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燧发枪开发出不影响射击的刺刀了吗?为什么?

沈依依


任何时代的枪械装上刺刀都影响射击精度。

早期燧发枪没有配备刺刀的原因是军队将领抵制这类武器,在他们看来,一分钟只能发射六次的武器远不及冷兵器来得实在。

产生这种观念的原因就是当时的燧发枪没有配备刺刀,在弹药告罄或者受潮失效以后枪械就成为烧火棍,杀伤力就抵不上冷兵器。

燧发枪的发展路程非常崎岖,发明人马汉是个法国钟表工,他发明的燧发枪得到法国国王亨利四世的认可,并在法国军队推广,但是法军将领十分抵制这种横空出世的武器,1610年亨利四世遇刺身亡以后,燧发枪的发展也就停滞下来。

为了解决燧发枪受弹药制约的问题,士兵们在枪口处绑上长矛头,在短兵相接时就可以突刺,但是绑上长矛头以后又影响弹药装填(燧发枪的弹药是从枪口装填的),使用起来非常麻烦,直到1640年法国下级军官班纳发明了侧装的套筒刺刀,这一问题才得以解决。

1703年11月 15日,在德国西部的斯拜尔巴赫河会战中,法国步兵首次上刺刀冲锋,战胜了普鲁士军队。这以后,刺刀广泛装备了欧洲各主要国家的军队,长矛从兵装备中被淘汰。

配备刺刀的燧发枪是一种具有革命性的武器,它的列装标志着冷兵器时代的终结,同时也颠覆了战术理论,战争由原来的各种复杂阵型转变为简单的“线列步兵的齐射”,即大家耳熟能详的“排队枪毙”。

把线列步兵的齐射战术发挥到极致的就是大英帝国,可以说是打遍天下无敌手。

图一:配上刺刀的燧发枪终结了以冷兵器为主的时代。

图二:相关战术未应用时燧发枪的火力输出的确不如弓箭。

图三:排队枪毙战术应用是一只支部队纪律严明的体现,每一个动作都按指挥官发出指令来完成,士兵只能完成规定动作,不得有多余动作。

图四:两路纵队齐射保证了火力最大输出。

图五:两轮齐射以后开始使用刺刀突刺。

图六: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英国红衫军,未接到命令,纵使泰山崩于前也岿然不动。

图七:两军对决。









兵器知识谱


首先,都到拼刺刀的距离了,燧发枪又不像现在的枪打一发那么方便。到了拼刺刀的时候,也基本没有装火药塞子弹的时间了。最早的装填速度完全够对方跑过来用刀把你击杀,更何况还有骑兵的存在,再加上战场秩序纪律一直以来都没有人能够完美地执行。所以,一般射击几轮后,刺刀往枪口一捅,互不影响,要么赢要么输。可是到后来19世纪,战场开始变得瞬息万变,如果再往枪口塞刺刀,在需要射击时不好拔,所以才出现专业的环卡型刺刀,而更先进的卡榫型刺刀到19世纪末才出现。




观海听涛立黄昏


早期燧发步枪的刺刀是直接插在枪口上的,上了刺刀就不能射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