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的要求--警惕沟通中的失真效应

老板对秘书说:"你帮我查一查我们有多少人在华盛顿工作,星期四的会议上董事长将会问到这一情况,我希望准备得详细一点。"秘书收到指令后,立即打电话给华盛顿分公司的秘书:"董事长需要一份你们公司所有工作人员的名单和档案,请准备一下,我们在两天内需要。"分公司的秘书又向其经理汇报:"董事长需要一份我们公司所有工作人员的名单和档案,可能还有其他材料,文件要尽快送到。"

第二天早晨,四大箱航空邮件到达了公司大楼。

趣评:管理者向下属分派工作任务时,如果下属对于工作指示的理解异于管理者的本义,常会导致工作执行的结果与目标差之千里。

知识链接

一个秀才去买柴,他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柴的人虽不知"荷薪者"为何意,但他知道"过来"的意思,便向秀才走去。秀才又问:"其价如何?"卖柴人把价钱告诉了秀才,秀才摇了摇头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你的木材外表是干的,里头却是湿的,燃烧起来,会浓烟多而火焰小,请减些价钱吧"。"卖柴人听得不明所以,悻悻地挑着柴走了。秀才是读书之人,卖柴人不过是乡野村夫,两人在知识储备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秀才用读书人的语言与卖柴人交流,卖柴人所拥有的知识资源无法解读秀才的用语,自然导致两者无法顺利交流。这种情况便是"失真效应",即指: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输出信息与输入信息不一致导致结果出现差异的现象,即失去本意或原来的面貌。

管理学这样说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沟通不是你在说什么,而是别人怎么理解你说的是什么。"管理是一项驾驭人的艺术,管理者在日常的工作中,80%的时间都在与不同的人进行沟通,一个管理者在沟通的过程中,如果无法保证上级、下属、客户及合作伙伴完全明白自己意欲表达的信息,甚至使他们对信息造成误解,必然会对日常工作造成重大负面影响。

如何才能避免沟通中出现失真效应?怎样才能提高沟通的效率?与沟通相关的"4W1H"法则为有效沟通的实现提供了一些建议。

1.WHO:确定与谁进行沟通。信息传递的过程中,经过的中间人越多,信息失真的概率越高。直接与受传人进行沟通,可以尽量避免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遗失、扭曲。与下属结束沟通前,管理者最好提取反馈信息,让下属把工作内容复述一下。

2.WHERE:在哪里沟通,确定沟通的地点。同一个信息,相较办公室,在电梯间传递时就降低了信息的重要性,所以重要的工作指令适宜以管理者的办公室为沟通场所。

3.WHEN:什么时候进行沟通。对于很重要的事情,管理者就不要在临近下班的时候与下属进行沟通,此时对于下班的关注使下属难以在交流的时候全神贯注。

4.WHAT:沟通的内容是什么。管理者在沟通时,一定要明确自己的沟通目的,以免在沟通的过程中失去了对于主题的控制与驾驭。

5.HOW:怎样进行沟通。在企业中,庞大的组织机构是导致失真效应的重要原因之一,组织结构越复杂,信息传递的渠道也越复杂,小道消息盛行,模糊的信息经多次传播后,相对信息源的原意发生了严重变异。此外,组织还常常是流言的栖息地,不正确的流言经多人传播,遵从"三人成虎"的逻辑,渐渐地流言披着真相的外衣魅惑人心。因此,管理者需要做好对各种信息传递渠道的管理与控制,利用各种场合,保持组织成员之间经常不断地信息交流,从而在企业中建立一个不拘形式的开放的信息沟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