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奇案故事之:移花接木案

元仁宗初年,京城里有个木器作坊,雇佣了几百名工人。雇主将他们分别编成十人或五人一组,并派了工长管理他们。有个工人和工长发生了争执,工长理亏,但不肯认错,这个工人就跟他断绝了来往。

半年以后,工人们都说:“只是发生点口角,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冤仇。”大家筹钱买了些酒肉,强拉这个工人到工长家,为他俩和解。于是,他们就又和好如初了。

当晚,大家痛饮 一番,然后各自回家。这个工人的老婆很淫荡,平素就和姘夫商量,要谋害她丈夫,却得不到机会。这天,见他从仇人家喝醉酒回来,就趁机把他杀死。但冲忙之中,尸体却无处掩藏。他们见屋里有个土炕,土炕当中有个空膛里。可是空膛很狭窄,于是,他们又把尸体切成四、五块,才塞了进去。之后,他们又把炕砖按照原样盖好。

天明以后,这个女人跑到工长家哭喊着说:“我丈夫昨晚没回家,一定是你把他杀了。”并向警巡院报了案。警巡院因为工长是被害者的仇人,就把工长逮捕了。经过严刑拷打,工长被迫招认。死者老婆于是假意筹办丧事,并请来和尚念经作道场,超度亡灵,还哭得异常悲痛。

警巡院查问工长,死者尸首在什么地方。工长说:“扔到河沟里了。”警巡院就指派两名仵作到河沟里去寻找尸首,结果却没有找到。仵作,原本是替人办丧事的,后来,凡百姓因非正常原因死亡都要办丧事的,都由他们包揽,这已成为惯例了。

刑部、监察御史、京兆尹各有关机关轮番催促迅速结案上报,警巡院限定仵作在十天之内找到尸首,如果找不到,就要挨鞭打。仵作立即去寻找,在限期内没有找到,于是挨了一顿鞭子。又限期内没有找到,于是挨了一顿鞭子。又限七天,尸首还是没有下落。又限五天、限三天。仵作已经挨过四次鞭打,死者的尸首仍然没有找到。

眼看这次的期限又要到了,两人哀叹不已。他们沿着河沟边走边议,为了不再挨鞭打,他们打算另杀一个人来交差。他们坐在水边等待时机。天快黑的时候,有一老汉骑着驴在桥上经过,他们就抱头拖脚地把这个老汉推人水中,然后把驴放掉。两名仵作担心老汉的相貌不像,不敢立即献出,又挨了几次鞭打。过了十几天,揣想老汉的尸体已腐烂得不堪辨认,才上报警巡院。警巡院把工人老婆叫来认尸。这个女人摸着尸体大声嚎哭说:“夫君呀,你死的好惨呀!”还拿了她丈夫的衣服在河沟上招魂。之后,她变卖簪子、耳环筹办棺木,把尸体埋葬,这场官司就这样定了案。

巡警院判处工长死刑。案件报上去还没批下来,那个骑驴老汉的家属正在四处寻找老汉的下落。恰巧有一个人背着驴皮从路上经过。老汉家属看着驴皮很像老汉饲养的那头驴的毛色,便夺下驴皮,打开一看,皮上还沾着血迹,于是就把那人扭送到官府。经过残酷的刑讯,这人受刑不过,就编造假供,承认是自己抢劫了老汉,因为老汉反抗,就把他杀死了,尸首现藏于某地。派人去寻找尸首,找不到。又说藏在另一个地方。供词几经修改,最后还是没有找到,而背驴皮的那个人不久病死在狱里。

过了一年多,前面说的那个工长的案卷批下来了,他被捆绑着拉出监狱。木器作坊的工人们,随即大声吵嚷,犹如雷鸣,大家虽然都为工长的冤枉愤愤不平,但环顾四周,束手无策,没有办法替他申辩,工长最终被斩首。

于是,工人们更是哀叹不止,到处查访这件事 ,却毫无所得。最后,大家商议凑一百锭交钞(元代货币),放在各交通要道路口,生言有告之工人死亡情况的,用这些交钞作为报酬。但好久也没人响应。

再说,那个工人的老婆,每次请僧人来念经做佛事,乞丐们都赶来讨些饭菜。有个惯偷,也常跟随乞丐们前去讨吃。有一天,这个小偷打算到别的人家去偷东西,因为时间还早,不便行窃。而他平时熟悉这个女人的门户,于是就暗中靠在院中屋的墙边,暂且等待。

将近打钟起更的时候,忽然一个醉汉踉跄着走进屋里去,由于喝酒过多,对那个女人大发脾气,把她按在炕上用拳打她,用脚踢她,那个女人却不敢吭声。醉汉睡着以后,那个女人在灯下小声责骂说:“原先杀死我丈夫,尸体分成几块藏在炕洞里,已经两年多了,炕既不能燃火,又不敢弄出来埋葬,还不知道我丈夫的尸体烂尽了没有,现在你却虐待起来我。”一面叹息,一面流泪。

这些话小偷站在窗外都听见了,暗自庆幸说:“为啥还干小偷呢!”第二天一早,就跑到木器作坊,对大家喊道:“我知道那个工人死的情况了,快把钱给我!”工人们知道他是个惯偷,不肯把钱付给他。大家都说:“必须把事情弄明白才行。”当即和小偷立下字据,付给他部分酬金,并让大家远远地跟随他前去。

小偷假装喝醉了酒,到那女人家里挑逗她,那女人大骂小偷胆敢无礼。她的邻居也对小偷的行为不满,想要揍他。小偷突然撩开炕席,揭起炕砖,装作要打架的样子。这样一来,尸首就露了出来。工人们突然闯入屋内,付给小偷应得的酬金,把那个女人,反手捆绑,扭送官府。女人只好吐露实情。原来那个醉汉就是他的姘夫。官员们还追究河沟里的死人是哪里来的,仵作承认是他们推老汉落水身死的,仵作被判处死刑。那个女人和姘夫都车裂示众。先前判处工长死刑的官吏都受到终身不得出任官职的处分。

官员们明明知道淹死的老汉和以前病死在狱中的那个人,是相互牵连在一起的,但是如果揭发出来,还会使有些官吏因此而获罪。于是就把这事搁下来,不予深究了。背驴皮那人的冤案,最后仍然没有得到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