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曹操,曹操到”的下半句是什么?为什么很少有人提及?

慈小姐


2008年的一个春节联欢晚会就说了答案,当时是赵本山、宋丹丹、刘流三人的小品,同时也是本叔白云黑土系列的第四部——火炬手。



刘流问“谁跑得最快?”赵丹丹张口随即答出来了,“曹操,说曹操,曹操到!”谁能快过曹操呢?

所以,平常时候我们惯于表达这个意思,不存在敢与否。而真实上,也没有下面句子。后来毛声山、毛宗岗点评《三国演义》时,也就是著名的‘毛批版’《三国演义》,在第十二回‘陶恭祖三让徐州 曹孟德大战吕布’中点评道,

方说曹操,曹操就到,当面错过,岂不好笑

这类似一种歇后语,闻语境,而道出语境赋予的简单道理。



毛批本当然是在讽刺了……

吕布和陈宫商量,以暗度陈仓之计引诱曹操入濮阳城,进而斩杀了他。曹操果然中计,东走西逃,正准备去往北门,以此逃生。

不料,吕布跃着快马,手提方天画戟,纵马赶来。怎么办?曹操该怎么办?

曹操急智,单手掩面,“驾……”快马加鞭,想急速擦肩而过。

然,吕布已到曹操背后不远,他提起戟,在曹操头盔上敲了一敲,问“曹操何在?”曹操用手反指,“前面骑着黄马的那人,就是他。”

曹操虎口脱险。显然,计策最终失败!

见了曹操,又问曹操,曹操在哪里?



有机会逮住曹操,又放走曹操

当面错过,岂不是好笑?

扑鼻而来地浓厚讽刺

所以,比起“形容速度快”这个常见语境来说,热度不高。且,又臭又长,比较起短小精悍,显然流传不起来。


史小二记


有这样一个脑筋急转弯,问的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人是谁?很多人以为是一个筋斗能跑十万多里地的孙大圣,但是谜底却是三国曹魏的曹丞相。因为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俗语就是“一说曹操,曹操就到”。虽然是一语成箴,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句顺口溜其实还有后半句,多少年来没人敢轻易提起,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这句流传了许久的俗语,还和三国第一猛将吕布有很大的关系。


吕布虽然战斗力极强,但是为人却很不可靠,好几次因为荣华富贵的诱惑而卖掉自己的主公,成为人人不齿的小人。在归顺了董卓之后,吕布一直充当着董手下的干将,负责保护董卓。然而王允利用他对貂蝉的喜爱成功挑拨了董吕两人间的关系。最终吕用一把长戟杀掉了董。这之后曹操发现了机会,准备进一步控制汉帝,来制霸汉室。

可是汉帝身边两位将军郭汜,李傕两人也准备取代汉帝。汉帝只能选择逃命,途中有人建议去寻求曹操的帮助。结果还没等派人去求救,曹操已经带着人马来救驾了。因为曹操想要借机来控制汉献帝,所以在第一时间就出兵了,但是时机赶的却非常巧合,让很多人都误以为曹操是一心想要解救汉帝。所以都把这件事加以赞扬,说曹操曹操就到这句话也渐渐开始流传。


但是大家都不知道的是,这句俗语不仅有下半句,而且没人敢说,是因为曹操的性格古怪。因为当年曹操攻打吕布的时候用兵失败,被吕布等人设计谋困住。眼看着打不过吕布,曹操就打算逃跑。而带人冲杀过来的吕布看见曹操之后并没有想到眼前这个人就是曹操,反而把他当成是一个普通小兵。吕布质问曹的去向,曹操假装很淡定地随手指了个方向,就这样曹操得以逃命。而吕布知道事情真相时想追曹操也追不上。

