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拥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

躺倒也能当英雄


我们的生活本来是我们自己说了算,但生活中不只有我们,还有很多我们无法控制的因素,想要自己说了算的人生,换句话就是按自己的意愿活着。

我们的生活之所以不如意就是主动权不在自己的手上,简单点就是你不够优秀,你优秀了,生活的主动权就会在你的手上,你能决定你的生活。

首先你得让自己变得优秀,好好深度地了解自己,把自己不好的生活习惯改掉,慢慢养成好习惯。

其次就是明确你的目标,往那个方向不遗余力的走下去,趁自己还能为自己的人生忙活,得赶紧去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事,你在奋斗的过程中就是你慢慢变优秀的时候,再苦再累坚持下去,换来的是不讲究的人生,一个你自己说了算的人生!


Ego50


1、自己说了算的人生,换一个词 就是自由

2、你是感觉到累了吗?还是身不由己?那试一下以下的方法吧

方法1:想清楚一个问题,你活着是为了什么?确立人生目标,非常重要,就像开车,你总得知道去哪里,如果不知道,你的车早晚会没油的。如果你想不清楚,我帮你想一个:超越自我!人感觉累的源头,其实就是跟别人比。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要比,就跟自己比好了,比如 你比昨天优秀,你比昨天整洁,你比昨天心情好

方法2:看书。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大家都在寻找。有句话我很喜欢:人的一生有重要的两天,一天是你出生了,一天是你知道你要什么了!

跟自由相比,生死都可以看淡。

送你四个词:真心 正议 无畏 同情

找到真我 就可以找到自由


财富探险笔记


1,除非你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你不需要为了吃了上顿无下顿的生活以至于去给别人打工,被别人使来唤去。 2,你未婚,只身一人。你不用为了将就任何人而委曲求全,想干嘛就干嘛! 3,父母双亡。干什么都不再有人管你,你好你坏都是你自己一个人的事。 可朋友这样的生活真的是自由吗?真的是你想要的吗?自由是心理强大的体现,人活一世无时不在枷锁之中,没有人能逃得了生活中的条条款款,俗世的框框架架。唯有自己的心灵除了你自己,便没有任何人以及任何事可以左右,除非你让别人这样做!


往事ㄓ如风


回首往昔,只是慨叹,慨叹打工的艰辛,人情的冷漠。青春的流逝。 曾经的梦想被残酷的现实渐渐淡化了。 离校快10年了,感觉一无所获,思想没有变化,情感没有变化,性格没有变化,无异与自己没有成长,除了年龄。而失去的却是大把大把的青春岁月。年少时冲动,为理想,奋斗的激情似乎全没了。常常是怀念过去,幢憬未来,却不曾好好地把握现在。打工的岁月漫长而难熬,有时只是简单的一个“累”字。没有回忆,没有思想,没有忧伤,也没了快乐,甚至与没有“自由”,有的只是麻木的精神,疲惫的身躯和无奈的忍耐,一切如同机械般无趣地重复着一天又一天。 每天都希望时间过得快一点再快一点,好早点结束这样的生活。

顺其自然,是一种心灵的洒脱;不计得失,是一种人生的豁达。人生浮浮沉沉,若能淡然处之,生活就会展现优雅的笑容。活得淡泊,方能平和;心态平和,方能致远。人生不会有绝对的自由,但若能持有淡泊宁静的心态,就能到达心灵的自由纯粹之境。人生无需拜佛求仙,只需修炼一颗淡泊宁静的心。

努力工作,热爱生活,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让自己变的足够强大,强大到可以对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说不,强大到我的人生我做主。


用户3022549860376


自己说了算的人生,如何实现呢?要从两个方面解决,缺一不可,而这两个层面又相辅相成,相互作为支撑。

首先,精神层面。

要在心理建设上做到心智成熟,在心理上来说,是独立的,这需要学识、心理成长、自我意识、甚至是勇气等等多个角度构成。

再者,经济层面。

即使心理再成熟,再独立,但是在生活问题上依旧要依赖于他人,永远都不可能做到真正的独立,也就不可能说了算。

所以,做好自身建设,丰满羽翼,有抵抗风险、压力的能力,有成熟的心智,不畏阻挠,自然就拥有说了算的人生。


爱之路的GPS陪你爱


我在得到直播间做了一场心理学年度直播大课,大约用了一小时的时间,将心理学课的重点知识做了一次大串讲,融进了“如何拥有自己说了算的人生”这样一个大主题中。这场直播大课,从弄清什么是讨好型人格开始,到学会怎样展开攻击性,如何活出真正的自我,在关系中掌握主动权的方法等等,帮助你理清到底什么才是自己说了算的人生,并且真正成为一个能够自主选择的人。你可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错过了这场直播,或者,你看了直播,但是需要对其中的内容进行加深巩固,所以,我将直播的内容整理成了文字稿,方便你回顾、学习。希望这一场年度大课能够让你有所收获,如果你有新的感悟体会,欢迎你留言给我。

