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追求安逸,但川军为何如此彪悍?

花驹啊


四川人追求安逸是不假,但川军并不彪悍。而且,在民国期间,川军军纪之差,是闻名全国的,都是号称两杆枪,一手步枪,一手烟枪,战斗力很差。

清末新政期间,驻藏大臣张荫桓曾提出,从四川调一千五百名川军进入西藏,加强对西藏的控制,对冲英国在西藏的渗透。清廷一开始没有答应。后来张荫桓被调走,改由满人联豫担任驻藏大臣,也在西藏搞了一点改革,同时清廷同意调川军一千五百名入藏,统领为钟颖,以保卫国防。

川军还没入藏,十三世喇嘛正在从青海返藏途中,就听到了消息,就表示反对。但川军仍然在清廷支持下进藏。进藏后,川军因为纪律差,在当地造成的影响很不好,引起藏民反对。在新年后的传召法会上,川军与当地僧人发生冲突,拉萨谣言四起,说川军要进攻布达拉宫,十三世喇嘛逃往印度。

辛亥革命发生的时候,西藏川军并不知情,但袁世凯政府发表钟颖为西藏督军。一个月后,西藏川军才从英国人在江孜办的报纸说得到消息。川军内部的袍哥组织以革命的名义,包围了联豫的驻藏大臣府邸,推钟颖为驻藏川军统领。联豫不得已,只好偷偷召三大寺的僧兵协助以自卫,由此就造成了三大寺僧兵与西藏噶厦下属的藏军对抗川军的局面,最后将川军包围起来。

消息传到内地以后,当时的四川督军尹昌衡和云南省督军蔡锷联名致电中央,要求出兵西藏,救援川军,同时夺回西藏的控制权。袁世凯一开始的时候表示同意,川滇联军分别出兵,连战皆捷,藏军步步后退。但就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英国人介入了,出面进行干预,向袁世凯施压。袁世凯当时正在为称帝做准备,很希望得到英国支持,因此就同意停战。

同时,作为条件,在西藏被包围的川军最后也达成了一个解决方案,这就是,川军实际上向藏军缴械投降,然后经印度回到内地。此后,中央在西藏就再没有驻军了,一直到解放军进藏,才重新将西藏完全纳入控制范围。也是在此战之后,西藏地方政府才在所谓的英国调停下,与中央进行谈判,也就是西姆拉谈判,后来的西姆拉协议。中印之间的边境争议就是这次会议上的麦克马洪线留下的历史问题。

在川西,一直和西藏地方政府有管辖权纠纷。西藏自1913年之后就逐步脱离中央管辖,加上当时北洋政府忙着内斗,所以也顾不上西藏,西藏就一直这么放着。在清朝时期,中央政府逐步越过金沙江,把和西藏的界线向西推进,尤其是赵尔丰时期,加强了对川西地区的控制,为下一步建立西康省做准备。

但到了民国时期,川军忙着内斗,西藏反而在十三世喇嘛的领导下,搞了一些类似清末新政的改革,变法自强。所以,后来西藏和川军刘文辉部发生冲突,刘文辉部反而被西藏地方军队击败了。由此,西藏噶厦将边界线一直推进到了金沙江一线,川军也无如之何。到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对西藏也没有什么办法。

反观青海的马步芳,在西藏不服从中央命令,强行要求西藏与国民政府交往,必须通过外交处的情况下,出兵进入青海和西藏的边界地带,也就是格尔木一带,西藏地方政府立刻低头服软。其实马步芳当时就出动了一千人左右的骑兵,就达到了效果。再对照川军和西藏打交道的历史,就知道川军当时战斗力差到什么地步了。

此外,四方面军长征到川西北后,当时四方面军只有三四万人,田颂尧号称有八万人的军队,在围攻四方面军的时候,却被四方面军消灭了五万多。徐向前更是在回忆录里说,当地四川男人不怎么干活,还普遍吸毒,所以在当地扩红很不容易,反而是当地妇女参加红军更积极。因为当地妇女日常不仅要在家伺候男人,还要下地干活,受压迫比较深。也是因此,四方面军成立了红军历史上唯一一个妇女团。


