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军旗侧面有一排飘带?

于无声处34


那一排飘带叫做“斿”,读liú,古代通“旒”,看到这个字应该猜到什么了吧?古装剧中皇帝帽子前一排像门帘一样的一串珠子,就叫旒。这个“斿”的作用也是一样,小小的旗帜其实代表了古代复杂的等级制度。

黄帝振兵,教熊罴貔貅貙虎,制阵法,设五旗五麾。

传说,旗最早是黄帝时期出现的,是作战时候的指挥工具。古代没有我们现在的通讯工具,如果全靠喊能把人累死,于是白天士兵耳朵听鼓等乐器,眼睛看旗了解上级的指示,到了晚上则用灯火。

所以可以看到古装剧中,一说到要布阵,就会看到一大堆旗跑来跑去。这只不过是因为编剧和导演都不懂旗的真正使用方法,所以只看到一群人拿着一堆旗在那瞎晃。

到了后来,旗开始出现了等级尊卑的区别,尤其是周朝以后,天子、诸侯、士大夫用旗都有了严格的要求。

如《礼记》中记载:

龙旂九旒,天子之旍也。

旂和旗同音,是一种挂有铃的旗。旍同“旌”。意思就是说升龙旗,九个“飘带”,只有天子才能用。另外诸侯用的是一条升龙,一条降龙的旗;京城的驻军为熊虎旗,地方驻军用鸟隼旗。

秦汉基本也遵从周礼,并且有了更明确的细分,《后汉书·舆服志》载:

龙旂九斿,七仞齐轸,以象大火。鸟旟七斿,五仞齐较,以象鹑火。熊旗六斿,五仞齐肩,以象参、伐。龟旐四斿,四仞齐首,以象营室。

意思是龙旗九斿,七仞高和车轸相齐;鸟旗七斿,五仞高和车厢两旁横木等高;熊旗六斿,五仞和肩膀等高;龟旗四斿,四仞和头等高。汉代一仞七尺,一尺为23.1厘米。

大火,鹑火,参、伐,营室指的是古代二十八宿中的星象。

而旂、旟、旐,按现在简单来说,就是旗的意思,所画异物而异名,这古代共分九种,《周礼》记载:

司常掌九旗之物,名各有属,以待国事。日月为常,交龙为旂,通帛为旃,杂帛为物,熊虎为旗,鸟隼为旟,龟蛇为旐,金羽为旞,析羽为旌。

再到了隋唐之后,对旗的颜色、图案、大小、高低都做了严格的规定。如皇帝旗高六仞,诸侯五仞,大夫四仞,士三仞,唐代一尺比汉代略该,所以这里六仞和汉代七仞是差不多的。

而对“斿”的长度也做了规定,皇帝可以及地,诸侯长及车轴,大夫长及车轮,士长及车体。

至于军队中旗帜的使用就更加严格繁杂了,如纛(dào )即大旗,大将军设六面置中营,以表示中军所在。军门设两面红旗,又设五方旗指示方向。队旗250面,不得使用红色,其他在规则之下队伍自行设计图案颜色,所在队士兵看旗令行动。

电视剧中看到绣有名字的帅旗,叫“旞”(suì),方形或长方形,而将军用的叫“麾”,规模更小的叫“枿”(niè)。

其中那种百人小队的叫“旆”(pèi),就是影视剧中看到燕尾型垂旒飘带的旗。还有那种三角形旗就不是正规的了,属于操练演习中使用。

其他更详细的就涉及到古代军队的建制和营盘布局问题了,就愈发的复杂了。

这类旗帜在古代一般都是属于管制品,私人是不能使用和私藏的,一经发现不但要没收,甚至还会治罪。


潘不安讲究史


提个不成熟的看法,古代通讯不发达,军队之间的联络就成了问题,军旗就成了联络工具和主帅的象征,军旗在则军心在,军旗倒则军心倒,毕竟人的视力有限,越炫丽则更有利于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