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父母都用什么理由保管你手中的压岁钱?

铁血军史1927


“你还小,弄丢了怎么办?压岁钱妈妈先帮你放着,等你长大了再给你。”



直到15岁,办了身份证后,自己去办了张银行卡。然后回家找我妈。

我:“妈,我办银行卡了,你把我的钱还给我吧。”

我妈:“钱?什么钱?你哪有什么钱在我这里?”

我:“我的压岁钱呢?你说好以后给我的?”

我妈:“什么叫你的钱?还不是我们去给亲戚家小孩红包,然后人家还礼的?给红包的时候你给钱了吗?”

一夜暴富的梦随着银行卡一起破灭了!!

仔细回想了下,小时候得了压岁钱一般还没走出亲戚家,基本就被我妈骗走了,感觉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



15岁的我有被骗的感觉,长大后慢慢也能理解父母了,虽然压岁钱最后都被收走了,但还记得得压岁钱的开心感!


灯塔中的阿木


说起这个,真是一把辛酸泪。

 我妈为了帮我“保管”我的压岁钱确实费了不少心思,找了不少理由。

 比如六七岁以前,还不懂压岁钱能干嘛,对我妈的话言听计从的时候,我妈只需要一句:你拿着会掉的,妈妈帮你拿着就可以了。

相信这也是大部分家长都用过的一招。

那时候压岁钱虽然给了我妈,但我还挺开心,觉得万一丢了就全没有了,我妈拿着我放心。现在回想,唉,怪不得人家说小孩最好骗。

 

再大一点,知道压岁钱是个好东西,就不想给我妈了。

我妈也随之改变了战略,告诉我,可以把钱存在她这里,就当是银行,以后什么时候想用,什么时候给我。我觉得也可以,我自己放着怕存不住,以后想买点什么没有钱多可惜,而且觉得我妈应该不会骗我吧。

出于对我妈的信任,我把钱存在我妈的“银行”里。我以为是活期存款,没想到是死期,存多久还是银行单方面决定的。

我一问我妈要钱,感觉像贷款似的,再三盘问,还要和我爸说,买东西的心情完全烟消云散。

 

上大学以后,自己办了银行卡,有真正的银行了,我妈出乎我的意料,不但没有继续找理由帮我“存压岁钱”,还把之前的钱给我了。

 

前年过春节,看电视聊天,和我妈说起以前帮我存压岁钱的事情,我妈说,哪个家长差你那点压岁钱,之所以帮你存着,还不是因为担心你年纪小,又拿着这么多钱,你买东西倒是什么,万一被坏人盯上了多危险,而且你要是带到学校去,把钱当文具给同学分了,再被老师发现了,又要请家长。

 我说我有那么傻吗?我妈开始帮我回忆小学一二年级开学把文具、零食都给同学的事,有点丢人,这里就不多说了。

 

总之,我是觉得家长帮对钱没有正确观念的小朋友收着压岁钱是可以理解的,大部分都是出于担心,但小朋友长大后记得要还给她哦。

 如今又快到发压岁钱,家长和孩子斗智斗勇的时候了,家长们想好用什么理由帮自己孩子“保管”压岁钱了吗?小朋友们想好如何留下自己的压岁钱了吗?

 

 


饮见调酒


小时候最开心的事就是过年,过年有压岁钱、新衣服、新玩具。作为农村的小孩不喜欢红包,因为每次都能见到亲朋好友送的压岁钱,但从来不知道红包装着多少钱,都被父母“没mo收”红包了。

农村小孩很少人有储钱罐,父母就是孩子压岁钱的“储钱罐”。

小时候,每个春节都能收到很多个红包,都是给我们这些小孩的。大年三十晚上,父亲会给压岁钱给我,拿到红包非常开心。母亲会问“你爸爸给了多少压岁钱啊”,我拆开了看看,虽然那时(90年代)只有几块钱红包,但还是非常开心。母亲说“不要把钱弄掉了,给妈妈保管,妈妈给你买糖吃”,钱上缴了,留下红包空壳。后来每年都是我拿空红包,红包的钱母亲保管。每年春节,亲戚朋友来拜年,也会给红包,这些红包金额多少都不知道,就被母亲拿走了。母亲说“这是礼,也是债,妈妈要登记谁送了多少,到时要还礼的”。在农村,的确是这样,礼尚往来,今天你有小孩要给压岁钱,明天你有小孩我要回礼。而且红包金额只能多不能少,在一两年内回礼可以不增加红包金额,时间长了就必须增加金额。