萧武


这个题目很有意思,四川省有8600多万人口,如果算上重庆市的话,文化意义上的四川人有近1.2亿。人口基数大,所以川人分布在世界各地,接触到川人的人也就更多。不同人眼里的四川人也许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些共通点:四川人聪明,有“川耗子”之称;四川人豁达,放得开,什么不如意的事都能一晃而过;四川人勤劳,什么苦都吃得下,农民工大军里川军占了相当大部分;四川人会享受,川剧、麻将、盖碗茶代表川人的慢生活;四川人好吃,不管什么食材到了四川人的饭桌上都变成了美味,等等。四川人形成这些鲜明特点有几个原因:

一是四川自古是天府之国,从李冰父子都江堰治水成功之后,成都平原风调雨顺,成为千里沃野,粮食丰收,人口聚集,是为人间天堂。大诗人李白写道:“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间得及此间无”就是最真实的写照。优越的生存环境造就了四川人慢生活、会享受的特点,从视觉(川剧)到味觉(川菜)再到精神上的娱乐(麻将)一应俱全。

二是四川也并不是世外桃园,历史上天灾人祸从未间断。四川处于长江上游,青藏高原流出的大江大河从崇山峻岭倾泄而下,水祸不断;四川盆地处于青藏高原的东沿,地质板块极不稳定,鲜水河、龙门山、攀西等大型活跃的断裂带分布较多,历史上汶川大地震那样的超大型灾害多次出现。四川虽远在西南,但并非偏安一隅,历史上战乱不止,从秦代司马错伐蜀到明末张献忠屠川,成都平原多次十室九空。大灾大难铸就了四川人乐观、豁达的习性,擦干眼泪,依靠勤劳的双手,川人照样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三是四川本质上属于一个移民省份。经历明末清初的战乱,四川人口锐减,据康熙二十四年人口统计,全省仅余9万余人。康熙三十三年,朝廷正式颁布了《招民填川诏》,下令从湖南、湖北、广东等地大举向四川移民,鼓励外省移民入川垦荒。清末《成都通览》曾记录“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其中湖北15%,湖南10%,河南、山东5%,陕西10%,云南、贵州15%,江西15%,安徽5%,江苏、浙江10%,广东、广西10%,福建、山西、甘肃5%。新中国成立后,1964年国家开始三线建设,大量军工科研单位和军工企业搬迁入蜀,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扎根四川。历次大移民,既是民族的融合,也是生活习性的融合,造就了川人鲜明的性格特征。

四是川人小事不计较,大事不糊涂。性格温和,讲理、讲义气,袍哥人家,决不拉稀摆带。但在大义面前,立场鲜明,团结一心,众志成城。近代,川军突出表现就是内战外行,外战内行。打内战,决不赶尽杀绝,见好就收,川内几个军阀基本都能相安无事。打外战,川军毫不手软,350万川军出川抗战,占全国同期实征1405万人的1/5还强。根据国民政府统计,川军在抗战时期的伤亡人数约为全国抗日军队伤亡总数的1/5,居全国之冠!建国后,搞美援朝、中印战争、对越自卫还击战,川人均冲锋在前,战功赫赫!


等您1660年



川军在抗日战场上并不彪悍啊,当然四川为抗战胜利贡献很大,但是实事求是说,川军表现并不如何出色,最多算及格,根本说不上彪悍。


早在1930年代中期,当时人对川军的评价就不高,认为川军“三多”:老婆比军官多、军官比士兵多、士兵比枪杆多;四川本地人士也认为川军军事技术拙劣,只配在四川当地耍耍威风,“技艺太低劣…只能骗骗自己人”。


另外,川军在出川抗战时也不得不承认从部队开拔之日算起,部队逃兵数量日益增多,“各连故参兵逃亡甚多,沿途拉夫充数者亦复不少”。


而同赴上海参加淞沪抗战的桂系老兵回忆说,他第一次见川军,还以为来了一群叫花子。


“怎么看就像一支叫花子……他们的装备,没几个人有钢盔,身上扛着的步枪也是五花八门,甚至连鸟枪都有,不少人的腰上还别着一根旱烟竿。也许是长途的跋涉,这些人的精神状态很差,不少人面黄饥瘦的。行军队伍松垮垮,没有队形,三两个一群,四五个一伙。一眼看过去,队伍拉长得看不到头,不像是打仗的军队,到像是逃难的难民。”


