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人士叶生
古时候的科举考试就跟如今的高考一样,但凡了解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在古代想要成就大事都要参加科举考试。尤其是穷人家,科举考试对于他们是一生的追求,第一可以光宗耀祖,第二个顺利进入仕途,升官发财娶妻纳妾。正所谓有句老话说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所以古代的人都是拼了命的努力学习。但是也有人天上愚笨,为了考取功名,什么办法都用得上,带着小抄进入考场、还有贿赂考官、或者是买通收身的人员,各种各样的方法。那么要是被发现作弊古代是怎么惩罚的?
古代的科举考试为了防止带入小抄进入考场,会在每个考场安排一个收身的小兵。但是就算是如此安排也难免小兵与考生相互勾结的现象
在古代的准考证被叫为“浮漂”,清朝的科举考试的考生考前发一张“票据”和“座位便览”,如果没有这两样东西就不准入内。为了防止有人代考,浮漂上会详细的记载此考生的容貌特征、入场时,监考官一一看过,才能入场。
其实除了准考证这个防线,考生还有一条防止学生作弊的东西。历史上的科举考试富人和穷人都可以参加报考,只是到了后来明朝和清朝规定娼、优、隶、皂这四种人的必须在三代以后才有报考的资格,后来为了显得有人情点,按照规定要求考生报考时必须五个结保报考,意思是五人一起做担保 报考,如果以后参加考试其中一人但凡作弊,那么五个人都要受到惩罚。
虽 然有这两道防线,但仍不免闹出许多笑话。譬如注明考生身体特征的准考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作弊行为,但其实用性还是显得有些令人怀疑。稍微有一两个长相差不多的人站在一起,就很难分辨出谁真谁假了。
相比较而言,古代防止作弊的措施里最有效的应该是搜身了。据说金国时期,负责搜检的士兵一般都不识字,这是为了以防士兵与考生勾结在一起。“解发袒衣,索及耳鼻”《金史》有记载,说的是当时金国搜检考生达到了必须解开发髻,袒露衣服,连鼻子耳朵都要细细搜索的程度。如此可见,金国对科举作弊的严惩态度。后来因这样检查读书人有辱斯文,受到不少官员的反对,于是改成了考试之前必须在考场指定的地方沐浴洗澡,然后换上官方准备的衣服。这样一来,明显显得斯文文明许多,作弊现象也大减。
“应试生儒举人监生,但有怀挟文字、银两,并越舍与人换写文字者,俱问发充吏,三考满日为民;若系官吏,就发为民。”这段明史史料便记载了明代严惩作弊者的法规,轻者罚款,重者还要坐牢房、发配到边疆充军,若是官吏还要贬为庶民。
由此可见,古代高考作弊与防作弊真是五花八门,趣味横生,也恐怕只有严惩才能完全禁止作弊现象了。
自在即归处
古代科考作弊可谓奇葩+变态,天上、地上、身上处处玩花式作弊,最绝的是一个考生把纸条塞进屁股眼里。
作弊惩罚制度也相当严厉,轻则戴刑具示众、打板子,重则充军,乃至砍头、腰斩,清朝多次因作弊案造成惨案。
花式作弊很变态
我国古代实行的是世袭制,后来是以举荐为主,直到隋唐时期才有比较规范的科举考试,成为平民百姓当官的捷径。千军万马奔向这根独木桥,可以想像难度有多大。隋唐时期给考官送礼,银子越多排名越靠前,后来朝廷加强科举舞弊的惩处,贿赂这条路不好走了,考生只能自己玩夹带,考生作弊可谓极度变态,由此展开了考生与考官作弊与反作弊大对决。
第一回合:夹带小纸条。开始时考生作弊粗放,就是把《四书》《五经》写在纸条上,藏在衣服夹层、帽子、鞋子里。进考场时搜身严格一点,这招就失效了。
