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买车一看是鼓刹就pass而选择盘刹,盘刹究竟好在哪儿?

汽车维修易


  盘式制动优点,简单明了:刹车稳;散热好;故障率低;高大上;

  为什么,有兴趣的向下看:

  先说一段子,实历:坐某人车,红旗,四轮盘刹,突发情况,急刹,差点撞上,他以前开桑塔纳2000。他没有紧张,而是很兴奋的来说,大意是:幸好是四轮盘刹,如果还是那桑塔纳,前盘后鼓,这次就怼上去了!

  看出来没有,人们还是“迷信”盘刹,山地车刹车不是这样吗?迷信也对,必竟盘刹有很多引人入迷的优势:

刹车稳

  刹车盘和刹车片是纯平面接触,制动力矩和踩刹车踏板的力量成线性增长,说白了就是“稳档”的刹住。就像喝酒-柔和!

  盘刹的盘和片间隙自动调节,在不制动时,刹车盘和片的间隙小到微蹭,而车轮又可以灵活旋转,一旦制动,“一踩就有”,感觉高大上。

  相对来说,鼓式制动器的两个制动片前后布置,制动时两片力势不平衡,并且制动鼓和片的间隙很多需要人工调整。

散热好

  不多说了,听说过制动热衰减,盘式可以通风啊,所以有通风盘式,散热好啊!

故障率低,好修好换

  盘式的制动间隙自动调节,简单到就一个胶圈解决问题;鼓式很多需要人工定期调,结构相对复杂,在没有ABS以前,后鼓制动因为调节不当,前后、左右制动力不平衡、制动跑偏、甩尾的事故多了。


看图,装死人,真难!

  如果要查盘式制动片磨损的如何,直接从轮毂孔看就可以,看不清,最多拆下车轮;看鼓式的,你要拆多少啊。如果更换,你再试试。当年换普桑的后制动片,真是换好一侧再动另一侧,因为真是拆开装不上啊,因为他是自动调节间隙的,哪结构,一般人真理解不了!

最后一点,高大上

  长期以来人们形成的心理定势:盘式就是好;加之看看改装车,换上大经的制动盘,霸气!

所以就直接Psaa鼓式制动了!

实际鼓式也挺冤的-我怎么就一无事处呢?今天就到这,有时间给你申冤!


聊车道


问题描述为乘用车使用鼓刹洗地的说法是不合理的,从理论上看不进乘用车即使是重载商用车也可以使用碟刹,鼓刹只是为降低用车成本退而求其次的产物!

汽车鼓刹的外观特点顾名思义就像个鼓,刹车的动作是在鼓内完成,可以理解为封闭式刹车系统,结构如图所示。

刹车的原理是利用液压或气动力撑开制动蹄,两组半圆形的制动蹄与制动鼓产生摩擦力从而是车辆减速刹车,这种结构最大的优点是有两组制动蹄且与制动鼓的接触面积足够大,制动力会比较强;其次因制动鼓旋转中会形成一种类似拉动的摩擦阻力,这种状态能够放大制动力,所以鼓刹的刹车踏板感觉会比较轻。

但鼓刹致命的缺点是几乎密封导致散热能力极差,热量过渡集中会导致制动力消失,很多重型货车使用刹车喷淋装置就是为防止鼓刹温度过高、喷水为其降温,但因会造成路面结冰影响其他车辆安全多数地区禁止使用,现在多以控制传动轴的液力缓速器为主。

碟刹制动力完全可以做到与鼓刹一样强,只是成本会比较高所以一般只有乘用车才会选择使用;刹车碟和刹车盘是直接暴露在空气中,行驶中的刹车结构可以得到充足的风冷降温,制动力可以做到伯仲之间且不用为丢失制动力纠结的碟刹当然是很理想的类型,所以有些高端的货车牵引车也在用碟刹。

至于小型乘用车使用前碟后鼓没有第二个原因,唯一的原因是降低生产成本,有种说法是车辆行驶中刹车由于重心前移主要依靠前碟刹,这样理解是没有错误的。而制动力比例有些车是8:2、有些车是6:4、甚至有些车是5:5,即使是最低的标准后轮也是在频繁制动的,如在长下坡或上路驾驶后轮鼓刹高温同样会造成后轮制动力下降甚至消失,届时后轮失去制动力车辆是否会推头失控呢?

即使是从不盘山的车主最起码后轮难看一些吧,同价位大部分车型使用后碟刹而某些车用后鼓刹除了降成本以外还有别的借口吗?

鼓刹适合中大型客货车但不适合乘用车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所以没有必要为乘用车鼓刹洗地。


天和Auto


鼓式和盘式制动是汽车制动器的两种方式,鼓式制动的结构原理是,刹车片安装在刹车鼓内部,我们在踩刹车的时候,刹车片会向外产生涨力,通过和制动鼓摩擦产生制动力。鼓式制动的刹车效果并不差,相反鼓式刹车的制动力要比盘式更好,所以大货车使用的大多都是鼓式制动。
盘式制动的结构原理是,刹车片安装在制动盘的两侧,我们踩刹车的制动力会通过刹车卡钳产生夹紧力,让刹车片夹紧刹车盘产生制动作用。鼓式制动最大的缺点是散热效率低,灵敏度也比较差,所以不太适合在小型乘用车上使用。很多人看不上鼓式制动主要是认为厂家在偷工减料降低成本,所以才会对鼓式制动嗤之以鼻,到不是因为鼓式制动刹车效果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