从此,人们就把这句俗语加了一句,变成了“说曹操,曹操到,迎面错过,岂不好笑”。这句话虽然是用来嘲讽吕布的,但是也没人敢在当事人面前说起。因为他好歹也是堂堂的丞相,吕布一直想杀他却把他认错是一个小兵,传出去人们会说他的相貌这样普通,岂不是让人笑话。而且书中对他的外貌的描写十分英伟,说他相貌普通不是打人家的脸吗?除此之外,曹操心性多疑,一旦看到别人笑话自己,多半会私下揣测这个人是不是对自己有意见。此来,就再也没人敢说这句话的下半句了。


曹丞相最后扫平了北方,成为枭雄一雪前耻,为自己赢回了面子。让很多人不敢再提起这件耻辱的事情。

但其实不仅是三国时期,就算是在今天“当面错过,岂不好笑”也是用来嘲笑别人的俗语,一般也不要在别人面前随便用起。万一在无意之间得罪了别人,可就得不偿失了,说不定人家就因为这样的小事耿耿于怀呢?


篱上青


说曹操、曹操到,下半句为“当面错过、岂不好笑”。整句话出自于毛宗岗批注的《三国演义》之中,当然后半句并不是无人敢提,而是一般情况下用不到。



整部《三国演义》故事非常多,前半句“说曹操、曹操到”形容出其不意的出现在说话者面前,而且还带来了惊喜。这句话实际上说的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过程中的一个小故事。

话说董卓被“干爹杀手”吕布处死之后,李傕、郭汜掌控了西凉军,因此吕布也没有得到好下场,反而是被李、郭二人赶出了长安。吕布出长安后,王允被杀,汉献帝再次成为了西凉军的傀儡。后来杨修的父亲杨彪施反间计,使得李、郭二人自相残杀,汉献帝因此从长安逃脱,准备逃往洛阳。



李傕郭汜见汉献帝逃跑,害怕汉献帝召集诸侯讨伐自己,所以重归于好,并且派兵追击汉献帝。此时,杨彪等人向汉献帝推荐了曹操,说曹操拥兵20余万,足以抵御李、郭二人。

然而正在汉献帝准备派出使者寻求曹操援助之时,李、郭二人已经率军杀到。不过形势万分危机之时,曹操的大将夏侯惇前来救驾,随后曹操也亲率大军前来。等到李、郭被打败后,后世便有了“说曹操、曹操到”的说法,形容曹操来的及时。



后半句“当面错过、岂不好笑”实际是在讽刺吕布,说他不仅是个莽夫,而且还是个睁眼瞎。

话说吕布被赶出长安城后,选择了向东发展,因此无可避免的和盘踞在兖州的曹操产生了摩擦。当时曹操准备攻取吕布占据的濮阳城,因此陈宫为吕布出谋划策,找到了濮阳城的富商田氏诈降。

田氏得到陈宫的指点后,给曹操送信说吕布已经去了黎阳,城中空虚,而且自己将为内应,在晚上为曹操打开城门。当夜城门大开,曹操果然中计,所以带着军队冲入了濮阳城。



曹操进城之后,吕布杀出,曹军瞬间乱做一团。惊慌中,曹操准备从南门逃出,但南门已经关闭,于是准备转往北门。就在这时吕布突然奔向曹操,曹操见势不妙,用东西护住了脸,快马加鞭的准备逃出濮阳城。

曹操的马毕竟不如赤兔马快,吕布追上曹操后,用方天画戟戳掉了曹操的头盔,并且问道;“曹操何在?”曹操听后,随即对吕布说;“前面骑黄马者就是。”于是吕布放弃了眼前的真曹操,反而去追前面的假曹操了。



清初文人毛宗岗在读到以上关于曹操的两件事后,说出了“说曹操、曹操到,当面错过、岂不好笑”的话。这句话不仅说出了曹操行动迅速果断,而且还讽刺了吕布的愚蠢,嘲笑他是个睁眼瞎。而后半句也因为其讽刺意味并没有广泛流传。