第二回合:飞鸽传书。当年没有手机、无线电、无人驾驶飞机,可是有信鸽啊,有的考生想出这个绝招,饲养信鸽,把考题和答案考场内外来回传送。鸽子目标太大,很快被考官发现,考生挨了板子,信鸽成了考官午餐。
第三回合:大腿上抄《四书》。 考生直接把参考文献写在衣服里子上、大腿上、肚子上。于是考官也出了狠招,考生进考场时,人进行裸检,这办法考官、考生都尴尬。有人想出一个聪明的办法,考前洗澡,还提供考试专用衣服,既让考生以整洁清爽的姿态进入考场,又解决了在身体、衣服上写小抄的问题,还避免了裸检的尴尬,一举三得。
第四回合:体内夹带。考场检查越来越严格,考生招术越来越怪异,明朝万历年间,有考生将小抄卷成小纸卷,涂上油,塞进了屁股眼,纸条上拴了根细绳,便于拽出来。结果就因为这么一根细线暴露天机,被监考人员发现。菊花受制不说,屁股也被打得稀烂。
考场舞弊惨案多
考生作弊被抓现行,宋代之前处罚较轻,驱逐出场,并取消科举考试资格;明代则有了肉体处罚,打板子,严重的发配边疆充军。到了清朝,将科举考试作弊纳入《大清律例》,一旦发现作弊,戴枷游街示众三个月,杖一百,之后还要发往边疆充军。如果作弊的人是官员,则会被直接贬为庶民,重则砍脑袋。鲁迅的爷爷周福清曾被卷入光绪年间舞弊案,虽然花大把银子打通关节,还落个“斩监候,秋后处决”,鲁迅父亲周伯宜也因此被剥夺了应试权利,最后郁郁而终。
康熙五十年辛卯科江南乡试结果一张榜,举子们就沸腾了,因为录取的大多是扬州有钱的盐商子弟,引起公愤,有人将“贡院”二字改成“卖完”。后来乾隆皇帝登基,派人调查了此事,发现是官商勾结的考场舞弊案,于是大开杀戒,除巡抚叶九思已经病故逃过一刀之苦,泾县知县陈天立畏罪自杀,副主考赵晋、句容县知县王曰俞、山阳县知县方名被判斩立决;考生吴泌、程光奎以及当事人余继祖、员炳被判绞监候,秋后处决;主考左必蕃、总督噶礼因失察被革职。
科举案中,最冤最惨的是的俞鸿图,栽在女人手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被腰斩的人。
清朝雍正年间,俞鸿图担任湖北乡试主考官。她的小妾想大捞一笔,悄悄偷到试题,高价卖出,结果事情败露。雍正皇帝勃然大怒,认为俞鸿图玩忽职守,串通谋利,下令将就地腰斩。由于家里人都被牵连,俞鸿图被腰斩时没有贿赂刽子手,恶毒的刽子手行刑时就向下移了几公分,结果俞鸿图一时死不了,受尽折磨,用手指蘸血在地上写了七个"惨"字。事后雍正听说俞鸿图腰斩时的惨状,动了恻隐之心,宣旨“由今始,废除腰斩刑”。
古代对科考作弊的处罚严苛了点,但科考是为国家选拔人才,作弊之风应该杜绝,考生应该拥有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聋王侃史
古代科举考试发现作弊的话,考生当然会受到处罚,而且可比现在受到的处罚重多了。
经历过高考的朋友们都知道,咱们国家对于考试作弊还是很严厉的。按照相关规定,如果高考作弊被发现,取消本次考试所有科目成绩,情况严重的还会禁考1-3年。而如果是团伙组织,帮助他人作弊,则就是构成犯罪了,将会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追究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除了高考以外,在其他资格证书考试过程中,考生以作弊行为获得的考试成绩并由此取得相应的学位证书、学历证书及其他学业证书、资格资质证书或者入学资格的,由证书颁发机关宣布证书无效,责令收回证书或者予以没收;已经被录取或者入学的,由录取学校取消录取资格或者其学籍。
而在古代,对于作弊的处罚,比这些要更严重。比如在清朝,一旦发现作弊,按照《大清律例》戴枷三个月示众,杖一百,最后还要发往边疆充军。也就是说要在边疆呆几年,如果侥幸没死,回来后也将被除去士子身份,一辈子都别想参加科举考试。基本上阻断了靠读书出人头地的机会。明代同样也是杖责,严重的还会发配边疆充军。
