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带你了解英特尔的挤牙膏神器——“超线程”

相信关注科技圈新闻的小伙伴们早就知道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第9代英特尔酷睿i7处理器砍掉了超线程技术,引发了极大争议。有人说这是一种进步,集中力量干大事才是王道;有人说这只不过是英特尔倒挤牙膏而已,充满了妥协与耻辱。那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英特尔超线程技术究竟是啥,为什么它会被英伟达处以极刑。

1.什么是超线程?

超线程技术第一次出现是在2002年,历史要比我们想象中的悠久得多,最开始出现于至强系列处理器上,但后来融入了奔腾CPU,获得了主流用户的一致好评。

超线程技术通俗来讲就是一个人干活慢,于是就又模拟出另一个人一起干活,但实际工作人数未增加。通过硬件指令让一个物理核心充当两个核心的角色,原本以上任务只能有一颗核心用单一线程进行处理,但在超线程技术的加持下,单颗核心可以同时对多个任务同时展开工作,增加了芯片的工作效率,性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2.该技术是否鸡肋?

超线程技术究竟有没有用,主要取决于你用这个CPU来干嘛。有人之所以认为它鸡肋,主要是因为多数CPU本身的核心数和线程数已经可以满足日常需求,无需触发超线程。就比如说你玩个撸啊撸,看个视频P个图啥的,压力较小,很难对CPU造成太多负荷。而很多软件也确实不支持该技术,在实测过程中,对单一游戏或者不支持多线程运行的程序而言,该技术确实犹如鸡肋。

但是如果开了数个后台或者某个程序需要利用到更多线程资源,比如3D建模啥的,那它简直犹如神器一般,多任务处理效率普遍提升13%-20%,非常给力!

3.九代酷睿的小算盘

那既然这个技术这么强悍,为啥应该要把它砍掉呢?首先我们得弄明白,并非整个酷睿产品全都砍掉了超线程,它只在i9CPU上得到了保留,也就是说,官方从未放弃过对该技术的认可。

笔者认为它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原因。其一是9代酷睿核心数与线程数表现非常优秀,超线程技术可能在消费级领域难以得到施展拳脚的机会。其次是为了给自己营造日后挤牙膏的机会,假如一步到位,未来三年都不用开发布会了。基于这样的原因,英特尔势必会下功夫拉大i9与i7之间的距离,超线程成了最好的突破点,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