我是越关


“说曹操,曹操到;当年错过,岂不好笑”,因为上半句和下半句说的不是一个典故,而且下半句讽刺意味太浓,所以流传度不是很高。


这两句话典出《三国演义》分别讲了两个故事,下面简单为大家讲述一下:

说曹操,曹操到

话说当年汉献帝被董卓裹挟到长安,之后董卓被司徒王允和吕布联合杀死,但王允坚决不同意赦免董卓部将李傕,郭汜,于是二人被逼起兵,他们攻入长安杀掉王允,赶走吕布控制了汉献帝,但没多久二人内讧,长安一时大乱,汉献帝也被李傕郭汜争来抢去,后来汉献帝在董承等人的协助下逃离长安,没多久李傕郭汜和解,然后他们迅速派出部队追赶汉献帝。

面对西凉兵的穷追不舍,有人便向汉献帝推荐了曹操,说曹操此人忠于汉室,可以派人向他求救,汉献帝虽然同意了,但苦于逃亡,根本无法向曹操发出求援,就在汉献帝一行万般无奈之下时,曹操竟然派兵赶来救驾了,之后曹操迎汉献帝入洛阳,而汉献帝也大为感动,赐曹操节钺。


以上就是“说曹操,曹操到”的由来,本意是说曹操救驾及时,现引申为对方出其不意的出现在说话者面前,常常给人惊喜。

当面错过,岂不好笑

公元192年,曹操出任兖州牧,第二年曹操父亲被陶谦部下杀害,曹操以“为父报仇”为借口攻打陶谦,当曹操大军进兵徐州的时候,陈宫联合张邈等人迎吕布入兖州任兖州牧,并趁机攻打曹操,曹操腹背受敌之下只好撤退,就在撤退过程中曹操还想着再趁机偷袭吕布一把,但被吕布识破,曹操又是一顿大败,这次大败后曹操知道形势不妙,他立刻换上普通士兵的衣服混在一群士兵中间,当吕布策马追来时顺手拦下曹操问他“哪个是曹操”,曹操也顺手指了指前方骑马的人说“那个就是曹操”,吕布听后便急忙追去。


于是吕布和曹操的第一次见面就留下了“当面错过,岂不好笑”这句话,本来这句话本是用来讥讽吕布的,但后来传到曹操耳中,曹操本是一个生性多疑的人,他并不认为这句话完全是讥讽吕布,也有嘲笑自己战败很无能的意思,所以之后大家也都不再提这两句。


咸鱼闲聊


“说曹操,曹操到”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俗语之一,一般来说是形容生活中的巧合,比如正好在讨论某个人,结果就在刚刚提到这个人的时候这个人就出现了,于是很多人就会不由得感叹一句,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了啊。但是在这句话的下面还有半句,是:当面错过,岂不好笑。虽然后面这半句人们提起的少了,但是也不至于无人敢提起。



这句话出自中国清初的文学批评家毛宗岗,在批注《三国演义》的时候批注的一句话,而当时之所以写出了这样的一句话也是毛宗岗有感而发啊,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聊一聊三国演义中关于曹操的这个有趣的故事了。曹操是三国时期的枭雄,但是在真正的有权势之前,曹操也是一个小毛贼,甚至还被人笑话是宦官之后,所以还是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的。



首先是这个说曹操,曹操到,便是一个三国演义中的情节。在董卓被吕布杀死之后,朝政被李傕郭汜两人把控,后来因为两人争夺老大的位置自相残杀,而汉献帝借此机会被人放走了,这时候李傕郭汜发现汉献帝已经逃走了,害怕跟当年的董卓一样被十八路诸侯绞杀,于是两人和好之后选择破罐子破摔,决心要杀了汉献帝,就在李傕郭汜的大军追杀汉献帝的时候,曹操率领大军出现,救了汉献帝,而且那时候汉献帝正好想派人去求救曹操,于是便有了说曹操,曹操到。