2、现在成家了,也有小孩,小孩的压岁钱也都上交给老婆了。

现在我小孩五六岁了,每年除夕都会包压岁钱给小孩。前年给小孩200块压岁钱,他拿着玩,被隔壁的小孩拿走了,后来隔壁小孩的父母送回来红包来了。去年也给了小孩压岁钱,两三个小孩在那看谁的红包多,把钱拿出来了,后来拿个空红包回来。后来在他们玩耍的桌子底下找到了。现在压岁钱都是老婆收,给小孩压岁钱时,叫孩子把压岁钱拿给妈妈保管,不要弄丢了。我给小孩发压岁钱,老婆收压岁钱,红包空壳给小孩玩。


“妈妈替你保管压岁钱”在小时候是不理解,现在成家了有小孩,才知道压岁钱真的需要人保管。特别是10岁以下的小孩很难保管好亲朋好友给的压岁钱。等孩子长大了,懂事了就把压岁钱给他自己保管吧!


昕瑞生态


我是七零后,小时候家里给的压岁钱一块两块,最多给五块,我爸妈就不收了。小本子记个账,知道花在哪里就可以。过完年,剩下的开学买文具。有一年,我在国外读博士的舅舅回来,给了我十张崭新的十块钱,那可是一笔巨款啊!我爸妈跟我说,这是舅舅在美国,每天上完课去餐厅刷盘子赚的钱,妈妈想给舅舅织一件毛衣,卖毛钱钱不够,还想给舅舅卖手套,就算爸妈借的吧。我想舅舅好可怜,回来吃什么都狼吞虎咽的,在国外念书还要刷盘子,就把钱给我妈了,我妈也挺讲究,给我留了二十,让我开学买个好看铅笔盒,再有就是五月份办游泳卡的钱也自己掏。


唧唧个儿


说到这个我真的很气愤 我的压岁钱就没到我手里过!每次我妈的理由:你还小 妈妈先帮你保管 等你大了妈妈再把这些钱全部给你

这个就算了 确实我那个时候比较小 但是问题是我都小学三四年级了 我妈的理由:你还没长大呢 这么多钱到你手上你弄掉了怎么办 等你上初中了妈妈再给你 然后我那个时候就时不时的会问我妈妈我的压岁钱去哪了,她一般只有两个回答 1:你的压岁钱都拿来买菜了 不然我们哪来的饭吃 2: 妈妈拿去打牌了 给你赢钱了才能买好吃的给你吃 我还傻乎乎的相信她^_^ 我还很担心我的压岁钱不够买菜!!!!! 大人的话都是不可信的


杨可意y


“来,压岁钱给妈妈,妈妈替你保管!留着给你交学费!”呜呜,我妈就是用这个理由,骗光了我所有的压岁钱😂

我是80后,我们小的时候,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太好。那时候,我记得我爸妈工资一个月好像是几十块钱,反正是不到一百吧。后来,到我大概上初中的时候,我爸妈工资才慢慢涨上来了。

经济状况不太好,家里孩子又比较多,所以,压岁钱自然不会落入到我们的口袋了。

在我小的时候,每次妈妈一说,我就赶紧把钱全部如数的交给我妈了。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交压岁钱越来越不情愿了。

每当这时,我妈就会说:“你要是不把压岁钱给我,那你就不能读书了,你自己考虑好!”这完全就是威胁加恐吓,不交给妈妈,就不能去上学了。还是乖乖滴交了吧!