事实上早在北洋时代,川军战斗力底下就“有口皆碑”,比如在护国战争期间,蔡锷和唐继尧等滇军将领就对川军战斗力评价很低,更别提由于四川长时间处于军阀混战,本身又远离东南发达地区,造成川军军事技术和军事装备在整个民国各派系武装中垫底。


以死守藤县的川军122师为例,全军装备低劣,不少士兵还手持冷兵器,步枪也以“单打一”的四川仿制七九式步枪为主,就连“汉阳造”都没多少,轻机枪往往一个师才十几挺,重机枪一个师才有两三挺;火炮就更是奢望,全师只有几门自造的迫击炮。


而在出川抗日之前,川军不少将领甚至为了给自己留下“东山再起”本钱,甚至还故意留下了一批武器装备,这让本来就装备就差的川军装备就更差了。



这样的军队开赴抗日前线,怎么可能表现“强悍”?正如桂系老兵回忆,面黄肌瘦,行军队伍松松垮垮才是当时川军的常态。


我们还是以死守藤县的川军122师为例子,在藤县保卫战结束后,122师代师长王志远给孙震的汇报,整个藤县保卫战期间,122师参战官兵3714人,战死111人,负伤166人,失踪476人。也就是说真实的藤县保卫战,川军122师死亡不足700人就已经全军溃败了,“官兵争相夺路,秩序很乱”。


除了战斗力很差以外,川军大部分部队战斗意志其实也不怎么样。比如抗战初期选择自杀的川军145师师长饶国华,他之所以选择自杀真正原因是他自己的起家部队145师好几个团不听他的命令,擅自从广德撤退,导致广德丢失,他既愤慨于自己部下擅自撤退,又认为丢失广德无颜见江东父老,一气之下选择了自杀,在他最后的诀别信里还专门控诉了自己下面的团长不听指挥,擅自撤退,导致兵败。



抗战中后期,川军29集团军在五战区军纪之败坏,令当时军法总监何成濬中将异常愤慨,称之为“土匪式军队”、“祸国殃民之军队”,之所以何成濬如此不留情面,实在是因为川军军纪在五战区太差了,29军在襄阳等地到处抢粮,还殴打政府官员,襄阳一带因被川军抢粮而饿死的民众数以千计。


当然,川军也有表现很好的部队,比如杨森的20军,可谓是从最差杂牌军经过8年抗战的磨砺成为了国民党甲等军,再比如藤县保卫战外围的川军124表现就比122师强得多,给日军杀伤也要大得多。但是这在整个川军里只是很少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川军表现确实不佳。


陈诚在回忆录里也表示,武汉会战后川军各部几乎处于崩溃状态,军官找不到士兵,士兵找不到军官,并且士兵企图回川情绪严重,大批川军士兵在宜昌等地徘徊。


总而言之,四川人民在整个抗战过程中牺牲很多,为抗战最终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些都是应该大书特书的,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承认由于长期的军阀混战,使得作为一个派系存在的川军无论从战斗力、装备和军纪在抗战各派系中都是最差的。


最后我还要提醒大家注意,派系的川军和四川军人不是一回事,正如奉军不等于东北军人一个道理,抗战后期3万四川青年报名参军,加入远征军和驻印军,这些四川青年表现就非常好,战斗意志更不是老川军可以相提并论的。


兰台


川军就是近几年被网络上的四川人吹嘘起来的抗战英雄,谁都知道当年川军的形象吧:双枪兵。论战斗力川军和湘军桂军陕军差太远了,为什么当年有一句顺口溜:宁打川军一个团,不惹陕军一个连。说明当年川军的战斗力了。