内聚性自我

今天的主题,就是“内聚性自我”。我在这一年的课程内容生产过程中,逐渐意识到我们的核心内容其实就是在讲如何形成一个内聚性的自我。我们讲“拥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这个听起来很简单,可能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早已经相信这句话了,自己就准备这么做,这辈子最宝贵的就是我自己,我就要成为我自己,就是要拥有一个我说了算的人生,甚至会因此特别有战斗意识。结果当你真的在战斗的时候,真的在做的时候,发现总是做不到,为什么呢?

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你缺少一个非常有凝聚力的自我,我们把它称为内聚性自我。个人成长史上,内聚性自我的形成是一个里程碑事件,在内聚性自我没有形成之前,你经受不起情绪的惊涛骇浪,经常会是一点儿情绪就把你打碎了。这种自体瓦解感其实就是自我死亡的感觉,一旦产生这种感觉,你再也没办法集中注意力做事情,感觉好像被撕裂。但是,当你形成内聚性自我之后,情绪的惊涛骇浪会穿越你的身体、穿越你的自我、穿越你的头脑,你能够觉知到这一切,接受这些信息,同时有一个自我稳稳地站在那,你能够消化处理这一切,所以我们称之为内聚性自我。

这个内聚性自我有一个核心的感觉,这个感觉是“我基本上是好的”,这一点特别特别重要。讲到这儿,我就想起如果大家关心这个犯罪心理学的话,你看那些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基本上他们都会这样说:我认为我是在干好事,我认为我是一个好人。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作为一般人会觉得很惊讶,严重的犯罪分子他们居然说他们是好人。实际上这是人性的一个基本需求,因为我们想象一个自我是一个圆的话,它需要一种内核,这个内核需要有一种凝聚力,这个内核只能是“我基本上是好的”。

如果我说我基本上是坏的,这个时候我就会四分五裂。所以当你有了一种这样的感觉,我基本上是好的,就会形成一个内核,而且这个内核有吸引力,我们不用担心被抛出去。这个所谓的内聚性自我其实就是有一个向心力的自我,而且这个向心力的基本就是“我是好的”。讲完内聚性自我之后,接着介绍另外一个概念——“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就是太想讨好别人,总是围着别人转。蒋方舟曾经在演讲中说了这么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她说:“愧疚是最大的负能量,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如果你觉得活在愧疚中,这种感觉真的很不舒服。

但是为什么说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呢?因为这个内聚性自我需要有一个内核,这个内核就是:我基本上是好的。但是怎样才会形成这种感觉呢?在精神分析的理论中,攻击性是最核心的一个东西,如果你去找一个精神分析师,你会发现他经常会跟你谈论你的攻击性。

怎么理解攻击性呢?其实攻击性就是生命力本身,或者说,攻击性是还没有完全人性化的生命力。你必须在这个世界上勇敢地去表达你的攻击性,展现你自己,在这个展现过程中,就有别人对你说这是好的,“我基本上是好的”就是这么获得的,我充分的展开我的生命,我在做我自己,我展现我原始的本能,展现我各种各样的东西。

先是周围的环境说这是可以的,这是好的,这个时候我基本上是好的,这种感觉就是这样来的。而且必须是建立在真实地展开了生命、真实地展现了攻击性的基础上。如果你一直作为一个拥有讨好型人格的人,总是在为别人着想,不断地有人说你这个人真好真棒,这没有用,甚至这是一种虚假的感觉。

你需要带着一种任性,带着一种感觉:“我就要做我自己,这是我的选择,这是我的喜好,这是我的声音,我要这么活着。”你要带着这么一种“任性”的感觉展开你的生命的时候,然后周围人对你说这是可以的,这样挺棒。只有在这种感觉之上,你才能够形成一个有内聚性的内核。

如果你都是在讨好别人,那就没有一个坚定的内核在里头。所以,我们要强调这句话:“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我今天就围绕着内聚性自我讲四个层次的概念:

破碎自我你根本就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自我,无论是假的还是真的,都还没形成;头脑自我是指一个人活在头脑里,整天都在理性地思考,很少展现情绪、展现动力,通常这样的人会缺乏魅力,总是感觉自己不够真实,这叫做头脑自我。