吕布在杀死董卓之后四处逃窜,就在濮阳城中落脚了,而当时的曹操就想攻下濮阳城然后活捉了吕布,但是吕布身边有谋臣陈宫,就用了计谋故意把曹操引入城中,结果曹操中计,吓得曹操到处逃窜,先是往南门,见南门有人镇守,就去北门,结果吕布杀出,直接把曹操的战盔用方天画戟挫了下来,然后问曹操说,曹操何在啊?曹操当即说到,前面那个骑黄马的便是。



结果吕布真的去追那个人了,曹操吓得赶快逃走了,真是一身冷汗啊。原本吕布已经抓到了曹操的,但是当面就错过了,从一件小小的事情也可以看得出吕布这个人有勇无谋,因为曹操和董卓是很熟的,而吕布又是董卓的义子,就算不熟怎么也见过几次,吕布当面见到了曹操居然还不认识,后来曹操把吕布活抓了,吕布还想认曹操当义父,曹操如此狡猾的人怎么会要如此无谋略的吕布呢?说罢便让人处死了吕布。真是当面错过岂不好笑。


司马箐衫


震惊!“说曹操,曹操到”的下半句竟无人敢提,原因是...

书归正传,这句话全话是“方说曹操,曹操就到;当面错过,岂不好笑”。其实不是无人敢提,毕竟曹操的时代早已经过去,也没有了什么忌讳。只是这后半句实在不是什么好话,用来形容别人有一股浓浓的讽刺意味。



两句话,两个典故,还都是曹操做主角,也是不多见。

1.说曹操,曹操到

话说汉献帝被郭汜和李傕追着跑的时候,本想着召唤曹操过来护驾,结果传令兵还没出发,曹操就率兵赶到。汉献帝又激动又感动,大汉还是有忠臣的嘛,所以说出“说曹操,曹操到”的话。只是没想到,脱了虎口,又入狼窝...



2.当面错过,岂不好笑

公元194年,曹操和吕布大战,你来我往好不热闹。吕布勇猛,时间一长,曹操就顶不住了,本想拍拍屁股走人,但吕布不肯呢,骑着赤兔玩命的追啊。曹操也是不怂,换了小兵的衣服。吕布找不到曹操,心里急啊,随手捉了个小兵,问曹操在哪儿,真所谓无巧不成书,这个小兵真是曹操,曹操那个抖啊,随手一指,就那个。吕布也是急了,一拍马屁股就去追。要不历史就可能改写了。


历史伶俜者


曹操都追溯到三国时期了,本意说的就是曹操在救助身陷窘境的汉献帝比较及时的话,在现在则是说人来的及时来的巧,既然说这话还有下半句,那也不能比这句话晚多少――说曹操,曹操到;当面错过,岂不好笑。(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说曹操,曹操到”其实是夸曹操的话,想当年董卓吕布挟天子以令诸侯,不但侮辱天子诸侯,而且把他们的女人也尽数蹂躏了个遍,活的没面子不说,连小命都难保了,对于那些反对自己的人,董卓基本上就没客气过,谁表现出来了就把谁杀了。

汉献帝在这种高压下,受尽各种凌辱,后来司徒王允利用美人计联合董卓的干儿子吕布除掉董卓,把他点了天灯,但不得不说汉献帝还是像皮球一样被人掂来拎去,没有一点尊严,后来汉献帝就在臣子的帮助下逃出了长安城。


本以为逃出了生天,但汉献帝很快就发现天子出逃那就是落魄的凤凰不如鸡,普通老百姓不可能认识到这么个人的重要性,意识到的吧又都不怀好意,而且汉献帝的行踪跟快暴露,董卓的手下很快追来。

好在曹操此时及时的赶到了汉献帝身边,算是保全了汉献帝,后来由弄到许昌,好吃好喝好住招待着,来了个翻版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但就当时的情况来说,曹操搭救汉献帝,那就是奇功一件,时人赞誉――说曹操,曹操到!