正义的天道


小时候在北方上学,因为老山前线的宣传,大家都赞美英雄,希望国境平安。后来到四川工作,国境战事已平息多年。重勾起那场保卫战的话题,是个滑头能干的业务员同事,他几次主动提起,每次都瞬间严肃,摘下眼镜揉着眼睛说一生最大的遗憾是深度近视不能当兵上老山前线,最难过的是因消息封锁误过了迎接凯旋在子夜的英雄。在北方没听过有人这样说遗憾上战场的话,因为说了要被骂“二愣子”,在这里说这话的人深情的说,旁边一大帮男女替他遗憾。就是在十年前,四川几辈子人都知道和自嘲着自己或家乡军队是抗战时是最大的“炮灰”,但居然没听过一句怨恨,反倒男人嘴里随口说的一句最看不起对方的骂人话就是“日本人”。久了就深刻的理解了这里人了,不让好好过,宁可与入侵(指外族)同归于尽,也不让自己和子孙沦为外族的奴隶(同族没这个顾虑,当然没劲头打仗了,早点儿投降统一好早点悠闲过日子)。入侵者不一定害怕你装备好人数多,就怕你团结不怕死,抗日时东北军就是空手冲上去掐死几个敌人或死守家乡,而不是装备整齐都那么听话的撤出来(同种情况四川军队会把土地自己的老人老婆孩子留给入侵者吗?历史上没这种记载)。抗日时沦陷的各省区要是都还有些炮灰精神(而不是像楼主一样只计算着各种优劣、利益得失、数据多寡上),而不是怕打不过就撤退或一味不战而退中,不但进一步鼓励入侵者的嚣张气焰,还击垮了民族最后的自信。要不是后来的朝鲜战争中先烈的血肉之躯重新换回尊严,今天的你我,再过的好,也会在曾经的侵略者后代面前是一颗“奴才的心”。。。“炮灰”也好,“无川不成军”也好,都是那个时代经历过的人有资格评价的人的评价,但国人除了幸在盛世,笑看历史,指摘前人的同时,实际也是有更多人意识到,与其算那么多好赖账,更不妨鼓励下有情怀不怕死的人吧!毕竟再单薄褴褛也是挡在你前面为你(或前辈)挡过子弹的人。今天对川军的感恩话题实际也没几年开始的,其实也是开始对半个世纪的轻蔑嘲讽的一种纠正而已。


回家去了


近年来宣传川军。我谈谈政治方面的原因:

我党在被国名党围追堵截时,桂军让我红军吃了不少苦头(现在好像没怎么宣传桂军抗日如何如何)。

老蒋把红军往西边撵,就是要让川军阀与红军都一起耗死。川军阀没怎么和红军血拼。此其一

抗战中后期:大半国土沦陷后,国人退无可退,幸得川盆物产与人力(看抗战捐款数量和川人出川抗战人数)才能继续抗战,再不济精神上也支撑国人(至少还未亡国)。此其二

战火(不谈空袭)虽未燃及川盆,川人主动出川救国的情怀不容亵渎(看网上好多人说怕打到四川才出的兵这点本人严重不同意,生活在四川你才能理解这种情怀,即使是现在川人也是这种性格:小事不计较,大事绝不含糊,跟你死磕,本人就是这样。况且还涉及到民族大义这一点难道不应该宣扬吗?)。此其三

抗战结束后,川军几乎再未内战,要嘛投降解放军,要嘛信念不同的都自尽。主观上是川人不愿再让国家涂炭,觉得日寇已退,无心再打自己人(周围的老一辈,年轻人我都听过是这个想法);客观上就未对解放军造成伤害,未对国家统一制造麻烦,还未伤到共产党的感情。你说不宣传川军宣传谁?此其四




第23集团军


我个人认为,四川人追求安逸,和川军作战彪悍,并不违和!安逸是在相对和平富裕环境中的个人追求,而战场上作战剽悍,是精诚协作与勇气的体现,说白了就是为了活命的拼死搏杀!所以我并不认为四川人追求安逸,川军作战剽悍有什么必然的不合理联系!

