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大峽谷

恩施大峽谷,位於世界硒都——湖北省恩施市境內,被專家讚譽可與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媲美,是清江大峽谷一段。峽谷全長108公里,面積達300平方公里,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恩施大峽谷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大峽谷,“即使走馬觀花也令人如痴如醉”。與美國的科羅拉多大峽谷論壯觀,清江大峽谷與之難分伯仲;若論風景之秀美、景觀之豐富、層次之多樣,恩施大峽谷的沐撫段則遠勝於科羅拉多大峽谷。而且這裡還是巴文化發源地,人文特色濃郁,而科羅拉多大峽谷僅有少數印第安人居住。

在纜車上看地縫。

懸棺石

一線天

絕壁長廊,又叫“絕壁棧道”,始建於2007年10月,全長488米,118個臺階。

一直預報下雨的天氣,今天好給力。

古象嶺

祥雲火炬

鞠躬松(迎客松)

鞠躬松,這裡是恩施大峽谷的五大奇觀之一的一個代表。在喀斯特地貌裡,有絕壁者無峰叢,有峰叢者無絕壁。而在這裡兼而有之,不得不說是個奇蹟。黃山的“迎客松”,天下聞名,迎客松是張開雙臂笑迎天下游客。大峽谷這棵松卻代表我們好客的土家族、苗族人民向遠方的遊客深深地鞠個躬,既表示歡迎,又代表恭送。

一炷香。

“一炷香”,高約150餘米,最小直徑只有4米,此地的岩石的抗壓強度是800千克每立方厘米,它風吹不倒,雨打不動,傲立群峰之中千萬年,守護著這片神秘的土地。他近觀猶如男根,展示著他威武的雄姿,儼然成了大峽谷中的鎮谷之寶。 相傳,這根石柱是天神送給當地百姓的一根難香,如遇災難將他點燃,天神看到寥寥青煙,就會下凡來救苦救難,所以當地百 姓稱它為“難香”,這難香又長又細,晴空萬里時,一朵白雲疊在峰頂,遠遠看去就像天上的香火,宛若仙境;陰雨天氣時,升起的一層薄霧,就像一縷青紗,將它打扮得若隱若現,嫵媚動人。從地質學上講,由於長江水系、清江水系長期交錯的影響,不斷地侵蝕,不斷地衝刷,才形成如今陡峭的石柱,由於保存極度困難,所以地球上類似細長的石柱並不多見,而最長最大的莫過於此。

姊妹峰

玉女峰

大地山川

母子情深

母子情深描述的是一個土家女子摟抱著自己的孩子親他的臉蛋。這深情的一吻,見證了天下母愛的偉大,這副大自然的傑作就是一座搖藍曲的雕塑。

遠處的一汪清澈河水。

下山的扶梯長廊。

下山的步行道。

美麗的恩施大峽谷,我們走下來了。

雲龍地縫位於“世界地質奇觀,喀斯特地形地貌天然博物館”,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恩施大峽谷,距恩施市區60公里,距利川市區39公里。其體態呈“U”形,全長3.6千米、平均深75米,對外開放1.6公里。公司通過系統、科學、詳細、深度的規劃設計,打造一個以原生態自然山水風光為主、科普探險拓展為輔,集主題山水觀光、深度地質體驗、拓展探險運動等功能於一體的生態遊覽區。其總體規劃佈局為“一核一帶一區”,聯結峽谷自然山水綠色空間。“一核”——地縫主題觀光互動體驗核心;“一帶”——峽谷激情漂流帶;“一區”——地縫探秘科普體驗區。

雲龍地縫具有奇異獨特的喀斯特景觀,囊括了諸多旅遊資源單體;其外絕壁、 巨壑環抱,山巒疊嶂,地形多變;其內流水淙淙,飛瀑跌落,奇石林立;雄奇險峻,厚重幽遠。主要景點有:雲龍絕壁、風雨橋、時空橋、雲龍懸瀑及跌水。

恩施大峽谷內的雲龍河地縫全長7.5千米,最深達75米,地縫怪石遍佈,五彩斑斕,古木蒼翠,碧流潺潺,尤其是地縫兩岸的數條飛瀑流泉,令人震撼而神怡。雲龍地縫至少形成於5千萬年前,從地縫頂部到地縫底部的地層主要為形成於2.1-2.9億年間、跨二迭與三迭紀的灰巖;全長3.6千米、平均深75米,平均寬15米,兩岸陡峭,飛瀑狂瀉、縫底流水潺潺,上通天水暗河,下聯莽莽清江。地縫上共有7條半瀑布(有一條瀑布叫“半流瀑”,豐水期有,枯水期無,故稱半條瀑布)。雲龍地縫曾是雲龍河的伏流段,以暗河形式沉睡地下二、三千萬年,後因水流在地下強烈掏蝕,在地表不斷剝蝕、致使暗河頂部坍塌,地縫才得於面世,成為恩施大峽谷一大奇觀。

中國地質大學實地考證,這是世界上唯一兩岸不同地質年代的地縫。右岸為1.8-2.3億年前形成的三迭紀地層,左岸是2.5-2.8億年前形成的二迭紀地層。原因是:在早期地殼變動中由於斷裂作用,使三迭紀地層與二迭紀地層呈斷層接觸,後經過山地抬升和水流沿斷裂薄弱帶長期下切、侵蝕,而形成深谷地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