其实后半句“当面错过,岂不好笑”是讽刺曹操的话,当时曹操率兵打陶谦,被吕布抄了后路,打了败仗,曹操机敏的换上了士兵衣服,吕布也是眼拙,指着曹操问道:“那个是曹操?”曹操肯定不能承认,指着一个骑马逃跑的说:“哪个就是”,就这样保全了性命,后开曹操发迹,这么丢人的事情,自然不想有人说,慢慢的也就越来越没人记得了!


历史三日谈


《三国演义》十二回,毛宗岗评:

“方说曹操,曹操就到。当面错过,岂不好笑。”要说后半句为什么少用那么就不得不说我们的歇后语!民间流传前半句朗朗上口,后半句说的曹操战败,这个毕竟不是什么好话!说的是曹操败走后,吕布紧追不舍,但尴尬的是,化了妆的曹操居然没有被认出来,曹操顺手向前一指,说前面那个骑马的就是

就把吕布给忽悠过去了当然里面《三国演义》里面属于文学著作不免有悖事实!前半句确实更加源远流长些!后者引用比较多可能是这个原因


萤火虫文学社


“说曹操,曹操到,当面错过,岂不好笑。”



“说曹操,曹操到”怎么来的? 目前是人尽皆知的一句俗语,经常用来形容对方出其不意的出现在说话者面前,常常给人惊喜。但是后一句“当面错过,岂不好笑,”那就没有什么人知道?

东汉末年,大将军何进,为解决东汉宦官乱权之计,不得不叫董卓进京来擒贼。董卓这一入境,为东汉带来了更大的灾难。董卓掌权不久之后,许多人欲将其诛之。

其中最突出的为汉朝老臣王允,于是王允利用养女貂蝉的美人计,利用吕布将董卓诛杀。董卓死后,其手下的将领李傕郭汜在谋士贾诩的计策之下,带领董卓原部军队攻入长安,击败吕布,逼王允从城楼跳下,占领长安,重新把持了朝政大权。

后来李傕和郭汜之间为权力的争夺出现了矛盾。李傕劫持了汉献帝,而郭汜泽劫持了朝中文武百官。在此空隙当中,汉献帝趁机逃脱了李傕郭汜的控制,逃出了长安。


李郭二人马上发现汉献帝不在,于是两人决定合兵一处追击汉献帝。就在李郭二人的带领军队,就要追到汉献帝之时。汉献帝早已走投无路,准备又被抓回去做傀儡皇帝之时。

身边的太监灵机一动,对汉献帝说:“陛下,还有一人能够来救驾,曹操曾经在青州平叛黄巾军有功,目前只有他可以救陛下了。”汉献帝一听大喜,于是赶紧叫手下人拿出纸笔,写勤王诏书让曹操带军来救驾。

然而就在信使还没发出之时。大将夏侯惇奉曹操之命前来救驾。并将李珏郭世的联军击溃,成功救下汉献帝。汉献帝大喜对手下人说:“真是说曹操,曹操到啊。曹爱卿来的太及时了。”于是给曹操加官进爵。这就是“说曹操,曹操到”的由来。

“当面错过岂不好笑”,没什么意思,提它干嘛?

而后一句“当面错过岂不好笑,”是来源于明末清初文人毛宗岗的评三国说了。毛宗岗在三国演义的第12回中提到:“见了曹操,反问曹操,舍却曹操,别赶曹操。谚云:方说曹操,曹操就到。当面错过,岂不好笑?”


