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的人,萧红的文!

这几天儿子给我下载了懒人听书这个软件,没事的时候就听听什么散文小说什么的。听了萧红的《生死场》之后,内心感到很压抑。也对萧红更深的有了了解。

萧红,近代女作家,萧红很有名的文学作品,有《呼兰河传》《生死场》……

萧红从小就很好玩,像个淘气的小男孩。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因霍乱而离她而去,父亲后娶了妻子,这对于萧红来说就是再也没有母亲的疼爱的好日子了。她的童年是悲惨的,要是值得欣慰的还是在她童年的记忆中祖父对她的爱!

父亲并不疼爱她,她对于人情的冷暖感知都是来自与祖父。要说这一生对于萧红最温情,最让她刻骨不忘的就是祖父。

她为了能上中学,对父亲说如果不让自己上学就出嫁做尼姑,父亲在她的重压下才答应让她去,她在人生中有 十年多的时间用她倔强强硬的性格在与自己的父亲抗争,她这一生都在努力的抗争。在人世间,她努力,有时她也想依靠,想借助外力,想获得帮助,但生命中让她失去自己的爱,失去自己的孩子,有的人说萧红很冷漠,失去自己孩子的时候她好像就像没什么事似的。这真的我觉得错怪她了,她相当于无父无母,没有亲人,对于生只求简单的温饱,对于爱也是建立在简单的照顾上得来的。她死的时候只有三十一岁,她的一生都如此的短暂,何况她那时多小,生活上没人指点,自己都是个孩子,你还想让她产生母爱,照顾孩子,也许那时候的她也很茫然,也很无助!

萧红的《生死场》就所写的是生活在最底层的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在那个苦难的年代,特别是女人,活的凄苦而没有尊严。在男权统治下女人坚强而又卑微的生活着,面对天灾人祸,面对强人恶魔,人活的就像炎炎烈日下滚烫的沙砺。没有选择的忍受着,就像里面的小媳妇,被婆家所有人折磨,遭受虐待,非人的虐待,烫脚底,下热锅,却美其名曰给她驱鬼治病,花朵一样的人就这样在封建礼教的淫贼中凋零。

也许就是常年的奔波劳苦,也许就是永不释怀的悲伤情感,她年纪轻轻就得了肺结核病,我想就是萧红常年的不会照顾自己,也没有更好的生活,所以她得病了。在病重期间,也许萧红感到自己不会有太长远的未来,她时常回忆,于是她想起自己小时候家乡,想到自己的家乡的呼兰河,于是提笔写就《呼兰河转》。

萧红一生都在为自己的命运奔走呼号,那篇篇小说,散文和她所有的文稿都是她用自己的血泪在向那个年代的控诉。但直至最后却也满腹遗憾。最后写下遗言“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就是最后她也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