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的状元、探花、榜眼、举人和秀才,各有什么区别?谁级别最高?

冰与火的交织


科举考试始于隋炀帝大业元年所开设的进士科。在隋之前的汉朝朝廷选拔人才基本是靠推荐和本身的名声,在汉朝只有官府的推荐,做了秀才或孝廉的人才有做官的资格,或者是皇帝和官府亲自邀请的人才能做官。而到了三国魏文帝时期,陈群将察举制改良成了“九品中正制”,由特定的官员去民间为朝廷选拔人才。但是不管如何,无论是汉的察举制,还是魏的九品中正制,他们不可避免的都受到了当时士族的干扰,可以说民间的穷苦百姓几乎就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而朝中的官职也几乎被当时的几大士族所掌控。



而直到科举制度的诞生,朝廷人才的选拔依靠考试来决定谁才能当官的做法,民间的穷苦百姓才真正有了翻身的机会,虽科举制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公平,但相对于以前却已经是很公平。而随着科举制越来越完善,很多制度都被明细话,考试也越来越趋于制度化,很多关于科举的专业名词也随之出现,比如状元及第、连中三元和金榜题名等等。那么也正如题主所问状元、探花、榜眼、举人和秀才这些都指的是什么?又有什么区别呢?当然科举制虽然每朝每代都大相径庭,但总有一些差别。所以这里我就已科举考试最完善的清朝来为大家解释下他们之间到底有何区别吧。



状元

殿试第一名即为“状元”。在满清时期若读书人通过会试成为贡生后,即会在紫禁城的保和殿中进行复试,若过了这个复试贡生们就可在四月二十一日参加有皇帝在保和殿主持的考试,而这就叫“殿试”。



殿试有别于会试,它只考策问。参加殿试的贡生们从黎明开始考试,然后日暮即要交卷,也就是一天的时间。后会有受卷官、掌卷官和弥封官等官员将考生的试卷封存。而后在阅卷日才会将其拿出并交由八位读卷官轮流阅读,之后这八位官员会分别按照试卷答题的好坏相应加上“○”、“△”、“\\”、“1”、“×”五种记号,其中得“○”最多者为佳卷。后读卷官会将得“○”者最多的前十位交由皇帝浏览,而后皇帝就会从这十份卷中圈出一甲的第一、二、三名,而第一名就为状元。



而在清朝一旦得到了状元,吏部就会立马给予正从六品的官身,然后经过考试或为翰林院修撰,或掌修国史,或做天子侍讲,或入南书房,但不管如何就是一步登天了。

榜眼

殿试第二名即为“榜眼”。如上所述通过会试的贡生们,在殿试中若被皇帝钦点为一甲第二名的贡生即为“榜眼” 。虽他位在状元之后,但也是实打实的天子门生啊。同样在清朝如果得到了榜眼,那么吏部就会给予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一职。



探花

殿试第三名即为“探花”。在殿试中被皇帝钦点为一甲第三名的贡生即为“探花”。同榜眼一样,若是得了榜眼则吏部就会立马给予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一职。



举人

参加乡试并及格的就会被赐予“举人”的身份。清朝每三年就会在全国的每个省份的省城举办一场科举考试,而这就叫“乡试”。乡试有皇帝亲派的官员负责监考,凡本省的通过各省学政监考的科考选拔的生员,及贡生和监生都可参加。但乡试有别于殿试,它分三场,每场考三天,主要考四书五经、策问和八股文等。而在乡试及格的考试就被称为“举人”。



但是考中举人并不会因此获得官职,只能说他开始有资格做官了,也就是侯补官员。同时有了举人的身份他就可以参加次年在京城所举办的会试,并有了做进士的机会。此外中了进士之后,他就不用再交赋税,包括田税、商业税和人头税等一切赋税。也不用再服劳役了,同时见官也不用再拜。

秀才

通过县、府、院三试后即可被称为“秀才”。亦或者县试第一名和府试第一名也可称“秀才”。可以说秀才虽是科举考试中地位最低的一个称号,但却也是最难考的一个称号。在当时他们必须接连通过县试、府试和院试才能获得秀才的称号。考试的内容同乡试一般无二,涉及四书五经、八股文和诗赋等。



其中县试是由本县知县主持的考试,只有通过县试才有进入府试的资格,但是在县试中考到第一名的无需再进府试,可直接拥有秀才的称号。而府试则是本府知府主持的考试,同样考到第一名的无需再进行院试,可直接拥有秀才的功名。之后就是最后一关院试,它是由各省学政主持的考试,通过院试后所有的考试都可获得秀才的功名。

