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的“博鳌智慧”

2018年4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出任博鳌亚洲论坛中方首席代表。根据论坛章程规定,中方首席代表为理事会当然理事,并担任副理事长。近一年时间过去,周小川与博鳌一起走过的日子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2019年2月,《中国金融家》发表《周小川的“博鳌智慧”》一文,对周小川这一年来的行踪和言论进行了梳理和回顾。

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会将于3月26日到29日举行,周小川目前确认出席本届年会,并将作为演讲嘉宾参加“WTO改革”分论坛讨论。

《中国金融家》(CHINA FINANCIALYST)由中国人民银行主管、金融时报社主办。

连任15年央行行长的周小川,在2018年告别了成方街32号,走向下一站——海南博鳌。登上《中国金融家》第2期封面时,他的身份还是央行行长,创造了“最长任期”记录;而今,当我们进行新闻回顾时,他是博鳌亚洲论坛中方首席代表、副理事长,这个新身份同样备受关注。

《中国金融家》2018年2月期封面

从2018年4月9日博鳌亚洲论坛产生新一届理事会至今,周小川在新职位上已经工作近十个月,从他的公开活动中可以看出,本就是“专家型”的他对智库交流游刃有余,仍然在积极努力地为亚洲国家共同发展和改进全球经济治理贡献智慧。

周小川在博鳌亚洲论坛新一届理事会会议上发言(图片来源:博鳌亚洲论坛官网)

发挥智库力量

博鳌亚洲论坛立足亚洲、面向世界,目前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工商企业和学术界领袖就亚洲以及全球重要事务进行对话的高层次平台。虽然是非官方国际会议组织,但博鳌亚洲论坛的分量却不容小觑,新一届理事长是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潘基文。作为潘基文的工作伙伴,周小川自担任中方首席代表、副理事长以来,会见了多位国家政要和国际组织负责人,足迹遍布亚洲、欧洲等地,在充分对话中为亚洲国家及全球实现合作共赢献计献策。

2018年9月3日至12日,周小川先后出席了非洲货币论坛、意大利安博思第44届年会和俄罗斯东方经济论坛会议,并在多个分会上发表讲话。

周小川非洲货币论坛上发言(图片来源:博鳌亚洲论坛官网)

在非洲货币论坛上,他介绍了中国纸质货币和电子支付手段的发展经验和前景,希望进一步推动亚洲与非洲在货币领域的合作。在安博思年会上,他指出:“尽管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升级、多个新兴市场经济体金融市场剧烈波动,但亚洲国家充分吸取了亚洲金融危机教训,经济基本面较好,增长动力充足。”在俄罗斯东方经济论坛上,他表示:“东北亚国家可以通过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经济金融合作,促进相互融合。”

周小川在俄罗斯东方经济论坛上发言(图片来源:博鳌亚洲论坛官网)

虽然博鳌亚洲论坛的永久会址坐落于博鳌小镇,但它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大,它的脚步走得越来越远。比如在2018年下旬,博鳌亚洲论坛首尔会议、罗马会议相继举行,再度汇聚全球目光。其中,周小川出席了博鳌亚洲论坛罗马会议,参与了“逆全球化”挑战下如何推进全球化的讨论,他认为:“全球化背景下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脱离世界孤立封闭地实现自身发展,应努力巩固亚欧关系,化解或搁置分歧,同时寻求共同点以实现合作共赢。”

周小川在博鳌亚洲论坛罗马会议上发言(图片来源:博鳌亚洲论坛官网)

除了这种国际化的思想激荡和智慧碰撞,周小川在博鳌亚洲论坛的工作也是十分具体和务实的,他参与了“博鳌亚洲论坛走进武汉会员活动”、“博鳌亚洲论坛会员企业河北行”洽谈会等活动,广泛开展交流、助推招商引资和项目签约,努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周小川出席博鳌亚洲论坛会员活动(图片来源:博鳌亚洲论坛官网)