一、安逸生活

自古就有少不入川,老不出川的说法。导演张艺谋说,成都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1、酷爱麻将

99年前,沿成都街道远望,一张张麻将摊摊将你的眼光遮挡的七零八落,一街麻将声。后政府下禁令,不准沿街摆麻将桌。街边的麻将桌子全部隐身到房子里了,看不见了,潜水了。不过在如今,华灯初上时,还是有三三两两的麻将桌。你沿着那些小街道闲游,一条街道必有麻将馆,如果你有兴致,也进去搓两把。

2、茶馆闲聊  

成都人传说,邓小平说过:“不进老茶馆相当于不走群众路线”。这句话的真实性我没有进行过考证,也不知真伪了。只是偶尔路过茶馆,你就会看见里面人声鼎沸,满屋是茶水袅袅的热气。我估计这里一定又是一个成都人消遣和休闲的地方,在这里可以家长里短、可以国家大事,交流思想,开心聊天,这里是成都人的最爱之一了。

3、川菜和火锅  

提到四川怎么可能漏掉川菜和火锅呢,到成都一定要去市民最爱,口碑最好的火锅店去感受感受。市民最爱,肯定是大众化的,口碑最好,肯定物美价廉的。一进门,宽阔的大厅,火锅桌子一溜摆开,热气腾腾。刚走一桌子又来一桌子,熙熙攘攘,好红火,好热闹。你不用点菜,你看旁边成都人吃啥,你就点啥,绝对的美味。到成都当然要吃吃正宗的川菜了,川菜大家品尝的多了,川菜讲究配料丰富,豆瓣酱、生姜、辣椒、花椒、料酒等等。

我始终认为,四川是上帝偏爱的地方,得天独厚的四川盆地,孕育了三星堆文明,也给了四川人爽朗与泰然自若的性格,享受生活仿佛是刻在骨子里的文化,怡然自得,令人向往。

二、彪悍作战

川军,是对民国期间四川军阀部队的统称。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四川军阀由此产生。民国时期,四川军阀长期混战,自辛亥革命后自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四川军阀混战共约470余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秋,二刘之战后刘文辉败走西康,刘湘成为川军首领。因此,当年川军的名声并不好,因善打内战,被其他部队所不齿。

抗战期间,共有350余万川军出川抗战,约占全国出兵抗战军队总数的五分之一,四川各地为了响应抗战,每家每户更是达到了两丁抽一、三丁抽二、五丁抽三的政策,才有了无川不成军的美称。

卢沟桥事变后,川军将领刘湘到南京慷慨陈词称“抗战,四川可出兵30万,供给壮丁500万,供给粮食若干万石!”并在临终前留有遗嘱:“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中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就这样川军作为除国民党中央军外的第一大地方武装,几乎参加了抗战中的所有大型战役。


川军在参加的众多战役中,我个人认为作为惨烈悲壮的就是台儿庄战役中的藤县保卫战!

藤县保卫战,是抗日战争初期,是川军阻击日军第10步兵联队南下的一次防御战,也是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战的序幕战,同时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悲壮的战役之一。

川军在经历了从激烈的外围作战到被日军迂回包抄,从外城守卫到死守内城,最终滕县保卫战共打三天,守城部队自王铭章以下3000官兵全部殉难。城内300多名重伤员得知消息后,宁死不落敌手,或与敌肉搏致死,或互以手榴弹自炸,全部壮烈牺牲。值得一提的是,“滕县保卫战”无一俘虏。当时整个战场尸横遍野,滕县城硝烟蔽空,一片焦土。

1938年4月21日,李宗仁在致蒋介石的电报中曾说:“该集团军以劣势之装备与兵力,对绝对优势之顽敌,独能奋勇抗战,官兵浴血苦斗达三日半以上,挫敌凶锋,阻敌锐进,使我援军得以适时赶到,使战役中心之徐州得以转危为安,此为国牺牲之精神,不可泯也。”又说:“若无滕县之固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为褒扬王铭章将军,国民政府明令追赠其为陆军上将。蒋介石亲拟挽联悼念王铭章:执干戈以卫邦家,壮士不还,拼将忠诚垂宇宙;闻鼙鼓而思将帅,国殇同哭,忍标遗像肃清高。

我始终认为,正是因为四川人骨子里的这种最求安逸,乐天知命的生活态度,才能锻造出他们再战场是奋勇杀敌,彪悍作战的精神,因为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就像抗战时期,清华蒋南翔校长所说的,“华北之大竟容不下一张安静的课桌”一样,唇亡齿寒下,岂能有安逸的生活!

我坚信任何民族的独立与自由,都是各自民族艰苦奋斗来的,绝不是别人施设来的!

