车也不过两三百美元。而到了1948年,这个数字升到了多少呢?约合五亿美元。

除去金圆券强行兑换的两亿美元,能算到四大家族头上的大概有三亿美元。根据后来披露的一些情况,蒋家和陈家是没什么海外存款的,那这三亿美元有多少能算到孔家的头上呢?

怎么算,轻轻松松过亿那是一定的。

所以说,从这个角度讲,孔家的没落是权势上的没落,但不是财富上的。

但即便如此,孔家三代之后还是成了没落的“孤家寡人”。

按说,孔家是最有希望延续家族兴旺的,孔祥熙、宋霭龄有两儿两女四个孩子。但不幸的是,大儿子孔令侃没有子嗣,大女儿孔令仪没有子嗣,二女儿孔令伟还没有子嗣,就小儿子孔令杰有个混血独苗。

三代之后只剩一人,纵使有万贯家财,但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这个家族基本上就算是彻底没落了。

失权、失势、失名声、失香火——有这四失,孔家怎能不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