头脑自我比起破碎自我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头脑自我是一个完整的壳,这个时候它已经是一个容器,能够把关于心灵的各种各样的素材、各种各样的碎片容纳到这个容器里,但是仍然会觉得很不真实。

内聚性自我如果我们把头脑自我理解为是一个壳的话,这个内聚性自我就是一个内核,这个内核就是你充分地展开了你的攻击性,很真实地活着,由此形成了一个坚定的内核。当你有一个非常真实的内聚性自我的时候,你就会变得既稳定又灵活。无我你逐渐觉得自我是可以放下的,自我没那么了不起,这时候会觉得自己和周围世界融为一体,生命力在你周围流动,甚至会体验到天人合一的感觉。

破碎自我自我是四分五裂的,没有一个完整的部分。关于这一点,我有两个来访者,他们的语言非常有穿透力,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一个来访者是这样说的:“每天早上醒来,感觉自己的心碎了一地,但是还要上班工作,怎么办呢?就拿一个网兜把碎了的心捡起来,塞到兜里,而这个网兜还是破的。用这个网兜拎着破碎的心去上班,为了生存,在周围的环境里不断应酬,但是回来之后,感觉自己要死掉了,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醒过来。

”我的另外一个来访者是这样形容的,他说:“武老师,你们是有皮肤的,而我没有皮肤,我的血肉直接裸露在风里。”你想想,假如皮肤没了一块会怎么样?无论是温暖的风,还是寒风吹过,都会刺痛,对于这个来访者来讲,他已经不再有好的刺激和坏的刺激了,任何事情、任何人跟他打交道,他都会非常痛苦。我相信只有极少数人可能会活在这样严重的破碎自我中。

有破碎自我的时候,会出现什么事情呢?在任何时候,你的注意力都会紧紧盯住一个东西,那就是需求被满足,希望获得一个好的评价。你的视野会变得非常狭窄,不能够考虑到大局,不能够做完整的思考。因为假如自我是破碎的,那就没办法管理精力和注意力,没办法做选择。所以,首先需要从破碎的自我中取得进步,虽然很难一下子进入到内聚性自我,但可以先进入到头脑自我中。

你可能会觉得破碎自我太糟糕了,但是我必须要强调一下,其实有很多天才都是破碎自我。比如很多艺术家、演员,特别是讲感觉的天才,他们很多人都是破碎自我。为什么呢?假如被完整的头脑自我包住,这时候有好处,能够做管理了,能够做选择了。但是同时有个坏处,因为头脑自我就像一堵墙,一个完整的防御,它切断了你和外部世界的联系。而有破碎自我的人经常活在感觉中,因为没办法和外部世界切断,结果外部世界很多信息非常直接进入到内在世界里,内在世界很多东西也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去。所以破碎自我的人经常显得非常有魅力。

头脑自我多数时候,你看到有人跟你谈自我的时候,他们讲的都是头脑自我。为什么这样讲呢?自我就是头脑自我,我要强调一下,这不是指个体,而是那个核心。把 self 翻译成自体,强调的就是像你的身体一样真实。

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三部分,本我、超我和自我。本我就是本能,按人的本性,想追求快乐,想实现我的一切欲望,想怎么着就怎么者,这是本能。

超我其实就是道德和规则,想管理本我,本我想乱来,所以就构成了一个直接的冲突。

然后 ego 就在这儿起了一个协调的作用。我们可以大致来理解自我或者头脑自我,就是在协调你的本能和外部世界的关系。

头脑自我是个巨大的容器,如果你有一个稳定的头脑自我,你就可以比较安定地处理各种各样的东西。我常常会强调,大家不要觉得武志红作为一个学了25年前心理学的人,而且写了四五百万字了,应该就是个心理很健康的人,在教大家如何活得更健康,其实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我自己问题也很多,但是我不断地在思考觉知,在认识自己,所以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也把这些东西跟大家分享。所以,我并不认为我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特别好的内聚性自我,其实在相当的程度上,我还处在头脑自我的层面上。很多来访者会对头脑自我有各种各样的形容,有一个来访者讲他经常感觉自己活在铜墙铁壁里。如果一个人感觉像是铜墙铁壁的话,这个人和外部世界的连接非常差,会有一系列的直观表现。

头脑自我像是外壳,切断了你和生命力的连接,你会有一种感觉:我活得很稳定,我活得挺安全的,我甚至觉得我活得很好,但是你其实处在一种僵硬的状态里。最好是这样,你的头脑自我感觉像皮肤一样,很灵活,是有比较好的和外部世界沟通的一个部分。