最后提供一组数字,据《抗战期间各省历年实征壮丁人数统计表》统计,抗战八年,四川总计共征壮丁2578810人,居全国各省之冠,为全国同期实征壮丁14050521人的1/5。据何应钦的统计,抗战期间,四川出川将士伤亡人数约为全国的1/5,即阵亡263991人,负伤356267人;失踪26025人,共计64万余人。川军先后有6个集团军另有2个军1个独立旅出川抗战,约占全国出兵抗战军队总数的1/5。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中匡史化”,期待您的关注!


中匡史化


很多人说到二战必提川军,在抗日战争时期重庆承受了倭寇长达7年的轰炸,而未被日军突破防线,守卫了最后的防线。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重庆是英雄之城抵抗蒙军入侵,钓鱼城保卫战成了上帝折鞭处。蒙古大汉蒙哥战死钓鱼城。这说明重庆人从来都是硬骨头,不好啃!所以清朝时期被大屠杀,又以两湖两广的人口填四川,重庆。后又形成江湖气息浓郁的码头文化,袍哥会!成都人享受安逸,不代表整个四川,重庆的人都享受安逸。四川人勤劳,勇敢。重庆人受码头文化影响更是讲义气,耿直!古书也有记载蜀人尚文,巴人尚武。虽湖广填四川后两地的新四川人也同样跟古代人一样,成都人喜欢文,重庆人喜欢武。没得法有码头的地方就有大争端,武汉也是一样,打码头!

有些人要讲历史,前面是写得不详细,随便写了点,成都人就跑进来吼,之前也写了一篇文章关于蜀国和巴国的由来。在这里写把之前的文章再搬过来,给大家看。

有些虾爬子一直觉得重庆没有历史,成都比重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其实不然,具最新的考古发现巫山人是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人类,比云南的元谋人还早,所以北京人,蓝田人,大汶口人,河姆渡人,三星堆人就更不用说了。再看看以前的巴国和蜀国那个版图大。如图4!

关于蜀地文明自岷江上游兴起,从原始氏族部落开始,后来经过长期的发展及融合,变为蜀人,并转型成奴隶制国家。

蜀国由蜀部鱼凫氏建立第一个蜀国开始,经历了望帝杜宇建立的杜宇王朝,到蜀王杜芦(开明氏)瓦解,共十三位君王在位,存在七百二十九年。后人称作古蜀国。后人将这些居住在蜀地的人称为蜀山氏。“蜀”字最早发现于商代的甲骨文中,据记载武王伐纣时蜀人曾经相助。但关于蜀国的历史在先秦文献中一直没有详细记载,直到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蜀志》中才记载了关于蜀国的历史和传说。

关于蜀国历史最著名的诗句是李白在《蜀道难》中所写:“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关于巴据考古发掘,巴国地区(包括今重庆地区和四川东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贵州北部地区)史前文化发端于2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其代表性古人类是“巫山人”。结束于距今4000多年前,即新石器时代末叶,其代表性文化是“巫山大溪文化”。约4000多年前,巴人先民们就世世代代在重庆地区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息繁衍。他们领受神旨来到此建立地,自强不息,创造了灿烂的巴文化。

而后巴人建立巴国,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说: 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日覃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长,俱事鬼神。乃共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独中之,众皆叹。又令各乘土船,约能浮者当以为君,餘姓悉沉,惟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乃乘土船,从夷水至盐阳,盐水有神女谓廪君曰:‘此地广大,鱼盐所出,愿留共居’。廪君不许,盐神暮辄来取宿,旦即化不虫,与诸虫群飞,蔽掩曰光,天地晦冥,积十餘日。廪君伺其便因射杀之,天乃开明。廪君于是乎君于夷城,四姓皆臣之。

即最早的巴国是由五个氏族部落联合形成一个大型的部落集团,其中巴人以武力和船技上的优势,获得了集团的领导权,巴人首領巴務相成为该集团的首任领袖,称廪君,即以白虎为图腾的巴人首领。该部落集团溯流而上,同样凭借武力和船技战胜了原住民载人,控制了清江流域及巫溪河流域的盐业生产,在夷城(湖北恩施)建立了巴国第一个首都。