最近由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牵头的中国(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课题组赴海南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调研,周小川高度重视课题研究,亲自率队指导调研工作。课题组与海南第一投资、海口观澜湖度假区、海南港航、椰树集团等当地国企及民营企业高管进行了座谈,就基础设施、市场开放、营商环境、政策支持等关系到自贸港建设的重要问题听取了企业的意见和建议。

周小川说,课题组将在深入一线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解放思想、大胆探索,重点围绕拓宽思路、充分发挥海南本地优势、以服务贸易为重点构建海南特色的贸易政策体系、大力推动金融业开放发展、充分利用信息化数字化发展潮流等方面加强研究,尽快形成研究成果,努力为海南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提供科学决策支持。他还表示,博鳌亚洲论坛也将积极参与海南自贸区和自由贸易港建设,通过论坛平台进行宣传推介并提供智力支持。

心系经济金融

“技术型官员”、“学术派”、“专家型”……这些都是曾经外界对周小川的高度评价,他的“整体改革论”、“池子论”独辟蹊径,可以说,经济金融是周小川的“看家本领”,他熟稔于心。在博鳌亚洲论坛工作,他持续关注经济金融改革发展,深入研究经济金融热点问题。

2018年是金融危机爆发十年,周小川在第十届陆家嘴论坛上对此进行了反思。他谈到了成绩,也认识到不足。在成绩方面,包括采取经济复苏政策克服危机影响,在危机中通过IMF来筹集新的资源,推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加强监管明确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探索改进创新宏观调控,完善国际货币体系等方面的内容。

“全球金融治理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要认识到还有很多未尽事项。因此,需要抓住有利时机解决这些问题,确保不发生下一轮全球经济危机。”周小川认为,在“防危机”方面,有几个问题值得特别关注:一是金融体系中过多的顺周期因素,或者说正反馈机制,容易使系统大起大落。二是大家都在试图解决但没有解决的“大而不能倒”问题。三是有些衍生品发展过度,比如,“CDO平方”这些产品可能过多地脱离实体经济,变成金融市场玩家的炒作工具,最后可能会产生巨大的风险。金融工具、金融市场的交易要更多地为实体经济服务。四是本轮经济危机中暴露的一个问题就是对新兴市场造成一些不利的冲击,这些冲击很大程度上可能是资本流动所造成的。五是危机爆发从一开始就和国民储蓄率密切联系,储蓄率变化值得深入研究。周小川表示,如果把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这个题目讨论透彻,对于在全球金融治理体系中克服以往弱点、增强治理能力会有很大贡献。

“保持低调、有所取舍、持之以恒、避免摇摆”是“人民币先生”周小川在出席“中国金融四十人伊春论坛”时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最新观点。他表示,首先,人民币国际化是长期工作,调子唱得太高,反而容易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猜想,所以要保持低调。其次,有所取舍,什么都想要往往是做不到的。第三,持之以恒。人民币国际化取决于市场的最后选择,如果政策总变动的话,市场可能不会有太多信心。最后,避免摇摆。“主观上我们都不想摇摆,但客观环境出现变化后,要有应对之策。”他说。

在周小川看来,人民币国际化有所波动并不奇怪。就像体育比赛,结果不一定永远一致,各球队有时输球有时赢球。人民币国际化并不是直线前进,而是有时候走得快一点,有时候走得慢一点,但从长远来看,从中国经济及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来看,人民币国际化是有前景的。“人民币国际化既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改革开放在金融方面的一个里程碑。对于人民币国际化,我们要有力维护,要深入研究,特别还要做出长远安排,使这件事能够办好,能够和中国经济繁荣昌盛一起成长。”周小川强调。

新的舞台,新的角色,周小川将央行行长的实践经验凝结为经济金融改革发展的智库思考,奇妙的“化学反应”就此产生,释放的能量、发挥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大。

亚洲浪潮,博鳌视野

“立足亚洲,面向世界”

传递论坛最新动态,促进亚洲深度合作

全球重要对话的传达者,亚洲共同发展的瞭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