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的反常思维方式:人生的根本意义是什么?

人生的主要或根本意义,不是为了活着,更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致良知(阳明心学),也就是不断磨练自己的灵魂,达到光明的境地。

这是阳明先生在生死绝境悟出的道理。

1508年,贵州龙场,深夜,一个中年人躺在一口石棺中。

这是处在人生最低点的王阳明;他37岁,刚从最繁华的北京贬到荒无人烟的贵州龙场。

他在苦苦思索一个问题:到底还有没有活下去的意义?

突然他悟到一句话。这句话如同太阳一般,照亮天空,也照亮往后五百年一直到今天的天空——我们心灵的天空。

这句话就是: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从意义的角度来解释就是:人生的意义,一直存在我们内心,不需要去外面寻求。

但为什么我们在自己内心看不到呢?阳明先生说,因为它被内心各种私欲遮住,就好像挡风玻璃被大雨和灰尘遮住一样。

如果我们向外寻求人生的意义,这从一开始就走错了方向;方向一错,越努力,错得越离谱。

正确的做法是回到自己的内心,用雨刷刮去雨水和灰尘,磨炼灵魂,达到光明的境地。

阳明先生针对初学者,提出来一个由入门到深入的磨炼灵魂三步走:

第一步:静坐息思虑

也就是冥想、打坐。这一步的作用是让心静下来,只有静下来,才能观察到内心的各种念头、想法。从静坐开始,但只是途径,不是目的,千万不能够以途径当目的。

要让一桶河水变清澈,先放几个小时不去动它,自然清浊自辨。


第二步:省察克治

所谓“省察”,就是反省检查,发现和找出自己平时发现不了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毛病;所谓“克治”,就是采取行动克服和改变。

静下来之后,各种残渣沉到水底,这个时候该打捞了。

对我们来说,既然发现各种念头、想法的存在,就要一一去辨别它们的好坏。

好的留下,坏的去掉。善的留下,恶的去掉。光明的留下,龌龊的去掉。

这是考验一个人决心和忍耐力的关键时刻,也是卑下与伟大、失败成功的分水岭。但凡成大事者,都能在这个地方对自己下狠手,并且持续地下狠手。

这就是“不断磨炼”的含义,越是艰难越是磨炼的好时机。

第三步:何思何虑

何思何虑的意思就是说,最后心里不再有什么好思索和担心的,只剩下光明一片。

最后,通过不断的内在磨炼,我们会在自己的内心发现人生的意义,也就达到了光明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