形成内聚性自我

我们常说“面子心理”,因为我们很多人都是头脑自我,还有很多人是破碎自我,一旦你对他说你真差,那就是伤了面子。

不知道大家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能够聆听到你的信息,你向他传递很糟糕的感觉,他能收得住,又给你传回去一个很好的信息。这个叫去毒化。父母对孩子、咨询师对来访者、老师对学生、好的恋人都应该有这样的功能,有很好的内聚性自我的人基本上都具备这样一种功能。

自我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如果一个人真是破碎自我,那你就不能够指望这个人去承受坏。如果一个人有头脑自我,他貌似接受了批评,但是内心并不能承受得了。所以,我们要对周围世界稍微保持一种宽容的态度。

我们会见到大量这样的事,当遇到事情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找一个责任人,到底谁干的。我把这个称之为归罪心理,我们需要对归罪心理有一种谅解。归罪心理就是我要把坏从我的身上甩出去,为了保护这种感觉:我基本上是好的。在好的关系中,如果你有幸碰到一个有内聚性自我的人,这个人比较成熟,他又愿意帮你承担一些东西,你发现他能够把这个坏兜住,再还给你一个好东西。这就是成熟的标志,一个有成熟人格的人,他是一个有内聚性自我的人,他能够接受住情绪的惊涛骇浪,接受你是“坏”的。

然后又经过他的处理,这个坏的信息变成一种相对来讲更好的信息,在这个关系中得以呈现。内聚性自我如何形成?只有一种东西可以形成内聚性自我,那就是真实。你必须真实地活着,除了真实,再也没有别的道路,真实意味着你要真实地展开你的生命力。

精神分析常见的动力是三个:自恋、性和攻击性。很多精神分析师把这些东西都概括为攻击性,就是你必须带着攻击性来展开你真实的生命。你有点任性地活着,按照你的感觉来呈现真实的自己。只有这么真实的呈现你自己的时候,你才会获得一种感觉,说这是可以的,这是好的。这样才能够把这个真实的好东西内化到心里,才能形成坚定的内核,除此之外没有别的道路。

所以如果你想这一辈子都想活得很善良,活得非常讨好,非常礼貌,这可不可以形成一个成熟人格?对不起,我觉得这没可能。只有真实地展开你带着攻击性的生命力,你才有可能形成一个内聚性自我。

我再讲一个基本模型:想象一下你是一个能量体,把它想象成圆形的,甚至想象成就是一个章鱼。作为一个能量体你会不断对这个世界发出你的攻击性,发出你的能量触角。什么叫做攻击性呢?我想获得爱,我想吃饱,我想穿暖,我想展现我的自恋,这都叫伸出你的能量触角。当你伸出能量触角之后,会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在关系中被接住了,一旦被接住,你的能量触角就被照亮了,接住你能量的人就对你传递了一个信息:你是好的。当你的能量触角被接住了,就意味着它从灰色变成白色变成彩色,被照亮了。

另外一种可能性是没有被接住,或者别人不想理你,这是一种拒绝。还有一种拒绝是,你伸出去,没有人理你,没有人看见。前面我们叫做积极回应,后面叫做消极回应,无论是直接被拒绝,还是冷漠,这都是一种很深的拒绝。这种情形之下,灰色的中性的能量触角都会变成黑色。如果有太多的黑色能量,不断地回到你的身上,在你的内在感知里,你就会觉得无论你表面上怎么样,其实在内心深处总觉得好像有一部分是黑色的。

如果你通过各种各样的部分发现内在住着一个黑暗的自己,那怎么办?灭掉吗?其实不是,我们要试着想办法,不要那么有破坏力地活出来。只有当你真实呈现这个黑色的生命力,在世界上展现出来,你才有机会获得救赎。如果你一直这样封闭地活着,活成一个好人的样子,这个世界貌似受益了,貌似你没有制造破坏,但是这个世界失去了你,这是非常非常可惜的部分。

我们经常会被要求懂事、乖巧地活着,但是我很想说一个相反的想法,我们要活得大胆一些、活得任性一些、活得放肆一些。当然你要注意,没有人有资格真的伤害别人,所以你不要真的构建一些伤害性的关系,你还是要适当地、合理地去表达。无论如何,只有在这个基础之上,你才能够获得救赎。所以,我们说你要展开你带着攻击性的生命力。

