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亡国后民国有几大著名军阀?

陆佳伊


1901年随着《辛丑条约》的签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十一国的全胜而告终。此战清政府不但要赔偿高达9.8亿两白银,甚至连首都北京都彻底的沦落到了列强的手中,自此清政府再无尊严可言。而清政府有感于此,决心变法以此来挽回曾经的“天朝上国”的荣耀。



1903年清政府率先实施军队内的改革,十月成立总理练兵处,并于各省设立督练公所,负责训练新军。当时清政府原定在全国训练三十六镇新军,并以北洋新军为中央军,各省的新军为地方军。但是由于当时清政府的财力已无力组建如此多的新军,即使是将财政大权全部下放到各省,亦无法,最终在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政府也只训练了二十六镇的新军。而随着清朝的灭亡这二十六镇的新军也就成为了日后民国军阀部队的雏形。



据不完全统计自清政府灭亡之后,全国出现数百家大小不等的军阀,有占据一省的大军阀,也有占据一县的小军阀,总之在那个时候只要有枪有兵,是谁都能被称为“大帅”。而这些大小不等的军阀在当时或为自保,或为扩张,或为联盟会在自己的地盘上组建一个又一个表面服从于中央政府的地方势力。不过即使当时的民国有如此多的大小势力,能在史书上留下浓墨一笔的大势力却少之又少。这里澳古君就来为大家盘点几点民国时期最为强大的军阀势力。



皖系军阀

皖系是原北洋军阀的一支派系,而随着袁世凯的去世,北洋也跟着分崩离析,随之皖系应运而生。皖系因其首领段祺瑞生于安徽而得名,其麾下拥有徐树铮、段芝贵、傅良佐、靳云鹏等将领。皖系鼎盛时期曾占据着安徽、福建、浙江、江苏、江西、山东、陕西和上海等七省一市,而由于在当时它所占据的都是民国最为富庶的地方,所以它的军队的武器装备都是当时最为强大的。



再加上当时段祺瑞借助第一世界大战的爆发向日本借了高达一亿四千五百万元的战争借款。并借此大肆利用这笔借款完成皖系的扩军,而在这样的扩充下,皖系拥有六个整编师、二十个加强旅,总兵力达到30余万人。其中原本要赴欧参战的第一师、第二师和第三师更是精锐中的精锐,在当时日本人的帮助下,这三个师每个师都有1个骑兵团、1个炮兵团和1个机关枪营,其中每个炮兵团拥有36门火炮,包括24门野炮、12门72厘米口径的日本六年式山炮;每个机关枪营拥有24挺重机枪。



同时当时的皖系还有全国都少有的空军和海军。不过这些数量并不多,比如空军就只有从意大利和法国订购的10余架旧式飞机,而海军也只有“建康”驱逐舰、“海容”巡洋舰等数艘战舰。当然对于当时的民国来说,这些力量也是少有的,毕竟在当时有海军空军的也只有奉系、直系这些军阀集团啦。



而皖系就是利用这些力量最终控制了当时的北京政府,成为了民国名义上的正统。当然所谓“盛极而衰”,在段祺瑞妄想要武力去统一整个民国的时候,最终皖系被直、奉联军打败,后段祺瑞被迫下野,而皖系也随之消亡。

直系军阀

直系军阀与皖系军阀都曾同为北洋军阀,后分裂并自立一派。直系因其第一任首领冯国璋为直隶人而得名,其麾下拥有曹锟、吴佩孚、孙传芳等将领。直系鼎峰时期占据了江苏、江西、湖北、湖南、河北、河南等数省,势力范围一度辐射华北、华东及中原地区。



直系曾经拥有民国四大兵工厂的巩县兵工厂和汉阳兵工厂,所以在枪支和弹药上基本都能做到自给自足,甚至到后期直系都能依靠巩县兵工厂独立制造出重机枪、迫击炮等更为先进的步兵重武器,可以说在武器上直系的军队可以排的上当时民国的前几名。




