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韶关|补齐“短板”,城市提升步入新阶段!

城市提升工作被列为

韶关“三大主题工作”之一

近年来

通过走扩容提质之路

先治痛点再显亮点

先惠民生再谋发展

不断完善城市功能

提升城市景观,畅通道路交通

城市提升工作取得累累硕果

碧水蓝天韶城美。

2016年

我市城市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领导小组成立后,谋划了第一批城市提升核心建设项目118个。在实际工作中,我市按照“片区谋划、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围绕控制性、骨干性和配套性三大工程,又谋划了一大批新项目。

2017年

经历了财政部规范地方政府债务而调整融资模式的曲折,在第一批市政PPP项目顺利纳入省财政厅项目库后,我市城市提升工作再度步入快车道。

2018年

实现了相较去年项目开工数翻一番、项目完工数翻一番、完成投资额翻一番的“三个翻番”宏大目标。

截至目前

城市提升项目

完工111项

在建43项(含12个2019年春节前完工项目)

2019年计划启动67项(含206个子项目)。

01

治愈“城市病”

●整治8个内涝点,改变韶关市区逢雨必涝的状况

●实施小岛片区截污管网工程,解决市区雨污合流直排江河的历史遗留问题

市区旧河堤加固及慢行系统修复完工。

●实施旧堤改造加固工程,小岛片区两岸、浈江东岸、北江东岸全长21公里旧堤垮塌隐患被排除

改造后的兴隆市场,干净整洁。

●实施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环境脏乱差的农贸市场变得和超市一样宽敞明亮

市区道路白改黑后,行车更加舒适。

●市区道路断面改造、“白改黑”

●增建人行天桥、新增停车场、实施新交通组织方案等措施,初步缓解了市区交通拥堵问题

西河立交桥实施新交通组织方案后,拥堵问题得到了初步缓解。

02

畅通交通路网

按照“贯通东西、强化南北、密切三核”的思路,大力实施交通提升。

●打通芙蓉隧道,实现新老城区无缝对接

芙蓉隧道蓝天白云为道路增色不少。

芙蓉隧道将新城与旧城相连接。

●韶关大道、南华路、百旺路、莲花大道等改造扩建完成

航拍莲花大道。

●市区6个交通节点的整治完成,解放路、群康路改造提升完成,移山路建设完成,城内交通更便利、更通达。

解放路改造后,更加顺畅。

03

城市景观大提升

按“一路一景色、一江一格调、一桥一亮点、一园一文化”思路开展景观提升。

●实施环园路、武江北路、浈江北路等市区主要景观长廊灯光亮化工程

市区北江亲水平台。

●建设了18.9公里的慢行系统以及北江广场、韶乐广场、金色江湾等亲水平台和陵南路滨江景观带

陵南路滨江景观带。

●建成一大批小公园小绿地小广场等“五小项目”

建成一批小公园小绿地小广场,让群众休闲娱乐健身有了新去处。

●修缮了百年东街沿街立面

修缮后的百年东街沿街立面让人耳目一新。

三江六岸夜景变得温馨宜人,群众休闲娱乐健身有了新去处。

04

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

按“均衡配置、提升水平、优化服务”的思路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完成了——

●韶州师范分院迁建,组建九龄高级中学、风采实验学校,新建芙蓉第一小学、田家炳沙湖绿洲小学、御龙湾小学等,使我市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

教育资源整合。

●迁建市儿童医院、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传染病大楼,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问题

2018年12月25日,韶关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韶关市儿童医院)新院——保健中心楼及行政办公综合楼主体工程如期顺利封顶。

●实施市体育馆、西河体育中心、西河全民健身广场等的设施改造工程,促进现有体育资源提质增效

从高空往下看,崭新的体育场色彩斑斓,让人赏心悦目。

●建设和改造了一大批公园、社区服务中心、“一所二场三站”建设项目等

韶州公园绿树成荫。

西桥公园打造成了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

这些项目的完成,极大方便了市民的生产生活,提升了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

城市提升工作开展三年来

职能部门勇于担当,

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共同奋斗

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目前我市已基本完成了

城市功能“补短板”“惠民生”的1.0进程

具备进入“谋发展、提内涵”的2.0新阶段

我市城市提升工作

从“去沉疴”转到“补气血”

新一轮城市提升的蓝图已经绘就

正蓄势待发

准备奔向更为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