在宋代实行互保连坐制,将同一地区的十个考生编为一保,鼓励大家相互监督,一旦某人考试出了问题,其他人都要受处分,都会被取消当年的考试资格。在隋唐时期,如果在科举考试中作弊,被罚喝墨水一升,与此同时,应试者永远不得再参加科举考试。
当然了,这都是对于科举舞弊的一般处理办法,那些情节严重的,是会死人的。比如在顺治帝在位期间,就发生了科举考试以来最大的作弊案“丁酉科场案”,参与作弊的考生、考官被通通处死,家属也被流放到了边疆。
据统计,清朝从顺治到咸丰年间,因科考舞弊就处死了37人,其中还包括一品大员。
当然了,尽管如此,一旦高中,光宗耀祖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作弊之风屡禁不止。
白话历史君
古代科举作弊被惩罚的程度,与现代相比要严厉的多。
具体的处罚方式因朝代不同而不同。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罚科,就是一段时间内取消考生参加考试的资格,少的罚一届,多的罚五届,每届一般为三年。
在宋代则实行互保连坐制,为鼓励考生之间相互监督,将同一地区的十个考生编为一保。其中如果有考生被发现作弊,其他人也都会被取消当年的考试资格。另外,考生进考场前会被考官严格的搜身,有的朝代甚至要求洗澡更衣,连鞋袜也要更换,一旦发现夹带小抄,宋代是驱逐出场,并取消下一界的考试资格;明代则是杖责,严重的还会发配边疆充军。
在清朝一旦发现作弊,按照《大清律例》戴枷三个月游街示众,杖一百,最后还要发往边疆充军。如果作弊的人是官员,则会被直接贬为庶民。
在历史上,处罚最触目惊心的是顺治年间的“丁酉科场案”。顺治十四年,江南乡试一结束,就传出了主考官方猷、钱开宗接受贿赂、营私舞弊的消息,并酿成了社会影响非常恶劣的考生群体性上访事件。这件事儿最后惊动了顺治皇帝,他下令严查。经调查后发现情况属实,方猷、钱开宗及其他十八名考官,全部被绞刑处死,其家产全部罚没入官,他们的父母、兄弟、妻子被流放宁古塔为奴。行贿的考生也全部被处死,其余考生一律重考,若重考成绩不及格,则一律按作弊处理。
历史长河中的鱼
各个朝代的惩罚各有特色,大抵归为以下方面:对考生轻则驱除考场,永不录用,以下三代不得科考,如明朝的徐霞客,就是因为其祖父科考舞弊,其不能科举;一般的惩罚就是,一旦发现作弊,按照《大清律例》戴枷三个月示众,杖一百,最后还要发往边疆充军;重的杀头灭族。对监考及主考官更严,一旦发现,一般处以极刑。
所以比之现在的考试作弊惩罚,古代来得更猛烈,更严酷。
Gutalles/楚姣贤
考试作弊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从古至今考生与监考员斗智斗勇的故事不胜枚举。像我们现在这个时候,最常用的作弊方式就是小抄,简单实用,高级的作弊方式就是比较现代化的了,比如说新闻上常年报道的考研大军中,采取高科技作弊方式,一套作弊设备都要高达几万元,这也不是一般人可以作弊的,毕竟代价太大。
在中国古代作弊的方式也是种类繁多,小抄一样也是最普遍的,就在于考生打小抄存放的位置。有的考生抄在自己的身上,有的考生抄在衣服上,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所有考生在考试之前都要裸体检查,但是这又很尴尬,这导致了后来考生考试要先洗澡,然后再穿统一的考试服装进行考试。古代记载最奇葩的一个考生,居然把作弊纸条放入肛门中,外面留有引线,最后正是这个引线被发现了。但是在中国古代,考生一旦被抓到,会受到这样的惩罚?