直系鼎峰时期拥军60余万,其主力部队拥有18个师和18个混成旅,并拥有数量较多的大口径山炮。同时直系也有着自己的海军和空军,其中海军更是当时民国最为强大的其中一支舰队,拥有“海圻”、“海琛”、“肇和”等巡洋舰,“永翔”、“楚豫”、“同安”等炮舰等数十艘的战舰。可以说直系的海军是十分强大的,当然对于空军来说直系同皖系一样,也只有数十架飞机,且大都都为侦察机。



后直系凭借着这份实力,再加上奉系的帮助,最终打败了皖系,成为了北京政府的又一个主人。而之后随着直系再次打败奉系,再随着直系的首领曹锟当选总统,直系走上了最为辉煌的时刻。同样与皖系一样“盛极而衰”,在1924年奉系联合皖系的残余势力对直系发起战争,后因冯玉祥的背叛,直系被打败,并退出北京。再后来1926年随着北伐战争的开始,直系被彻底消灭。

奉系军阀

奉系也曾是北洋军阀一脉。晚期的奉系可以说是整个中国最强大的一个派系。奉系因其首领发迹于东北奉天因此得名,其麾下有张学良、张宗昌、张作相、张景惠、汤玉麟、郭松龄等将领。奉系鼎盛时期辖东三省、热河、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等地。



奉系后期的武器装备曾独霸民国,在当时他是唯一一个拥有成建制的海陆空三军的派系。鼎盛时奉军拥军50余万,辖7个集团军,3个海军舰队和5个航空队。其陆军不但拥有当时少有的重炮团,更是拥有当时民国独一无二的坦克部队,拥有36辆法制雷诺轻型坦克。而奉系的空军和海军则更为强大,其空军拥有300余架飞机,战斗机更是多大150余架,要知道当时就算在日本全国的战斗机也才数百架。



奉系的海军更是在鼎峰时刻占据着全国76%的战舰吨位,高达42000吨,更是拥有当时世界都少有的水上飞机母舰“镇海号”。此外,奉系不但军力上独领风骚,更是在军工上独霸江湖,当时的奉系拥有一整套完整的军工体系,上到武器装备,下到士兵的衣食住行,奉系都能做到自给自足。它不但拥有整个东南亚最大的兵工厂东三省兵工厂,可制造重炮、迫击炮、山炮、野炮、机关枪等几乎所有的陆军武器。甚至还拥有东北航空工厂,也这座工厂除了发动机不能造,其余的飞机零件几乎都可制造出来。



而奉系也是在借助这样强大的实力,最终成为了北洋、皖系、直系后的第四任领导者。不过后随着奉系首领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奉系也走向了落寞,最终随着大本营东三省的丢失,再加上东北易帜,最终奉系也宣告消亡。

晋系军阀

晋系军阀同样出自北洋一系。晋系因阎锡山长期占据山西而得名,其麾下拥有傅作义、商震、杨爱源、徐永昌等将领。鼎盛时期晋系辖山西、绥远、察哈尔、河北、天津和北平等地。晋系民国时期存在时间最长,实力最雄厚的军阀派系之一。



晋系的辉煌取决于阎锡山对于山西的治理。在当年阎锡山掌控山西后,并不像其他的军阀一样大肆的对统治地的百姓进行掠夺,相反他非但不掠夺,反而大力提倡与民修养,就这样山西在阎锡山的治理迅速的成为了全国的“模范省”,也就是如此晋系最终得以异军突起。



鼎盛时期的晋系拥军20余万,辖12个军、17个独立师、12个骑兵师和7个独立旅,并拥有数量不等的从英国进口的宝饥14型飞机。同时晋系与直系、奉系一样它也拥有属于自己的兵工厂,即太原兵工厂。鼎峰时期的太原兵工厂月产迫击炮100门、轻重火炮350门、步枪3000支、冲锋枪900支、炮弹1.5万发、子弹420万发。可以说晋系也就是借助着太原兵工厂得以在那个民国军阀混战的年代存活下来。



1930年中原大战晋系败于蒋介石之手,晋系首领阎锡山逃亡大连,处此时晋系由商震管理。后因蒋介石无法完全的掌控山西,再加上晋军依然忠于阎锡山。最终在1932年阎锡山重回太原掌控晋系,而晋系也直至解放战争后才正式宣告消亡。