做自主性选择

世界真的是无常的,一切都在变化中。在所有的无常和复杂里,都有一个非常简单的东西,我暂且把它称为恒常,即选择。当我做一个选择的时候,作为自体的我就和外部世界建立了一个关系,这个关系会形成一个图景内化到我心里,成为我心里的一部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都是由你的选择所组成的。但是选择会有冒险的成分,当你真的做选择的时候,你要负责。

最原始的心理叫做全能自恋,是觉得自己是神,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而做选择不可能是做一个选择却获得四面八方的好处,所以一选择就有破绽,选择越多,破绽越多,漏洞就越多。所以存在当你做选择的时候,你的全能自恋感就被破坏了。

其实你做任何一个选择时,同时都在做着一些破坏,多少会有愧疚感产生,所以你一做选择,你会觉得好像没有那么清白了,没有那么好了。所以如果你这辈子都没有做过重大的选择,那么很可能你就是为了获得这么两个好处:我还可能是全能的,我还可能是超厉害的人,我之所以没有那么厉害,就是因为这辈子还没有做过真正的选择,如果我一做选择,我就非常了不起。另外,不怎么做选择的人可能是想保留这么一种感觉:我是一个好人,我没有伤害这个世界。但是同时,你也没有真的对这个世界有所贡献,所以,你可以问问自己是不是在回避做选择,如果你想成为你自己,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强有力的人,或者你想体验到这个世界是怎样的,你必须做各种各样的选择,而且一定要拿出这样的勇气:这是我的选择,我想这么做,我想要这个,这是我的选择,所以我要为此负责。

选择,非常奥妙,就像我们前面讲到的能量体这个模型,你不断地伸出你的能量触角,才有机会跟这个世界建立大量丰富的连接。当你不断这样做的时候会有这么一种可能性:你作为一个能量体,你和这个世界的连接越来越多,被照亮的时候也越来越多,最后你可能作为一个整体的存在,你就被照亮了,这时候你会体验到人性好像是一种光明。如果你通过不做选择来显示“我是好人”,其实是不可能的,因为你内在会藏着很多黑暗,你甚至会怀疑自己是不是一个很黑暗的人。所以我个人会认为这个光明通常是经过各种各样的自主意识的选择而构成的。无论如何,选择决定了你是谁,如果你没有做过真正的选择,如果你没有做过大量的选择,你的人生可能还没有真正展开。


谷士順


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说了算的,脚下的路正是自己基于能力和认知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如果觉得被外物影响走偏了,也是因为认同了外物啊。

没人用枪逼着自己做不愿意的事的,兄台所谓说了算的人生可能是想追求一种极致的自由吧,自由啊,听起来真是美好的事物啊,但是在下拙见,对于自己的人生,我们更应该学会控制,做好规划,定好短期目标,一步一步的向前走,当有大岔路出现的时候,不要过分激动,要用一生的角度去评估得失,做好选择。

能控制住自己,才是说了算的人生啊。


几句话读世界


为什么越优秀的人越努力?因为他们拥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

就好比一个企业家必须疯狂的努力经营自己的企业,必须懂得聚焦策略,必须懂得减法策略,必须紧跟世界趋势。我们只要经营失败了,我们的人生,就是别人说了算。所以,我们组团,建立社群,为的就是大家都知道最新,最有用的信息。

这样,大家就不会失败了。

一双智慧的眼界不如融入一千双智慧的眼睛。

一滴水必须融入大海才不会干。

创业社群,让企业的智慧如同大海一般,这样,我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满心希望


您选择发布这样一个提问此时是您说了算的时刻。晚饭您决定吃或不吃吃什么是自己说了算的时刻。人生很长同时他也是无数的事件无数的点组成。人的一生中并非时时刻刻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成年人的状态做出选择同时承担相应的责任及后果。不妨从触手可及的事情开始,做出符合自己心意的选择并愿意承担责任。感受每一次选择之后内心的满足,喜悦,成就感。一次次积累随心的比重越来越大。面对对自己越来越重要的选择时更容易,也更有力量去做出符合自己心意的抉择。然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自己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人生呢。


芃芃其禾


人生在世,如果样样都要自己说了算的人生,那是自己要当王了的人,没有顺服别人的人,他是生活很累的。因为下部有错,账本是自己头上当的。无天讲法,无地讲道。白白活了一生的人,不听小人也有吃亏,到死回不到头。作人要有大家共同,不要以为自己很特别,只有我讲算话,你们都是不晓得的。这样的人,是传销不是正销。正销的人,是正讲正做正道活着为工作所事,不是为了单己有限,是共同有限量无限火力少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