话说在三国演义第12回当中,吕布和曹操在濮阳交战。吕布当时手下有谋士陈宫,计谋深远,让曹操中计。被吕布大败而逃。但曹操可是老谋深算。

早就留了一手,为了不让吕布的军队抓到自己,就和自己随行的士兵换了衣服。让一个和自己身形很像的人穿着自己的盔甲,骑着自己的马,然后骑马而逃,自己则伪装成一小兵。

其实曹操也不知道吕布是不是认识自己,就在吕布骑着赤兔马从后面追来之时,曹操的心提到了嗓子眼里,吕布走上前去一枪挑掉曹操的头盔,曹操以为自己必死。

但没想到吕布却对他说,曹操在哪里。曹操悬着的心放下了,指着前面穿自己盔甲的说,那就是曹操。吕布往前一看,于是拍马而走。

吕布心中一直念着曹操,曹操马上出现在自己眼前,却不知是曹操,当面错过,实在可笑。后一句其实有着很重的讽刺意义,于是我们在使用俗语之时,一般就摒弃了下一句儿,断章取义的只说了上半句。

其实并不是后一句没人敢提,只是后一句没太大的意思,所以流传度不高。而名言还有下半句的故事还有很多,就像我们熟知的,拿破仑说:“中国是一头沉睡的雄狮,当他醒来世界都会为之震惊。”

然而我们都不知道,他其实还有下半句:“但幸好我们会让这只狮子永远都不会醒来。”而我们的智慧就是撇弃了,他的后一句,只用上一句来传播民族自信。

还有“能者多劳”的后句是“劳者多得”。“相濡以沫”的后半句“不如相忘与江湖。”“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下半句是“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处”等等。

在你印象中还有哪些名言有下半句呢?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史之策


“说曹操,曹操到”。相信这句话大家都十分的熟悉。

怎么来解释这句话呢?有人说,曹操,很多人评价他是一代奸雄,既然对他的评价是奸雄,那就一定要对得起这一个“奸”字。这句话被很多人理解说事,曹操手下的耳目众多,所以,获取各种情报的渠道也非常丰富,因此随时随地,可能出现在其他人的面前,所以,这句话是提醒大家,要小心提防曹操。

当然也有人说,这句话的典故是来自经典的小说《三国演义》。说董卓入京,把关中地区祸害了一个遍,终于到最后,在王允使用美人计策反吕布之后,死在吕布手下。但是董卓的手下皆是虎狼之辈,劫持了汉献帝和一干大臣,继续妄图控制朝政。这时有人向汉献帝进言,说招曹操来救驾,汉献帝,心里想也只好如此,但是给曹操传达谕旨的信使还没派出去,曹操就带着夏侯惇等大将前来救驾了,最终,曹操成功的迎接汉献帝迁都许昌,使得大汉国祚继续延绵,因此说曹操曹操到这句俗语,逐渐广为人所知。

但是有人说这句话的后面还有后半句。加起来就是:说曹操,曹操到,当面错过,岂不好笑。

这句话也是源自于三国演义中。说曹操的父亲曹嵩带着大量的财产,准备回到老家,安度晚年,结果路过徐州陶谦的地盘时,陶谦厌恶曹操多次来攻打自己,所以就干脆就派人领兵将曹嵩做掉了。曹操老爹被杀,当然是非常的生气,率领手下主力前去徐州攻打陶谦。结果自家后院失火,陈留太守张邈背叛曹操,并且引狼入室,让吕布当了兖州牧。曹操之后回兵先解决自己的后顾之忧。

结果在与吕布的战争中,曹操没有占到任何的便宜,还差点一命呜呼,大军都被打散了。

三国演义描写,吕布,骑着赤兔马,手持方天画戟,在乱军之中寻找曹操身影。也有可能是因为,两人真的不熟悉,所以找来找去,吕布,也没认出哪个是曹操,于是随便拦住了一个像是正在逃跑的小兵,随口问道,曹操去哪里了?那小兵往前一指,前面骑马那个就是。吕布听了之后立马向那个方向追去。但是他没想到,给他指路的那小兵正是曹操本尊。

于是这一个谚语说,“说曹操,曹操到,当面错过,岂不好笑”的后半句。“当面错过,岂不好笑”,说的就是吕布,没有认出曹操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