至夏禹时期,巴国加入夏王朝,成为夏王朝的诸侯之一。《左传·哀公七年》载:禹“会诸侯于会稽,执玉帛者万国,巴蜀往焉。”

至此,巴国成为夏的统治集团的一个部分。《山海经·海内南经》记载:“夏后启之臣曰孟涂,是司神于巴,巴人请讼于孟涂之所,其衣有血者乃执之。是请生。(孟涂)居山上,在丹山西。丹山在丹阳南,丹阳居属也。”《竹书纪年》也记载:“帝启八年,帝使孟涂人巴涖讼。”公元前11世纪,巴的军队作为前锋加入了周武王伐纣的战争。也因此在周灭商后,正式成为周王朝的诸侯国之一,并入周王朝的疆域。《华阳国志·巴志》称:“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代纣,前歌后舞’,也。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

春秋时期的楚国逐渐强大,驱赶巴国的疆域不断向西迁移。《华阳国志·巴志》载:“巴、楚数相攻伐”“巴子怒,伐邓,败之。其后巴师、楚师伐申。楚子惊巴师。魯莊公十八年,巴伐楚,克之。”“鲁文公十六年,巴与秦、楚共灭庸。”“哀公十八年,巴人伐楚,败于鄾。” •

以上是巴国与蜀国的由来,之后是讲四川省的由来。

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将地处今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或“四川路”。其间设四川制置使、四川宣抚使等官职,后来简称“四川”,四川由此得名。那些啥子自古成渝都属于四川的说法,可以住嘴了。






现在的爱国者


山河破家国没,生亦诺死亦诺,壮士无悔保家国。刀如影枪无情,战旗破尘烟落,马革裹尸英雄寞。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宣告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彻底失败。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八年里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四川是当时中国少数几个没有被日寇践踏的省份,却为八年抗战几乎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

据后来的统计资料显示,总计约350万四川人走上了抗战的战场。更直观来说的话,当年大约每15个四川人中就有1人上了抗日的前线;全国抗日军人中,每5个中就有1个是四川人……

除了人员上的投入,四川为抗战出钱也最多。抗战最困难时期,四川负担了国家财政总支出的大约30%。八年抗战国家总计支出14640亿元(法币),四川就负担了约4400亿元。四川出粮也最多,仅1941年至1945年,四川共征收稻谷8228.6万市石,占全国征收稻谷总量的38.75%、稻麦总量的31.63%。

四川人曾用血肉之躯书写了一部抗战的悲壮史诗,终得“无川不成军”的赞誉,这是抗战后人民所给予的最大褒奖!可能您很难想象在抗战之初,川军却是被评价为中国最糟糕的军队。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川军装备之劣、军纪之松散堪称举国闻名,“双枪将”是当时的人们对这支队伍最贴切的比喻。除了那些五花八门的老套筒、汉阳造、单打一之外,川军官兵几乎人手一支大烟枪。出川时,他们成群结队,毫无秩序。有的穿着军服戴着军帽,其余的服装则随心所欲,任意穿戴。但每个人都带着斗笠,用绳子将脸盆拴在身上。许多扛枪的人都把用布包裹着的私人财物,吊在枪杆上。

1937年川军开赴抗战前线后,一位目击四川部队行军的美国记者对他的同僚说:“那种景象真是有趣极了,叫人看得发呆,令人捧腹。像这种吹吹打打喜剧般的中国军队,现在只有在传奇故事中才有……”

殊不知,这才是传奇故事的开始。

第一个传奇故事叫淞沪会战。

1937年9月,川军第20军开赴上海参战。该军是川军中最穷的部队,装备也最差。川军第20军26师一个连仅有士兵八九十人,只有一挺轻机枪和五六十支步枪。有的枪使用过久,来复线都没有了,还有少数步枪机柄用麻绳系着以防失落。

最穷,最差,又如何?川军第20军26师是淞沪战役中战绩最优的五个师之一,此足以显示川军之英勇。

在淞沪会战中,川军第20军26师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全师4个团长,两个阵亡。14个营长,伤亡13个,连、排长共伤亡250余名。每个连留存下来的士兵仅三五人,最多不过八九人。全师4000多人,这场仗打后仅剩下600多人!