滇系军阀

滇系是主要活动在云南的一股军阀势力。滇系也因其势力多活动在云南也得名,它的第一任首领是唐继尧。麾下有龙云、卢汉、顾品珍、孙渡等将领。鼎盛时期的滇系势力范围到达云南、贵州两省和四川半部。滇系在民国早期有着“滇军精锐,冠于全国”的盛誉,当时在蔡锷的操作下,滇军从德国购入了达八百万两白银的军火,山炮、野炮、机关枪、迫击炮等武器一应俱全,再加上滇军内部的军官几乎都出自于讲武堂,乃至日本士官学校,所以滇军一度雄霸西南。



而滇系则在滇军的优势的武力下也一度雄霸云贵两省。巅峰的滇系拥军15万,并在自家的昆明兵工厂的打造下,几乎能做到人手一把枪,一个连能有数挺轻重机关枪。当然滇系无论如何也不能与晋系、奉系、直系这些顶尖的军阀势力相比。当然在抗日战争上滇军的贡献却是不能磨灭的,在整个抗日期间,滇军向全国输送兵力达40万,伤亡人数也高达10万。此外,滇军一脉在抗日战场上从未出现过投降的将士,也未出现过投靠日本人的将士。



1950年随着云南的和平解放,滇系这支军阀势力也正式宣告终结。

桂系军阀

这里的桂系主要代表的是以李宗仁、白崇禧的“新桂系”,而非陆荣廷的“旧桂系”。桂系因其势力核心在广西而得名,其首领为李宗仁和白崇禧二人。麾下有李品仙、夏威、叶琪等将领。鼎峰时期的桂系辖广西、广东两省,并拥军4个军48个独立团,共20余万人。



桂系拥有当时民国四大空军的广西空军,拥有战斗机22架、侦察机2架、轰炸机7架和教练机31架等共60余架各型号飞机。同时桂系也拥有着属于自己的南宁兵工厂、梧州制药厂等兵工厂,其中南宁兵工厂可自行制造轻重机枪、步枪和手榴弹等武器。但是由于桂系的经济实力不足,虽有兵工厂但是产量跟不上,所以很多时候桂系都需要去跟列强购买。如1932年李宗仁就因自家兵工厂产能不行,再加上又要打战,所以就向德国订购了一批新式的步枪1万枝、自动步枪5000支和钢盔5万支。



而后在国民政府末期桂系的首领李宗仁曾经短暂的执掌了国民政府大权。后1949年随着广西的和平解放,桂系也随之消亡。



当然以上所介绍大概就是民国最为知名的一些军阀势力,但由于篇幅有限,所以不能介绍完全。同时有人会说为什么川军不介绍呢?实际上川系从始至终都未成为一个统一的军阀势力,他们只是一个大大小小的各自为政的军阀,而不是什么军阀势力。当然川军的抗日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这点值得我们敬佩。


澳古说历史


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表面上中国进入到了共和国时代,但实际上共和空有其表,总统和议会构成的中央政府,政令根本就出不来首都,地方上均由各个军阀把持。此时的中国仿佛是回到了春秋时期列国混战的状态。

这些军阀中,不乏一些对历史起到深远影响的大军阀,我们来简要介绍一下:

一,北洋系:

1.袁世凯:袁世凯是民国初年最大的军阀,也是诸多军阀中对历史影响最大的一个。袁世凯原本是清朝的一名普通军官,借着天津小站练兵的机会,创立了北洋军,也就是后来北洋军阀的基础。袁世凯在历史上最大的事情,主要是两个:逼迫清帝退位,让中华民国能够顺利承接大清的遗产;恢复帝制,创立所谓的中华帝国。但最终在全国人民的反对声中被迫取消帝制。

2.段祺瑞:段祺瑞是北洋军阀中一名非常重要的人物,曾留学德国学习军事。回国后到天津小站任职,成为袁世凯的部下。段祺瑞最令人称道的事情就是他三造共和的事迹。虽然这里面有他本人的私心,但还是维护了中华民国的共和体制。