但是秀才也分三六九等,成绩最好的称“廪生”,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增生”,不供给粮食;最差的就是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



但是不管如何只要你取得了秀才的功名,那就说明你已经进入了所谓的“士大夫阶级”,从此拥有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同时你有了秀才的功名,你就可以进入县学、州学亦或府学免费读书,而且你运气好的话甚至还能被选为“贡生”,后入国子监读书,而作为贡生有时候你甚至不需要进会试就可以为官。当然作为秀才最基本的特权就是可以进入乡试考试,并有做举人的机会啦,当然这个前提是你能通过本省学政所办的科举资格考试。



那么说了这么多,状元、榜眼、探花、举人和秀才到底有何区别呢?其实他们之间的区别很容易区分,首先如果你想进入殿试去争状元、榜眼和探花的名次,你就必须要有举人的功名,而你要想有举人的功名,你最低的功名也要是个秀才。同时你一旦获得状元、榜眼和探花你就立刻可以做官,最低也是正七品的官,而你考中举人,你只能是拥有做官的资格,但并不会让你直接做官,但是如果你的县里有空缺的话,朝廷一般会优先考虑本县的举人,但是这些官职也就是八九品。而在举人的后面的秀才不要多说,基本没有做官的权利,只是说你做了秀才就等于说你进入乡绅这一级,地位比那些无功名的人高点,同时在县里也有点身份了,可以见县官不拜。



所以总得来说这五者的区别就是状元、榜眼和探花可以直接做官,举人有做官的资格但不会直接给官,而秀才一般是没有做官的资格,只是给你了可以科举考试的资格。至于谁地位最高我想无须多说,肯定是状元啦,毕竟人家可是科举考试最高一级殿试的第一名,而且一出来就是从六品的官。


澳古说历史


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以状元、榜眼、探花三者为最高,之后就是举人、秀才了。

这是一套等级严明的考试制度。以清朝为例,秀才为士子们入仕的第一道关口。


科举四大步骤

明清科举考试突出进士一科(就是询问当代时务,回答解决方案,这需要对时局有个大概的认识,考取很难),考试大致可分为以下四大步骤。

第一步为“童试”,考生无论年纪大小,有无上过学都可考试,称为“儒童”或“童生”。在州、县等地方先统一考试(童考),通过之后称为“生员”,又称“秀才”。考试范围为四书五经,以及朝廷颁布的圣喻等,也就是常说的“八股文”。

一般做了秀才就可以在乡里有不小的特权了,如见知县不跪等。考完“童试”者就可以在家乡谋个教师做做,还有目标更高者,则会继续参加考试。

第二步为“乡试”,为省一级的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一次三场,因考期定在了农历八月,故又称“秋闱”。“乡试”通过者就称为“举人”,其中第一名称“解元”(连中三元中的第一元)。

中了“举人”者,不仅可以进京参加全国性的“会试”,也正式具备了做官的资格了,最高可做知县大人。



第三步为“会试”,乡试第二年后举行会试,为中央级别的考试,农历二月在京城举行,又称为“春闱”,同样也是考三场。会试录取者被称为“贡元”,第一名称“会元”(连中三元中的第二元)。

到了这一步大抵就可以成为后备干部了,或入国子监,或授予京官、地方官职务,或成为学校教官等。

第四步为“殿试”,会试之后在当年的农历四月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多在紫禁城保和殿举行),殿试只考一场,需要当场交卷。出榜后分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只有三名,为状元(连中三元中的第三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

“殿试”不采取“淘汰制”,只是除一甲三名免试外,其余的再举行一次考试,称为“朝考”,也就是士子们的终极目标:“考庶吉士,入翰林院”(类似于读研)。


狐史首丘


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共分六级,分别是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其中县试、府试两级,又称作“童生试”。

县试,大概相当于全县统一考试;府试,大概相当于全市统一考试。

府试中榜被录取者,称作童生。

考中童生之后,参与由省提学(省教育局)主持的选拔考试(也就是院试),考出优异的成绩,授予“廪生”资格。

廪生,也就是廪膳生,有伙食补助的国家生员。

秀才,其实是国家生员的雅称,所以秀才不一定是廪生,但廪生一定是秀才。

明朝时期的秀才,可以享有80亩田地的免税资格,还可以享受全家免徭役,见知县不跪、不得随便用刑等权利,大概相当于县人大代表。

考上秀才以后,才有资格参与全省统一考试,也就是乡试。

乡试中榜被录取者,称作举人,雅称“孝廉”,第一名叫解元。

明朝时期的举人,可以享有400亩田地的免税资格,另外在继承秀才各项权利之外,也享有更多的好处,比如可以“择优入官”,可以做县丞、典史之类的九品小官。

也就是说,考到举人这一步,就可以做官了,做县里的二把手、三把手之类。

考上举人之后,于第二年春继续考,参加全国统一考试,也就是会试。

如果会试还能中榜,那可以说是“金榜题名”了。

会试中榜的,叫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会试中榜的,都有资格参加殿试。因为殿试只是皇帝给贡士们重新排名次。