第二个故事叫滕县保卫战。

台儿庄大捷战后,李宗仁曾言道:“若无滕县之苦守,焉有台儿庄大捷?台儿庄之战果,实滕县先烈所造成也。”滕县保卫战的主角便是以川军为主体的国民革命军第22集团军。

在台儿庄大捷之前,第22集团军41军、45军参加忻口会战,受命增援娘子关却吃了败仗,军容军纪严重不振,两个战区都不愿收留。眼看22集团军成了没人要的抗战弃儿,准备回乡挨家乡父老责骂时曾差点儿被撵回四川,因山东滕县保卫战的需要,第22集团军又奔赴山东。

忻口会战第22集团军因为刚刚经过长途行军而疲惫不堪的川军,穿着单衣短裤草鞋卧在雪地中,手里只有老掉牙的川造步枪,每人20发子弹、2枚土制手榴弹......甚至连地图都没给,就直接被安排投入了战斗。

这一次在山东滕县,川军誓要打出血性!

无论是影视剧还是书籍,都描绘了1938年滕县保卫战中川军第122师3000余人血战并重创万余日军,最后122师师长、参谋长先后殉国,三千将士几乎全军覆没,十分悲壮。

外城在日军炮火之下很快便沦陷了,此时内城区争夺战十分激烈。川军第122师、第124师在代理军长王铭章的指挥下以手榴弹、机枪、大刀片血拼日军,日军则以绝对优势的炮兵轰击滕县内城。没有任何炮兵的中国军人只能凭借血肉之躯抵抗日军,面对英勇奋战的川军,日军难以前进一步。

让我们追溯一下八年抗战中,为了民族独立而奉献出生命的川军先烈们的名字:

李家钰(1890-1944),四川蒲江人,第36集团军总司令。1944年在山西与日军的作战中以身殉国。

王铭章(1893-1938),四川新都人,122师师长。1938年在滕县战役中英勇牺牲。

饶国华(1894-1937),四川资阳人,145师师长。南京保卫战中率部坚守广德,与敌人展开肉搏战,陷入重围后举枪自尽,以身殉国。

还有许许多多我们现在已根本无从知晓或已渐渐被历史所淡忘的名字......

在战斗中,川军为国捐躯的有26.3万多人,负伤35.6万多人,失踪2.6万多人。血染的名字最后化成了成都东门旁的一尊雕塑:一名年轻的士兵,脚蹬破烂的草鞋,穿着短裤,身着旧式军服,打着绑腿,胸前挂着两只木柄手榴弹,背上背着一把大刀和一只竹编斗笠,手里端着一支上着刺刀的老旧步枪,前倾着身躯,坚毅的面庞正对着东方!

川人从未负国!致敬川军!中华雄起!


刀墓手札


首先纠正下题主,四川人很会享受生活,但并不等于“追求安逸”。四川人民自古以来就是吃苦耐劳、坚韧刚烈的。至于说川军为何彪悍,有一下几个原因。

第一,四川自辛亥革命时就成立了两个军政府,造成分裂状态。虽然之后尹昌衡时期成功合流,但内战的根源并没有根除,所以二十多年来四川一直是军阀混战的状态。刘文辉、刘存厚、熊克武、杨森、刘湘、刘成勋、赖心辉、田颂尧、邓锡侯、李家钰、罗泽州等人你方唱罢我登场,长期的战争给人民造成了苦难,但也锻造了川人的战斗精神,我们可以看到抗战时不怕牺牲、勇于战斗的四川人。

第二,虽然四川号称天府之国,但自古以来这里却并不安逸。自古以来就有无数枭雄人物想在这里割据称霸,伴随的自然是无休止的战争了,这些战争练就了川人的性格,可以说川人绝不是“追求安逸”的。

第三,抗战时四川动员了超过300万壮丁出川抗日,其实他们并不是川军,而是分散编入各个抗日军队,但客观上确实给川军加了分。

第四,所谓守土抗战人人有责,国难当头保家卫国是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四川是人口大省,在这方面当然是义不容辞的,四川人民也做到了最好。

最后一点,川军首领刘湘将军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国难当头他率军出川抗日马革裹尸,对广大四川将士无疑是巨大的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