以前,以为我妈是坏妈妈。现在,自己当妈妈了,才明白,原来自己也是一个坏妈妈,我的两个孩子的压岁钱,也全让我骗来了😂


幸福鱼儿


小时候的压岁钱都在父母那里掌管,作为一个合格的小孩子,只负责在收到压岁钱的时候说谢谢,然后快活的把压岁钱交给了父母,接下来这些压岁钱就会被用于交学费、交书费、订读物,反正就是用在我身上,用父母的话就是“取之你身,用在你身”。


进入青少年时代,还是能够得到一部分压岁钱,但收压岁钱的时候必须要讲一点技巧,不能再像小时候一样,仅仅说一句谢谢就能搪塞过去了,要半推半就的,既拒绝又不能拒绝的太狠,既说明不要的理由又不能够太严谨,反正就是十分自然的被装进口袋。

现在已经不拿压岁钱很久了,更多的是在过年时发压岁钱出去给别人家的孩子。看着孩子用着我们之前使用的那些花招心怀忐忑或者心安理得的拿到压岁钱,自己必须拿出长辈的样子配合他们,此时此刻呈现出一幕幕欢乐中国年的浓厚氛围。



过年就是要喜庆,就是要图个吉利。压岁钱是长辈向小辈表达关心,希望健康成长的一份祝福,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不管压岁钱怎么用,谁来管,给你了,就由你来决定。

大过年的,向您拜年,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比邻纸书


小的时候父母不会和我商量,压岁钱从来就没进过我的口袋就直接被他们拿走了。

稍微懂点事,见别的小朋友都有压岁钱我却没有,我就问他们我的压岁钱去哪里了,他们说你的压岁钱是用来给你交学费的!

大概四年级的时候吧,交学费的时候我妈真的把我的压岁钱给我了,全都是两块钱的钞票,厚厚一沓崭新的两元钞票!当时交给老师的时候老师都哭了,说我太懂事,竟然自己攒钱交学费,表扬了我好几天!后来才知道那时候家里没有钱了父母才舍得花我的压岁钱。

再大一点,压岁钱父母不再问我要,交给我自己处理了,我也没有花,长大了懂事了就知道父母赚钱很不容易,我和弟弟都是主动交给我妈让我妈保管。

现在有了孩子,孩子的压岁钱我都是告诉她们,妈妈给你们存着,存够了就给你们买新衣服买玩具!可是孩子却说,钱给妈妈,妈妈给我交学费!我想起了我小时候……




一个菇凉一家人


小时候的压岁钱一直是自己给父母的。

因为在中国的传统中,讲究礼尚往来。所以给压岁钱这个是相互的。

而我们家的家境不是很好,家里有三个小孩子,别人家里只有一个或者两个孩子。

在我小时候,别人给我们三个小孩子的压岁钱是一个人10块,但是因为很多亲戚只有一个孩子,所以妈妈就必须要给亲戚家的孩子30块钱。

我又是家里的老大,知道每次过年买鸡啊,鱼啊,各种过年的年货,爸妈已经花了很多钱了。而我必须要懂事点,所以每年的压岁钱就会交给妈妈。

年幼的弟弟妹妹不愿意交,妈妈就总是说,我先替你保管着,等过完年所有人给完压岁钱后,我再给你。傻傻的弟弟妹妹每年都被骗,哈哈。

不过随着我越来越大,除了父母,已经没有人给我压岁钱了!!





一本正经的娱乐


作为父母,孩子的压岁钱自然会留给孩子或者帮助他们存放起来.

我父母倒是没有保管我的压岁钱,只是自己也不一定保得住,管得了。

很久以前的事,那些年的那些压岁钱终究都去了哪里,也记得不是十分真切了。

只是零星记得一些前段。妈妈曾经借了我的压岁钱去打麻将。最后确是输光了。还钱也似乎没提过。

我自己拿了些压岁钱去买了心爱的玩具,最终也留在了搬家后旧出租屋里的那个角落里。

想想小时候,拿着压岁钱,开开心心去换自己心爱的东西,我的钱够,心爱的东西也还在。长大,钱不一定够了,而心爱的东西确也不一定换得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