3.冯国璋:冯国璋很早就进入清军任职。曾参加过甲午战争。袁世凯组建北洋新军期间,冯国璋投靠袁世凯,与段祺瑞和王士珍并称为“北洋三杰”。相比于段祺瑞,冯国璋在历史上的影响较小,主要的影响就是创立了直系军阀,以及与段祺瑞闹翻,为后来北洋军阀的分裂埋下了种子。

多说一句:冯国璋有个后人,是春晚的常客,那就是冯巩。

4.吴佩孚:吴佩孚是冯国璋之后直系军阀的主要领导人。在直皖战争和第一次直奉战争期间,吴佩孚带领直系将领取得了胜利,直接控制了中央政府,成为当时中国最强的一支军阀,一定程度上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吴佩孚统领的直系军队遭遇惨败,从此直系军阀走向下坡路。

5.张作霖/张学良:张作霖并不属于北洋军阀的嫡系。张作霖原本是一个土匪头子,在清末民初期间趁乱成长一方军阀,之后借助日本人的力量控制了整个东北。张作霖打败了吴佩孚后,成了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最后一任国家元首。皇姑屯事件中被日本人害死。其子张学良继承了他的位置后,宣布东北易帜,成为国民党的一员。

张学良的政治生涯虽然不长,但在这期间他做的很多事情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在中原大战中与蒋介石结盟,为蒋介石成为国民政府领导人奠定了基础。九一八事变中,战略失误,致使东三省被日本人占领。在1936年,他又与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为国共十年内战的画上了句号。

二,西北系

冯玉祥:冯玉祥原本是直系军阀的一员,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之时,从直系军阀中独立出来,控制了直系军阀在北京的政府,并且驱逐了溥仪残留在北京的小朝廷。中原大战被蒋介石击败后,西北系军阀逐渐瓦解。但其余部依旧还在,比如抗日战争中的赵登禹以及29军都出自西北系军阀。

三,新桂系军阀

李宗仁/白崇禧:李宗仁和白崇禧原本都是在旧桂系军阀手下的将领,之后加入了国民党。1924年李宗仁和白崇禧联合其他的一些旧桂系将领击败陆荣廷,建立了新桂系。在北伐战争期间,新桂系的军队立下了赫赫战功。之后新桂系与蒋介石闹翻,李宗仁和白崇禧就参加过多次国民党内部的“倒蒋”运动。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宗仁担任第五路军总司令,指挥军队立下了赫赫战功。1949年期间,李宗仁还担任了中华民国总统,此时可以说是新桂系军阀达到顶峰的时刻。但这个顶峰持续还不到一年,1950年,新桂系军阀被解放军歼灭。

四,江浙系军阀

蒋中正:最令我们熟悉的名字,还是蒋介石。蒋介石能够崛起,主要靠的是江浙财阀的支持。在中原大战之后,蒋介石基本上就成了当时中国最强的军阀。因为领导全国人民抗战,在1945年,蒋介石达到了他势力的顶峰,成了当时中国的领袖。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参加了开罗会议,成为开罗会议的三巨头之一。1948年,蒋介石又当上了国民政府的第一任“总统”,但也就在这一年,国民党军队在内战中开始溃败,一年后蒋介石被迫退到台湾。

以上的这些都是民国时期几个非常重要军阀,他们都有执掌过中央政府。除了这些军阀外,还有一些地方军阀实力也非常强,比如晋系军阀阎锡山,粤系军阀陈炯明,滇系军阀蔡锷、龙云,川系军阀刘湘、刘文辉以及盘踞西北的回族军阀马步芳,马鸿逵和马鸿宾,新疆军阀盛世才,这些都是民国时期地方上的实力派。

民国时期的军阀有很多,其中很多人为中国以及地方上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军阀之间的混战,也导致了国家的混乱,使得中国被各方势力渗透。所以我们今天评价这些军阀,要全面地进行评价。


卜客思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瓦解,1912年2月12日,北洋军阀袁世凯逼迫末帝溥仪逊位,颁布了退位诏书,清朝从此结束。

清朝灭亡,各路军阀还在袁世凯掌握中,谈不上分裂,具体来讲要从1916年袁世凯死后,各路军阀才逐渐浮出水面。主要有:

