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藥企業混改先行者

新京報訊(記者張秀蘭)昨天,太極集團宣佈擬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近十年來,國有企業混改就一直在進行,生物醫藥領域亦不乏雲南白藥、哈藥股份、東北製藥等先例。有業內人士認為,混改之後內部決策和管理體系能否隨之發生改變至關重要。

雲南白藥:國資民企始終保持股權均衡

早在2016年12月,雲南白藥控股股東雲南白藥控股有限公司就擬通過增資方式,引入新華都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華都),新華都擬向雲南白藥控股增資約人民幣254億元,持股比例50%。新華都持有的是雲南白藥控股的50%,由於雲南白藥控股佔雲南白藥的股份為41.52%,這也就意味著,新華都用了254億元獲得了上市公司雲南白藥的20.76%的股份。

2017年4月,雲南白藥控股混合所有制改革按程序完成所有重大改制步驟。改制完成後,雲南白藥控股的股權結構從過去雲南省國資委持有100%股權,變更為省國資委和新華都集團各持有其50%股權。有機構對混改看好,華泰證券認為,市場化治理體系將為公司添入新活力,或引領公司將市值突破千億。廣發證券研報也認為,雲南白藥是國內中藥行業龍頭企業,醫藥產品和健康產品未來依然看點頗多,本次國企混改後有望突破發展瓶頸。一個明顯的問題是,雙方各持有50%股權,公司決策權如何歸屬。北京鼎臣醫藥管理諮詢中心創始人史立臣彼時就表示,決策權歸屬不明確,反而會降低決策效率,與改革初衷相違背。

到了2017年6月,雲南白藥控股再次增資擴股,在江蘇魚躍持股10%後,雲南省國資委與新華都各自持股45%。2018年11月,雲南白藥吸收合併雲南白藥控股,至此,雲南省國資委與新華都依然保持相同股權,各自持股25.10%。雲南白藥控股公司副董事長汪戎曾對媒體表示,雲南白藥混改有的特點之一便是控股“均衡”,在吸引合併及兩次增資擴股中,大股東國資委和民企新華都始終保持著股權的均衡。

混改之後業績表現如何?2017年雲南白藥控股營業收入較上年增長8.34%,淨利潤增長39.56%,2018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雲南白藥營業收入、淨利潤同比分別增長9.53%、4.88%。

哈藥股份:一度終止公開徵集投資者

2017年9月,哈爾濱市國資委出資企業首批60戶混改企業名單對外公佈,哈藥股份控股股東哈藥集團出現在名單中。哈藥集團此前就已經是黑龍江省推進國企混改的樣本企業。

根據哈藥股份2017年12月發佈的公告,中信資本天津擬通過其控制的中信資本醫藥,對哈藥集團進行增資。增資完成後,中信資本天津之實控人中信資本控股旗下的中信冰島與華平冰島、中信資本醫藥合計持有哈藥集團60.86%股權,哈爾濱市國資委持有哈藥集團的股權下降為32.02%,中信資本控股將成為哈藥集團的間接控股股東,進而成為哈藥股份和人民同泰的實控人。

但到了2018年6月,哈藥股份和人民同泰同時發佈公告,稱收到控股股東哈藥集團轉發的哈爾濱市國資委的通知,考慮到國有股東間接轉讓上市公司股權事項相關政策規定出現重大變化,決定終止哈藥集團增資擴股事項。

2018年11月,控股股東哈藥集團擬重啟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哈藥集團將在哈爾濱市產權交易中心公開徵集投資者,擇優選擇一名戰略投資者對哈藥集團進行增資擴股,增資金額及增資比例將在哈藥集團審計、評估的基礎上進行確定。

東北製藥:受益混改2018年淨利潤預增85%

與前兩者相比,東北製藥的混改進程算得上快。作為瀋陽市2018年國企“混改”試點的唯一企業,東北製藥通過上市公司定增項目,引入遼寧方大集團作為戰略投資者。從2018年4月到7月的三個月間,遼寧方大先後通過購買非公開發行股份、集中競價交易等方式,多次變更持股比例。此前,東北製藥集團持有上市公司17.54%股份,瀋陽盛京金控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盛京金控)持有3.48%股份,而東北製藥集團和盛京金控的最終實控人都是瀋陽市國資委。直到2018年7月18日,東北製藥對外宣佈,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遼寧方大成為公司第一股東,遼寧方大實際控制人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東北製藥也獲得了方大集團靈活的體制機制和充沛的資金支持,為混改創造了條件。此後,東北製藥開始實施公司董事會、監事會換屆改選,實施公司高管身份由市管企業領導幹部向市場化職業經理人轉變。

東北製藥2018年業績預告顯示,報告期內,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盈利1.8億元–2.2億元,同比去年增長51%-85%。對於業績預增原因,東北製藥表示,是因為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來,各項工作全面圍繞效益,開展全員全方位降本增效,使公司業績大幅度提升。

●業內觀點

混改後企業管理體系能否隨之改變至關重要

2019年1月,國資委新聞發言人彭華崗曾表示,對主業處於競爭領域的商業類企業,要鼓勵加大混合所有制的改革力度,進一步擴大重點領域的混改試點。北京鼎臣醫藥管理諮詢中心創始人史立臣則指出,混改後企業內部決策及管理體系能否隨之改變至關重要,這也是多年來,生物醫藥行業混改成功案例不多的重要原因。也有業內人士指出,混改初衷在於通過引入社會資本提高效率、激發企業活力,目前混改中,生物醫藥企業的股權結構也呈現多樣化,包括股權均衡、社會資本控股等,混改的成果,還要經歷時間和市場的檢驗。

編輯 趙昀 製圖 李石陽 校對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