唐代的处罚是最轻的。在唐朝时期,科举制度才刚兴起,处于发展的阶段,科举制度还不完善,所以有很多人抱有侥幸心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打击作弊的行为已刻不容缓。
在宋代的时候明显加强了。考生被分为每一地区进行划分,如果有一人作弊,在一区里面的考生将会受到连坐,让他们互相监督,避免作弊的行为。发现作弊者立马敢出考场,这一措施的实施是当时作弊者大为减少。
到明朝的时候,又更加严格了,一旦有考生作弊,就会被发配边疆,取消考试资格。这一措施的实施也是心存侥幸的考生减少很多,因为发配到边疆等于一只脚踏进鬼门关。
到清朝的时候处罚力度更加严格,但这个时候又出现了奇怪的现象。这个时候不单单是考生作弊,而是有钱子弟收买考官,考官跟着一起作弊,所以清朝虽然处罚力度更大,但是清朝出了好几次考试作弊的案件,不可谓不惨。
自古以来考试都是被人所诟病,为了维护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现在我们有更先进的反作弊方式,请不要以身试法。
蚜虫掉牙
在我国历史上,科举考试曾是封建社会选拔官吏的主要手段,它的出现取代了察举制和征辟制、以及九品中正制,人们只有通过这条异常狭窄的独木桥,才能跻身社会上层。有人相信“书中自有黄金屋”,孜孜不倦,勤勤恳恳的念书。当然,我们知道自从考试诞生那天,也就有了作弊,所以也有人铤而走险,想通过作弊的方式快速走捷径。那么,古代科举考试发现作弊的话,考生会受到什么惩罚呢?
参加过中考、高考的人都知道,有个东西叫准考证,其实在我国很早以前就有了。在古代,准考证称为浮票,清朝时期参加考试的考生考试前每人发一张“票据”和“座位便览”,没有这两样东西的人是不准进入的。另外,考生进考场前实行严格的搜身,一旦发现夹带考试材料等行为,将立即做出处理:宋代的时候会驱逐出场,并取消下一年的考试资格;明代则是杖责,严重的还会发配边疆充军。又如,在宋代实行互保连坐制,将同一地区的十个考生编为一保,鼓励大家相互监督,一旦某人考试出了问题,其他人都要受处分,都会被取消当年的考试资格。清朝的时候要求必须五个人联合报考,就是说这五个人互相为他人担保,形成“命运共同体”,互保连坐。一旦其中一人作弊,其他四人都要受到牵连。再比如,考试过程中,如果发生了作弊行为,比如丢纸、说话等,一旦被发现,按《大清律例》戴枷三个月示众,杖一百,最后还要发往边疆充军。偷鸡不成蚀把米,还会影响到自己未来的考试情况。
总的来说,古代科举考试发现作弊的话,考生会受到的惩罚是比现在还要重的。现在和科举考试最接近的考试就是高考了,前几年,为了能让更多的人对作弊“死心”,国家已经把高考作弊纳入到刑法当中,换句话说,现在作弊是可以判刑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希望大家都能有好的未来,好的前程!谢谢!
简单平凡123123
科举考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代的曹魏,陈群建立九品中正制度选拨人才,自隋唐开始逐渐完备。科举考试中认定的作弊手段主要分为假冒身份(因为像有些居无定所的,娼妓以及奴婢等没有人身自由的人是禁止考试的)比如韦小宝这样的,他娘是妓女,就属于禁止之类。还有假冒籍贯的,和现在的高考移民类似,用各种方式跑到一些边远地区容易中举的地方。
在考试中,主要以夹带小抄、贿赂考官、请人代考等形式为主。
惩罚中,贿赂考官,基本上就是一个字死,估计这就是欺君之罪。清朝顺治时期的五省舞弊案,就是杀,江南闱十六房主考全部斩立决,数十人被正法或贬徙尚阳堡、宁古塔。
至于夹带小抄的,一经发现,首先是取消资格,然后考生要发配充军,随后是连坐,他的老师以及家长一块跟着来。
而代考貌似最为安全和稳妥的,因为需要乡里出具结保证书,所以,基本上都是通好关系的,胡汉民就是老枪手。
在顺嘴来一句,清朝是对待作弊者最严格的朝代,清朝以前也就是革职和流放不杀人。清朝基本上逮住就弄死。
至于现在的考试作弊,过去是取消考生资格,三年不准参加考试,主要还是行政处罚为主,现在已经进入刑法领域,用刑法震慑作弊者。同时,还要连带社会信用体系的惩罚。
江琯
古代科举是统治者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由于科举制度关系到统治的稳定,当政者非常重视,古代的科考及其严格,考生舞弊的代价也相当高昂,轻则终身禁考,重则人头落地,惩罚远高于现代。
平淡是真151500
古代科举与现代比较起来,比较严。如宋代实行的有“糊名”(弥封)和“誊录”(考卷由专人代抄)的制度,以防止科举作弊。明代贡院里监考很严,进大门,要严格搜身,以防考生藏有“夹带”。如有夹带,则送刑部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