皖系军阀,代表人物段祺瑞。

直系军阀,曹琨,吴佩孚。

奉系军阀,″东北王″张作霖。

1段祺瑞

段祺瑞称为“北洋之虎”,又称"段合肥"。

皖系的巨魁,在北洋军阀统治中国的十六年间,他三次出任国务总理,一直处于权利的核心,即使在他下台期间,仍能呼风唤雨,待机而出。

2曹锟

曹锟1985年投奔袁世凯新建陆军,很快成为“三洋三杰”之外的第三号人物。曹锟作为直系重要头目之一,在直、奉、皖三大派系中左右逢源,先是图谋副总统不成,后又拉拢奉系,打败皖系,最终谋取了直系军阀独掌北京政权。

至于直系另一名人吴佩孚,他的伯乐是曹琨。

吴佩孚师从名儒,得中秀才,他读了古今中外不少的书,不少的兵法,在军事上,他长于权术,善于临时应变,打败了许多敌人,曾得“长胜将军”的称号。吴佩孚在其戎马生涯中还做了许多的诗词,反映他得意时,失意时,苦闷时的心情。因此他称为秀才军阀是恰当的。

曹琨还导演了民国一大丑闻"赌选总统"。看来此公好权取之有道。😂😂

3张作霖

张作霖出身绿林,当过胡匪,因而被称为“胡帅”。由一个被清政府招抚的土匪头目,升至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北王”。

他还曾问鼎中原,一度控制北京政府并当上国家元首。“智深须有忍,将勇贵能谋”就是他自己的写照。

当然全国还存在大大小小的军阀。比如山西王阎锡山等不足为道,哈哈。









汾阳传奇网


清朝末年,通过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等一些自救的手段,虽说没见什么成效,但也让自己的军队逐渐走向了近代化的道路。清朝被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以后,袁世凯作为当时最有军事实力的北洋军阀还是没有分裂的。

1916年,袁世凯倒行逆施复辟帝制死后,北洋军阀就分裂了。主要分为两派,一派是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一派是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直系大多是各省的督军,皖系大多是掌握大权的,所以两系开始相争,开始夺权。1917年,皖系煽动中国十多个省份的军阀要独立。期间,张勋要复辟帝制,被段祺瑞讨伐。

1919年,直系军阀的冯国璋去世,吴佩孚和曹锟掌握大权,和皖系继续争权夺势。皖系战败,北京被直系控制。广东的陈炯明也发动政变,驱逐孙中山。

1924年,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孙中山去世以后,北京由张作霖控制,孙传芳成了直系最有实力的一部。

所以后面我们学到北伐战争,主要对象就是吴佩孚和孙传芳。在军阀混战中,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其实是我们的劳苦大众啊!




孙老师说点啥


皖系(段祺瑞、徐树铮等) 直系(冯国璋、吴佩孚、孙传芳等)奉系(张作霖、张学良等)桂系(陆荣廷、白崇禧、李宗仁等)滇系(唐继尧、龙云等) 晋绥系(阎锡山、傅作义等) 西北系(冯玉祥、宋哲元等) 以上算是比较出名的军阀了 还有一些小军阀或者存在很短时间的军阀如 粤系(陈炯明等) 湘系(何健等) 黔系 川军(感觉一直没有统一的派系 省内就属于诸侯林立的情况)另外西北马家军 新疆系(金树仁、盛世才等)这两军阀属于那种没存在感的 相对比较闭塞的地方


青锋无极限


一九一六年袁世凯坐了83天的皇帝后,在|国人的唾骂中去世。袁去世后他属下的段祺瑞形成自己的割据势力,叫做皖系军阀,冯国璋,直隶天津人,其割据华北,叫直系军阀。东北草莽英雄张作霖在东北渐成气候,割据东北,称作奉系军阀。西南地区雲南唐继尧和广西陆荣廷,割据雲贵,广西,合称西南军阀。


用户8268789713396


最有名的,张作霖,闫锡山,冯玉祥,袁世凯,多了去了!👏🙌👉✌👈👍