殿试,也就是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主要任务是挑选出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也称一甲,授进士及第。第一名状元,授于翰林院(国家干部学院)修撰一职;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同授翰林院编修一职;二甲前列授翰林院庶吉士一职,也就是有资格在翰林院读书。

二甲一般是从第四名到第一百名,剩下的两百人名列三甲(明朝一般考一次科举,取三百名进士)。不要小看名次,名次大概相当于进士的资历,能进内阁(大概相当于政治局常委)者,比如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人,大多是庶吉士以上出身。明朝甚至有“非庶吉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说法。

明朝时期的进士,在举人享有权利的基础上,可以享有2000亩田地的免税权利,另外熬过三年考察期,就可以开始授官了。

除了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第四到二十名左右二甲前列,入翰林院做修撰、编修、庶吉士之外,剩下之后名次的进士,一般授予知府、知州、通判、知县等地方官职。

我们回顾总结一下:

县试、府试: 童生。

院试: 秀才。

乡试: 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 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 进士。第一、二、三名分别称“状元”、“榜眼”、“探花”。


江南小粥粥


状元、榜眼、探花、举人和秀才,这些都属于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专有名词。

科举制度诞生于隋,废除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即1905年),在历史上存在了1300多年。从隋唐到清末,在其漫长的历程中,从内容到形式在不同时期都有着不同的发展与演变,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这里以明朝科举为例,介绍一下状元、榜眼、探花、举人和秀才之间的区别。



明代科举仅进士一科,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在参加乡试之前,首先要参加童生试(也叫童试),以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明代由提学官主持。童生试的应试者不论年龄大小都称童生,童生在县、府、院三试合格后,进入府学、州(直隶州)学或县学学习,称为生员,俗称秀才。历史上以秀才身份闻名于世的要属蒲松龄、袁世凯、洪秀全、陈独秀等。(还有吕轻侯……)



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在各省城举行,考点为各省的贡院,凡本省生员与监生经科考、录考、录遗考试合格者,均可应考,也就是说考生必须是秀才。因为乡试在秋八月举行,所以又称秋闱(闱:考场)。乡试考中称为举人,俗称举子,雅称孝廉,第一名叫解(jiè)元。考中举人就已经有做官的资格,有作学官、当知县的机会。历史上以举人身份闻名于世的要属海瑞、左宗棠等。(还有范进……)



会试于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参加会试的是各省的举人,考中者称贡士,别称明经。因会试在春季举行,所以又称春闱。会试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在会试同一年举行,应试者为贡士,由皇帝亲自主持,分三甲录取。一甲取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又称殿元、鼎元,历史上以状元身份闻名于世的要属贺知章、王维、文天祥、翁同龢、张謇等),第二名称榜眼(历史上以榜眼身份闻名于世的要属岑参、韩琦、王锡爵、孙承宗、洪亮吉等),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一、二、三甲统称进士。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从唐代以后至“五四”以前的历史名人,大多是进士出身。


猛在一本正经地说


1、预备性考试。读书人首先参加县里组织的县试。县试合格者再参加州里组织的府试。府试合格者称作童生。

2、院试。童生可以参加州府组织的院试。院试分岁试和科试。童声岁试合格称作生员,即秀才、相公。岁试合格者可以参加科试。

3、乡试。科试合格者参加省里组织的乡试。乡试合格者称作举人,第一名称作解元。

4、会试。举人可以参加国家组织的会试。会试合格者称作贡士,第一名称作会元。

5、殿试。贡士可以参加皇帝主持的殿试。殿试录取分为三甲,第一甲称作进士及第,只有三人,第一名称作状元、第二名称作榜眼、第三名称作探花。第二甲称作进士出身,第一名称作传胪。第三甲称作同进士出身。

6、朝考。清代,殿试后还将进行朝考,由殿试第二甲和第三甲参加。朝考第一名称作朝元。



90后进化论


得明白古代考试选拔,需要依次参加县试、府试、乡试、会试、殿试

院试考中者成为秀才,乡试考中者为举人,会试考中者为贡士,殿试成绩分为三甲,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为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人们常说的连中三元就是在乡试会试殿试均考取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